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维智慧:发现你的内在成长力
88220000000002

第2章 缘起

对“世界之外的世界”你可有一分好奇?

对“自我屏蔽的自我”你可有一些疑问?

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那些暗藏在细节中的、未曾揭晓的谜题,

可曾令你困惑、迷茫,甚至迷失?

来自高空的凝视

一只不幸的蚂蚁,被掉落的树浆粘住了,动弹不得,它只能固定在唯一的一个“点”上,哪儿也去不了,它的世界消失了,成为“0”。

暴风雨袭来,树浆被雨水冲净,蚂蚁又能动了,它发现自己被风吹到了一根绳子上面,于是有了“一条线”上的世界。

蚂蚁沿着世界的一端慢慢爬,爬了许久,有很多新鲜的际遇,直到它看见这条世界上打了一个奇怪的“绳结”,路被堵住了。蚂蚁想:这奇怪的“绳结”后面有什么呢?一朵漂亮的小花还是一只充满魅力的母蚁?它很想知道,却爬不过去了,于是只好掉转头,向世界的另一端慢慢爬……

爬了许久,蚂蚁爬回起点,它没有停留,继续向前……

又爬了许久,蚂蚁惊喜地发现,眼前的世界恍然从一条线分成无数条线,线与线相互连接,相互交织,一张“网面”的世界在它眼前展开……

一个声音对蚂蚁说:“还记得那个奇怪的‘绳结’吗?绳结后面是属于你的‘蚁生’。当你找到正确的路,就能看到了。”无限的二维网面就像一座迷宫,蚂蚁不断尝试、不断经验,它相信,只要有勇气探索,就一定会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到正确的路。

突然有一天,蚂蚁长出了翅膀,它跳脱网,凌空飞了起来!

当它飞得足够高时,向下俯瞰,它看到了通向“蚁生”的所有路。这只蚂蚁叫“小v”,那一天,它拥有了立体的世界!

后来,“小v”回顾自己的成长……

实现一维,看零维,多了选择;实现二维,看一维,多了机会和诸多可能性;实现三维,看二维,则在已知的可能性中发现确定性。每上升一个维度,就超越一层经验、打开一个视角、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取得更大的自由。

超越维度,意味着“小v”从一只二维的蚂蚁蜕变成三维立体的蚂蚁,它可以感受到不同于原世界的各种新鲜的事物、现象,体验到一个全新立体的世界。在新感受、新体验的基础上思考,“小v”的思维也已到达更高的维度。

而另一只仍然受限在网面世界中,没有发生三维蜕变的二维蚂蚁,从未飞上过高空,也从未体验过立体世界。但是,它也愿意相信立体世界的存在,愿意敞开思维,在有限的二维认知内对三维保持敬畏,从而让思维借助直觉的贡献,也能够触到天空,触到更高维度的智慧。

“直觉”是跨纬度的力量,即使二维蚂蚁仍受限于网面,无法到达立体世界,无法直接感受三维的事物和现象,也仍然可以借助直觉连通三维。只要敞开思维的大门,敬畏未知,二维蚂蚁便有机会在开放的直觉通道内获得对三维世界的灵性感应,像蜕变前的“小v”一样,抬头仰望,听到天空传来的灵性指引。

世界并不限于三个维度。试想一下:用连接四维获取到的智慧(灵感),看三维的现象将会如何?用连接十维获取到的智慧(灵感),看三维的现象又将如何?能否从更多“未知的可能性”中发现确定性呢?

一个人的经验、认知在未来面前是有限的,全人类的经验、认知在宇宙苍穹面前仍然是有限的,因而很多特别重大、无从参考的决策往往来自“未知”,来自直觉贡献的灵感。对人类来说,灵性感应是超越三维的视角;如同对一只网面世界的蚂蚁来说,天空的声音、“小v”的发现,都是超越二维的视角。

然而,让一只网面蚂蚁相信三维,对三维世界抱持开放的态度并不容易,因为从未有过三维体验的网面蚂蚁难以理解二维之上的逻辑。就像很多存在思维局限的人,当他们理解不了经验之外的某些现象(包括超维现象)时,既不愿打破局限的心智模式,也不愿相信直觉的力量,自然也就无法连通高维、获取灵感。

两千年前,一个觉悟了的人拿着一碗水,告诉世人,那里面有八万四千只虫。那个时代,没有显微镜,世人还不知道细菌是什么东西。信他的人,把他看作神;不信他的人,否定信者,说他们迷信。当年,那位觉悟了的人,叫“释迦牟尼”。

觉悟是怎样一种体验?或许就是超越了自身维度,拥有“高维之眼”吧!

