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8768100000052

第52章 要“学”更要“习”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

从字形上看“学习”两个字,“学”字上半部分有两只手,一只是教者的手,一只是学者的手,两手中间的部分代表书本知识,教者手把手地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者谓之学,这是学习的第一层含义。而“习”字的下半部分表征一个鸟巢,上半部分是两只飞出的小鸟。隐含的意义是,小鸟从鸟巢中飞出,在探索和跌倒中学习飞行。“习”字重视的是实践和探究。这是学习的第二层含义。这也就是说,学习不能两张皮,是要有“学”有“习”的,学习是在接收书本知识的同时,伴随着一定量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如果只会学习不会运用就跟没有学习没什么两样。

学习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看书和实践获取知识,第二步则需要将学习应用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学到的东西是否有用。如果把学习简单地理解成背书本,却与实践相脱离,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挥不了学习的价值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那种认为只依靠读书获得知识就是学习的观念是片面的:知识是死的,实践是活的,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以致用。

有时候,“习”更重于“学”。很多大学生考试总得高分,学习成绩优异,但一毕业却面临失业的窘境。是他们读书少,知识少吗?不是,主要在于他们并不能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经不起社会实践的检验。当然,“习”并不仅仅对在校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说都十分重要。

学习是要懂得从所有人身上学习和感悟,懂得举一反三,学一次做一百次。真正的人才不会死读书、读死书抑或是把别人的经验直接搬来用,他们懂得在学习和实践之间打出一个通道,使两者真正融会贯通。

许振超是一个吊车司机,却能够很快地把专业维修工人修了一上午都没修好的桥吊张紧液压装置修好,非常神奇。但是他说:“没什么神奇的,以前我从事的工作就遇到过类似的毛病,连技术员都没办法,我不死心,买了一本《液压技术》,边学边修,最终总算弄好了。”

许振超说:“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许振超并不局限于书本的学习,而是在工作中学习,活学活用,“边学边修”,最终练就了一身绝活,成为青岛港的脊梁。

读书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不单单是抽出时间坐下来读书,要好读书、读好书,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着力于从实践中学习。不管你多么有才华,你都要投身到实践中去。懂得活学活用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优秀的人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学得一身真本领,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实践。不找借口、不抱怨,不断向别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