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进退博弈
8772900000001

第1章 序言:进退博弈中的玄机

历史孕育了进退博弈的理论,我们现在就用博弈论来解释历史,这既可算作博弈论对历史的“反哺”,也算作我们对于历史的回味。

历史无法复制,无法重演,但可以解读,可以品评,毕竟历史那么真实地发生过,我们津津乐道于一段历史的兴衰成败,跌宕起伏,成王败寇,功过荣辱。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究竟有没有什么东西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哪些原则和决策有效,以及这些原则和决策为什么有效。通过历史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规律——进退博弈,概括了历史的全部真相。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博弈、永不停息的过程。

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的行动境界。我们现在品评历史、解读历史,那些强者之间博弈,进退的最终效果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联系在一起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体现的是一种客观,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司马迁为项羽写“本纪”。比如鲁迅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正名,说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对立双方有时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进退维艰,左牵右挂。如果决策者们稍有不慎,陷入绝境,则难以自拔。进退之际,如履薄冰,博弈之间,已分胜负。

韬略家运用进退博弈,除了遵循“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知退者,胜也”等基本原则外,还作了大量发挥和积极的探索。从吴越争霸到战国的纵横家时代,从刘邦与项羽的楚汉相争到袁绍与曹操的生死情结,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到明清之际的多种政治力量的交汇。成败得失尽在他们的对局中得以展现。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历史,就读懂了进退博弈的潜规则。

在进与退的取向上,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需。见利而进,已成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东汉王朝崩溃已成定局,各路英雄豪杰见有利可图,奋起而进。东吴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至于袁绍不乘曹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战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衍。

与进的根据一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劲。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为退的原则。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为进,保持主动。一九三八年的英国外交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首相张伯伦主张的对德国、意大利妥协的路线;一条是外相艾登主张的联合美国、法国抵抗侵略的路线。张伯伦认为艾登的办法太危险,容易开罪德国、意大利而招致大战,因此对这位号召打击独裁者而获致声名的同僚感到难以相处,最后艾登只有请去。艾登辞职获准的消息传出后,令世人震惊,艾登“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耿介,颇得时人赞许。辞职的第二天下午,他去议会报告,只见人山人海的民众等他来,“好艾登”之声四起,列席报告时,即使反对党也为他高声欢呼。可见艾登这种大臣,他的原则不在长保外相之官,而在为国家做事,为了国家,他退而不进。相对的,张伯伦在大臣进退上,也是一样,他与德国、意大利搞出的“慕尼黑协定”,出了纰漏,他也光明磊落的辞职,他也退而不进。

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

在晚清时期,曾国藩与李鸿章师徒不论在军事、政治,还是外交上都具独到的手腕,并且著有高深的思想理论书籍。所不同的是,曾国藩的处世原则是“遇事退三分”,李鸿章则是“遇事进三分”。处世究竟是退或进是有讲究的,要做好衡量,对进或退的利弊进行全面的权衡。

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是极有原则的人,他们对进或者退都很有分寸。只不过曾国藩以矜持和宽容为重,但是并不否认“进”的必要性;同样地,李鸿章虽以一个“争”字优先,激进主义为中心,然而也并不抵抗“退”。他们师徒二人为人原则上的差别似乎只是咬文嚼字。

其实原则是人定的,有原则便好,但是原则又不可是死的,能随机应变的原则不致被生硬的字眼捆绑了手脚。面对“进”或“退”的两难境地,人在意识里总有个先觉,即觉得应该进或觉得应该退。但是这样的感觉是不可靠的,非要经过理性的推断才能推翻肤浅的臆想。关键是能否建立全面的权衡机制,全方位衡量进退的得失利弊。

历史上那些未能遵循进退韬略的原理,妄进盲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例子也是大量的。决定进或退,是走向成败的关键。进有进的轨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进退到轨道与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决策主体的控制了。这些轨道与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加以扭转,因此,高明的韬略家之所以动静得宜,进退自如,就在于对这些轨道与航程的了如指掌。只有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进退韬略。

历史上那些成功的决策者,总是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制定进退,进退的最终效果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那些伟大的韬略家,识力超群,目光如炬,一进一退,往往与整个时代形势、社会趋向相结合,所以,由弱而强,由寡而众,由小而大,步步发展,一路辉煌。他们在进退之际,能绕过误区,避开盲点,把对手留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人生路上,知何时进何时退,方可畅通无阻,无视进退规则,可能永远会与失败为伴,甚至遭遇、致厄运。生死存亡人生路,进退选择一念间。有的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多是因为不明局势,该进不退,该退不进,历史上,那些在波涛汹的权力旋涡中生存下来的人,皆是善于进退之人。衡量进退,谨慎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