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做人经商的智慧全集
8807800000014

第14章 转变观念,巧借外力

犹太商人具有超前的商业眼光,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甚至违背传统的商业观念,他们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依靠不断地消费和投资去获取巨额财富。因此,犹太商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先进的商业观念与顺势借力的经营思维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用消费激发赚钱欲望

真正的虔诚是由对钱的态度决定的,因为只有当他在钱的事情上是清白的,他才可能被认为是真正虔诚的。

——犹太智语

精明的犹太商人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很早就熟知并应用“钱生钱”的规律。他们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创造机会,不断地消费和投资,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富有。

在熙熙攘攘、人潮如涌的百货公司里,卡恩目不暇接地浏览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昂贵的价格使卡恩不免感到缺乏金钱的苦恼。一个穿戴得体的绅士站在他的身旁悠闲地抽着雪茄。卡恩毕恭毕敬地对绅士说:“您的雪茄不错,好像不便宜吧?”

“2美元一支。”绅士不失礼貌地回答。

“好家伙……您一天抽多少吱呀?”卡恩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随后又问道。

“10支。”绅士有点不耐烦了。

“天哪!您抽多久了?”卡恩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惊讶,接着问道。

“40年前就抽上了。”绅士略带优越感,慢条斯理地答道。

“40年,太浪费了。您仔细算算,要是不抽烟的话,省下这些钱就可以买下这家百货公司了。”看似精明的卡恩脱口而出。

绅士反而笑了,他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么说,您也抽烟了?”

“我才不抽呢。”卡恩立即回答道。

“那么,您买下这幢百货公司了吗?”绅士也接着追问道。

“我哪里有那么多钱?”卡恩的声音低了下去。

绅士盯着卡恩,自豪地说:“告诉您,这幢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这则故事其实并不深奥,但反映的观念确实十分深刻。我们不能说卡恩智商低下,第一,他算账速度很快,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算出每天抽10支2美元的雪茄烟,40年的雪茄烟钱可以买一幢百货公司;第二,卡恩坚信勤俭持家能够发财的道理,他身体力行,从来没有抽过烟,更不用说是2美元一支的高价雪茄烟。

事实告诉我们,卡恩的勤俭节约和精打细算,没有使他拥有一家自己的百货公司。甚至可以这样说,卡恩雪茄没抽上,而买百货公司的钱也没攒下,还不得不对绅士表示敬意。卡恩的故事说明消费和投资会带来财富。更通俗地说,钱是靠钱生出来的,不是靠勒紧裤腰带攒下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犹太商人在经营投资方面,一般不会轻率地一诺千金。犹太商人对资金的精打细算简直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在工作中,他们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尽量提高商品的价格。

在生活上,诸如每天吸10支单价为2美元的雪茄,是犹太商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类似的例子很多,英国犹太银行家莫里茨·赫希男爵在庄园里花费巨资招待上流社会人物,在历时两周的款待中,仅仅在狩猎游戏中宾主射杀的猎物多达1000多头,这当然是很少见的。刘易斯·塞尔兹尼克是早期好莱坞的巨头之一,他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犹太人,他是这样教育他的儿子大卫(电影《飘》的制片人)的:“孩子,千万要记住,过奢侈的生活!大手大脚地花钱!不要按你的收入过日子,这样能使一个人获得自信。”这已经成为犹太富翁的经营圣经和消费观念。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自信更为重要的了。它能使你自己超水平发挥原有的能力和才智,能使同伴增加对你的信任,能使对手感到压力,而这一切都是消费得来的益处。

犹太智慧借鉴:

在如何聚敛钱财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积累和消费。有的人只注重最大限度的积累,生活节衣缩食,结果变成了穷人和守财奴,现代的经济理论认为,适当的甚至是超前的消费会带来财富。

独具慧眼,沙里淘金赢得成功

不要模仿,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

——犹太格言

犹太人的商业策略和商业技巧令人由衷地佩服,他们不仅头脑精明而且行动果断迅速,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独到的商业眼光,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不少犹太人依靠敏锐的商业目光,踏上了成功的坦途,成为亿万富翁。

有这样一句名言:“天才创造潮流,聪明人紧跟潮流”。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犹太商人逐渐认识到,如果某种新兴行业特别赚钱,那就意味着本行业很快就会成为朝阳产业。犹太人擅长以敏锐的商业目光观察商场上的每一个细节,并且积极地寻找商机。独具慧眼的犹太商人往往能最早发现潜在的商机,使本行业成为朝阳产业,使自己成为创造潮流的商业天才。

牛仔裤作为一种时尚的服装,曾经在二战后风靡全世界,牛仔文化也席卷全球。牛仔裤的发明者是李维·施特劳斯,他的成功说明,独具慧眼能在沙子里掏到金子。现在,“李维·施特劳斯”这个名字已经录入了英国辞典。

年,美国报纸刊登了一则令人惊喜若狂的消息:“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一石入水,波及九州。于是,憧憬着一夜暴富的人们,携家带口纷纷踏上了通往金矿的路途,滚滚人流络绎不绝地向金矿涌去,美国历史上震撼人心的西部移民运动开始了。

岁的李维·施特劳斯为了实现发财梦,也加入到人潮汹涌的淘金队伍中。他来到旧金山,发现淘金者不可胜数,而且遍地都是淘金者搭起的帐篷。一段艰苦的劳动后,李维·施特劳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真正依靠淘金发财的人太少了。他的发财梦很快就破灭了。他想,既然淘不到黄金,不如实际一些。于是,他决定放弃从沙土里淘金的工作,开办一家经营日常用品的小商店。小商店很快开业了,李维·施特劳斯把小商店经营得井井有条。虽然整日忙着进货和销售,有些辛苦,但他的小店获利丰厚。看到淘金工地上大批的帐篷已经破损,李维·施特劳斯决定购进一批帐篷。于是,他乘船购置了一大批帆布,并随船运来了不少的日常百货。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刚到淘金工地,小百货品就被抢购一空,而帆布却无人问津。

一天傍晚,一位疲惫不堪的淘金工人指着自己严重破损的裤子,问道,“老板,商店里有裤子吗?”

