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钱包!我的钱包不见了!”爱德华老师显得万分紧张。
“别急,先生。钱包在这里,我正要还给您呢!”
转身一看,一个20多岁的青年。
“在您身上?哦,原来是您偷了我的钱包?”但又慌忙改口,“哦,对不起,肯定不是您偷了我的钱包,要不怎么会还给我的。这是我省吃俭用积攒起来,准备送那患心脏病的孩子疗养的呀。”
青年平静了下来,但脸色苍白。他压根儿没听清老师讲了些什么,沉默了半晌才说:“先生,我本来就是个小偷。是这样的:昨天下午,在一辆拥挤不堪的电车上,我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身上偷了一个大钱包。里面有钱和您儿子的来信,另外还有您的几封信。钱包里还有一张卡片,那是学生的乘车证。不知道是不是您吩咐他做什么事而把钱包交给他,还是他自己从抽屉里拿走的。”
老师沉默着,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他拿起卡片,想看看那上面的姓名,但又突然放下,随手交给青年,断然地说:“请您帮我把它撕掉。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青年照着他的吩咐把卡片撕得粉碎。老师感激地说:“啊,上帝会报答您的。”说着,一把握住了对方的手。
“可别这么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可我以前做过多少坏事呀。”
青年走了。
爱德华坐在椅子上,久久地注视着钱包,眼前浮现出班上每一个学生的面容。谁会是小偷呢?而且谁都知道这钱是老师几年含辛茹苦积攒起来给儿子治病的。当然,他完全有法子知道谁是小偷,可是,为什么要知道呢?不,没有这个必要!
他想到了那张撕碎的证件。丢失人一定要来补,这样,小偷岂不自我暴露了吗?怎么办呢?他沉思片刻,便朝外面叫道:“玛丽安,到教室来一下!”
女儿来到父亲跟前。
“按着学生的名单把乘车证给他们换成新的吧!”
“旧的要收回吧?”
“不必啦。让他们自行处理吧!”
第二天早上八点,爱德华已经带着新的乘车证来到教室。学生们都到齐之后,他开始分发证件。不到一刻钟,就把30多张乘车证发完了。
随后,他脸色苍白,站起身,忍着激动,给孩子们讲述事情的经过和换证的原因:“钱包里有一张乘车证,那上面写著名字,只要看一眼就会知道是谁干的坏事。可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但是,他应该懂得,我是原谅他的,并要求他改邪归正,不再重犯。这就是换乘车证的原因。”
多么慈祥的老师!善良的老人把全部的爱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他讲着讲着,竟喉哽语塞,泣不成声。女儿不得不把学生们都打发出教室;此刻,他们的眼里也都噙满了泪水。
“你也去吧,孩子!让我自己待着;我要独个儿待会儿!”
他摘下眼镜,独自一人在教室里。正当他准备站起来时,忽然听见一阵朝他而来的脚步声。紧接着就听到一个悲切的、抽泣着的声音:“老师,是我偷的钱包!看看我吧,老师!我再也不做坏事了,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
老师伸出双手迎住了他,激动万分地重复道:“我的孩子,我的好孩子!”
心檐滴雨: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老师的宽容、老师的不追究,不是纵容学生犯错,而是一种无私的鼓励,鼓励学生去面对你承担自己做的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