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多思维模式探索
8795700000008

第8章 生活的介入(7)

(二)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英语Chnm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三)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

不论是笨重粗陋的金石碑刻和竹木简牍,还是轻便精致的报纸、杂志、音带、光盘,不管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得知,任何传播媒介都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实体、符号、信息。

1.物质实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没有具体而实在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精神内容也无所依附、无法传播。当面交谈,讯息出口如风,过耳不留,不便保存,难以证信。于是,便于贮存、作为证信的媒介应运而生。《易经》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两根等长的绳子上打相同的结,或在两块合拢的木片上刻画特定记号,而后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文字发明以后,书写媒介先后有泥土、石头、树皮、树叶、龟甲、骨头、羊皮、木竹、布帛、青铜器、纸张等。没有这些媒介,符号无处载录,信息不能传之久远。所以,墨子认为:符号和媒介的产生,是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待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磬盂,镂之金石以重之。因此,物质实体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2.符号

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一般的物质实体上若没有刻画、负载上特定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人类能够识别、译读的符号,那它可能就是普通的随处可见的石头、木板、金属、砖块、骨头……而不是传播媒介。只有在绳子上打上表示特定事件的结,在木板上刻上表示特殊含义的契,在树皮或羊皮等东西上面写上传递一定讯息的文字,这些绳子、木板、树皮和羊皮等才能够被称之为传播媒介。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3.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首先,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其次,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此外,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体、符号、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将符号转移、负载、录制到物质实体上的技术(印刷技术、录音和摄像技术等),将信息载体加工、转变为便于使用和接收的技术(如装帧技术、接收技术等),也是构成传播媒介,尤其是现代媒介的基本条件。

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1.实体性作为实体性的媒介,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因此也就会有磨损、消耗和锈蚀。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在面对面的传播中,空气、光线是传播的实体,人体及人体的口、眼、耳也都是传播的实体,口是发送信息的媒介,耳是接收信息的媒介,眼既可发送信息(所谓眉目传情),也可接收信息。人体和人体器官的媒介功能既存在于人际传播中,也存在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之中。

2.中介性

媒介的中介性特点,一是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二是指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受的两者之间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当其他的物质实体(如屏风、木板、幕布等)介入人与人之间之后,它会使之隔离、分开。传播媒介则是传受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沟通信息的渡船、桥梁、纽带和窗口。

3.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金、木、石、纸是负载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的合适媒介,磁带、唱片是负载声音符号的最佳媒介,拷贝、胶片、影碟则是负载图像符号与声音符号的较好媒介。由于传播媒介不仅负载符号而且通过符号负载了信息或内容,因此,当人们说传播媒介时,往往既指其物质实体(纸张、收音机、电视机、放映机),也指媒介实体、符号、信息的混合物(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有时甚至泛指媒介机构或媒介组织(如大众媒介、新闻媒介)。这正是对媒介负载性过分重视的结果。

4.还原性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换句话说,传播媒介在将传播者编制的符码传递给受传者之后,应在受传者那里能够还原为传播者所编制的那种符码形态。特别是在大众传播中,传播媒介若不能客观地原本地负载符号,而在中途发生变异,不仅会因不合其还原性特点而变态,西方人像传播中的换头术,既是传播的变态,也是社会变态的先兆。而且会造成巨大的传播混乱。

5.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穿针引线使传受两者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陆游的《示儿》、林觉民的《与妻书》,一经印刷媒介的扩展和张扬,立即脱离原先的人际传播范围而成为千万读者的精神财富。里根遇刺的消息,广播媒介使美国人民在一秒钟后获知,使世界人民在两分钟内得知。北约飞机轰炸波黑塞族控制区的大桥、雷达和建筑物的情形,电视媒介不仅使各国观众的信息接受与事件发生几乎处于同步状态,而且比当地人看得更为真切清楚。

日本电影理论家浅沼圭司在《艺术与媒介技术》(1994)一文中曾极力赞赏媒介这种扩张性:绘画类的艺术作品,在出现机械复制之前,仅被一部分特权阶层所独占,把它供奉在特别的场所(圣城),然而印刷媒介却可以将其扩展到一般群众所能观赏的地方。这种结果使得艺术扩大了领域,或者说使艺术的接受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在一般信息传播中也是如此。

(四)媒介分析的标准

对传播媒介的认识和理解,既可以从概念解释、特点分析入手,也可以通过对各种媒介的不同性质的比较分析作出描述。对媒介进行比较分析的尺度和标准共有六种。

1.时空偏倚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石碑等,都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对讲机、无线通讯等,都是时间性的媒介;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则是时空兼具的媒介。空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序的线型的文字符号为主,因而较适宜用来传播高深的观念、复杂的思想、琐碎的情报和严谨的材料,也适合用于传播篇幅长的、准备作为证信的或不紧急的信息资料。时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因此,较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情和短促的、无需留存或不准备作为证信的信息,也适合用来表述弦外之音和进行情感暗示。而时空性媒介则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优点和缺点,其受众较消极被动,无法控制传播内容或速度,但传播时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是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不具备的。时空偏倚的分析尺度,是受英尼斯(H.lnnis,1951)的媒介偏倚论的启发而提出来的。

