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于是我也就更清楚了那几件事对他(她)们的重要,对他(她)们来说,那几个事情就是一生,是生命的全部。于是,我就不是在与一个人单调重复上百次同样的话,而是在与一个人——就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唯一的东西——进行交流。
关怀在细节
在一家老年医院的走廊里,我发现许多小的告示牌,贴在每个病房旁边的墙上,上面写着老人的基本情况,比如:名字、需要被关怀的方式。
这个老人后面写着:“可以交流,脑子清楚。”这个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老人后面写着:“可以活动。”这个老人后面写着:“需要安静,不便交流。”最绝的是还有这样一项:“老人不能交谈,但你可以握他(她)的手摸他(她)的头,给他(她)以温暖。”
这样的提示真正做到了将“关怀”落到实处,对这个创意我真的很赞叹,它保证了这里的老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关心。而实际上,对他(她)们来说,一点关心就是一片关心,毕竟,他(她)们对温暖极其敏感……
如何寻找可以交流的老人首先,就是看老人的基本情况。如果老人在病房里还好说,直接看病历卡片就知道,但要是在院子里或者在大厅里看到老人,则需要一定技巧去分析老人的基本情况。
如果这个老人正在看报纸或者有文字的东西,说明这个老人头脑非常清楚,而且眼神不花不近视,是可以交流的。
而交流时可以从他(她)看的报纸入手,一下子就有了交流的话题。
如果这位老人坐在那里东张西望,目光灵动,则说明与他(她)交谈是有可能的;如果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也不动,但看你时是一种审视的目光,而非茫然目光,则这个老人也许可以与之交谈,只是他(她)一时不知你是干什么的,或者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与之交谈,他(她)在等待,等待你先做回应,你的回应也很简单,或者微笑、或者握他(她)的手,再看他(她)的下一步反应……
如果有的老人看着你,目光茫然呆滞,甚至只是看着你的方向,这时候可以先试探性地打招呼。如果确实没反应,或者非正常反应,则可以暂不接触。
有一些老人,他(她)们会喊会叫,并且不停地在喊,或者过一会就喊,这可能就是比较特殊的老人,有着某种特定的大脑和精神病状,这样的老人不要贸然接触。
有一些老人,他(她)们在坐着的时候会自己往下出溜,而且还使劲有意出溜,这样的老人也会有不太正常的心理。因为正常思维下他(她)们知道这样做徒劳而且危险,对他(她)们也不要贸然接触,观察一下再说。
对不能接触的老人,即使不与之交流,打个招呼也是好的。对他(她)们来说,打招呼就是外界的刺激,他(她)们需要各种刺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刺激是一种动力,拉着他(她)们向上拽,否则他(她)们会一步步滑向无意识的世界,大脑中仿佛有一个区域正在消失,直到仿佛从未存在一样。
当感觉疲惫时……
有一天,我身体不太好,从医院出来后,刚走到地铁就有点喘了,胸口也有点闷。说来也怪,在医院和老人聊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天时,越说身体越好,到后来就觉得身体像被注入了兴奋剂,轻爽爽的。等到离开医院,身体立刻就累了,就想着赶快找个地方坐一会儿,看看报纸,听听音乐,或者赶快到家睡一觉……这种感觉对我倒没什么负面影响,好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没什么惊讶的,就像上班,上到一定时候也会疲惫。
对于想帮助老人的志愿者来说,要有一种心理准备,来去的路上很奔波很辛苦,自己必然会有某一刻的身体的极度疲乏感。不过,相信我,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不要让瞬间的感觉中止“以后看望老人”的愿望。
哭泣的志愿者
在这个医院经常能见到许多可爱的志愿者,他(她)们为老人所做的一切对老人的内心很有帮助。有一个志愿者给“眼睛奶奶”做了一次肩部按摩,只这一次,奶奶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多次兴奋地和我提起。也就是说,这一次简单的按摩,让奶奶有着四五天的快乐。
有一对夫妻志愿者,每次来都给许多老人带吃的,有牛奶、酸奶、糕点等等,两个人总是抬着箱子进屋,给老人发东西,然后再抬着箱子去其他屋子。其实,老人并不是很缺这些东西,因为他(她)们的子女都给他(她)们买,但看着两人汗涔涔忙着,我仍然很感动,更感动于以下的想象:几天前,两人商量着要去医院了,想着该买什么了,然后一起去超市,在超市里推着车,还专门往与老年相关的货柜走,然后大包小包地堆在小车上,再往收银台走……这种想象本身让人很温暖。
有许多志愿者明显是第一次来,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女孩从一楼走到三楼,见到这么多老人,到了三楼就已经泪流满面了。我曾在三楼楼梯口看见一个女孩在哭,问她怎么了,她说:“人老成这样,太可怜了!”
