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任志强内部讲话
8834700000014

第14章 不要为了标榜自己而去做慈善

做慈善最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什么方法去表达。

很多人把慈善和公益当成一种荣誉,但更多的人是希望我可以去做,而不去说。社会上对陈光标的反应是说的比做的还多,不管你捐了多少钱,或者你做了多少事情,最主要的是你用一个什么方法去表达。如果为了标榜自己就变成广告费了,那就不是慈善费用,而是广告费用,你也可以花很多钱做广告,但是你认为这样花钱做广告可以换来双重的利益那你就用慈善的方式去做广告。

——2012年11月首届公益论坛上任志强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中国有悠久的慈善文化,中国的慈善文化倡导大爱,但近些年因为种种事件的发生,中国的慈善事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诟病漫天飞舞,社会大众不得不重新思考慈善问题对于该做慈善也多半持谨慎态度。

在西方,慈善事业是自下而上的,但是在中国,慈善却是自上而下的。更多的媒体认为中国的慈善是幼稚的,媒体诟病最多的是企业家行善,而首当其冲的是高调的陈光标先生。陈光标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累计捐赠十多亿人民币,这并不是所有富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他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做慈善时,给每人发了200元,却让所有受赠者对着镜头举起手里的200元钱。针对此事,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许勇光认为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是一种慈善的倒退。

针对此事,任志强在2012年11月首届公益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做慈善不应该是为了标榜自己,不应该把做慈善当成一种荣誉,应该把它当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因为做慈善不该是为了生意上得利而做。任志强的观点其实是强调了慈善应有的一个前提——诚。如果有了做慈善的诚意,企业不妨“顺便”借慈善的东风,为企业造势。这样一来,企业管理者做好慈善就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既造福大众,完成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又为企业自身价值添上光彩的一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慈善营销。

拓展透析

很多企业通过做慈善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也因此得到彰显,企业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但企业的慈善行为也不能只是为了标榜自己,做慈善的前提是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如此方能得到大众的信任。承担社会责任是平衡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奉献精神,这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的一种企业精神,它是指在组织企业经济运营过程中,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精神境界。企业只有坚持公众利益至上,才能得到公众的好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更长远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虔诚参加社会慈善事业,支持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公共服务设施等事业。通过这些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强化企业的道德责任感。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用慈善进行营销不失为一种绝妙的企业营销方式。家乐福在2008年因为“圣火传递”而遭遇发展困境,人们开始抵制家乐福。这一年的5月12日下午,汶川发生地震,消息一传出,家乐福当即指示位于成都的5家门店向灾区紧急捐赠帐篷、棉被等救灾物品,同时通报法国总部。家乐福国际基金会随即决定,向中国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

可想而知,作为第一个对地震灾区作出反应的国际企业,其行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种慈善营销的方式非常成功,人们对家乐福的冷淡开始回暖。在这次事件中,很多国际企业被网民编入“国际铁公鸡排行榜”,但其中恰恰没有家乐福。是家乐福的果断决策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家乐福在灾后第一个参与捐款,接着在各大媒体发布声明宣布家乐福将鼎力支持北京奥运和抗震救灾,这种做法不但淡化了早前的恶劣影响,同时也树立了有爱心的国际企业形象。家乐福的这种慈善营销最终使其在华危机得以化解。

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将这种营销方式进行下去呢?

首先,要把握好真心这个前提。企业家做公益慈善,要真心实意,用心去做。不能斤斤计较,不要总是计算做慈善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也不要作秀似的走走过场。不要刻意打着幌子来做慈善,否则,一旦被揭露,将会损害企业形象。

其次,要做到重实效,尊重人。企业家做慈善要给公众留下重实效的印象,不能给公众造成作秀的印象。要切实把慈善工作做到位,不仅仅要捐钱捐物,更要深入到财物运用的各个细节。此外,在做慈善的时候,不能以施舍的心态做公益慈善,要懂得尊重人,维护被救助者的人格尊严,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

再次,要把做慈善与经营巧妙结合起来。企业做慈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为企业赢得口碑,从事慈善活动能为企业实现各种经营目标创造机会和途径,可以给企业带来各种切实的利益。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把从事慈善活动与营销宣传结合起来,利用慈善事业将品牌进行传播和推广,学会把慈善公益当作一种企业发展战略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