“裤子?你们急需裤子吗?”李维·施特劳斯大感惊奇。

“这里的劳动量太大了,裤子很不经穿,”这位淘金工人继续说,“现在矿工们所穿的裤子都是棉布做的,很不耐穿,很快就被磨破了。”说完后,这位淘金工人无奈地摇摇头,耸耸肩膀遗憾地走了。

李维·施特劳斯看着商店里滞销的大批帆布,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如果用这些帆布做裤子,既结实又耐磨,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而且帆布滞销的问题也解决了,资金也可以回笼了。说干就干,他马上找到这位淘金工人,把他带到了裁缝店里,他用帆布为这位工人免费做了一条裤子。

不久之后,裤子做好了,这位淘金工人穿上帆布裤参加劳动,感觉很舒适,裤子很美观而且结实耐用。兴奋之余,他逢人就讲“李维氏裤子”。经这位淘金者一宣传,这种裤子很快就在淘金工地流行开来。于是,人们便纷纷前来询问购买,李维·施特劳斯从人流中看到了裤子市场的巨大潜力。他当机立断,把所有的帐篷布全部加工成了工装裤,果然不出所料,这些裤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李维·施特劳斯萌发了专为矿工生产工装裤的想法。于是他不再经营小百货店,投入所有资金开办了“李维·施特劳斯公司”。李维·施特劳斯公司以淘金工人为主要销售对象,大批量地生产销售结实耐磨的工装裤,工装裤几乎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公司的盈利十分丰厚。李维·施特劳斯并不满足,他在技术、款式上精益求精。经过仔细地观察,他发现,以帆布为原料的裤子虽然结实耐磨,但它并不柔软,穿在身上不是很舒服;在样式上工装裤比较单调,而且比较肥胖,很不得体。李维·施特劳斯以犹太商人特有的商业敏感,思考着改进工装裤的面料和样式。

李维·施特劳斯虽然人在美国,但还是与欧洲的亲戚们保持着联系。在一次闲谈中,他的亲戚告诉他,一个叫涅曼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叫做“尼姆靛蓝斜纹棉哔叽”的蓝白相间的斜纹粗棉布,这种布料柔软美观且结实耐用,在欧洲服装界受到普遍的欢迎。李维·施特劳斯如获至宝,他马上决定从法国进口这种布料作为工装裤的专用面料。

根据实际的需要,李维·施特劳斯决定对工装裤做一次样式上的改观。结果,这种新式面料生产出来的裤子,结实耐磨、柔软紧身,样式也很美观,深受淘金工人的欢迎。于是,这种工装裤很快在西部的淘金工人、农机工人以及牛仔中间广为流行。人们把这种裤子改称为JEANS,这是工装裤的代名词,这种叫法使工装裤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工装裤更加流行。靛蓝色与欧洲原始时代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欧洲人很认同这种颜色,因此,牛仔裤很快就流行到欧洲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维·施特劳斯不断地结合淘金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方式的特点,对工装裤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劳动过程中,淘金工人经常把含有金子的矿石样品放进裤袋,用线缝制的裤袋因严重磨损,经常断线裂开。有一次,淘金工人埃克的裤兜被矿石撑破,一位名叫戴维斯的裁缝发现后便用黄铜铆钉对裤兜进行加固。这里的黄铜,坚固结实,实际上是铜和锌的合金材料。黄铜钉在裤兜上方两角上,牢固耐用,同时还起着修饰作用,为了防止裤兜从中间断线,戴维斯还在裤兜四周用皮革镶边,效果不错,也使得工装裤显得更美观大方。李维·施特劳斯对戴维斯的这项发明十分重视,他亲自找到戴维斯,请他为所有的工装裤都加上黄铜铆钉。

为了更好的合作,1873年,李维·施特劳斯和戴维斯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钉有铆钉的李维氏靛蓝工装裤申请了专利。此时李维·施特劳斯所发明的工装裤逐渐具有了今天牛仔裤所特有的样式。

李维·施特劳斯工装裤的样式越来越漂亮,销量也越来越好,公司越办越红火。当淘金工人进城休假时,他们身穿的这种工装裤,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一时间工装裤不仅在淘金工人中大受欢迎,同时还受到了美国社会普通大众的钟爱。一时间,美国西部牛仔、大学生、城市青年纷纷购买李维氏工装裤,渐渐地,这种服装在美国成为一种时髦的服装。

二战以后,美国嬉皮士风潮、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反越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经常出现警察与青年学生和普通民众的冲突,在冲突中,李维氏工装裤方便灵活的特性被充分地展现出来。李维氏工装裤逐渐成为大众化、年轻化和青春魅力的象征。不分身份地位,性别和年龄,社会各界人士更加普遍地接受了李维氏工装裤。

世纪30、40年代,美国西部电影广受欢迎,为了借助电影明星的影响力来扩大裤子的宣传力度,李维公司把工装裤无偿地赠送给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好莱坞电影明星多在电影中扮演英俊潇洒、行侠仗义的西部牛仔,因此李维氏工装裤的名称被称为“牛仔裤”。受电影明星的巨大影响,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把拥有一条牛仔裤当做一种时尚的象征;牛仔裤迅速风靡美国。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对牛仔裤的批评和指责,在驳斥上流人物对牛仔裤的指责时,李维公司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为牛仔裤正名。他们一方面大力宣传牛仔裤的舒适美观和结实耐穿,甚至宣扬牛仔裤潮流是一种“牛仔裤文化”。由于媒体强大的宣传作用,牛仔裤在整个美国更加流行。到20世纪50、60年代,牛仔裤由美国走向了世界。

牛仔裤的销路极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李维·施特劳斯成功了,牛仔裤引起了众多服装生产商竞相仿效,但李维·施特劳斯的牛仔裤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每年约售出上百万条,营业额高达数千万美元。

李维·施特劳斯于1902年去世,享年72岁。有人说,“独到的商业眼光和善于把握商机能力,改变了李维·施特劳斯的命运”。

随后,李维·施特劳斯公司由他的4个外甥接管。他们同心同德,使公司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公司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呢绒、裤子、毛巾、被里、床单和内衣。二战结束后,这些商品的营业额已占公司总营业额的一半左右。1946年,李维·施特劳斯的曾外孙瓦尔特·哈斯耶尔接管了整个公司。这时美国的社会风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瓦尔特·哈斯耶尔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许多人的穿着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清理出一切库存物品,不论盈利与否,把李维·施特劳斯公司的全部资金都用于生产牛仔布。瓦尔特·哈斯耶尔为这种由10股3号棉纱织成的布料申请了专利,李维·施特劳斯公司专门用这种特殊的布料生产新潮的牛仔裤。在当时,做出这样的经营决策需要独到的眼光和莫大的勇气。瓦尔特·哈斯耶尔认为用新布料做成的牛仔裤可以显出人的体形,使人充满活力,上市后会受到顾客的青睐。事实印证了瓦尔特·哈斯耶尔的想法,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年代以后,牛仔裤成为大多数人青睐的服装,这主要有如下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二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出现了一个反抗传统的潮流,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念受到怀疑、抨击和唾弃。牛仔裤这种不拘形式的服装,最能体现出时代的潮流,所以受到了普遍欢迎。

第二,二战后出生的孩子踏入社会后,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一股青春文化的气息,他们是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牛仔裤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第三,牛仔裤没有性别之分,男人和女人都可以穿着,牛仔裤也没有新旧之分,而且价廉物美。

李维·施特劳斯具有独到的商业眼光,在淘金大潮中,为了及时满足淘金工人的实际要求,他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并立即投入行动,牛仔裤就这样被发明了,并在日后逐步得以完善,直至风靡世界。在李维·施特劳斯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值得人们敬佩的,应该是他的一双慧眼——擅长发现潜在商机的眼光。有认为瓦尔特·哈斯耶尔与他的曾外祖父一样非常幸运,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关键在于瓦尔特·哈斯耶尔如同他的外祖父一样有着独到的商业眼光,善于发现潜在的商机并积极行动起来,成功怎么会不属于独具慧眼而果断行动的人呢?