哭归哭,我还是看见她在病房热情陪老人说话,并且在里面呆了一个多小时。对她来说,泪水是同情,更是动力了……
志愿者,不为人知的作用
有一个奶奶,我俩见面的时候,都像特务接头一样,她要我把她救出去……她刚来,因为脑萎缩不知道这是哪里,半夜又听见有其他老人哭叫,以为在这里会有生命危险。我用了一些办法想安抚她,但作用都不明显,但后来她自己竟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众多志愿者的出现。
周末,她也被推到大厅里,周围是许多老人,大厅中间是又唱又跳的志愿者,同时志愿者还给老人分东西吃,并且与每个人微笑着交流。她看见其他老人都快快乐乐地与人聊天,同时也有三四个志愿者围在她身边,有的人热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情握住她的手……这样的场景让她觉得这里不像是要害人的地方啊!
她的紧张缓解了,开始想这里也许真的像有些人说的是个疗养院,而接下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来这半个月了,什么事都没发生,而且总能看见微笑的热情的志愿者,她更加放松了,如此良性循环,她终于没事了。
大批志愿者的到来,改善了这个医院的气氛,让它在整体上有一种欢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老人们觉得放松,内心中那种顽固的警惕与小心也一点点退去,对这个“新家”也更有认同感。最后,他(她)们对志愿者的到来充满期待(尤其在周末),而生命中一旦有了某种期待,无论大小,都会对生活乃至生命质量有所提升。
志愿者,即使他们没有与某个老人做单独的深入的交流,他们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不为人知的作用。
志愿者的欢乐
如果说世上有一种东西可以“1+1=2”般地收获快乐,那应该就是志愿者的快乐。有时我会奇怪于世上居然会有这样一种快乐,就像上帝在天上看人类匆忙行走,努力追求,而他在某个地方放了一些幸福与快乐的种子,有人找到了,不用太辛苦作一些事情——也能幸福。这些种子怎么才能找到?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需要被帮助的人,找到他们,就找到了幸福的种子……
这种感觉是如此奇妙。有人说帮助别人为了什么?但就没有人在帮助以后——再问个为什么?对!就是这样,不要去帮助前问“为什么要帮助他”,而是要在帮助后问一句“为什么帮助他”。帮助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灵多了一些东西,你说不大好那是什么,但它让你觉得生命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已经被转移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地方,气候舒适温暖,清风不断,乃至鸟语花香……三、关怀高危老人之“智慧集锦”许多脑萎缩老人都会对外界心怀恐惧,不过,是恐惧就有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就必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请“无条件坚信”:无论他(她)脑萎缩到什么程度,他(她)的恐惧可以消除。
对高龄老人来说,一生中最核心的个性性格会表现得非常明显,那就善于利用这些个性性格吧,夸奖和谎言一起用,有时不但让一个老人高兴,而且能化解老人间的矛盾。
对高危老人来说,以他(她)最重要的东西为“引子”,劝解他(她)的一些烦恼,增加他(她)的快乐,这是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
许多时候,不仅要把高危老人当作孩子,还要把他(她)们当作婴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知道他(她)们的不易和需求。
当老人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请为他(她)的一生寻找两三句话——能让他(她)觉得这一生过得很值、活得很快乐的话。另外,如果你真的帮助过一位老人,他(她)给你的温暖,会让你终身难忘……
