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39

第39章 走近桃花源

多少年来,我一直有个小小的心愿——到桃花源去寻找陶渊明笔下那个令人神往,宁静、秀美、和平的村庄,看看《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的景象,品味着古朴、野趣、绝无污染的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兑现久远的梦想。

桂林之旅,泛舟桃花源的燕子湖,总算遂了走进桃花源的心愿。

当我们登上别致的小游船,一对瑶族男女轻轻地撑篙划桨,船儿终于载着满船的好奇与欢乐缓缓行驶在燕子湖上。湖的两岸之间横架着“风雨桥”,一轮古老的水车在依依垂柳下辘辘地转悠着时光的轮子,一湖两岸田间地头,牛耕人作,古老的农舍背山依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湖面上清粼粼的水,微微透出一股醉人的圣洁,船桨荡漾着湖水的涟漪显得流光溢彩。湖岸边好奇的灌木探足水中再也不愿意离开,静静地感受着温柔的水多情地对脚踝的缠绕而忘记了年龄。船上照相机拍摄美景的声音接连不断,像是为行走碧波上的小船所流淌着的美妙歌声伴奏似的。我紧紧搂着儿子“取暖”并偎依在老公身旁,置身在这湖光山色之间欣赏秀丽的桃花源,心中像浓浓醇酒酿造出股股醉人的力量。

当船即将到“燕子洞”时,周围的景色很像《桃花源记》里所描绘,我柔声朗读给儿子听:“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并怡然自得。”这难得一见的桂林之水,柔情中带些许神秘,在天地间酝酿着韵致非凡的魅力,我很想以手代桨在水里划呀划呀,触摸水的柔情,也很想坐在船舷边,让双脚随着船行在水中划着,还很想掬一捧这圣洁的自然之水展示给大家看,大声说:这才叫真正的水哪!

这绿水青山伴随着船儿的移动,像变魔术似的移船换景,多情的水慢慢地把游船推到“燕子洞”前,洞里没有任何人为的光线,让人们进洞时有一种暮色四合,历经短暂的夜航,穿过历史的隧道,回访古老的大自然的感觉。

驶出了“燕子洞”,眼前果然豁然开朗,进入了少数民族部落的水域,当大家齐声喊“巴麦”(少数民族语,朋友意思)时,整个村落顿时欢呼雀跃,纵情舞蹈。几位少年浑身黑黝黝的皮肤发亮,在将近“零”度的寒冬腊月里竟然仅用树叶遮羞,他们沐浴在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中磨炼出铮铮铁骨的身躯,和游船上这些穿着棉袄,戴着手套,裹着围巾,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游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少数民族拥有一方水土,一片蓝天,天真无邪,简直不识愁滋味,天天在自然的河湾里接受洗礼,让人看了有返璞归真之感。

船儿慢悠悠地划着,渐渐离开了神奇的村落,虽然看不到夹岸的桃花有些遗憾,但是,看到不远处燕子村的粉墙灰瓦,为这静静的湖水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现代的文明”必须经过他们的点头才能跨过“燕子湖”走进他们中间,燕子湖在无形当中充当了这个秀美村庄的绿色屏障。他们和外界联络必须渡船,过着远离车马喧嚣,自给自足,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我坐在船中,只见桨声摇橹缓缓拐弯返回,心里泛起一阵莫名其妙的忧伤,就要告别这宁静的桃花源,就要让这流动的水的灵韵停留在记忆之中,真想在这湖上多飘荡一会儿,用心倾听湖水的窃窃私语,这幸运的湖水每天都把游客快乐的心情揽在自己的怀抱中,幻化为洁净的水的精灵,荡涤着世俗的尘埃!保留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自然奇迹。可叹的是其他地方有许许多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江与河却显得受冷落和孤单。

忽然,一阵欢乐的歌声传来,原来是少数民族姑娘身穿着民族服装在跳舞,船儿快靠近停泊点,将进入少数民族风俗景区了,眼前这桂林的山山水水实在美得叫人嫉妒,燕子湖是蕴藏幸运的湖,漓江是流淌着欢乐的江。为着这山这水,多少人千里迢迢,不顾旅途劳顿,不怕数九寒冬,到这里来领略它们的风光。

哦!我走过喧嚣的都市,梦想走遍祖国的山川,苦苦寻觅一方净土……

《南方》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