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①?”晏子对曰②:“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③,三不祥也。所谓不祥④,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⑤,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⑥。如虎之室,如蛇之穴⑦,而见之,曷为不祥也⑧!”
【参注】
①则虞案:说苑君道篇引“谓”下有“之”字,意林三引作为“此不祥耶”。
②则虞案:说苑、章林皆无“曰”字。
③苏舆云:“任,任以事也。”
④则虞案:说苑有“也”字。董桂新读书偶笔云:“晏子春秋云:‘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此即孟子所云‘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意也。”
⑤则虞案:元刻本、嘉庆本“上”误“止”。
⑥孙星衍云:“‘室’、‘穴’为韵。”
⑦苏舆云:“‘如’,犹‘于’也,言于虎室蛇穴而见之也。庄子德充符篇:‘申徒嘉谓子产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言无执政于此者也。吕氏春秋爱士篇曰:‘人之困穷,甚如饥寒。’言甚于饥寒也。史记汲黯传曰:‘丞相宏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言至于黯见,则上必冠也。并‘如’‘于’同之证。王氏释词‘如训于’条下,独遗此文未引,亦一疏矣。”◎文廷式云:“‘如’,往也。”
⑧则虞案:意林引作“何不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