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多思维模式探索
8795700000012

第12章 生活的介入(11)

——图解型。这种类型用来介绍抽象的原理以及内容的结构、特性、功能和运动,具体表现形式有图表和图形。

②感情型。这种类型的电视广告以艺术表现手法激发受众的情感,并唤起欲求。

——欲求表现型。采用表现高度情感的手法造成人们观念上的欲求。

——拟人型。这是根据商品的不同特性,赋予其人的特性,表现商品的特点。

——幽默型。电视广告中的幽默只是一种表现手法而非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应使幽默感为传播广告信息服务。

——戏剧型。这是指把电视广告内容编成情节简单的戏剧小品的广告类型。

——喜剧型。这种类型的广告要求情节内容生动有趣,在最后结尾上往往出人意料。

——刺激型。这种广告有意地揭示商品或事物的矛盾、差别和问题,使广告受众在感情和心理上偏向或支持自己。

③理智型。这种类型的电视广告,广告诉求要通过理智进行思维分析和判断,才能够得出广告主题和理解广告内容。

——号召型。这种广告主要用于非商业的电视广告,鼓励人的赞同和拥护某种观念、支持某一事业、解决某种社会问题、募捐、保护妇女儿童、母乳宣传、节约能源和计划生育等电视广告,比较适合采用号召型广告。

——公益型。这种广告是企业以非商业性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噱头型。这就是西方盛行的Tease-Appiroach广告,即一开始不直接表现出广告的主信息,而把人们的思路引向不可思议的地方,以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比较型。在广告中通过与同类商品和事物的比较,突出其长处和特性,使受众在不觉中接受广告主题。

——说服型。采用充足的理由和令人信服的事例,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此类电视广告常用真实自然的画面和普通镜头拍摄,以解说为主,话声要果断有力,并配以背景音乐和效果音响,以达到强化说服的目的。

(六)广告也是一种媒体

广告是一切可供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有形与无形价值的符号化存在,广告是使价值通过消费得以实现的媒介物。换句话说,广告是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它必须实现价值,而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实现,取决于市场,亦即它的消费者对于它的消费。因此,广告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不可能无序地任人摆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告在市场、消费者面前是被动的。

广告也是一种权利。对于消费来说,广告在行使着指导消费的权利,形成着对于消费者的管理。广告更是一种文化。广告对消费者的指导,是通过创造社会文化的方式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广告所传播的文化,一方面是对个性消费文化的弘扬,另一方面又是对个性消费文化的扼杀。

广告甚至就是消费文化的伦理。它通过形成流行、时尚与时代共存,这种共存局面一旦形成,对于单个的消费者来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势。

尽管借媒体强势的广告,利用其各种潜在的社会功能,始终在把信息强加给受众,但在受众面前,它始终不可能成为一种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广告首先应该是与消费者建立信赖关系,是对企业及商品的真正形象能够给予认可的一种投资工具,是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圆滑沟通的媒体。

广告的使命是把作为大众信息的商品以及服务的存在,向公众进行传播,是企业的形象得以提高,从而直接或是间接地促进商品以及服务的销售,并把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作为自己的责任。换言之,广告是把费用与效果作为脊梁,把商品销售了多少这样的经济效果作为着眼点来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同样我们还可以把广告视为个别企业实现其利润,使社会全体的经济价值得以增值的触媒或调整这样一种目的论观点的实现手段。广告不单单是商品经济中消费与生产机能的操作手段,甚至可以明确地说,广告不可能是一种手段,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一个方面,广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广告具有引导人消费、扩大消费市场的作用,从而对社会具有一种牵引作用。但是若出现战略上的错误,形成一种与社会现实不相吻合的普遍性的误导,被误导之人就有可能成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人,这些人便有被贴上社会落伍者标签的危险。这里所反映出来的是广告理论里所说到的广告影响时代,广告也受时代影响。这种影响正如同摄影中负片与正片的受制关系,又如同构成硬币的两个面的存在关系一样。这无疑在向消费者启示着一点,那就是广告尽管可能包含有时代的气息,但是人们在汲取广告里的时代气息之时,必须明白自己与时代的距离。因此,广告对社会的牵引作用是受制于消费者的,是被动的;而广告使盲目受其影响的人所蒙受的损失则是直接的。

