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土匪学分配
8803400000005

第5章 谁担大风险,谁有大收益

“我这次快丢了命,才立了大功,也才能够既拿了这么多好东西,又当上小队长。想想大当家的,他要冒多大的风险才能得到那个职位?”

——刘二提升为小队长后的感悟

“小子,干得不错嘛!不愧我的培养。当了小队长,今后的好处更大了,别忘了我的好处哦!对了,当了小队长,别光想着好处,现在可不比以前,被抓住了关你一二十年还算轻的。还有,别一味羡慕大当家了,人家被抓了准被杀头。谁的好处大,谁的风险就大啊!不过,这个社会,不也是谁的风险大,谁的好处就大嘛!”

——老土匪李民生对刘二提干的评价

刘二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各位当家的、有名的土匪即使在干买卖时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分到的东西却不少。难道土匪也要根据名气大小来分配吗?

当刘二终于忍不住把这个问题交给老土匪李民生时,李民生当时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小子,你看看城头被砍头的土匪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

这句话让刘二愣了半天,虽然有感悟,但一时也不是太明白。带着这样的疑问,刘二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土匪买卖。

在一次次的厮杀中,刘二到龙虎山寨终于也有一年半了。伴随着自己的奋勇抢劫、伴随着身边一个个兄弟的倒下,刘二终于成为了一个老资格的土匪。而在山寨又一次大规模招人扩编之后,刘二也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喽啰,而被提升成了一个小队长,带领一批比他资格更浅的新人。

这一下,刘二可得意了。被提干的当晚,刘二就兴冲冲地找到老土匪李民生,要请他喝酒。刘二记得,当时李民生说了一句自相矛盾的话:“刘二啊!我是该恭喜你呢,还是该安慰你?”

这句话让刘二摸不着头脑,傻傻地说了句:“升了官当然是好事啊!不恭喜我还能做什么?我怎么需要安慰呢?”

老土匪李民生也不答话,转回屋里,拿出一叠纸,丢给刘二。刘二拿起这些纸,慢慢看了起来,他想自己终于明白了。

这些纸是近几年来附近三个省城判决土匪的文书,里面清清楚楚地列明了对不同土匪的处决标准。其中,好几个土匪就是刘二很熟悉的人物。

其中,李民生还特别用一张纸列了一个简表,上面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张表一下子把刘二给镇住了,表上的所有人几乎都是几十年来临近几省响当当的土匪,刘二对丁豹、唐剑峰等人的事迹就很熟悉。当初,刚当上土匪的时候,刘二还信誓旦旦地把丁豹当做自己的榜样呢?那个张十八和张山刘二也认识,他们就是山寨里被官府抓捕的兄弟,原来在山寨里收获其实并不比一些小队长少,甚至比唐剑峰这个大名鼎鼎的独行大盗干的“坏事”还要多。但是,他们并没有丢了性命。还有,张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土匪喽啰,在地位上比不过张十八,但那只是因为他太热衷于杀人,每次都搞得被打劫的客商四散而逃,使大家收获不多才不能升职的,张山实际上杀的人比张十八多了很多,论功行赏分得的东西也不比张十八少。但是,到了官府那里,两个人的待遇却是差了十年啊!现在看来,难怪李民生要那样说呢?

刘二现在对自己以前的问题又有答案了:“我这次快丢了命,才立了大功,也才能够既拿了这么多好东西,又当上小队长。想想大当家的,他要冒多大的风险才能得到那个职位?”

这时,老土匪李民生说话了:

“小子,现在明白了吧,我以前为什么会那样说。不过,说实话,小子,干得不错嘛!不愧我的培养。当了小队长,今后的好处更大了,别忘了我的好处哦!对了,当了小队长,别光想着好处,现在可不比以前,被抓住了关你一二十年还算。还有,别一味羡慕大当家的了,人家被抓了准被杀头。谁的好处大,谁的风险就大啊!不过,这个社会,不也是谁的风险大,谁的好处就大嘛!如果你下定了决心,就不要想着升了官,被官府处罚得更厉害。怕什么,我们土匪本来就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不小心,没等官府处罚我们就先丢了脑袋呢!只要你现在干得好,分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不过,你也要知道,为什么这些土匪会被官府抓住送命。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实力不济,运气不好被官府抓住,而是因为他们被兄弟出卖,没有兄弟愿意为他们卖命才被抓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太贪了,一有钱财就死死地抓在自己的手里,怎么也不愿意多分给卖命的兄弟一些。平时不多分给卖命的兄弟一些东西,到了真正要命的时候,就没有兄弟愿意为他们卖命了。分赃的时候不公平,卖命的时候大家就各自逃了。”