犹太智慧借鉴:

拥有一双慧眼,可以在沙里找到金子,反之,即使机会来临时,也会错过寻找金子的大好时机,是否具有独到的眼光,关系着经商的成败得失。

变废为宝,投资房产巧妙盈利

闪光的智慧带来财富;有了智慧就有了财富。致富不能盲目行事,要靠智慧加适当的变通。

——犹太智语

精明的犹太商人注重适应市场的变化,他们是捕捉商机的高手,更是变废为宝的高手。美国房地产巨富特朗普有这样一句格言:“把商机拖到金库中”,他的确是变废为宝的高手,在曼哈顿的房地产市场上,特朗普以低廉的价格买进房地产,然后以高价出售。

特朗普出生于一个犹太建筑承包商的家庭。在13岁时,特朗普的父亲送儿子到军事学校去学习军事。毕业后,特朗普到福德姆大学深造。在福德姆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中,他确立了经商志向,特朗普认为霍顿金融学校是个非去不可的学校,在霍顿金融学校,他刻苦攻读商业。此时,在特朗普的心目中,他最向往的地方是曼哈顿,曼哈顿是纽约的首富之地,许多跨国大公司和大银行都位于曼哈顿的华尔街。特朗普认为曼哈顿是施展自己商业才能的最佳舞台。

年,从特朗普大学毕业的第3年,他在曼哈顿租了一套公寓房间。这套小型的公寓室内阴暗狭窄,对面就是附近楼房的水箱,水流的哗哗声经常使人心烦意乱。尽管如此,特朗普还是对这套公寓十分喜欢,并把它看做自己事业的起点。

为了尽快熟悉曼哈顿的房地产情况,特朗普一边逛街,一边专门了解这里的房地产行情。同时,特朗普还善于广交朋友,他很快认识了曼哈顿市区的许多人,这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也使他了解到许多房地产交易的真实情况。曼哈顿市区房价之高简直让人望而却步。经过多日广泛深入的实地考察后,特朗普发现,这里没有他能够买得起的不动产,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他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的到来。

年,曼哈顿的情况突然变得非常糟糕。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建筑费用猛涨,更大的问题是纽约市的债务上升到了令人忧心忡忡的地步。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不相信这座城市的未来。这种环境十分不利于新房地产的开发。特朗普看到该市的困境,也担心纽约市的未来。但他是个乐天派,他认为曼哈顿是最佳的住宅区,也是世界金融的中心。曼哈顿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事情一定会有所改观,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取代曼哈顿特殊的地位。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甚至野心勃勃的特朗普决心抓住这次大显身手的良机。

几年来,哈得逊河边上一个荒废了的铁路广场,一直吸引特朗普的目光,每次沿西岸河滨的高速公路开车过来时,他就设想如何建设这庞大的铁路广场。当时的曼哈顿处于财政危机时期,曼哈顿市政府没有经济能力甚至也没有开发这庞大地产的想法。当时,曼哈顿的人们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西岸河滨是个危险去处。然而特朗普认为,人们发现它的价值只是时间问题,目前的问题是全面改观这一地区。

年,特朗普在报纸破产广告栏中偶然发现了一则启事,一个叫维克多的人准备出售废弃广场的资产。他马上打电话联系维克多,表明自己希望购买60号街的广场。

后来尽管购买广场的事情没有获得结果,但特朗普从维克多处获得了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康莫多尔大饭店由于管理不善,已多年亏损,目前破败不堪,急待出售。特朗普欣喜若狂,因为康莫多尔的大饭店地处繁华地段,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上下班都从这里的地铁站经过,这里一流的好位置潜藏着巨大的商机,特朗普决定购买康莫多尔饭店。

当获悉儿子要在城中买下那家破饭店时,特朗普的父亲十分吃惊,因为许多精明的房地产商都认为那是笔赔本的买卖。特朗普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变废为宝。特朗普在购买时采用了一些高明的手段:他给卖方留下了积极购买的印象,却对支付订金一事一拖再拖。在他尽量拖延的这段时间内,他说服了一个有经营饭店经验的合作伙伴,一道去银行贷款。同时,他还争取到市政官员破例给他减免全部税务的优惠政策。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特朗普终于如愿以偿地买下了康莫多尔饭店。特朗普立即为饭店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装修,并将康莫多尔饭店更名为海特大饭店。装修一新的海特大饭店富丽堂皇,地板使用华丽的褐色大理石铺成,柱子和栏杆由漂亮的黄铜做成。门廊很有特色,楼顶还建有一个玻璃宫餐厅,海特大饭店成了一个人人想参观的地方。

年9月,海特大饭店正式开张,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服务,海特大饭店顾客盈门,特朗普获利十分丰厚,总利润一年超过3000万美元。

特朗普终于成功了。但头脑清醒的特朗普并没有陶醉在海特大饭店的成功中而自我满足,他的新目标又锁定在曼哈顿繁华路段的一座11层大楼上。早在1971年,初次搬进曼哈顿的特朗普在逛大街时就看中了这座11层的大楼。该大楼正处于曼哈顿市区中一流的位置。特朗普想,如果在大楼的位置上建一座摩天大楼,它将成为曼哈顿独一无二的最大不动产。特朗普通过调查了解到11层大楼的所有权属于邦威特商店,但楼下的地皮归一个名叫杰克的房地产商所有。特朗普首先找到杰克,杰克虽然是个精明的人,但他却不知道这块地皮的真正价值,甚至在当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他早有及早出手的想法。特朗普和杰克通过几个回合的艰苦谈判,最终特朗普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11层大楼和大楼的地皮。

特朗普的想法是在原处建立一所摩天大楼。他费尽周折,终于得到了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准。1980年,特朗普又争取到曼哈顿银行为建造大厦提供的高额贷款。特朗普请来了房产方面的建筑设计师,进行大厦的设计规划工作,特朗普把整个工程承包给了HRH施工公司,并委派33岁的高级女助手巴巴拉负责监督施工。巴巴拉在翻修康莫多尔饭店时就显示出了她的杰出才能。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特朗普在旧楼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座高68层的大厦,并特地命名为特朗普大厦。

在拆除旧大楼时,HRH施工公司炸毁了门口的雕塑,随即《纽约时报》刊登了大幅照片,并发表了许多文章谴责特朗普为了赚钱完全不顾惜艺术品和文物。虽然艺术和文物管理部门并没有出面干涉,但事后特朗普也后悔不该炸毁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雕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施工过程中的风波,反而为特朗普出售大楼作了免费的宣传广告。

特朗普大厦建立起来了,整个大厦新颖独特、富丽堂皇。门廊中沿东墙下来的瀑布,足足有80英尺高,造价达200万美元。大楼采用独具特色的锯齿形设计,在所有单元住宅的房间里,都可以看到两面的景色。从第30层到68层是公寓房间,站在房间里就可以俯瞰北面的中央公园,东面的九特河,南面的自由女神像,西面的哈得逊河,曼哈顿的美景尽收眼底。