一维线由无数个零维点组成,二维面由无数个一维线组成,三维立体空间由无数个二维平面组成,同理,四维由无数个三维组成。无数个三维时空的立体映像,也就是每一个时间点上的三维世界,被时间线串联起来,构成四维。时间点上的三维世界,当中包含的全部内容都是静止的,因为有了时间的串联,才会演进、变化。

一切有形物质都存在于三维,“人”在立体世界里是自由的,想去哪里都行(空间)。假如能够超越三维,进入四维以上的空间,世界将会变得更大,我们将会拥有更多自由,在无数条时间的维度上想去哪里都行(时间和空间)。去童年看看,去未来看看,去智者的故乡看看,去物种的起源看看……如果能够发明时光机这种东西,我们就能够在时间维度上瞬间移动、自由穿梭。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现实世界中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衍化、推进都是在时间线上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时间上来去自由,我们将会在一瞬间见证所有事物的因果、机缘。这意味着,人类将成为先知,勘破一切、预知一切!

如同佛陀在两千年前便知道水里有微生物,高维之眼,就是能够如此轻松地知晓任何一个发生、任何事物的存在状态,以及它的前因后果、它的变化趋势。

如今,引力波的发现已经证明:时空在能量作用下会发生变化;速度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时间和空间。

“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就以下述方式看待时间:他认为,有一种人类时间,被我们感知,并以钟表计量;还有一种上帝时间,是瞬间而非流动的。人类时间这条无限长直线,向前也向后延伸到无穷,在牛顿的上帝眼中,却只是一个瞬间。他只在眨眼之间就已看到一切。”[1]

弹指一挥,刹那间,生死寂灭……

这些描述听起来太像天方夜谭了,在较低维度上生存的人们,无法超越身体维度的限制,无法点亮“高维之眼”,立足在超维视角上见证一切、思考一切,因而很难勘破其中的逻辑。但是,如果愿意放下固执的思维评判,带着好奇心回顾一下自己曾经有过的体验,我们就会记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亲身感受过牛顿的上帝时间。

每个人都有回忆,也许你曾经向他人讲述过自己成长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大体上,你会依循故事发生的时间脉络,将逐个细节慢慢展开……你花了一些时间,将故事讲完。对听者来说,借由你的表达了解了整个故事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这的确也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但是,你还记得记忆被唤醒的一刹那吗?讲述和倾听需要时间,而唤醒对整个故事的记忆却只需一个念头、只需一瞬,眨眼间往事已在你心。

还有做梦的体验,我们以为睡梦中的自己曾一点一滴地沿着时间线经历着梦中的故事,但事实上,如同唤醒回忆,梦是心底的感受在一瞬间形成的影像,唤醒了多少感受,就有多少梦的瞬间。

高维是怎样的世界?也许只有似佛陀、圣人、先贤一般的修行者,他们的灵魂在获得高峰体验时亲见过。对芸芸众生来说,身体受限于三维,而灵魂受限于身体的同时,还受限于精神世界的状态,打破限制、提升维度的修行之路还很漫长,因此,高维仍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神秘、难以捉摸。但倘若因为没去过,对它不了解,便“无知”地认为它并不存在,就实在是太过愚痴、傲慢了。

人的心智模式有一道门,当这道门愿意向更高维度敞开,对未知抱持接纳和敬畏的态度,那么,即便没有亲见,也将有机会借助直觉连接高维,感应到更高维度上的信息和智慧;在哪一个维度上,心智这道门关上了,我们也就无法从中获取灵感了!而灵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人类所有发明创造都来自灵感,也就是来自直觉与高维的连接!

高维意味着“未知”,“未知”会让我们困惑,但“未知”中包含无尽的可能,面对困惑与不安时,或许人类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内心的“小v”:“我愿意让心智长出翅膀,跳脱有限的经验之网吗?”