另一方面,广告的存在具有两面性。当企业经营活动处于旺盛期时,广告宣传会得到扩大;但是当企业的经营方面出现后退,进入不景气之后,广告会被当成浪费,而成为被节约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企业从观念上仅仅把广告当成传到产品信息的工具,当产品生产遭到限制,在数量上受到压缩时,广告亦理当受到压缩。殊不知人们有理由期待广告发挥其机能的有效性的同时,由于广告消费者多方面心理需求的作用,而使广告内存有娱乐性。事实上,在接触广告的人当中,绝大部分存有通过广告寻求娱乐的成分或目的。于是要超越企业的经营,无论是处在景气还是不景气状态,无论是欲实现竞争的胜利,还是为了扩大内需赢得市场,也或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形象等目的来看待广告的存在时,导入广告的顾客满足观念的企业已变得越来越多。这种以寻求顾客的好感为基础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中的一项。若以这种观念来构筑一个广告的概念的话,那么广告就应该是对于一定的顾客,巧妙地、尽早地、尽可能容易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以此为最高目的的一种战略型传播工具。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的广告活动,就将会从出发点上开始出现错误。

(七)媒介特性与创意需求的差异性

在广告的领域里,每一个媒介企划都必须要有创意的内涵才能相得益彰,而每一个创意也都必须经过媒体的传播,才能付诸实现。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创意是讯息传达的主要内容,借由这些显现在外给人的感觉,而有各种不同的接触效果,感觉可能是优美、高雅、粗犷、诡异,或具有品质、品位、粗俗、浅白……显现的方式由戏剧和证言等。显现的外表包括包装、识别,或外貌特征,这些创意可以从两方面来做进一步的需求研讨。

首先从产品来说,哪种产品比较适合什么样的创意,就有创意需求的产生。例如某些服装和汽车适合用优美、高雅来表现,以衬托出产品的特质。如果是和人的饮食,或和面部接触的化妆相关的产品,那么品质保证是一定要做给消费者看的,否则对产品没有品质的信心,那么谁敢吃、谁敢用?

既然创意的需求和产品的关系这么密切,那又如何把这层密切关系,在经过各种媒体特征传递后减少失真,则是另一种创意需求的层次了。我们可用适合媒体的优先顺序来排列说明。例如:服装、汽车适合用优美、高雅来表现,而最适合表现高雅的媒介,依序是杂志、电视、户外看板、广播、报纸。1.印刷媒介印刷媒介的主要优点有三个:

首先,读者拥有主动权。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介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上它优于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受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接触到其内容。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受众如果想回头再看,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将电视节目录下来。可以说,印刷媒介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其次,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稍纵即逝的,若不经过专门录制,就会很快消失。而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却能将信息有效地保存下来。正因为这样,印刷媒介更能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再次,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报纸以外,印刷媒介不像其他媒介那样强调以标准化的内容来适应大部分受众的共同兴趣。电子媒介为了争取最大数量受众,都力求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强调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就导致了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专业化、专门化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往往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并对他们在某一方面施加特殊影响,这就适应了专业化、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界与教育界,印刷媒介更是拥有广泛的类型化受众。

印刷媒介的主要缺点是时效性不强,不能像广播电视那样进行实时报道,而要经过一个制作周期。另外的一个缺点是印刷媒介的使用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这种媒介。

2.广播媒介广播这种声音媒介的特点有:

(1)跨时空性。广播拥有电子媒介的优势,能够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把信息即时地传到四面八方,其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为其他大众媒介所望尘莫及。

(2)即时性。电子媒介可以在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同步进行报道。在这一点上,广播甚至比电视更为快捷。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时必须配备各种笨重的录像录音设备,还需要考虑灯光、音响等条件;而广播的直播却极为方便,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

(3)较强的亲和力。对受众来说,广播具有较强的接近性。广播是声音媒体,其主持人的音质、语气、谈吐以及播音风格经常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受众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参与感,因而更接近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4)易接受性。对广播的接受不需要识字能力,因而也就较能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受众。

(5)多功能性。广播既是新闻媒介,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对各种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进行传播,并使这些艺术以声音吸引人的鲜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也扩展了自身的功能。

印刷媒介和电视的优势即为广播的不足之处,如便携性、易存性等。

3.电视媒介电视媒介的主要特点:

(1)直观性强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的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从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资金。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万~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