不容置疑,特朗普大厦是为富人专门建造的住地。每单元售价高达1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不等。由于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住宅新潮的户型、良好的建筑质量,再加上《纽约时报》的免费宣传广告,几乎无需大张旗鼓地广告宣传,许多成功人士和电影明星便来争相购房了。因此,大厦尚未完全竣工,房子就已经出售了一大半,大量的钞票进入了特朗普的腰包。特朗普大厦共建有263套单元住宅,特朗普留下最顶层10多套单元住宅不卖,供自家居住。对于这些自家居住的房子,特朗普夫妇花费了近两年时间进行改建和装潢。事后,特朗普自豪地说,他的公寓间的造型设计是世界上凤毛麟角的。

不仅如此,特朗普又积极投资度假村和游乐场,还成立海湾柑西部娱乐集团。特朗普还生产凯迪拉克轿车。他的妻子伊瓦娜也干得有声有色。伊瓦娜亲自负责经营特朗普城堡,特朗普城堡的游乐场,是大西洋城游乐场中收入最高的一家,特朗普城堡的饭店也是城中盈利额最高的,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7680万美元的收入。

犹太商人有一个著名的主张:“把商机拖到金库中”,特郎普使用得淋漓尽致。特朗普在曼哈顿闯荡了十几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一跃成为一位家财万贯的美国房产界大富豪。这与不失时机地捕捉商机投资房地产是分不开的。

犹太智慧借鉴:

机遇不会从天而降,精明的人不仅会寻找机会,更会创造机会。求变才可以图新,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才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求得发展。

协调关系,实现名利双收

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

——犹太智语

犹太商人不仅擅长经商,而且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聪明的犹太人十分注重人脉关系的建立,在商业活动中,犹太人更善于化敌为友,为了在员工和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他们会投入大量的金钱、情感。

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小镇上,犹太人摩西开设了一家服装店。受“反犹偏见”的影响,一天,一群小孩子聚集在他的店铺前,一边玩耍,一边骂着:“犹太鬼……犹太鬼……”摩西笑了笑,丝毫不予理睬。傍晚,小店即将关门前,令所有小孩想不到的是,摩西竟然给每个小孩2毛5分钱,还向他们道谢。孩子们面面相觑,接过钱都走了。

第二天早晨,这群孩子又来了,他们一边玩耍,一边不时地喊着“犹太鬼”,但声音已经没有第一天那么响亮了。

到傍晚时分,摩西又给每个孩子1毛5分钱,同样向他们道谢,孩子们高兴地接过钱跑了。

到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吵闹,已经很少听到咒骂“犹太鬼”的声音了。他们似乎只是为了得到那不多的“外快”。傍晚时分,摩西只给了他们每人1毛钱,孩子们脸上呈现出不满足的神色,但还是收下了钱。

到了第四天,这群小孩又来玩耍、吵闹。但到傍晚时,摩西却双手一摊,不再给钱了。

孩子若有所失,但也找不到发作的理由,不禁怯怯地问道:“大叔,您为什么不给我们钱了?”

摩西微笑着回答说:“孩子们,我很感谢你们为我宣传。天色不早了,快回家吧,再次感谢你们为我的服装店所做的宣传。”

从此以后,小孩子们再也没有到服装店前大骂“犹太鬼”,服装店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店里购物。

以上故事可以反映出犹太人摩西的高明之处,他的行为使孩子们扭转了反对犹太人的态度。受社会上反犹主义的影响,小孩们最初前来咒骂犹太人的行为多多少少带有盲目性。对待孩子们,无论是用咒骂还是恐吓,只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反犹情绪;如果诉诸武力,只能激化矛盾,甚至可能酿成反犹暴乱。而摩西对孩子们不打不骂反而给钱,他的行为感动了孩子们,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彼此间的关系。再者,摩西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们自发的反犹行为,转变成了争取犹太人的赏金的“打工行为”,然而随着报酬的递减,“打工”的积极性也递减。因此,当孩子们称“犹太鬼”为“大叔”的时候,他们在感情上已经和摩西相当亲近了,并且认同了自己“打工仔”的身份。

其次,孩子们的胡闹是帮助小服装店做广告。虽然在美国反犹主义有一定的市场,但美国人更加讲究实用主义。美国人很喜欢犹太人设计制造的服装,服装广告甚至以“犹太人生产的”为号召。在美国,男装的85%、女装的95%都是在犹太人的服装厂中生产的。美国人普遍能够接受犹太人设计的服装。所以,孩子们反犹主义示威闹得越凶,犹太服装店的名声也传得越远。

犹太商人不仅善于处理对外关系,也擅长处理与员工的关系。因为犹太人具有悠久的慈善传统和强烈的社会公共意识,这些使他们在现代的劳资关系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贡献。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建立了大量的“血汗工厂”,由于工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使劳资关系严重对立,工厂罢工此起彼伏。资本家也意识到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绝不适合资本增值。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善劳资关系的问题便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最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变革劳资关系的运动,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协调劳资关系的各种经济法规相继出炉,包括最低工资、养老金、失业补助等。这一切表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符合资本发展要求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完善劳资关系过程中,不少著名犹太企业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了大量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改善了与员工的关系,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其中英国的犹太化工企业家蒙德的努力和尝试值得参考和借鉴。

路德维希·蒙德是犹太实业家中与众不同的一位,他不是靠商业技巧,而是完全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化工实业的。他的独特的经历使他对改善劳资关系有着更深的见解,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年,蒙德出生于德国卡塞尔,后移居到英国。在学生时代,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和著名化学家布恩森共同工作过一段时期,他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化学方法。由于他的专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回到英国后,他萌发出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想法。

蒙德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了一块地用来建造厂房。当地居民反对他在那里建厂,并拒绝蒙德的雇佣,面对工人短缺的现状,蒙德不得不雇用爱尔兰人。建厂期间,他每天必定亲自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为工人排忧解难,鼓励工人加快施工进度。他不时地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兄弟们,不要称呼我为先生,我不是绅士!”蒙德和工人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蒙德在积极建设工厂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化工实验,以求完善制碱方法。为了早日获得成功,他搬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停地研究、实验。经过思考分析和多次反复的实验,他终于突破了技术上的难关。庆幸之余,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厂房的建设之上。为了方便联系工人,他在卧室的窗户上安装了一只铃,在铃上系一根长长的绳子,直接连到厂区,这样,即使夜晚工厂发生事情,工人们也能及时地和他取得联系。

年,蒙德的化工厂建成了,刚开始时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蒙德并不气馁,他试图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成本。在惨淡经营之余,蒙德的最大兴趣就是在实验室工作、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1880年,蒙德终于取得了一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成本大大降低,产量增加了3倍,工厂开始盈利。1881年,蒙德雄心勃勃地吞并了一家竞争对手。此时的蒙德更加信心十足,他决定大干一场。随后,蒙德和他的主要合伙人约翰·布隆内尔一起,把他们的工厂更名为“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当时公司已拥有五万英镑资产,经过短短几年的迅速发展,布隆内尔蒙德公司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制碱化工企业。