优秀的创新者必定会向更高维度敞开心智,这份敞开会帮助他们感觉到更多变化,体察到更多隐藏的驱力,从而感应到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敞开的心智模式更加成熟,趋向更高维度探索,会为创新者带来更多灵感。

虽然超越身体维度的限制,实现超维蜕变,对一般人来说像神话般难以企及,但开放思维、接纳未知,打开灵性通道,让直觉发挥作用,却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心智的开放度越高,直觉对高维的感应越强,越能将更多灵感交与思维,于是思维能够触及的高维智慧就越多,双手对世界的创造力也会越大。

向更高维度敞开心智,将有机会借助直觉的力量,拓展、提升思维网络,促使心、智都更加成熟;这与只重视强调理性思维的复杂性,去堆砌智能,是有很大差别的。迎向高维开放思维、拥抱未知,将会感受到直觉的力量,获得突破维度的“洞见”;而封闭在有限的经验维度里追求思维的极致,则是对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偏执。但更多人依旧不愿相信直觉,他们还是更加习惯依靠富有逻辑的理性认知来把控世界。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然来临,就算到达智能思维的极限,又能如何?

智能机器人AlphaGo大战李世石,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机器推演出的数据、算法,已然让AlphaGo和李世石拉开了人类用一生努力都到达不了的距离。很多人觉得惊悚,更多人在唏嘘、赞叹:人工智能太厉害了,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极限,人类有限的生命根本无法企及!可是就算企及又如何?

我们换一个维度空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二维世界里来了一只智能蚂蚁,叫AlphaYi,它擅长在复杂迷宫(谜团)之中找到突破路径。一只网面蚂蚁一生能够走过的迷宫是有限的,而AlphaYi却可以储存1亿、100亿、1000亿,甚至更多有关迷宫路径的大数据,它还能根据预设的程序算法进行推演,找出更多可能性,找出各种方案间的细微差别,并根据要求推导出最佳的解决路径。无论是经验数据的容量,还是算法的速度,网面蚂蚁都不可能超越智能机器虫,但是,网面蚂蚁却有可能生出翅膀,变成“小v”,超越自身的维度。一旦成功,它将拥有三维的视角,不但对二维世界尽收全局,还能够在三维空间设计突破路径。

二维世界里,再厉害的虫工智能,也要局限在二维平面上搜集数据,哪怕它做到了二维的极限,也不可能超越二维。因为它只有预先设定的采集方法和运算方法,没有能够连通世界的“感受”和“直觉”。智能机器不是生命,它没有生命的触角,也没有灵魂。

现实世界中的人工智能同样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这些智能机器无法真切地体验情感,也无法发展出连接高维的直觉!哪怕它可以做到用“眼睛(外感器)”读取一个人全部的行为数据,经过分析、推演,得出结论:那个人感到孤独,此刻心情低落。它也依然无法用一颗“心(内感官)”去共情、体察、感应真相。

当科技再发达一些,人工智能还可以分析收取到的数据,然后做出同样忧伤的表情或声音,但假的就是假的,你可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射在一台机器上面,觉得它很可爱,觉得它善解人意,但是最终你将如何自欺欺人地去相信一个通过算法解读你行为的机器能够真实体会到你的心情?哪怕它的样子再像人类,表现再像人类,它都是一台无感受的机器,而在它面前的你,不过是一堆数据罢了。

和机器人共情,有感情的人类通过投射可以做到,但无内感受的机器,由数据和算法构成的人工智能则完全做不到!如同你爱上一只杯子,也许那只杯子承载了你的故事和记忆,也许那只杯子是古代帝王的遗物,价值不菲,但所有喜爱只是你的投射,杯子不会感受到你的情感,也不会爱上你!

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是三维的,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存在,包括机器和人类的身体,也都是三维的,不可能穿越到三维之上的空间。因此,无内感官和直觉(无心)的智能机器注定只能局限在三维世界里搜集数据、精炼算法,哪怕做到极致,也不可能突破三维,而人类的灵魂却没有限制。

“外感”是身体或机器的触角,不能探出三维;而“内感”和“直觉”是灵魂的触角,它们可以自由连接无极世界中的任何一个维度。通过这份连接,人类才得以共情万物、接收灵感,不断提升经验网络,创造人类文明。

人类是特殊的生命存在,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可以用他的作品连接世界、连接人群,引起广泛共鸣。他的创作灵感必定来自丰富的内心世界,必定承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因而能够跨越时空,感染一代又一代人。

倘若是一台机器想要连接世界,与世界共鸣,你能想象,它需要收集多么庞大的数据资料吗?你又能想象,需要多么复杂的算法,才能够帮它辨识清楚情绪上一个细小的分别?就算智能机器做到了,积累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库,它也仍旧只能在程序设定下复制产品、处理概率性的问题。机器没有心,没有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它们怎么可能拥有创新能力,怎么可能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呢?

