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潜在力量决定一个公司的创造协调的三个基本关系。
所谓企业三大关系是指企业产、供、销、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直接发生的关系,这是执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主要是指企业与顾客、竞争对手、同盟者以及能源、资金、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供应者、运输部门、中间商与批发站、商业企业、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等有关机构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与顾客、供应者、竞争者的关系。
(1)与顾客的关系
企业与顾客之间存在四种基本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顾客是企业服务的对象;买与卖的关系,即商品货币关系;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顾客对企业的商品或劳务,以及企业本身都要进行选择;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顾客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争夺对象。因此,企业应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内容、趋势及特点、消费心理、习俗及层次等,同时企业应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手段等营销组合去满足顾客的需要,达到企业经营目标。而且,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顾客是需要创造的,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消费,激发消费者产生正当的、新的消费需求,为企业开拓市场。了解顾客,还因为在顾客那里可以得到创新的源泉。据统计,重大的产品革新思想有76%来自顾客,有18%来自生产单位。对于产品的小改革,有58%来自用户,有38%来自生产单位。
(2)与供应者的关系
企业的供应者包括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人、财、物、信息、技术等)的来源单位。它们的基本要求是与企业建立稳定、合理的交易关系,并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企业与供应者关系的性质基本上和企业与顾客关系的性质相同,只不过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交换,企业成了供应者的顾客。因此,企业与供应者关系中同样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买与卖、选择与被选择、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为了获得必要的资源,必须积极主动地吸引资源所有者把资源投入本企业,因而他们之间又存在吸引与被吸引的关系。
(3)与竞争者的关系
所谓竞争者是与本企业争夺销售市场和资源的对手。从争夺市场看,竞争者是那些生产功能相同和相似的产品的企业(包括生产代用品的企业);从争夺资源看,竞争者除生产相同或相似功能产品的企业外,还包括其他使用相同资源的需用者。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竞争对手可分为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现实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但不管竞争对手的性质如何,企业与竞争者都存在着两种关系:
①相互争夺的关系。即双方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设法在市场、顾客中,在全部资源中力争占有更大的份额,不仅要争夺对方占有的市场,还要积极争夺潜在市场;不仅争夺现有的资源来源,还要积极争夺新的资源来源。谁占有了市场和资源,谁就有了长远发展的良好条件。
②相互削弱经营能力的关系。这是一种使对方丧失经营独立性和对方努力维护经营独立性的斗争,在竞争中要设法削弱对手与自己争夺市场及资源的能力,进而扩大自己的竞争能力。因而产生削弱对手的动机和行为,而对手也必然采取各种反削弱的手段。
因此,创业者应了解和研究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了解其经营思想、经营战略、经营计划、经营特点及作风等,要了解产业内主要竞争者的情况,他们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竞争者与同盟者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转化的可能,了解主要竞争者有哪些相对优势,本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本企业有那些相对优势和发展机会,从而为本企业目标的制订提供依据。
正确处理股东关系
处理和执行企业与股东的关系,关键在于尊重股东权益,加强与股东的联系,促使股东关心并参与企业的活动,把股东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良好的股东关系可为企业带来利益与好处。办公司,首先要踏踏实实解决的第一个关系问题就是股东关系,不理顺这个问题,早晚要出漏子。
企业协调好股东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来自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和整个投资环境等的支持。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持有企业发行的不同份额的股票或债券,或者是直接参与企业的集资合伙人。股东关系从本质上说属于企业的内部关系;从形式上看,又似外部关系。
股东们是一群具有老板意识的人,在今天的股份制企业中,股东们是企业的财源,也是企业的“权源”所在。
由此可见,作为股东,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股东关系涉及到企业的财源,又是企业内部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要想正常地运转,顺利地发展,就需要与股东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
(1)争取稳定的资金来源
股东关系一般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维持已有的股东,使他们不断坚定信念,不轻易退股或转让股权;二是吸引更多新的股东,为企业开拓资金来源。资金是企业运行的润滑剂,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做保障。而股东的经济导向性和选择性最强,他们完全用经济的眼光看待同企业的关系。股东的红利是企业利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多少。因此股东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良好的股东关系可以争取现有股东和潜在股东了解企业、信任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和扩大股东的队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扩大企业的社会财源。
1986年,由英国信贷银行组成的TSB集团,通过一场有计划的完善的公开募股活动,改变了公司的地位,同时也获得了500万张入股申请书。这次公开募股分为若干阶段。
首先在1985年中,TSB开始大做广告,以建立人们对TSB所提供服务的认识,进而加强人们对TSB的印象。最后通过广告取得大众对TSB上市活动的支持。虽然后来TSB上市的行动,曾因政府担心TSB此举会影响存户权益而后延,但直到1986年6月TSB再次发起股票上市活动,这些问题都已迎刃而解。
此次股票上市的公众沟通专案全由TSB集团内部成员自行管理。从一开始,TSB集团成员每个月即会对潜在的投资者的态度进行追踪调查。到了最后阶段,则改成每周做一次调查。从1986年7月开始,已广泛采用了广告、记者招待会、海报、路边张贴、视听媒体等多种沟通宣传工具。在此之后,TSB将申请成为TSB股东所有的权益细节及入股申请书刊登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因而募集到500万张入股申请书。根据事后的研究报告,一开始只有29%的人知道此项活动,有22%的人对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感兴趣。而在此次上市活动结束之前,却已有81%的人知道此项活动,有29%的人想买该公司的股票,如此推估该公司所收到的入股申请书应为250万张,但在12天实际的募股活动中,却出乎意料地收到2倍多的入股申请书。
这个例子说明股票上市公司募股时财金公关的投资建议的作用。对一般企业而言,财金公关同样能够起到投资建议的作用,如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时候。
美同丹尼电器公司是由多个股东共同投资兴建的,公司十分注重处理好与各个股东的关系,经常邀请一些大股东来公司参观,并定期向股东们报告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及时地满足股东的各种要求,从而维持了与股东的良好关系。营业几年来,公司原有的股东不仅无一人撤股,反而有好几位股东都增加了入股量并介绍自己的朋友入股。公司的资金来源得到了丰富与壮大,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2)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有了资金怎样使用?这就需要做好投资决策工作。