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制碱的化学工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世人认为,蒙德在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内改善劳资关系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蒙德最早给工人每年一周的假期,休假期间工资照发,但条件是工人必须在工作期间努力工作。1889年,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再次做出一项改善劳资关系的重大决定,最先采用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在英国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当时的英国工厂中普遍实行一天12小时工作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因此,蒙德的决定被称为“令人惊讶的变革”。事实证明,自采用八小时工作制以后,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和原来一样多。随着工厂的迅速发展,周围的居民对工厂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怨恨蒙德的当地居民,现在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进入他的工厂做工。因为布隆内尔蒙德公司福利待遇优厚,并可获得终生保障。更为人称道的是,在父亲退休之后,儿子可以接替父亲的工作,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在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蒙德也处在事业的巅峰,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他从事化学研究的摇篮——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同时,他担任了“化学工业协会”主席,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科学院”和“那不勒斯皇家学会”的成员,并且获得了意大利当局颁发的荣誉勋章。1909年,蒙德去世,弥留之际,他决定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名画,捐赠给国家美术馆。

随后,蒙德的二儿子阿尔弗雷德·蒙德,担任了布隆内尔蒙德公司的总裁,此时,公司拥有生产煤气和镍金属的众多工厂,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阿尔弗雷德·蒙德和父亲一样注重劳资关系的协调,和谐的劳资关系为小蒙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使他躲避了一场大的劫难。

事情是这样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按照英国政府的命令,蒙德公司的一家生产碳酸氢钠的工厂立即转产炸药,以备战时的需要。由于该工厂位于人口稠密的伦敦东郊地区,公司曾经向政府明确提出:如果工厂不迁址,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发生炸药爆炸。英国政府当时忙于前线战争,对工厂的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依然在原址生产炸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17年该工厂发生了特大爆炸,当场炸死40人,炸伤数百人,当地大约2000人无家可归。在如此严峻的事实面前,小蒙德凭借良好的口才,妥善处理好了劳资关系,他给予死伤工人抚恤,妥善安置无家可归的周围居民,极力避免事态的扩大。小蒙德没有受到英国政府、新闻媒体和工人的任何谴责。当时英国在一战期间曾出现过一次空前绝后的反犹浪潮,身为犹太人的小蒙德真是幸运之极,这主要归功于他对工人的人性化管理。

犹太商人伊利·布莱克,也和蒙德父子一样善于处理劳资关系,他是美国联合商标公司的犹太籍企业家,他同样因改善“国际”劳资关系闻名于世。

联合商标公司原名联合果品公司,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有个绰号叫做“人足章鱼”,其凶残霸道可见一斑。联合果品公司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长期控制着中美洲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当联合果品公司对一国政府不满时,它就会换一批人执政。在经管活动中,它独断专行,疯狂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及公司职工的生活状况。

伊利·布莱克接管联合果品公司之后,将其更名为联合商标公司,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他首先提高农民和职工的工资,给单身职工提供宿舍,还建造住宅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雇员。在文化娱乐方面,他率先承认农业工人的工会,并出版文化刊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伊利·布莱克也受到了工人的一致好评。联合商标公司开始出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为了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布莱克同样重视树立联合商标公司的社会形象,在洪都拉斯遭受飓风袭击后,他在危地马拉建造了一所医疗中心,并捐赠了各种救援物资。除此以外,布莱克曾经在哥斯达黎加发起过一次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运动,这项运动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布莱克的努力使得联合商标公司赢得“北半球中最有社会意识的美国公司”的美誉。

犹太智慧借鉴:

商场竞争中,人脉往往影响着信息、机遇、财源,因此,巧用人脉,变己所用,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就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借助外界资金从事经营

金钱不神圣,不是高不可攀的圣物。

——《塔木德》

纵横商海的犹太商人深谙乘势借力的道理:他们善于借助成功人士和体育明星的影响力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宣传,也善于借助他人的资金和现有的社会资源,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威廉·立格逊在他的《我如何利用我的业余时间,把一千美元变成三百万美元》一书中这么说:“如果你能给我指出一位百万富翁,我就可以给你指出一位大贷款者。”

犹太人认为,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就是搜集资源并运用智慧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意人应该尽力借助银行的贷款、资金为自己服务,因为借用别人的资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

从犹太富翁们起家的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能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成为闻名遐迩的富豪,其发财的秘诀就是一个“借”字。

著名的希尔顿旅店创始人希尔顿,就是典型的借助外界资源而获得成功的犹太巨商。

年轻时的希尔顿被迫离乡时一文不名,他借用资源经营旅店事业,只用了17年的时间就成为了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借到资金后,他不断地让资金升值,如此良性循环,希尔顿最后成了全部资源的主人。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一直有着发财的梦想,可是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机会。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发现繁华的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家饭店。他立即想到: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肯定会十分兴隆。于是,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权衡,希尔顿选定了位于达拄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作为建筑旅店用地。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位名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老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30万美元!

希尔顿迟疑了,这个价格有些高,他有点难以接受,但他并没有立即拒绝。他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为他建筑旅馆进行设计预算。希尔顿询问建造这个旅馆的总体费用,建筑师告诉他至少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他购买旅店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但他决没有放弃,他想到了不断地增值的办法,于是用5000美元首先买下了一家地处偏僻的旅馆,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小旅店不停地升值,很快他就获得了50000美元。有了这些钱做基础,他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够10万美元,开始合资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远远不够购买地皮,离100万美元还相差很远。怎么办呢?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土地出让费依然是30万美元。这次希尔顿带来的不是巨款,而是超天才的设想,希尔顿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座普通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打算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完全没有料到,他认为希尔顿简直就是在诈骗。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这样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心里想到:“世界上有这样的好事,即使得不到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却可以得到270万美元的收益,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依然归自己所有,一旦希尔顿经营失败,自己还可以获得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顺利地谈成了。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就节省了27万美元。但距离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希尔顿想到了向银行贷款。于是,他又找到老德米克,他说:“我打算以土地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有了充裕的资金才能建造旅店,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考虑了一下同意了。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交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距离100万美元还是有很大差距,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他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年5月,希尔顿旅店开始破土动工了。当旅店建设到了一半的时候,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希尔顿再次想到了富有的老德米克,他如实地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他希望老德米克能够再次出资,他说:“资金已经用完了,现在工程是半途而废。只要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如果您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10万美元的租金。”

此时的老德米克已经是进退两难,如果不答应,希尔顿的钱无法收回不说,自己的钱更是白白浪费了,老德米克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甚至有利可图——建设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建成后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老德米克出资继续进行剩下的工程。

年8月4日,气派典雅、装潢一新的旅店建成了,该饭店以希尔顿的名字命名,从此,希尔顿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凭借外来的资源,希尔顿在两年时间内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有人这样概括希尔顿成功的原因:找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合作伙伴,为了共同的利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共同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依靠借贷让金钱不断升值的办法是科学的资金增值方法。犹太人有句俗语:“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富有哲理韵味的商业格言。

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有本钱的,每个人的本钱都是有限的,即使是世界首富在创业时也是如此。一个中型的企业,一年可做几十亿美元的生意;一个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而企业本身具有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依靠的就是资金的不断周转,从而不断地扩大营业额。作为一个企业老板经商能力的体现,要看是否具备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生意的能力。