人工智能的思维网络,注定只能局限在由程序员设定的某一个领域内发挥作用,除非借由人的自主意愿做出裁定、借由人的创新智慧突破原有设定,才能扩展机器思维网络的覆盖范围。机器不能自行更改程序,它终究没有创新突破、自我提升的能力。哪怕未来真的有这样一台机器在人类的帮助下做到了覆盖极限,面向三维世界中所有领域采撷数据,它也仍旧享受不了快乐、体会不了人心、欣赏不了艺术。

人工智能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触角,因此没有自我突破、提升维度的能力,它永远无法与生命智能相比。

人类除了拥有智能,还拥有内感受和直觉。善用所有精神资源创造价值,远远比单纯堆砌智能数据创造出的价值大得多,也有意义得多。堆砌智能数据这件事,已经有人工智能帮我们做了,而人类用整体资源能够做到的事却永远无法被机器替代。

奇妙的心灵进化

人类心灵活在神秘的精神世界里,精神世界共有十一个维度:四维至十维是未知的高维世界;零维至三维是精神世界的基本维度,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仰赖的全部心智资源。这些心智资源分别是生命力、感觉、直觉和认知。

生命力是不灭的能量,是一切的起点,而感觉、直觉、认知(思维)是心灵发展过程中逐步进化而来的精神智慧。

生命要存在,心灵要发展,借助什么可以做到呢?

生命力将能量赋予感觉,于是可以去体验世界、体察自我;生命力将能量赋予直觉,于是可以去感应宇宙的奥秘、体悟自身的实相;生命力将能量赋予认知,于是人类拥有了独立意志、自主意识,拥有了智能、思维、想象力,拥有了生存之上的“梦想”,同时也拥有了“欲望”。

人类是唯一可以按照个人意愿主动选择生存方式的地球生物,因为,人类可以有意识地统和所有心智维度,构建心智网络,生成更加智慧的思维方式,从而不断创新、积累各维度经验(感觉经验、直觉经验、认知经验、整合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有意识地设定目标、实现目标、创造价值!

所有动物都拥有两种直觉本能——生存、防御,而人类自进化出“认知能力”那天起,便拥有了第三种直觉本能——发展本能。同时,人类的生存本能和防御本能也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

感觉是创建精神世界的第一个维度。所有动物都有感觉,都依赖自己的感觉,从而让自己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同,它们发展起来的感觉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动物嗅觉特别灵敏,有的动物视觉适应力很强,还有的动物对声波或气流有敏锐的感应。

动物们的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数量庞大的无脊椎动物更是只有简单的神经节,这样的神经系统针对外部刺激发生感应和反射的速度非常快,但这些动物却没有能够加工处理信息的智能大脑。就算少数“聪明”的动物同时具备简单的认知功能,亦没有因此发展出成熟的独立意志和自主意识,不会萌发生存之上的价值追求。与人类相比,它们的智能仍然与人类智能相去甚远,它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力仍然是感觉。

动物依靠感觉就够了吗?

既然没有智能大脑,动物们是如何评估感觉收取到的环境信号,并做出行动决策的呢?

蜜蜂酿蜜筑巢;鱼群产卵洄游;大雁列队迁徙;河狸拦河建坝;红毛猩猩咀嚼药用树皮产生泡沫,揉搓手臂……动物们善于感应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资源或生存威胁,常常能够有效规避或对其加以利用。

我们不由得赞叹,总是能够在动物界看到叹为观止的社会分工、缜密精巧的几何构造,看到无论科技怎样发达,神奇的自然创造依然能够打败人工制品。这些神奇现象中透露出的智慧,如果不来自动物们的智能,来自哪里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正视过,动物也是有直觉的,直觉是创建精神世界的第二个维度!

人们常常会怀疑动物是否像人类一样具有意识,人类站在自己的角度,用意识框架分析动物时,常会不自觉地将动物拟人化,因为这样更容易依靠认知来理解动物的行为。可是如果这种想法站得住脚,那么老蜜蜂应该开办过数学班,教小蜜蜂几何学,顺利毕业的优秀蜜蜂才能承担构巢大任;大雁应该专门研究过天文地理,接受过阅兵训练,不合格、被淘汰掉的大雁学员只能就地过冬;地质勘测局里的科学家应该是各种聪慧灵敏的动物,他们每天在研究室里交换意见、论证观点;而搜救狗应该拥有独立意志,可以选择怎样过自己的一生——是配合人类行动,指挥人类救援,还是自由地流浪?

