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烟花那样绽放
8779400000065

第65章 爱如此神奇

16年前的冬天,两岁的阳阳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只能靠不断输血维持生命,从此这个家陷入了永无尽头的冬季。要想彻底治好阳阳的病,除非移植造血干细胞,可是近30万元的移植费用,对这个青岛市的普通家庭来说,不过是个美丽的梦,遥不可及。

为了女儿的病,母亲周淑玉操碎了心。不少人都劝她,孩子的病是个无底洞,你永远填不上,不如放弃吧?周淑玉说,她是我的孩子,自己身上的肉怎么舍得扔掉啊?有一次,阳阳发病住院,因为人小血管太细,护士给她打吊针,扎了好几次都没找着血管。阳阳疼得脸都扭曲了,却一声不吭。周淑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眼泪再也止不住,孩子这么小就要遭这种罪,那每一针都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心里。懂事的阳阳伸出小手帮母亲擦去眼泪,说妈妈不哭,我也不哭,咱俩都不哭。然后又对护士说,阿姨,你打吧,我不怕疼。听了女儿的话,周淑玉心如刀绞,咬紧牙关止住了眼泪,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今后绝不能在女儿面前流眼泪,一定要鼓励孩子坚强。

母女俩就这样互相鼓励,挺过了16年,阳阳今年18岁了。周淑玉夫妇先后下岗,为了给女儿治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为了省钱,周淑玉尽量自己献血给女儿用,但是远远不够。当阳阳再次发病时,家里已经拿不出一分钱给女儿输血。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周淑玉意外得到一个消息,青岛市红十字会有个扶贫血库,或许能救阳阳。青岛市规定,义务献血的市民如果将来需要用血时,可以免费得到相应的用血指标,有的市民献血之后,就将自己的用血指标捐到扶贫血库中,以帮助那些困难家庭。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去了红十字会,出乎意料的顺利,阳阳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红十字会回来,周淑玉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女儿血管里流淌的,是无数好心人的无偿献血,而自己连声“谢谢”都不知道跟谁说。她同时得知,全国还有许多像阳阳这样的病人,急需移植造血干细胞。再三考虑之后,周淑玉决定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但不是捐给女儿,因为她知道,自己根本无力筹集那笔巨额手术费,甚至从没有为女儿做过一次配型检测。

第二天,周淑玉去红十字会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并签下了捐献协议书。不久后,红十字会给她打来电话,说你的血样和一名外地患者配型成功了。听到消息,周淑玉欣喜异常,立即去做了体检。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她的肺部被查出有些阴影,而且血糖偏高,身体不符合捐献条件。周淑玉却不死心,说我的身体从来没什么毛病,可能是感冒影响了体检结果。在她一再坚持下,几天后,工作人员又为她做了第二次体检,果然一切正常。很快,她又赶去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手术非常成功。然而周淑玉并不知道,就在她刚到济南时,女儿又发病住院了,为了不影响母亲的手术,阳阳一直让所有人瞒着母亲。

青岛市一家医院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表示愿意免费为阳阳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结果出来时,令所有人大出意料,阳阳的病情已经由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变为免疫性白细胞减少症,也就是说,阳阳的病情大为好转,靠药物治疗就能维持了,不再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得知喜讯,周淑玉紧紧拥抱住女儿,泪流满面。一位平常的母亲,把对女儿的爱奉献给了社会,在母爱升华的那一刻,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人们无不啧啧称奇,就连医生也无法道出其中原委。我想,有句话或许可以解释,美国作家芭芭拉曾说:“母性的力量往往胜过自然界的法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不是吗?爱,总是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