在商界,犹太人是借助外力的高手。同样,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实业界,成功的犹太人都是善于借用别人之“势”和别人之“智”的高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是一名犹太人,他因为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而著称于世。在处理白宫事务时,他同样是一位典型的善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高手。在工作中,他有一个习惯,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总是放上几天再看,然后将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吗?已经斟酌得十分成熟了吗?”对方肯定认为这不是最成熟的,于是回答说:“还有不少不足之处,还需要修改。”于是,基辛格叫他拿回去再修改得完善一些。

一段时间以后,修改过的方案(议案)再次送来,基辛格看完了,接着问对方:“这是你最佳的方案吗?你还能够提出更好的方案吗?”提方案者势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然后抱着方案拿回去再研究修改。基辛格的这一高招就是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精益求精地研究改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了一家大陆谷物总公司,一间小食品店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其主要原因是,他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科技、擅长使用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购买世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付出极高的报酬聘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来公司工作。凭借着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他的公司信息灵通,产品质量良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虽然他为人才和通讯科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多得多,他借助资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犹太商人懂得这样一条快捷省力的成功途径:巧于借力,精于借势。

提到世界船王奥纳西斯,全世界可谓人尽皆知。但比奥纳西斯更富有、更善于借力借势经营的是洛维格。洛维格不仅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6艘油轮,而且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

洛维格第一次做生意,是从一艘船开始的。他首先向父亲借了500美元,把一艘搁浅在海底很长时间的船只——柴油机动船打捞出来,用了4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然后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0美元。这件事激发了他的积极性,也使他明白了借贷对于一贫如洗的创业人的重要意义。

从此以后,洛维格投身于商界,但却不是一帆风顺,有时不免债务缠身,屡屡有破产的危机。就在洛维格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他跳出了平常的商业思维,进入了一种灵感爆发的新境界。

洛维格有一艘老油轮,他将这艘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船队规模,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能够得到贷款,购买更多的油轮,然而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以用来作为担保的东西。拥有巨额财富的梦想,激发了洛维格天才般的思维,他想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到的办法。

他找到银行经理,说自己有一艘已经出租的油轮,租金可以按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支付贷款的本息。这就是洛维格的过人之处。石油公司有着很好的效益,除非天灾人祸,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到账。而洛维格的计算也非常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银行贷款的本息。他的这种巧妙的“空手道”做法并不荒诞。油轮的租金是长期固定不变的,银行可以得到保障,绝对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银行经理被他天才般的思维深深地震撼了,纽约大通银行答应了他的贷款要求,这次贷款成为洛维格成功创业的开端。

拿到了贷款的洛维格立即买下一艘货轮,凭借自己过硬的油轮拆装技术,货轮很快变成了一条航运能力很强的油轮。他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租金作抵押,又向银行贷了一笔款,然后再去买船,再租船,再贷款……就这样实现了金钱的良性循环和最大限度的利用,他的船越来越多,每还清一笔贷款,他就获得了一艘油轮。几年以后,他的贷款全部还清了,他也拥有了大量的船只,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

洛维格的成功,最关键就在于他善于借助别人的“势”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他将船租给石油公司的同时,就有了与这家石油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背景。有一家石油公司来衬托他,况且每个月固定的租金可以直接抵付银行贷款的利息,银行当然乐意将钱贷给他了。另一方面,他利用银行的贷款去购买更多的货轮,然后租给石油公司,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单凭一点,他又巧妙地利用借来的钱壮大了自己的“势”,借的钱越多,租的船也就越多,租出的船越多,其“势”就更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如同滚雪球一般,他当然发财了。从洛维格成功的事例可以看出,犹太人不但精于利用别人的钱,更精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别人的势力来为自己服务。

综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或个人的发家发迹过程,都要经历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即使是富有的豪门旺族,其后辈也要继续前进;对于穷人而言,发家致富更是困难,起步的本钱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如果不借助外在的资源简直比登天还难。犹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他们曾经受到非人的歧视和排挤,他们无权无势,为了出人头地,犹太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智慧、机智、勤勉和忍耐,极其巧妙地利用外界的一切资源: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科学技术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组织管理上的、行政权力上的……他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才出现了许多家财万贯的世界级富翁,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

犹太智慧借鉴:

依据现代经济理论,衡量一个企业经济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标准,不是该企业所具有的资金数量,而是该企业能够调动使用的资金数量,其中,借助外界的资金从事商业经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充分利用名人的光环效应

没有能力买鞋子的,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犹太智语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梦想,更多的人正在为之奋斗着。因此,几乎每个人对于成功人士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甚至在语言、行为、爱好、穿着上,也要有意无意地模仿名人,有时甚至是盲目地和不加选择地模仿,这就是名人的光环效应。

一个人即使具有出众的智力、才华、知识、能力,但是他的力量还会受到其他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所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而纵横商海的犹太商人深谙此理。

不少犹太人在商界干得轰轰烈烈,成为亿万富豪,难道他们都有着非凡的能力吗?或者是他们付出了比别人多几百倍、几千倍的辛劳吗?答案是否定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做事,利用名人的光环效应就是他们的经商法宝之一。

一位犹太商人积压了一大批滞销书,由于始终没有销路,资金无法正常周转,仅保管这批书籍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后来,他想到了名人的光环效应,他有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一本。于是,犹太商人三番五次地向总统征求意见。总统每天忙于政务,哪有时间阅读一本滞销书,为了敷衍这位犹太商人,总统便言不由衷地随口而出:“这本书不错。”于是商人抓住总统的“金口玉言”,大做广告,他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句广告词:“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出于对名人的崇拜与好奇,人们纷纷前来购买此书,结果这些书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了。

不久后,这位犹太商人又有一批滞销书,他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便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这本书糟糕透了。”商人依然是满心欢喜,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回到书店后,犹太人又打出了一句精心设计的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要出售。”由于猎奇的心理,仍有不少人争相抢购此书,滞销书又销售一空。

第三次,商人同样又将一本滞销书送给总统。总统仅仅是出于礼貌地接受了,心里十分反感。总统吸取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予作答而将书弃之一旁,说了句:“我不下结论。”商人离开后,又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同前两次一样,名人的光环作用再次发挥作用。滞销书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犹太商人大发其财。

爱好体育的人们都熟知阿迪·达斯品牌的球鞋、服装等各种体育用品,阿迪·达斯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鲜为人知的是,阿迪·达斯品牌风靡世界也是借助了体育明星的光环效应。

年,在德国一个叫赫尔佐格的小镇上,一个贫寒的犹太家庭里出生了一个叫阿迪的男孩。阿迪已经有了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阿迪的出生,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负担。当时,在编织业日渐萧条的情形下,作为编织工人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人,改行做了一名制鞋工人。凭着不断地努力和与生俱来的悟性,父亲克利斯朵夫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制鞋工具,不易操作的复杂机器在他手下变得服服帖帖。父亲克利斯朵夫性情严肃,对孩子们要求严格。父亲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得小阿迪对制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年,阿迪·达斯勒兄弟俩渐渐长大,他们在母亲的洗衣房里开始学习制鞋,他们重视质量,在款式上不断地创新,由于鞋子的质量好,所以一直很畅销。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弟兄俩在制鞋技术上很下工夫,他们甚至不厌其烦地记下顾客脚的尺寸、形状,因此每一双鞋都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由于良好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他们的家庭制鞋作坊发展很快,几年时间就扩展成一家远近闻名的中型制鞋厂,阿迪兄弟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