2.参与程度受众在传播中不仅有知晓权,还应有参与传播的权利。但是,由于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其被允许受众参与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通常,人际传播的媒介被允许参与的程度最高,其次为组织传播的媒介,参与程度最低的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就各种具体的媒介来说,其参与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面对面交谈、小组讨论、非正式会议、正式会议、电话、电影、电视、广播、电报、私函、公函、报纸、海报、布告、杂志、书籍。越被列在前面的媒介,参与程度越高;越被列在后面的媒介,参与程度越低。高度的参与性,会使受传者产生自己人效应和团体感、圈内感,容易形成一个互相影响、共同讨论、集体决策的模式。低度的参与性,会使受传者产生置身事外的感觉,对其较少束缚性。因此,前者较适合用来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形成决定等;后者较适宜用来传播新闻、传递情报、提供知识和娱乐等。

3.传播速度大众传播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业,其传播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产品是经过许多信息工作者智化过的精神产品——媒介。但是,不同的产品其生产周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传播信息时速度必然有快有慢。广播和电视能够迅速及时地传播新近发生的事情,速度最快。报纸在传播新闻方面也有相当的及时性和时效性。接下来,传播速度递减的媒介分别为杂志、电影、书籍。报道新闻、传播情报的功能,自然应当由生产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的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来承担;而分析形势、阐明观点、传播知识、反映生活的功能,则应由生产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的传播媒介——杂志、书籍、电影来完成。

4.保存时间

传播媒介作为物质实体,在时间的长河中难免要磨损、锈蚀、损坏,于是如何长久地保存它,就成了传播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镌刻文字的青铜器和石碑,不怕日晒雨淋、风吹霜打,不易损坏磨灭,最具持久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凡政治、军事、外交、祭祀、记功、赏罚等重大事件,大多要镂之于金石,铭之于钟鼎,传之后世,作为证信和纪念。金石媒介在现代社会仍有使用价值,只是其传播信息的范围有限。在常用的传播媒介中,书籍便于保存,持久性最大;杂志和电影次之;报纸略具持久性;广播和电视的持久性更小;最小的是电话和当面交谈。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媒介——书籍,大多用来发挥深层教化工作,传播组织严密的材料、系统全面的知识和高深的理论、严肃的法律等;保存时间难以长久的媒介,通常被用来发挥其报道新闻、宣传教育的作用。

5.媒介威望在受众的眼里,大众传播媒介组织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声誉、名望。这种威望,不只是媒介组织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一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它能将这种威望赋予它所传播或支持的观点、主张以及它所认可或拥护的个人和团体,进而对受众的态度产生某种指向、推动和定势作用。因此,从产品、服务到个人、团体等,无不希望有关自身的正面信息在大众媒介上广为传播,以分享媒介威望,博取公众好感。但是,由于国度、内容、覆盖面等的不同,媒介组织的威望亦不相等。在没有文字的非洲某些部落中,广播威望高于报纸、杂志、书籍。同是印刷媒介,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杂志上较发表在大众化的杂志或报纸上易博得更高的威望。在当代,新闻和广告信息通过电视传播产生的威望高,而信息量大的政治、思想和知识信息通过报刊传播易获取高度的威望。另外,中央的大众传播媒介肯定比地方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威望高,创办时间长的媒介一般也会比新创办时间不长的媒介威望高。

6.传播过程

如果说凡是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起到某种传播信息作用的物质实体都可以被称之为传播媒介的话,那么从它的传播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所有媒介分为三类:制作媒介、传输媒介、接收媒介。制作符号的媒介有笔、画笔、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摄影机、编辑机和剪辑机等,其主要任务是将意欲传播的信息制作或编写成一系列有序的符号或代码。传输符号的媒介主要有印刷机械、电台和电视台的发射机械、放映机、放像机和扩音机等,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准备传播的一系列有序符号加以大量复制或无限扩张,使之能够在很大的范围内为很多受众所接收。接收媒介位于受众一端,它们包括电子信箱、收音机、电视机、银幕等,其任务是将传播媒介发出的信号或符码等接收下来,供受众通过大脑思维将符号翻译、还原为传播者所传播的那种信息。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是既传又受的混合媒介,如电话、手机、电脑等。传播者可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及其任务范围,合理而正确地使用这些媒介。

(五)不同媒介特性

媒介是传达讯息的重要工具,即由这样的传达讯息的着力点形成沟通的路径或是桥梁。不同的着力点和不同的路径、桥梁,自然呈现各自独有的特性。要了解这些相异的特性,也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来探讨,才能对媒体特性有更深程度的认识。

从种类来说,媒介可分为大众媒介和小众媒介。顾名思义,大众媒介接触的范围较广,例如电视、杂志、报纸、广播等;小众媒介则接触范围狭小,例如传单、店面广告、海报等。

另外,媒介也可分为立体媒介和平面媒介。立体媒介指的是电视、广播;平面媒介指的是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