股东关系的正确处理,则有助于促使股东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出谋划策,提供投资信息,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口可乐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但是,由于原配方的可口可乐已深入人心并占有了广大的市场,公司担心新配方的可口可乐投资不仅不会赢利,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从而影响原来产品的销售,使公司受到损害。
于是,公司决定召开股东大会,对此项目进行分析讨论,以便决定是否要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
在股东大会上,股东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及信息全摆出来,共同协商。在全体股东的支持下,公司决定投资该项目,并根据股东的意见对原投资计划进行了修改。当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时.以其独特的,不同于原配方的可口可乐的口味受到人们的喜爱,销售状况喜人。
在良好的股东关系带动下,可口可乐公司投资新项目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3)利害相关,促销产品
股东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害关系。所以,他们就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同时,他们又是企业产品的第一消费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同舟共济的推销伙伴。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食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之一。公司每逢圣诞节时,就会向股东赠送一套本公司生产的罐头样品,或者是其他的食品样品。
股东们为此感到十分骄傲。他们不仅极力向外人推荐本公司的产品,而且,每年圣诞节前,他们都要准备好一份详细的名单寄给公司,公司按名单把这些食品作为礼物寄给他们的亲戚和朋友。
这种方法很有效。每年圣诞节前,通用公司都会额外地收到大批的订单,真正实现了股东的投资、消费、推销一体化。不仅加强了企业与股东的联系,也使企业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就是良好的股东关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与好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公司都能够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股东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因此,每个公司都应该学会正确处理股东关系。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共部门来处理股东关系和其他企业内外部关系。
和银行交朋友
公司执行者都必须明白银行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银行的贷款功能。因此,可以掌握下列执行艺术:
(1)与银行交往的基本原则
①熟知银行有关政策。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家只有充分了解银行,才能确立正确的交往方式,进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企业家还应了解一些与银行业务相关的知识,如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合同法、民法、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财政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国家关于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意向等。掌握这些法规,与银行的关系便能处理得更好,更活。
企业在与银行的交往中不可忽略小节,与银行谈工作、谈情况要实事求是,不能华而不实,夸大其辞;不要轻易许愿,随意开“空头支票”;凡是办不到的事情,都要解释清楚;凡是银企双方共同协商定下来要办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兑现,给人留下一诺千金的印象。
②培养战略眼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与银行交往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过分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企业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离不开银行,一定要做好长期交往的准备。特别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尽管你可能是一个万人大厂,而开户银行只是一个小分理处。有些企业生产经营水乎高,经济效益好,资金充裕,不需要银行贷款,即便出现资金周转不足,也只是短暂的,金额较小,因此不注重发展与银行的关系。一些资金吞吐量较大的企业,觉得自己是存款大户,是“财神爷”的“财神”,银行在各方面都应为自己提供方便,而银行工作人员到企业去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了解经营状况时,企业工作人员认为银行是没事找事,很不耐烦。殊不知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原有产品滞销,需要开发或转产新产品,或企业设备老化,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时,再临渴掘井就为时已晚了。
(2)保持良好关系的基本方法
①注重信誉。银行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最担心的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无力按期偿还银行贷款。企业在与银行的交往中,首先要使银行对贷款的安全绝对放心。有了这个基础,其他事情就办好了。那么,如何才能使银行对企业放心呢?
②注意培养良好的形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财务核算要正规,科目设置、成本核算方法、各项费用的计算及分摊标准都要符合国家规定,财会人员要精明强干,精通本企业的财务核算。这些都是银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客观地讲,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本身,特别是一些生产工艺方面的了解程度不如企业,但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经验,因而银行对企业的考查主要是从资金使用,资金周转,财务核算等方面展开,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信任、培养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在资金管理上狠下功夫。
不能缺少政府支持
每家公司的执行情况各不同,对政府的要求也千奇百怪,莫衷一是。有的需要政府部门的保护,有的需要政府部门给其减免税收,有的要政府给予优惠贷款,还有的要求政府给予某些方面的独占经营权。要求不同,对政府部门的公关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要一一列举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举一些常见的方法。
(1)施加影响法: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其具体做法是,公司聘请游说集团,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使政府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确定政策。另外,万一这个方法不灵,就动用公众舆论,巧妙地把公司的利益替换成民众的利益,迫使政府考虑自己的要求。政府部门的决策跟公司是决然不同的,公司考虑的是赢利,而政府考虑更多的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只要公司能把本公司的利益与公众利益挂上钩,在政府那里说话的分量就不一样了。
(2)聘请顾问法:这个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办法,在古今中外都可以看到。但现在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文规定,公职人员在位时,不能充当顾问。这样一来,退休官员就成为顾问的最重要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