很多动物都会表现出“聪明”的举动,甚至反应惊人。人类在意识框架下容易误认为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高水平地运用思维,但事实上,动物更善于运用的是它们的天性本能——直觉。

动物没有足够的“脑力”,对自己感觉到的环境信号,无法用意识大脑分析思考。一般来说,它们的行为不是智能活动,而是仰赖感觉探索环境,凭借直觉适应环境,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生成奇妙的直觉智慧,进而慢慢进化出无意识的习性本能。

动物们的习性本能中包含着直觉取得的生存智慧,它们没有意识大脑来认识自己取得的智慧,但是却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活出了这些智慧,并且还能够将这些智慧在物种内跨代传递,让凭借直觉取得并逐渐累积下来的智慧,成为物种后代们的天性和生存本能,动物们就是这样发展进化的!

“直觉”既是探向高维、收获“灵感(新发现的智慧)”的触角,也是“直觉经验(已发现的智慧)”在物种间储存、传递,进而被后代动物继承的天性本能。

对动物来说,这些本能只关乎生存——获取生存资源,繁衍生息;防御环境危险,确保生命安全。

人类也有依赖直觉、依赖习性反应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比如开车、咀嚼、打字……当我们足够熟练的时候,认知经验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经验,运用直觉自动反应,就可以不必动用意识大脑关注整个过程。比如手指自动化地完成打字动作,比如手脚自动配合驾驶车辆,这些和蚊子躲避人类袭击、蜜蜂到了季节寻花采蜜很相似,都是自动化的直觉反应,都不需大脑主导。差别在于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直觉,实现目的;而动物一直在大自然中,与自然环境保持无意识的连接、无意识的互动。无论哪一种情况,直觉经验驱动行为都可以做到精准而智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自然中,动物面临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复杂而严峻,为了活下来,每一个物种都必须依靠直觉探索奥义,直至掌握获取生存资源或规避生存风险的本领(习性本能)。最初面临严峻环境的早代动物们需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否则就会被大自然淘汰,没有比它们更有知识的生物来教化它们、训练它们、引导它们。在原始生态中,没有人类的意志参与其中,动物也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就算有,它们也找不到现成的经验认知,用来处理复杂的生存问题。动物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它们凭借感觉不断体验、探索环境,凭借直觉无意识地连接高维,感应环境信号背后隐藏的秘密,从而攫取自然智慧、累积直觉经验。早代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探索、感应、掌握和运用新的直觉经验的过程。

比如:变温动物掌握了掘穴冬眠的直觉经验,从而能够抵御严寒;鱼类掌握了产卵洄游的直觉经验,从而能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找到适宜的水域产卵,周期性定向往返;蜜蜂掌握了筑造蜂巢的直觉经验,才能有效储存蜂蜜;河狸掌握了筑坝建水库的直觉经验,才能防御外敌、储藏越冬的食物;口育鱼妈妈掌握了运用身体优势的直觉经验,才会含住自己的幼崽,为它们提供保护,而它的幼崽生下来便掌握“认出”妈妈的直觉经验,才不会误入敌口。

更为神奇的是,动物为适应环境所取得的直觉经验,不但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还能够使动物的生理发生改变,从而配合直觉经验完成对环境的适应及物种进化,比如斑马的条纹,长颈鹿的脖子,变色龙的肤色,眼镜蛇的毒液,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杜兹肺鱼的蛰伏等等。在神奇的自然王国里,到处都是神奇的魔法。可能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你不再需要闹钟,体内的生物钟就能准点叫你起床时,相信你已经体验到了直觉经验对生理的影响。

人类习惯凭借认知下判断,可惜人类的认知经验(知识/经验)不能通过遗传直接交给下一代;而凭借本能生存的动物,直觉经验(智慧/能力)就是它们的“判断”,这种判断可以代际传承。后代动物会继承早代动物凭借直觉智慧进化生成的习性,于是它们有了与生俱来的本领、有了更好的适应能力。小蜜蜂出生后不久就会酿蜜筑巢了,大雁迁徙、鱼类产卵洄游、河狸筑坝都是它们的天性。这些天生的习性都围绕着生存,是动物们凭借直觉进化而来的生存本能。

这就是直觉在动物身上发生的奇妙作用!

