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10

第10章 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剖析

“股票”这个概念在巴菲特看来十分抽象,并非具有多么值得研究的价值,所以在别的投资人终日泡在股票市场,目不转睛地看着股票显示盘的时候,巴菲特却把注意力投向了他所看重的目标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而详细的研究,最终做出是否投资的决定。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应该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去盲目的相信企业分析师、市场分析师或是有价证券分析师的言论,要知道,对那个变幻莫测的市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他们看来合乎情理的数据,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倘若他们能够预测未来,大概任何投资者都不用担心自己有赔钱的那一天。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人们关注的不是企业的经营情况,而是被某些肤浅的了解吸引到一场投资中去的话,他们有可能在刚一看来某些不对的苗头时就吓跑了。”这表示,巴菲特在评估一项潜在交易或是买进股票的时候,首先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经营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研究企业如何运营,企业的利润从何而来,企业是否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等方面。

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关键要看它的“内功”是否深厚,具体来讲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从企业的业务层面进行分析。巴菲特认为只有对于企业的盈利方式、费用、现金流、价格和企业的资本需求、分配和运用、劳资关系等方面都了如指掌,才能确保投资成功。巴菲特拥有众多企业,如无线和有线电视公司、保险公司、广告公司、食品公司、加油站、银行、纺织厂、报社、铝业及水泥公司、油田和矿产开采公司、烟草公司、连锁的大型零售商等。他之所选择投资这些企业,就是因为他对这些企业的高度而全面的了解。“仅在你的竞争优势圈内选股,这不在于这个竞争优势圈有多大,而在于你如何定义形成优势圈的参数。”这是巴菲特对所有投资人的建议。

巴菲特认为当投资者无法去理解那些各方面都十分复杂的企业的时候,把目光投向那些业务流程简单明了的企业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了解投资对象的投资才算是真正的投资,而对于那些只凭对企业表面的肤浅了解就去盲目投资的人来说,梦想获得长期投资的超额利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1950年,当巴菲特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学生的时候,他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那里知道了GEICO公司。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他利用周末跑到华盛顿,去向该公司营业处主管大卫森,了解这个公司的特点。于是他投资了2万美元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同时他回到奥玛哈他父亲的经纪公司,去推荐公司顾客购买GEICO公司的股票,这让很多人对他的做法都产生了怀疑,甚至是抱怨。但一年后,当他卖掉手上的股票时,他却赚得了一半的利息。这也增加了他向他的委托人推荐保险业股票的信心。同时,他也开始了大量购买保险业保险的步伐。先是通过投资组合的形式,在伯克希尔哈萨威的有价证券里,拥有了马萨诸塞州损害赔偿暨人寿保险公司,然后又购买了堪城人寿的股票,随后又在1967年,购买了国家偿金公司的控股权。在多次购买保险业股票的过程中,巴菲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了保险公司如何赚钱,从而练就了他透过变幻莫测的表面深刻剖析大企业深层问题的能力,在GEICO公司的财务状况陷入重重危机的时候,他仍然信心十足地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其次,要注重对投资公司过去业务经营状况的分析。GEICO公司在上个世纪70年代遭遇了困境,公司经营陷入了低谷,这让很多有意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人都望而却步,而巴菲特却不按常理出牌,继续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并坚信将来一定会大赚一笔,事实也的确如此。其实,在决定投资前,巴菲特已经对该公司的经营历史做了深入的分析。

在他看来,GEICO公司提供的低价、无中间代理的保险商品在竞争激烈的保险业商场上有它独一无二的优势;而且,市场上仍然存在着小心谨慎的客户群,公司仍未他们提供保险需求并从中赚取利润;在价格基础上,GEICO公司一定会在竞争中获胜。而且,GEICO公司十年来不断为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上注入资金,以此来巩固它的优势地位,从而为它的股东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这在巴菲特看来,则意味着公司仍然在保险业市场上拥有众多的客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GEICO的股票仍然非常值钱,购买GEICO的股票仍有利可图。

可见,巴菲特在分析企业时多么的看重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在巴菲特的投资历程中,一直以来他都对正在解决某些难题的公司和由于过去经营上误入歧途而准备彻底改变经营方向的公司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他认为“重大的变革和丰厚的投资回报永远是不相交的平行线。”令人不解的是,许多投资者对即将重组或改变经营方向的公司怀有一线希望。面对这种情况,巴菲特总是无奈地说“基于一些不可理解的原因,投资者总是被一些企业将来可能带来的利润的假象所蒙蔽,而忽略了眼前的企业经营现状。”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企业,若想通过对其主营业务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使企业摆脱困境的目的,常常是徒劳无功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如何解决所处的困境一无所知,但唯一应该清楚地是:如何绕开那些麻烦的企业,以免使自己成为牺牲品。

再次,要看企业是否具有长久发展的优势。在巴菲特所投资的众多企业中,也许不难发现,这些企业都是同行业的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及其盈利能力都是其他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巴菲特在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时,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经营特许权”。而拥有“经营特许权”的企业,在巴菲特看来就是指那些具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产品无可替代,同时不受政府管制的企业。这些企业和普通的商业企业相比,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第一,在它们有规则的提高价格的时候,仍然会受到忠实消费者的信赖,这可以使它们不用担心会失去市场占有率;其次,它们拥有较高的经济商誉,从而使它们在面对通货膨胀时,能够有效地抵制通过膨胀的影响;第二,即使它们的经营者管理不善,也不会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巴菲特曾经说过:“我所喜欢的企业,一定具有我所能了解,并且认定它能够持续长久的经济优势。”纵观巴菲特的投资历程,在他每一次投资成功的背后,都渗透着他对目标企业的全面而深入的剖析,这就他之所以能够在变幻莫测的股票交易的世界里,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