为了使鞋业流行于全美市场,阿迪兄弟想到了名人的光环效应。在1936年的奥运会来临之前,阿迪·达斯勒兄弟发明了短跑运动员专用的钉子鞋。为了使他们的钉子鞋一举成名,阿迪派人打探参与短跑比赛运动员的情况,当得知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很有希望夺冠的消息后,阿迪便无偿地将钉子鞋送给欧文斯试穿。欧文斯愉快地接受了。果然,欧文斯不负众望,他在比赛中如虎添翼,表现突出,共获得4枚金牌。欧文斯穿的钉子鞋从此也一举成名,钉子鞋也成了冠军鞋。阿迪鞋厂的新产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阿迪跑鞋成了国内外的畅销货,滚滚财源进入阿迪鞋厂。紧接着,由于体育明星的名人效应,社会上出现了阿迪运动鞋的销售热潮。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阿迪鞋厂,迅速地转变成实力雄厚的阿迪鞋业公司。

阿迪鞋业公司利用名人效应宣传产品的行为从来没有间断过。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举行前夕,阿迪鞋业公司专门制造出了能换鞋底的足球鞋,并把新产品无偿送给德国足球队。阿迪鞋业公司扬名的机会又一次来临了,比赛前下了一场雨,赛场上泥泞不堪,原本实力一般但穿着“阿迪·达斯”足球鞋的联邦德国队健步如飞,越战越勇,并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向强劲的匈牙利足球队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力不从心。“阿迪·达斯”足球鞋又一次名震海内外。

阿迪兄弟更加信心十足,更加坚定了利用名人效应壮大公司规模的想法。在以后历届大型运动会上,阿迪·达斯公司常常慷慨赞助体育明星,他们不遗余力地向运动尖子推荐阿迪·达斯公司的鞋,并将商品的2%~6%拿出来作为馈赠品。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们穿着“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将广告做活,这比任何电视广告都更为有效。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124枚的金牌得主都穿着“阿迪·达斯”运动鞋;在西班牙世界杯大赛中,运动场上有四分之三的观众和运动员全身披挂“阿迪·达斯”品牌的体育用品。

为了充分发挥名人影响力的巨大作用,在赛场上,阿迪·达斯公司有专职的职员为运动员服务。如果鞋子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运动员对鞋子不满意,阿迪·达斯公司的专职职员就马上为其解决问题,这同样是在为自己的形象做广告。在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上,一位前苏联足球队员鞋子不合脚,公司的专职职员马上描下他的脚样,乘坐飞机飞回公司,连夜为这位前苏联足球队员赶制了一双合脚的鞋子。阿迪·达斯公司职员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人们高度的赞扬。在一次世界杯足球赛上,有一位德国主力队员的腿腱受伤,阿迪·达斯公司立即为他赶制了一双特殊球鞋,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减轻伤痛的影响顺利重上球场,并表现不俗。类似的事情作为体育赛场上的花絮在全世界都传播,借助奥运会和耀眼的体育明星的巨大影响力,阿迪·达斯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如今的阿迪·达斯公司成为世界上运动服饰及鞋业领域的霸主。赫尔佐格这个偏僻的小镇,就因为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公司而闻名于世。

在当今社会,借助名人的影响力扬名不只是犹太人的专利,成功的企业和个人都很注重借用名人的光环效应。甚至可以说,不管是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中,还是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小镇乡村,到处都有体育明星和歌星影星为商家做的广告宣传,精明的商家依靠名人的影响力赚钱,名人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获得广告收入,各得其所。

犹太智慧借鉴:

善于利用名人的光环效应,不仅为自己的商品涂上一层神秘高贵的色彩,也满足了人们渴望成功的欲望,从而达到了商品畅销的目的。

善于发现、利用社会资源

深井里的水是抽不完的,浅井却一抽见底。

——犹太格言

自从走上文明之路,人类便一直在寻求借势借力的办法,例如人们发明杠杆和滑车以节约力量。钢铁大王卡耐基曾预先写下这样的墓志铭:“睡在这里的人善于访求比他更精明的人”。的确,从铁道工人到钢铁大王,卡耐基就是依靠聚集许多优秀人才为他工作,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成功的商人中,并不是每个人在经商之初都拥有雄厚的资本,子承父业的毕竟不多见,白手起家的却屡见不鲜。没有资金,依靠什么创业呢?犹太人常用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壮大自己的能力。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名言:“只要你是用心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商品。”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犹太人确实是擅长利用现有资源为自己服务的高手。在此方面,犹太商人的智慧令人惊讶,令人佩服。

奥运会是人类体育竞技的盛会,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瞩目。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城市来说,能够承办奥运会是一项巨大的荣誉。但奥运会的举办却并不容易,仅仅奥运会所需的巨额费用,常使承办者苦不堪言,想承办者也知难而退。庞大的开支成为承办奥运会的“瓶颈问题”,因为筹集资金这道难题始终困扰着人们。另外,再加上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奥运会主办方往往以亏本收场。

年第20届奥运会由原联邦德国城市慕尼黑市承办,结果欠下了巨额债务,从此市政府年年还债,直到多年以后才还清。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第21届奥运会,亏损竟然高达1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亏空,几乎所有的加拿大人特别是蒙特利尔市民对此怨声载道。

年,第22届奥运会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结果奥运会总经费高达90亿美元,造成的亏损更是前所未有。

年,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冬季奥运会,结果使国家财政出现了资金缺乏、入不敷出的局面,其结果可想而知。

纵观历届奥运会的举行情况,人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举办奥运会是举办城市的一场“灾难”,谁主办谁就得付出“血本”代价。

年,第23届奥运会由美国洛杉矶市承办。美国政府也许是对奥运会的轻视,也许已经意识到美国举办奥运会将会遭到前苏联的报复,所以,对于举办奥运会这件事,美国政府的态度表现得很冷淡,并且明确表示不提供任何资金。一月后,市议会立即通过一项不准挪用公共基金办奥运会的宪章修正案,这样,市政府对于举办奥运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也无能为力。洛杉矶市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被迫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希望能够以私人的名义主办奥运会。面对这突然的请求,国际奥委会简直不知如何答复。因为,历史上从未有私人主办奥运会的前例,万一私人举办者半途而废或临阵脱逃怎么办?由于《宪章》已明确规定只能由城市主办奥运会,如果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交由私人主办,那么国际奥委会的颜面何存?然而,奥运会的主办权已经由洛杉矶获得,再加上洛杉矶反复的申请,国际奥委会只得答应。

于是,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开始“物色”恰当的人选。他们拟定了如下的标准:个人举办者必须是洛杉矶合法长住居民,年龄在40~55岁之间,熟悉洛杉矶及周边地区环境,热爱体育运动,具有经济管理和国际事务等多方面的经验。同时,个人举办者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不提供任何资金。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把所有合格人员的名单输入了电脑。电脑高频率地运转着,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筛选,计算机选定了犹太人彼得·尤伯罗斯。