人也是动物,人类也曾经历过必须依靠“感觉”进行的漫长摸索,经历过必须凭借“直觉”,无意识依循自然智慧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阶段。后来,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是因为直觉智慧帮助人类进化出了一项重要本领,这项本领为人类独有,即人类的天赋——“认知”(脑力/智能)!

虽然人类凭借“认知”获取到的“知识经验”不能代际传承,但人类祖先凭借“直觉”进化出的“认知能力”却可以代代相传。这份能力源自人类祖先的直觉经验,祖先们先是像所有动物一样,不断凭借直觉适应环境、获取生存智慧,直到有一天,“认知能力”进化而来,成为人类的禀赋和天性。于是,人类开始了有意识运用自然智慧驾驭生存环境、探寻生存意义的新篇章。

每一个物种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化生成自身种属特有的天性本能。生命带着先天的智慧——直觉本能,这些智慧得益于物种先辈们的直觉积累。

因此,雏鹰经过幼时的试练就能翱翔高空,小猎豹在成长中自然学会奔跑,壁虎在幼年便能够用断尾方法躲避风险,松鼠从小学会秋天储备食物越冬……每个物种中所有动物的生存习性都是天生的、一致的,动物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学习并掌握自身种属特有的生存技能,人类也大抵如此。人类凭借直觉进化出的最重要的本领是“认知”,从出生到成年,大脑认知神经网络逐渐发育健全,一个人无论生长在怎样的环境、无论是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要心智的生理基础健康,就会发展出正常的智力,具备正常的认知功能。

“认知”不是一般的生存本领,除了生存,它更指向生存之上的目标。拥有了认知的人类,会萌生更多期冀、更多渴望、更多追寻。“认知”仿佛是一粒火种,将人类从蛮荒带向文明。

这粒火种还是点亮心灯的机会,心灯会慢慢将人类从无意识中唤醒,帮助人们看清自我和世界,看清生命存在的意义,看清万物的实相。心灯照亮内在世界的那一天,灵魂会彻底苏醒,生命将会活出自己、活出意义。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火种都能点亮心灯,有些火种也会在心灵世界里制造火患。

“直觉”给了动物们很多智慧的礼物,也给了人类很多智慧的礼物,最重要而独特的那份礼物就是“认知”!

动物接过的礼物是直觉经验,积累直觉经验掌握生存本领之后,动物们在无意识中运用这些本领——它们仍然还是继续依赖“感觉”体验环境,继续依赖“直觉”与环境互动,生生息息、代代相传。倘若环境改变,生存又面临新的挑战,感觉到环境变化的动物又会自然而然地在新环境、新感觉中慢慢摸索,直至体验足够,获得新的“直觉(灵感)”,掌握新的本领。

人类则不同,“认知”虽是人类凭借直觉智慧进化、获得的礼物,但是,当人们急于掌控自己、掌控环境,而这份礼物又貌似能够快速帮助人们实现掌控欲望时,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认知”,越来越上脑(生命能量无法沉淀至丹田,而是向上驱动大脑思绪万千)。

“认知”能力的确强大,人们用“认知经验”掌控环境,常常能够快速取得效果。

人类祖先和站在文明前沿的人借助感觉、直觉探索未知世界,将获取到的灵感交予思维,转化成认知经验,储存于人类“集体意识库”——学校、图书馆、网络……其他人只需借助学习,从“集体意识库”中获取,拿来应用就可以了,不必再对每件事情都从头感知、从头探索。感觉体验——直觉感应——发现灵感——再获取经验,这一过程太耗时了,大部分人心很急,还是选择获取间接经验更容易一些。于是,人们越来越依赖认知,时间长了,反而渐渐忘记了安住于体验的意义,忘记了直觉这与生俱来的天性禀赋。

遥想当年,人类祖先在没有精密仪器、没有实验设备的条件下,仍能够发现百草的药用价值,发现人体经络、五脏运行规律,发现宇宙自然节律的广泛契合,发现建造金字塔、空中花园、兵马俑等人类奇迹的奥秘,等等。人类文明的每一块基石都依靠祖先们用直觉获取。但如今,更多强调并习惯在意识框架下思考问题的人们,却已经不再信任自己从祖先那里同时继承的“直觉”能力了。

