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任志强内部讲话
8834700000007

第7章 国企的头脑,市场的肢体

感觉国企本身基因就是好的,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这是我们的一种幻觉。

我们的国有资本是没有给全民创造利益和分钱的,有人说它稳定了,社会贡献或者是国家安全了,那你不要叫企业,企业最基本条件就是市场竞争,你可以把它变成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现在我们对有一些企业,比如说石油等,还是实行倒过来补贴的,你补贴它,国有资本支出,没有利润,没有资本,就以保证国家安全为主就可以了。

改革之前的30年已经证明,凡是国有企业就一定是失败的,这个好像不需要再讨论了。改革之后的30年,为什么出现了一些国有企业情况不错呢?是因为另外一部分市场化的部分承接或对比之下显出了它拥有和垄断资源的优势。所以,他们活得比较好。

——201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三届年会任志强发言

背景分析

任志强是一个体制内比较市场化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任志强具有双重身份。他是华远集团的总裁,直接受国家的领导;同时他又是集团上市公司的董事,掌握上市集团的自主权。

华远是“国企的头脑,市场的肢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华远的脑袋部分听命于政府,政府的决策决定一切,而头脑以下的部分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任志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同时担任总裁和董事两个职位,一个是面向政府,一个是面向市场;既要管下边,又要管上边。作为国企集团的总裁,做任何决策都要听国家的,集团的总裁是集团的头脑,所以头脑是国企。国家让国企花钱建设地铁,国企就不能不为地铁投资,想要逃避责任也是不行的,国家可以从经营和运营上入手进行监督检查,一查就能查出来。所以华远公司的监事由国家来承担,而华远公司的董事则是由任志强承担的,他的责任就是掏钱,监事的责任是监督董事的钱是否到位。因此,任志强形象地称自己是国企的“丫鬟”。

但是,华远集团个人股权这部分的利润就是另一回事了。任志强并没有把它放在集团公司,而是搁在上市公司里头,华远集团的各种项目和利润,100%都是在帮政府做,即使政府把利润全部征收,任志强也会给。从这个角度来说,任志强是双重身份,头脑这部分归政府管,肢体这部分他要求有自主权,要走市场路线。也就是说,同一个公司,但是会有两套不同的政策,我们不能把任志强单独地理解成只是国企总裁,或者是集团董事。很多人误解任志强,就是因为搞不懂这其中的分别,搞不懂的身份变换。

任志强凭借其灵活的头脑,在政府许可的法律和体制范围内,给华远成功地创造了一条获取财富的道路。

灵活变通,长袖善舞,是任志强的一贯作风,也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拓展透析

企业若要使自己卓然于众商家,就要懂得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懂得从看似普通的事物中看出不寻常,懂得想前人所不敢想,一句话:懂得变通。懂得变通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以敏锐的触觉抓住市场的需求,抓住机遇,寻求最好的方法创造业绩。

西尔斯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私人零售企业,有“百华王”之兴誉。它拥有30多万名职工,仅仅印刷在商品目录上的连锁商店就有1 600多家,另外还有800多家供应商,其子公司遍布欧美各大城市。

西尔斯公司由理查德·西尔斯于1886年创建,如今已有100年历史。它经历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几次大变革,跟上了潮流,在稳定中增长和发展,成为美国经营最成功和最赚钱的企业之一。西尔斯公司虽然在采用尖端技术领域并无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它对美国消费者的购物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商业界享有“零售业科学院”之誉。

“百货王”历经百年不衰,其主要成功经验是:决不墨守成规,而是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采用“继续变革思维”的方式不断发展自己。

为了确定计划的变革是否有价值,计算“变革的价值”与相应时刻的“变革成本”之比是有必要的。如果这个比值比预想的小,那么取得的成果就比预期的小,也就表示没有必要进行变革。如果相反,则表示需要加速变革。

为了使改良在所有需要改良的地方取得成功,打破现状的所有思维模式都是必要的。变革的持续循环是“继续变革思维”原则期待的结果。成功的组织将变革看作是企业运行的常态,企业不断继续变革,不能不断发展。

古谚说:“贤人一天三次改变想法,愚者从不改变想法——贤人使自己适应于变化了的环境。”想法一天改变三次意味着每天能够三次发现新事物或产生新想法。愚者完全没有变化,也就不能创造任何东西。

遇到束缚时,有的企业仍然抱着僵化静止的思维方式,裹足不前,不懂变通,自封出路;也有些企业能够积极思考,通过变通来解决问题。变通是开辟成功出路的必要手段,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在商场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