刘二想明白后,就清楚了,俗话说:“赌得越大,收获越多。”这个社会风险与收益是相对应的,谁承担的风险大,谁获得的分配财物就多。担受了风险的人必然要通过获得更多的收入来弥补。

土匪的风险更多的是官府的刑罚,而一般人的风险则是失去自己的财物、失去自己职位、浪费自己的时间等等。

现代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其实在获得自己收入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企业所有者负责投资,他们面临的风险也最大,因此有收获的时候,他们的收入也自然是最多的;经营者面临的风险其次,他们的高薪与他们的责任是相应的,不能干好,失去自己地位和丰厚薪水,以及留下失败劣迹的风险同样重大;一般员工的风险各项相应就小得多,很多人甚至并不在意,比如选择跳槽到其他企业就业的风险,干不好工作被处罚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可能性小、带来的损失也不大,因此,也就决定了一般员工收入的一般。

如果前面的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现代企业特殊岗位的津贴、驻扎在艰苦地区的边防战士的特殊补助等等,这些其实就是对风险的平衡。

企业为员工支付薪酬使之为自己“效力”,其实是购买了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工作能力,而这种工作能力可以包括员工的知识经验、创新思维、高效率的工作方法,甚至是澎湃的工作激情。从薪酬的价值角度来看,薪酬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企业利润,薪酬的直接价值目的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去为企业创造里业绩,而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员工的能力。企业利润来源于企业的效益,企业效益可以看作是企业里所有员工的业绩之和,或者说企业效益是在所有的员工都达到各自的业绩目标下而实现,这样企业就不能不需要员工的能力,因为能力是员工业绩的基础,没有了员工的能力支撑,再符合直接价值目的的薪酬,再有激励效果的薪酬,员工再激情澎湃,也不可能创造业绩。

虽然从短期来看,企业为能力支付薪酬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但就长期而言,为能力支付薪酬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弥补这些成本增加。采用了能力薪酬方案后,对员工进行培训会增加培训成本,员工获得培训每当达到一个层级,就会有相应的薪酬的增加,这样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由于通过培训的员工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员工知识范围的拓宽和更多技能的掌握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质量的人才储备,这就会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远景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薪酬支出是成本,其受益是有风险的。但是,这样的风险带来的就是可能的高回报。企业支付薪酬是为了求得员工的业绩,这在企业为关键岗位人员支付高薪酬的制度得到更清楚的体现。

关键人才往往具备五个方面特点:一是拥有一项或多项组织的核心技能和知识;二是能承担组织关键岗位的工作和使命;三是在组织中有高潜质的个人发展轨迹,是组织未来的领导者;四是工作效率高,是高绩效的创造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企业为之支付的薪酬也往往比较高;五是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相对比较稀缺,招聘过程费时较长,有时还需要企业借助于猎头公司的力量。

关键岗位的任用和培养是有风险的,企业对他们的高投入有时会面临“鸡飞蛋打”的风险,可这样地风险背后其实更多的不是可见的损失,而是不可见的大收益。

前面的这些内容可能有些强词夺理的嫌疑。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经营看作一场战争,所有者是国王,战争失败的结果是失去整个王国和自己的生命;经营者是各级将领,战争失败的结果是失去自己的地位、丰厚财产和生命;一般员工是普通将士,战争失败的结果是失去自己的生命、微薄的财产。以上这些,就是风险。但是收益呢?当然就与风险的大小程度相对应。国王的收益就是其他一个王国整个的财产,将军们的收益与自己的财产相当,另外还有打了胜仗的升迁收获,普通的将士的收获是与他们原有财产相当的胜利奖赏。当然,所有人还有一个风险与收益,就是战争失败的名誉损失风险和战争胜利的荣誉收入。

对于刘二的土匪生涯来说,当了土匪本身就是损失了自己的名誉和今后可能的处罚,收益就是获得分到抢来财物的资格和一次次分到的财物。升了职位当了小队长,刘二面临的风险就可能是更严重的处罚了,而可见的收益就是更有前途的土匪生涯和分到更多财物的资格。今后,刘二还是会有更大的风险和收益。

这样的发展,其实也只是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基本途径而已,虽然刘二的职场太特殊了一点,但是,刘二经历的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原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