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生命百科-生存环境(科普新课堂)
8774400000019

第19章 喜马拉雅山气候在变化

直到不久前,印度西北部的梅加拉亚邦的一个地区还被认为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这喜马拉雅山山麓海拔1313米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村镇乞拉朋齐。每年这里的降雨达9150毫米。然而,自然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认为,这个“多雨的王国”也面临着变为沙漠的威胁。

最近,乞拉朋齐的气候骤变。过去整年雨量充沛,而现在每年只有3个月~4个月有雨,其他时间则滴雨不下。全部的雨水径流只在季风期最后两个月里出现,此后土壤里就会缺墒变成焦土。

干旱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度地砍伐森林和在山坡上垦荒造田,破坏了自然植被。

失去了林木的保护,土壤中的粘土很容易被雨水冲走,而石灰岩也会被酸雨溶蚀。继而,越来越多的岩洞坍塌,这也会吞噬大量的水。

缺少自然植被的土壤吸水性能很差,结果雨季时水灾就频繁发生。1988年发生了一次灾难性水灾。邻国孟加拉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国家经济和自然环境遭受重大损失。

为了防止发生当地的生态灾难,印度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制订了在喜马拉雅山脉重新植树造林的计划。但是,恢复已失去的自然平衡需要巨大的努力、大量的经费和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