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9辑
8817600000019

第19章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选读

丁颖:新中国农业科研领导者

丁颖,字君颖,号竹铭,生于广东茂名(今高州县)一农民家庭,是家里几代第一个读书人。中学毕业后两度留学日本,第二次进了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是该校首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学生。毕业时,他已36岁。回国后,任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今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教授,同时研究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曾调查广东粮食生产,向当局呈递加强农业科研的建议。1927年,他拿出部分积蓄补经费不足,在茂名筹建“南路稻作育种场”,是为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继而用预售良种等办法筹措经费,增设多个试验分场。抗战期间,中山大学三易校址,丁颖也辗转于云南粤北间,历尽艰辛。解放后,他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首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学部委员等。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他任院长,直至谢世。曾被选为东德、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或荣誉院士。丁颖病逝后,经周恩来总理签发的悼词称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农业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丁颖毕生从事农业教育和水稻研究,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他认定华南多年生野稻是中国栽培稻种的祖先。他以地域、种性和栽培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把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6个稻作带,并断言温度是决定其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这些成果,对指导生产、发展新稻区都有重要作用。他主持的全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课题,为水稻品种的气候生态型、品种熟期性分类,地区间引种以及选种、育种、栽培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早在30年代初,他就从事野生稻与农家水稻品种杂交育种研究,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曾选育良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大跃进年代里,“他不随波逐流,对‘高度密植高产’的提法深表疑虑,认为搞一亩、几分地的探索是允许的,大面积搞得慎重考虑”。他曾说,“切勿忘记农民的地皮是连着肚皮的”。

或许,提起20世纪中国科学家,多数人未必想到丁颖;如果对当今科学技术各学科作横向比较,至少在外行人如我辈心目里,中国农学的总体水平似也算不上领先。海外史家认为:就整体而言,“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沿袭了清代的耕作方法,没有多少改进”;甚至直到新中国成立20多年以后,这种状况也未得到根本改观:“20世纪前75年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体制上的重建和大规模地采用先进技术,中国的农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要把丁颖这位农学家——“稻作专家”,排在其他7位科技巨匠的前面?鉴于这个问题涉及以下7篇乃至本书的整体构思,所以不得不多解释几句。

首先,我已反复重申,20世纪“科学救国”的思潮和实践,虽说是促进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表征之一。但反观中国科技界的业绩,毕竟主要是介绍、引进、应用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现成知识,而能跻身世界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十分鲜见。正因此,从社会历史的宏观视角来看,我们的诸多科技成果,具体是由谁完成的,似乎就没有实质性的分别了;其长期影响,势必也减少了个人的色彩。在这背景下,一项成果乃至一位科技专家的知名度或曰“影响力”,往往并不主要取决于水平或成效,而与个人遭遇的曲折、时势政局的变迁,甚至人际恩怨、传媒好恶,便有了无数牵扯。因此,如果简单地拿知名度去衡量其影响,难免误入歧途。

其次,评比不同领域专家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本无公认标准,却为排行榜所不可或缺。经反复琢磨,我决定采取“四步筛选法”:1.评估各个科技领域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选出若干主要学科领域;2.分别确定这些学科领域的一位代表人物;3.把初步选出的这些人视为一个整体(“科技板块”),安排榜上位置;4.按照以学科领域为主、个人业绩为辅的原则,确定每人在“板块”内的位置。毋庸讳言,以上每一步,都难免主观臆断;但经多次尝试和调整后,就本榜主旨——即使是科技人物,仍以评估其学术、言行对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影响为重——而言,其总结果倒也生出了若干合理性。例如,将本文以下8篇跟前面的《徐寿父子》、《丁文江》、《李四光》、《任鸿隽》相联系,对百年中国科技发展的脉络作一反思,自觉还是可以有所感悟的。

第三,按照定义,“农业科学”或简称“农学”,是“探索农业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活动”;其任务,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原理,不断提供各种经济而有效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方法,为提高农业科学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据此,农学“本质上属于技术科学”,但又大大超出了技术科学的范围。以丁颖投身的“稻作研究”为例:既在分类、育种、栽培等研究开发中,涉及数理化天地生各科基础;也在试验、建场和推广中,涉及工程学、经济学相关专业;而在追根溯源时,则要涉及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等人文知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科技的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社会性,最集中、最深刻、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百年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基于以上三点,农学在榜上“科技板块”里居于首位,自属顺理成章。再纵观中国百年农学发展,丁颖既在早期有过开创性建树,后来则成为新中国农业科研权威机构的挂帅人物。因此,我便选择他作了这一板块的“排头兵”。以下7位及其所代表的学科领域,也依大致相同的逻辑排列位次。(节选自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丁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