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14

第14章 角落之歌——写给钢笔

钢笔、稿纸、昏黄的灯光。

隔着窗帘,有伏案写字伸伸腰的影子,留下一点遥远的记忆。

这是“窗影”,无数个“我”,曾经也是这样……

想起这些,犹如欣赏老旧的黑白照片,一缕惆怅,几许悲伤。

钢笔,曾经是“宠儿”。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每次写作、投稿,都用手稿,多了一份虔诚,少了一份草率。现在抽屉里尚存着五年前的手写稿,字迹清秀、工整,很有笔力,一点一画倾注了智慧和心血。用了多年的钢笔,堪称贴心好友,笔杆留着自己的体温和指纹,写的字也很独特,看到笔迹便能知道是谁写的,的确有第二张脸的美誉,当然,有时用起来也很麻烦,一不小心还会在稿纸上“抹黑”,又得重写。有时写到一半没墨水了,思路暂停,很无奈。钢笔的替代品——水性笔出现后,我也摆脱不了人所共有的惰性,讲求便捷,于是水性笔成了新宠。爱上爬格子,用笔多了,水性笔芯换了又换,有时一两天就要换一支笔芯,有些“耗费”不起。

用过的钢笔被搁置一边,渐渐蒙上了岁月的尘埃。

人往往“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几年来,用钢笔写字觉得有“返祖”之感而懒得用了。近几年,直接在电脑上写文章,搜狗拼音输入速度也慢慢提高,写文章就直接用“搜狗”拼音法,修改方便。打印的文字整齐而美丽,更不用担心硬笔字写得怎样贻笑大方……

凡事总有两面性,在少用钢笔的几年里,竟然有些失落感,于是,常常想起用钢笔写字的好处来。

记得香港导游小姐说,男人身上有“三宝”,钢笔手表少不了。足见钢笔曾经很珍贵。

钢笔曾经是一个人有文化的“标签”,在男人普遍穿中山装的那个时代,如果见到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胸前衣袋里插着钢笔,黑亮亮的笔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那是有文化的人,或者是国家干部,叫村里的人好羡慕。反之,若没有多少文化水平,胸前也别着钢笔,会被取笑,说之装模作样。那时,细心的裁缝还会在衣袋盖子上空出几针线脚留着插钢笔,在胸前别支钢笔的人,犹如旧社会穿着长衫的读书人,给人“喝过墨水”的印象。

中学时,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的就是一支“英雄钢笔”,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大红字样的草绿色书包。用“英雄”钢笔写字,就像秧苗被顽童践踏过,点横竖撇捺,仔细一瞧不成样子。人说字如其人,我那时的理解是:“字丑,人也丑!歪人写歪字”。时常把自己的钢笔字当一面镜子在眼前摆着,然而,不会行船的人总是埋怨小河太窄,每次写完字就抱怨因为钢笔不好使。偶尔用了父亲的“派克”笔,果然见好了不少。父亲那只钢笔已经用了二十几年,浅灰色,笔尖又硬又滑溜,写起来的确有行云流水之感。于是,每次大小考,总爱用父亲的“派克”笔,求得卷面好看,灵活机动的问答题多得分。父亲一再叮嘱:“派克”笔是名笔,来历不凡,是“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位好学生送的,用的时候千万小心,注意事项一、二、三,尤其是用完马上套上笔帽,以免摔坏。可是,我每次用完笔并未马上套上笔帽,一次、两次……那支珍贵的“派克”,放在桌上被在一阵风连同作业纸吹落到地上,幸亏没坏,果然是支好笔。再后来,“派克”笔又被我摔了几次,最严重的一次笔杆破裂,父亲用白色医用胶布给笔壳包扎,看起来像围着“白头巾”。我有些不喜欢它了,无奈笔尖太好使了。不知怎的,越珍惜,越容易受伤,一次在教室,笔尖几乎垂直着地,开裂了……不得不报废。

年过耄耋的父亲有些怀旧,偶尔念叨起那支笔,说是有钱也难买的原装“派克”笔,这支笔是一位姓刘的学生送的,师生通讯六十载的情谊,缘起那只“派克”钢笔,那个时代纯洁的师生情。

我心中有愧,把倾注了父亲一生情感的东西当做小菜一碟。

我有时候想,用过钢笔的人,对钢笔的解读犹如读一本书籍吧!和现在便捷的水性笔相比,钢笔多了许多文化内涵,流淌在笔尖的是难忘的记忆。

曾几时,钢笔还被视为定情信物……曾几时,写得一手钢笔字,也是一项可炫耀的价码。在纯真年代,男士求婚,牵线人称男方优点中就有钢笔字漂亮这一项,写字认真,做人也一样,横排竖行前后左右的字能对齐,一笔一画用心书写,这样的写法像走人生的路一样用心和踏实!

鉴于对钢笔的良好印象,我反复要求儿子要认真写字,还说人长得帅,字如其人,也应该写得漂亮。在北京买了景泰蓝钢笔,舍不得用,想送给儿子,儿子说:“妈妈,拜托!现在都敲电脑写字,谁还用钢笔。”

钢笔,渐行渐远了吗?

也许,在老一辈心中,尚有用武之地,医院病例书写全部要求只能用蓝黑钢笔,一支好笔就像球道周围的植被,越有历史,越具韵味。自从1809年钢笔在英国诞生,1829年,英国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华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钢笔一直沿用至今。从芦苇笔到鹅毛笔,从墨水笔到圆珠笔,因为有笔存在,所以,灿烂的古代文化流传至今;笔端留下的文字,或淡雅,或浓重,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不知怎么的,多少年来曾经垄断式的书写方式,在最近几年竟慢慢被一系列电子产品所替代。每当到文具店看到五花八门的各种笔摆满了柜台,想要钢笔,得问售货员“有卖钢笔吗?”回答有。可是,钢笔被安置在橱柜的角落里,就像年老的姑娘有点儿“资深美女”似的自卑,自己不敢,别人也不让她在柜前显摆。毋庸违言,在频繁用笔的大批人群里,尤其是年轻一代,钢笔的踪迹渐行渐远,印象也模糊。以前看到的“字帖”叫“钢笔字帖”,现在叫“硬笔书法”。也许,钢笔命运就像毛笔一样越来越成为“艺术领域”的一支笔。可是,人们爱好书法,恐怕不是那么单纯的爱好书法艺术,恐怕还是因为“有价”,收藏后又可赚一笔钱,心灵的落点未必说得清。而钢笔字的未来,即使作为一种硬笔书法艺术,命运又如何?现在就开始有人对钢笔进行“收藏”,这,是否意味着钢笔将慢慢退出日常使用的舞台,退隐到边缘地带,存留在记忆中,或者以做工精美物美价高,受到部分人的喜爱,不再大众化?

有着一定历史积淀的钢笔,曾经是文明的奢侈品——按理更像一瓶上好的红酒,越是陈年,味道才越醇。见到胸前别着钢笔的人有几个?钢笔,还能为人的价值标签吗?

摧枯拉朽……优胜劣汰……

在我心中念叨它,有些惶惑,有些叹惋。想起钢笔,想起许多深含文化底蕴,却又严重水土流失、散落的文明,何止是钢笔?问题是扔的多,捡起来有些力不从心,许多失落的东西等到若干年以后才意识到,然后再来保护似乎太迟,成本太高。那些被毁掉的东西,原本不枯不朽。优胜劣汰,因为劣势而非劣质,就被淘汰。

借助流淌的文字,为那些蜷缩在现代社会的角落里的文明,喊一嗓子,唱一首难忘的歌,不知妥否?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