于是,一封寄予重托的、热情洋溢的邀请函飞向了尤伯罗斯。热情的邀请激起了尤伯罗斯极大的兴趣。当筹备组的工作人员谈起理想人选的标准后,尤伯罗斯感到那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他的妻子昔妮看后也感到意外,不由感慨地说:“不是像他,就是他。这标准就是根据尤伯罗斯的情况而定的。”

在奥运史上,由私人主办奥运会确实是第一次,更何况前几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无一不在财政上出现严重亏损,这为奥运会的主办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所以,对于举办奥运会,一般人是绝不敢问津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尤伯罗斯没有退却,他把承办奥运会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他愉快地签署了奥运会筹委会提出的协议。尤伯罗斯不是一个轻率的人,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他是不会签署如此重大的协议。

尤伯罗斯马上投入到举办奥运会的准备工作中,他在想着解决巨额资金的方法,他想到了电视转播权和奥运会期间的广告收入。

首先,尤伯罗斯决定利用各竞争对手的竞争心理获取高额的赞助收入。尤伯罗斯制定了赞助规定:本届奥运会只接受30家正式的赞助单位,每一个行业只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作为回报,赞助者取得在本届奥运会上某项商品的专卖权。世界各大公司都把在奥运会上的广告宣传看作是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最佳方式,为了获得专卖权,各大公司拼命抬高赞助金额。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个饮料供应商,历来是竞争对手,每一届奥运会上,两家公司都会进行正面的交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下了大的赌注,结果占了上风,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社会知名度,也提高了产品的销量。可口可乐向来以老大自居,一不留神竟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自然不会甘心,在这次洛杉矶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决心重振雄风,再次争回自己“龙头老大”的地位。

尤伯罗斯向两家公司抛出了400万美元的底价。百事可乐严重低估了对手的实力,甚至还沉浸在莫斯科奥运会的胜利之中,思想麻痹,准备不充分。憋了一口气的可口可乐公司经过精心研究策划,早已胸有成竹,一开口就把赞助费提高到1300万美元,竟然高出底价3倍多,远远超出了尤伯罗斯的估计。大喜过望的尤伯罗斯立即批准可口可乐成为此届奥运会中饮料行业的独家赞助商。

笑纳了可口可乐公司的1300万美元后,尤伯罗斯又把目光对准了感光胶片的两位大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他报出的底价同样是400万美元。

柯达公司开始时也希望获得产品专卖权,但他们认为尤伯罗斯提出的400万美元的赞助要求过高,他们只同意提供100万美元,另外可以考虑赠送一大批胶卷。尤伯罗斯为了争取到赞助费,他亲自飞到柯达公司的总部,希望通过晓以利害的劝说,使柯达公司的总裁能够接受组委会的条件。然而,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自恃资历和财力,没有做出丝毫的让步。柯达公司总裁满以为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技术优势,即使不改变条件也可以获得独家赞助权,他们在等待着尤伯罗斯的让步。

柯达公司的总裁们把事情估计得过于简单了,一向注重搜集商业信息的日本人决心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一举打入美国市场。富士公司的决策者们立即进行分析研究,并派出专员和尤伯罗斯讨价还价,最后富士公司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洛杉矶奥运会胶卷独家赞助权。

“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日本人抢占了自己的市场,一向自以为是的柯达公司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情。当柯达公司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准备发起反击时,为时已晚,富士胶卷已经充斥了美国市场,为此柯达公司广告部的经理被撤职。

在奥运会的汽车广告方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日本丰田等几家汽车公司的竞争更是激烈,彼此都竭尽全力争取这“惟一”的赞助权……

根据尤伯罗斯的统计,企业赞助共计获得3.85亿美元,高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总赞助费用的40多倍。由此可见,抓住并利用好现有资源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这项专利拍卖的价值确实难以估计,最初时候,尤伯罗斯的工作人员将最高拍卖价定为1.52亿美元,但尤伯罗斯认为太低,立即予以否定。为了确定适当的价格,他亲自研究了前两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格,又仔细分析了美国电视台各种广告的报价,最终确定2.5亿美元为拍卖底价。他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从此打破了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

根据规定,奥运会开幕前,奥运圣火要从希腊的奥林匹克点燃,经空运到达纽约,绕行美国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全程共计1.5万公里,途经41个城市和近1000多个乡镇,全程通过接力的形式传到洛杉矶,然后在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

尤伯罗斯同样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发现很多人渴望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跑,并把它当成值得夸耀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公开出卖参加奥运圣火接力跑的权利,并规定凡是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1英里,须交纳3000美元。

世界舆论为之哗然,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但他坚持自己的做法,尽管如此,仍然有大批美国人积极报名参加,最后尤伯罗斯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筹款。

另外,尤伯罗斯别出心裁地设立了“赞助人计划票”,凡愿赞助2.5万美元者,在奥运会期间每天都可获得两个位置最佳的看台;如果想到奥运会的运动场上做生意,每家厂商必须赞助50万美元。结果,有50家厂商争相赞助。与此同时,组委会还发行了各种纪念品、吉祥物。

奥运会筹办期间,尤伯罗斯想尽一切办法,节省、筹集奥运会开支。1932年洛杉矶曾经举办过奥运会,以前的一些体育设施依然保留着,所以,尤伯罗斯雇人将这些设施修缮一番后,然后继续投入使用。

为了节约开支,尤伯罗斯只聘请了2000名正式的工作人员,其余的全部是热爱体育运动的志愿者。仅这些方面,尤伯罗斯就节省了一大笔钱。

奥运会日益临近,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洛杉矶装点得十分漂亮。由各公司赞助整修和重建的各种体育设施焕然一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尤伯罗斯用自己的“杰作”等待奥运会的开幕。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和主任贝利乌夫人,视察了这些设施,都表示非常满意。他们拉住尤伯罗斯的手说:“本次洛杉矶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最好的,简直是无可挑剔。”

本届奥运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共有7960名运动员参赛。奥运会期间,各方面的组织筹备工作非常到位,观众十分踊跃,门票供不应求。田径比赛时,9万人的体育场天天爆满。本次奥运会上,曾经被美国视为冷门的足球比赛,观看人数竟奇迹般的增长几倍。曲棍球比赛也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在多杰尔体育场的棒球表演赛中,现场的观众几乎挤满了过道。与此同时,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都在第一时间收看了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激动人心的比赛和精彩的闭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奥运会结束以后,观众对此评价甚高,尤伯罗斯如释重负。在记者招待会上,他高兴地宣称,本届奥运会改变了以往亏本的现象,第一次赢得了利润,但由于盈利数目巨大,目前仍然在统计之中。一个月后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对外界宣布了盈利的具体数字: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

尤伯罗斯确实可称为经营天才,在这次奥运会上,他的才能被充分展现出来了。他不仅把奥运会搞得有声有色,而且还改变了以往的亏本现象,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以后奥运会的举办,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尤伯罗斯是犹太商人中的一个代表,是犹太人推崇的杰出人物。

犹太智慧借鉴: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借助资源成就事业的经营方式,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志于成功的商人,要合理利用外界资源,不要让成功和财富从自己的身边悄悄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