哪些事、哪些人是老人的情感伤心点,作为子女和志愿者,一定要非常清楚,那些“点”会激起高龄老人巨大的心理反应,而且他(她)们根本无法自控,一定要规避那些“点”啊……
对高危老人有兴趣做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赞赏他(她),鼓励他(她),那是他(她)自知的为生活多一些快乐而做的努力,那是他(她)不自知的生命力的延续……
针对老人的某种身体痛苦,编造一些虚拟的人,这些人,或者与他(她)年龄相仿但比他(她)更痛苦,或者同样痛苦但年龄比他(她)小,让他(她)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这个方法,很有效。作为子女,请为高危老人至少做一件让他(她)特别特别感动的事情,这样他(她)就不会在心灵脆弱时再去怀疑亲情。
有的时候,适当的“恐吓”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劝慰高龄老人方面,有时,另一个老人的一句话比我们的一百句话都有用,给他(她)们找个好“榜样”做朋友吧。
说到底,聪明,来自孝心。
如果觉得老人“有些唠叨”,或者反复说一些东西,觉得烦,可以这样劝自己:他(她)们的一生只拥有这几百字了。听着,就有耐心了。
请细心去找能让老人高兴的一句话,而这样的话还是对他(她)一生的一种“肯定”,以后的日子可以反复地说,老人不怕重复!
把与高龄脑萎缩老人的交谈当作是挑战智慧的行为,内心中与之交谈的冲动就会大一些,来的愿望也会增加。
面对高危老人对你的“独享”意识,用一些方法消除他(她)对失去你的恐惧,让他(她)觉得你还是对他(她)最“特殊”,他(她)就会接纳你对其他人的好。
让老人感受自己强于他人的地方,并且充分利用这点做些什么,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如果有可能,让两个是朋友的高龄老人住在同一个医院或者养老院吧。那种安慰的力量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另外,永远不要告诉老人,他(她)的好朋友去世了……
以某种方式强化老人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记忆,就是在巩固他(她)整个记忆的架构,就是在延续他(她)的生命力,就是在延续他(她)的生命……
及时发现老人们的生活需求,买个小礼品,会迅速拉近你与老人的距离。
越是面对幻听幻觉的老人,越要学会“以理服人”,而且这个理,要非常“有理”。
在某个时候,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老人很看重对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你的承诺,如果不遵守承诺,就见不到你了,如此,你就可以解决无数的问题了!
能从高龄老人那里“学”到一个东西,拜老人为师,是给老人的最好的礼物。
对高龄老人而言,年龄的真实性不重要,甚至许多东西的“真相”都不重要,维护他(她)们的自信与自尊更重要。
让自己按他(她)们自己“想象”的生活过吧,即使很糊涂,只要他(她)们能够——获得平静。有平静,才有快乐。
到了一定时候,父母不认识自己,这是最大的自然规律,对此平静接受,一旦被父母认出,自己又有惊喜,这种心态,很重要。
让他(她)们“直面”想象中的“恐惧”,眼见为实,效果会好一些,否则他(她)们会一直在恐惧中。
记住老人在脑萎缩状态下特殊的语言动作以及表现,在某些时刻以这些表现去劝慰他(她)们,他(她)们会比较相信你的话。
在高龄老人高兴时,利用他(她)比较在意的事情来规劝他(她)的“毛病”,会很实用。
对脑萎缩老人的悲伤,在初步努力解决无效后,可以采用“拖延不理”的方法,他(她)自己就忘了。如果我们硬要解决,就是延续他(她)对这个悲伤事情的“印象”,反倒不好。
当老人开始沉默时,是生命本身的沉默,是生命本身的退化。这种退化更可怕,能絮叨能骂人,反倒是“好事”……
请为老人在病床边布置一面亲人的照片“墙”,让他(她)们抬眼就能看到,让温暖触手可及。
小孩,老歌曲,这是高危老人生命力以及记忆的刺激源,如果可能,让老人经常接触这些刺激源吧。
请相信,正因为走到生命边缘,所以高危老人的生命力有可能让我们惊讶。注意到这点,适当把握和“利用”
这点,我们会和他(她)们一起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