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8779600000003

第3章 《傲慢与偏见》

〔英国〕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1775~1817年),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从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只是9岁时曾被送往她姐姐所在的学校随读,但她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并在20岁左右就以写作为乐事。她一生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

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对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洞察,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并塑造出了一批有个性,独立思考的新女性。

简·奥斯汀处在英国摄政王(即后来的乔治四世)的反动统治时期,摄政王的残暴统治是历史上闻名的。这个时期,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化,如法国革命、英国工业的兴起、工人的自发运动、农村人口外流、农业凋敝、知识分子如火如荼的民主运动等。

当时,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小乡绅班纳特家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当年轻、富有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下附近一处庄园——尼日斐花园时,轻浮的班纳特太太立即激动起来,开始筹划该将哪个女儿许配给彬格莱。

在一次舞会上,班纳特家的女儿们结识了彬格莱先生。但彬格莱的好友达西却似乎对这一家子极其傲慢,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自尊心极强的伊丽莎白立即对他产生偏见,甚至在另一次舞会中当众拒绝了他的邀请,令达西狼狈不堪。但这反而使相貌英俊、家财万贯的达西对她产生了好感。

彬格莱和洁英·班纳特成了朋友,但当他的妹妹发现达西有意于伊丽莎白时,这位一心追求达西的女士出于嫉妒,就与看不起班纳特太太还有班纳特家好些年幼的姑娘们的达西极力怂恿彬格莱离开本地,然而洁英对他还是一片深情。

这时候,班纳特先生的继承人柯林斯前来拜访。这位粗鄙无知、仅靠趋炎附势当上牧师的表兄向伊丽莎白求婚,但连续遭到她的拒绝。柯林斯先生并不感到羞愧,紧接着就和伊丽莎白的女友夏绿蒂·卢卡斯订了婚。

达西的一位熟人是附近小镇的一位年轻军官,名叫乔治·韦翰。伊丽莎白对他很有好感,于是韦翰趁机诽谤达西的为人,称自己应得的一大笔财产曾被达西侵吞,于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恶感又增添了一层。

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作客,伊丽莎白在那里遇到达西的姨妈凯瑟琳,不久,又见到了达西。达西再次为伊丽莎白所吸引。他向她求婚,但因态度傲慢,遭到拒绝。他开始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于是写信给伊丽莎白,承认自己曾阻挠彬格莱与洁英接触,并坚决否认做过对不起韦翰的事。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也开始消除自己对达西的偏见。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来到达西的庄园游览,在这里她对达西的为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久她又听说小妹妹同韦翰私奔,开始担心达西会因此而看不起她。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达西不仅替韦翰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丽迪雅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之爱。

达西的姨母、傲慢的凯瑟琳夫人蛮横地要求伊丽莎白放弃达西,但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受到这样的鼓舞,达西再次诚恳地向伊丽莎白求婚。至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彬格莱先生和洁英经过一番周折也终于言归于好。

这部小说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在这部小说中,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姐妹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向我们展示了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阐明了作者的恋爱婚姻伦理道德观:婚姻绝对不能仅仅建立在金钱、财产或地位的基石上,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那么这种婚姻是不可能持久的。但作者对待金钱和地位的态度又不是绝对排斥,这显然与她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家庭生活经历有关。

伊丽莎白机智聪敏,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最终在爱情上获得了成功和幸福。这种举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因此这一人物形象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从艺术成就上看,奥斯汀能把“日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常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把事情的本质给揭露出来,使故事在轻松幽默的戏剧风格中达到较高的艺术深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且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读者的喜爱,成为她们的“爱情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