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8783100000009

第9章 附录

李贽年谱简编

明世宗嘉靖六年丁亥(1527),一岁

(阴历)十月三十日,李贽生于泉州府晋江县。

明世宗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七岁

随父白斋公读书,习礼文。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十二岁

李贽作《老农老圃论》,对孔子反对樊迟学农不满,为人称赞。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十四岁

李贽由治《易》《礼》,改治《尚书》。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二十六岁

李贽中举,乡试及第。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二十九岁

丧长子。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三十岁

李贽任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三十四岁

李贽迁南京国子监教官,数月后丁父忧,回乡守制三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三十五岁

李贽在泉州府晋江县为父守制,倭寇围城,率弟侄辈守城。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三十七岁

李贽服丧毕,举家入京,候补10个月不得缺,当塾师为生。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三十八岁

李贽任北京国子监博士。未几,次子亡。祖父竹轩公讣至。安置妻女于共城(今河南辉县),回乡守制。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三十九岁

李贽在晋江守制,二女、三女饿死于共城(今河南辉县)。得友人邓石阳的帮助,妻子长女勉强维生。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四十岁

李贽服丧毕,赴共城(今河南辉县)接妻女入京,补礼部司务。受友人李逢阳、徐用检影响,开始研究王阳明学说。

明穆宗隆庆四年庚午(1570),四十四岁

李贽任南京刑部员外郎,结交焦。

明穆宗隆庆六年壬申(1572),四十六岁

李贽与耿定理定交。见过罗汝芳,听过王畿讲学。

明神宗万历四年丙子(1576),五十岁

李贽调任云南姚安知府。开始研究佛学。

明神宗万历五年丁丑(1577),五十一岁

赴云南上任。途经湖广,到黄安见耿定理,初识耿定向。

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1580),五十四岁

姚安知府任满,三月告归,七月离任。游滇中鸡足山等地。

明神宗万历九年辛巳(1581),五十五岁

李贽寄居黄安耿氏“天窝”,结识周思敬、周思久、无念。十二月,焦到黄安访李贽。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五十七岁

创作《王龙溪先生告文》。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五十八岁

李贽十月到麻城,因无馆住宿回。写了《答耿中丞》、《又答中丞》、《读史》、《解老》。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五十九岁

耿定理死,李贽夏居麻城维摩庵。在黄安遣妻女回闽。因反对理学,与耿定向发生冲突。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六十岁

李贽定居麻城龙潭湖的芝佛院,写了《答耿司寇》。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六十二岁

夏,落发。迁居县城三十里外的龙潭。写了《答周二鲁》、《答周柳塘》。六月初三,妻在泉州去世。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六十三岁

李贽写了《罗近溪先生告文》,选编《坡仙集》、《初谭集》。学生汪可受来麻城龙湖问道于李贽。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六十四岁

秋天,会见从公安来访的袁宏道。自刻《焚书》、《老苦》。《藏书》中若干论著亦问世。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六十五岁

春天,被围攻于武昌黄鹤楼下。结识刘东星。袁宏道再来麻城拜访李贽。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六十六岁

在武昌继续评点《水浒传》。夏,会见袁中道。写了《却寄》。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六十七岁

夏,在龙潭湖会见三袁。写下了《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六十八岁

汪本钶来龙湖问学。冬,与耿定向相会于黄安。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六十九岁

史巡道扬言要将李贽驱逐出麻城。写了《豫约》、《观音问》。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七十岁

春,纂《读孙武子十三篇》;夏,读《杨升庵集》。秋,赴山西沁水刘东星家。写了《读升庵集》、《明灯道古录》。刘为李刻《明灯道古录》一书。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七十一岁

夏,应梅国桢之邀赴大同。秋,住北京西山极乐寺。写了《客吟》四首、《孙子参同十三篇》。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七十二岁

经运河与焦联舟南下。住南京永庆寺。写了《老人行》。读《易》后即著《易因》。

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七十三岁

会见传教士利玛窦。秋,《藏书》在南京问世。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七十四岁

三月,赴济宁刘东星漕署。再次见到利玛窦。秋,回麻城;冬,闻檄被驱,避商城黄蘖山。编《阳明先生道学钞》及《阳明先生年谱》。

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七十五岁

二月,马经纶携之定居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创作《言善篇》。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参劾李贽。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七十六岁

闰二月,被劾;三月,自刎于狱。写下了《九正易因》、《系中八绝》。马经纶为其治丧,葬于通州城北迎福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