只有少部分走在文明前沿的人,仍然依循祖先的大智慧,探索未知、探索新世界。不断运用感觉、直觉、认知,在摸索、体验中积累创新,再把成果储存起来,提供给整个人类社会。而余下的大多数人只需要依赖大脑,从“集体意识库”中调取、认知、使用就可以了,他们对“感觉”和“直觉”的自主运用越来越少。

今天的人类拥有如此多的认知经验,但开创性的“新知”只是极少数人积累下来的,芸芸众生在感觉、直觉方面,与祖先的天真敦敏相比相去甚远,实在非常可惜。

奇妙的心灵进化,让人类获得了“认知”能力,进而获得了其他物种根本不可能获取的自由选择的机会。若能把握这个机会,人类的灵魂将得以在意识中觉醒,认识自己,认识周遭世界,甚至向更高维度进发,探索一切未知的秘密。

奇妙的心灵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直觉”能力渐渐退化了,拥有自由选择机会的人类为何会放弃利用自己的心智资源呢?放弃了直觉资源,就意味着放弃了提升心灵维度的机会,放弃了把握命运的无限可能性,人们似乎并没有清晰意识到这一点,是什么在默默影响人们的选择?

时常被痛苦禁锢、受混沌驱动的人们,真的自由吗?

寻一盏驱散混沌的明灯

我叫“小v”,我不是一只蚂蚁,但我有像蚂蚁一样灵敏的触角和倔强生存的本能。

我是“小v”,我不想做一只蚂蚁,因为我的灵魂渴望在独立意识中觉醒,我渴望自由,渴望充满意义的生命。只有选择人类的身体降生,这一切才有可能完成。

也许,我曾经是一只蚂蚁,在蚂蚁的身体里面,我的灵魂是混沌的,混沌的灵魂没有更高的渴求。作为一只蚂蚁,生命全部的意义只需满足身体的需要——“活着”!

当我选择从人类的身体降生,当我的灵魂有机会在人类的意识中慢慢苏醒,我知道我将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仅仅满足于生理的需要,混沌地活着。我的灵魂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要去弄清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只有找到答案,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样的活法能够“活出更好”、能够彻底活出生命的滋味!

我的身体将生存在三维世界,很幸运,我出生的地方,那里的资源和秩序足够保证我的物质身体安全地“活着”;我的灵魂住进身体,也住进精神世界,那里有生命赋予我的全部资源潜能(生命力、感觉、直觉、认知),我要用这些资源构建世界、维护和平,因为,灵魂将会在心智构建的世界里找寻生命的意义,表达更高的价值渴求——“活出更好”!

活着、活出更好,是人类全部行为背后的动力,就算选择自杀的人也渴望在身体死后,灵魂结束痛苦,这是他们预想的另一种形式的更好。然而,灵魂不醒,不会知道什么是更好,痛苦也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那种感受就像一个人游走在幽暗、阴濛,没有尽头的森林里,看不清方向,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目标,也不知道这样迷茫地走下去,在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

会遇到自己想要的吗?拼力得到后,享受的感觉能够维持多久,羸弱的满足感退去之后,会不会在心里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会遇到问题和障碍吗?无常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下一个转角,又一个转角……会不会在心里问自己:我是否还能承受和应对?

活着,就要驾驭生活,而生活注定走向“丧失”,人们并不真正清楚到底有什么可以永远抓在手里,永不失去。青春、容颜、健康、财富、地位、荣耀、情感……一趟生命,可以经历多少,体验多少?又将如何失去,何时失去?如果注定有一天要失去所有,那么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怎样才算活出更好?

“终将丧失一切”的结果是确定的,但人们依然渴望活出更好的体验,来填满过程。

活着,经历痛苦,穿越痛苦,在体验中慢慢苏醒,从而找到力量,看清方向,活出更好——这是灵魂的使命。如果一个灵魂选择提前离开人类的身体,放弃人类意识火种提供的机会,它将再无苏醒的可能。于是,生命将不再有机会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实相,不再有机会在广阔的世界里,追寻心灵的自由、丰富的价值和意义,更加不再有机会“活出更好”——一个更好的自己!

唯有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灵魂才是永恒。若放弃生而为人的机会,那么一切意义都不再有,一切又将重归混沌……

动物从不会放弃生命,它们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这就是动物一生全部的意义;人类却会了断自己,难道人类世界比动物世界更加凶险万分?还是说对人类来说,迷失自我和丧失生命意义,这样活着比死更加艰难?!

动物没有意识,它们的灵魂与身体同在,与环境同在。人类则不同,人类的身体像动物一样,吃饱、穿暖、不受伤——“活着”所需的安全已经足够;但人类灵魂需要的安全远没那么简单,外面的世界没有危险,并不意味着灵魂在精神世界里同样也能感受到安全。

所以,有些人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不是现实世界中真的没有活下去的资源,而是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危险;所以,有些人流于平庸,不敢尝试、不敢争取,也不是他真的不想去探索世界、活出更好,而是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恐惧、阻碍。于是,有很多灵魂一次次放弃了探索、努力的机会,拒绝向前。

恐惧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像月亮的光,月光下的世界一片幻殇。灵魂(心灵)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半靠本能,一半靠幻妄。每当恐惧照进夜色,火光蔓延,心灵看见火光中飘忽着野兽的影像,听见暗影中回荡着野兽的嘶吼,那时,月亮会掀起潮汐,表达恐惧和愤怒的力量。

游走在暗夜中的灵魂是混沌的。善缘时,正念入心,点亮心灯、驱散黑暗,唤醒生命的力量(太阳);恶缘时,负念入心,制造火患、迷雾,令灵魂在恐惧中失控、迷茫。

月光幽暗,恐惧在幻殇中啃噬着内心、销蚀着自我的生命力……

灵魂却并不清楚,这些销蚀自我的力量竟然也来自自我,来自生命力。因为月亮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是对太阳光的反射。

有一天,心灯照亮精神世界时,黑夜会过去、黎明会到来,那时,太阳升起,灵魂将会发现自己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来,之前在月光下不受控的“野兽”也是灵魂自己,是它在用痛苦、恐惧的嘶吼之声,释放一种渴望活出更好的生命力。

人生旅途就像那片必须穿越的幽暗森林,看得见的时候,心会笃定;看不见的时候,所有无法确定的暗影里仿佛都隐藏着“危险”。“确定丧失”的终极结果和“不确定却必将经历”的生命过程,灵魂要独自撑起,孤独前行,可是,在漆黑中行走的人们,何时能看清自己……

灵魂需要正念,没有点亮指引前路的心灯,便没有安宁。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是有价值、有力量的吗?如果没有,我还敢向前迈进吗?

世界欢迎我的到来吗?如果被人拒绝,被人讨厌,被人否定,我还敢坚持真实的自己吗?

没有足够安宁的灵魂,是艰难的。艰难中尚拥有敢于直面、向前的灵魂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为了“活出更好”,哪怕身处逆境、心灵惶惑不安,勇士也仍然会鼓励自己,直面人生功课,勇敢经历,从中清晰自己的价值,分辨世界的态度,在自我和世界之间不断觉察、不断省视。

倘若还有一些灵魂,因这份艰难而止步不前,它终将会失去苏醒的机会,持续沦陷在幽暗的月光下、沉没在汹涌的潮汐里,更加得不到内心渴望的安宁。

当一个灵魂在月光虚幻的阴影下,越来越不安、越来越不敢迎向挑战,生命的路就会越来越狭窄,生命的世界会越来越僻小,莫说超越到更高的维度,就算在三维的世界里,也将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是“小v”,我将会在人类的世界降生,我必须学会有效运用意识这粒火种——觉察、自省,点亮心灯,为精神世界构建秩序,直到灵魂慢慢苏醒。那时,我将会知道我是谁。我将会知道,这一趟生命,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

一切都将在体验中发生,在体验中生命更加丰富,在体验中心智更加成熟,在体验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体验中,我找到叫醒灵魂的火种!

我是足够好的吗?如果我做得不够好,如果我做错事,让大家失望,我还可以相信自己的价值吗?世界是安全、值得信赖、有温度的吗?如果我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不肯妥协,我还能把握世界,赢得理解、支持和爱吗?

以我的力量,足以行走、驾驭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可以遍布三维吗?可以超越三维吗?

我要去经历了,要去在经历中寻找答案,我选择人类的身体降生,要去那里寻找:我是谁?我,为何而活?

注释

[1]摘自《极简宇宙史》,作者是斯蒂芬·霍金的学生——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