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摔破酒杯的习惯,源于为新娘祝贺之后将杯子柄折断的风习,因此“从来不会为比较不高尚的目的而做”这种事。而这同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便一直流传至今。在晚餐快要终了的时候,新郎站起身来,并将一杯盛得满满的香槟举得高高地说“为新娘干杯!”。于是每个人都站起身来,站着为新娘祝贺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细致的柄敲断。年轻人自然易于冲动而多摔几个酒杯,大概这种事仍时时发生,不过并不难于了解。在每次乡村市集(county fair)中可以看到同样的冲动,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在那儿用枪射击或用球投掷泥制的烟斗,鸭子及陶器,而高兴得不得了。
除了向新娘敬酒祝贺及事后摔酒杯之外,新娘的惜别晚宴完全同任何其他只准男士参加的晚宴一模一样。
赠礼会
关于新娘赠礼会的详尽说明,请见第13章[数字改变]。
为远道客人举行的派对
为了照顾那些可能在婚礼举行之前两三天到达的远道家人及客人,并为了减轻新娘父母负担额外的餐费及家务支出起见,新娘这一家的朋友们便时常为早到的客人亲友以及住在附近参加婚礼的人举行午宴及其晚宴。这些派对可能远没有真正的结婚喜宴那样正式,可以在家中、俱乐部里或餐馆里举行。如果时间是在夏天,它们可能是户外烤肉会或游泳派对;在冬天可以为年轻人举行滑雪撬或溜冰派对,为年轻的人举办炉边自助餐。不论是怎样的派对,陪客、一对新人的家人、他们自己的亲密朋友、以及他们双亲的朋友(他们也可能要款待这一对新人)都可以参加。
预习晚宴
在举行婚礼的头一天晚上,通常要为新郎新娘这一伙人,以及新郎与新娘两个人的近亲,举办一次晚宴。晚宴之后可能举行婚礼预习,但时常这种预习都是在下午较晚的时间举行,后面跟着的就是六点钟或七点钟的晚宴。
虽然这种预习并不是非要举行不可,但它现在早已成了全国接受的一种风俗,而且是由新郎的双亲负责主办。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表示——这是新郎家对新娘的一点小小的回报,因为后者在整个婚礼从头到尾的种种活动中已对前者表示的礼貌是太多了。假如新郎的家人是从远地来的,他们可以请新娘的母亲为他们在俱乐部或餐厅中预订一个房间以便举行晚宴。而且同她商量她的家人有多少人参加。这样子他们便可以预先订酒席。当他们来参加婚礼时,他们便马上去看看设备及作最后的安排。假如新郎的家人不举办,或无法举办预习晚宴,那么就由新娘家的某位人士或一位亲密的朋友来安排。
这种派对通常就是一种庆祝的大事,大家纷纷向新娘、新郎、俩人的家人、及每样其他具有可能性的话题敬酒祝贺。在宴会结束后不久新娘、新郎及她的双亲便马上离去,如此他们方能一夜好眠,但是参加宴会的其余人士可以留下来,若是有音乐及跳舞时更可以如此。在很多情形中,这是招待们的一次重聚,也可以代替单身汉的晚宴。
婚礼之前的午宴
在结婚的当天可以为新郎新娘这一伙人举办一次小型的午宴,这又是为了减轻新娘的母亲的额外责任而举行的。通常它都是由一位亲戚或新娘家人的一位朋友举办,也可以依男女主人的意思办得简单或精致一点。新郎及新娘甚至于可以不参加。有一种古老的迷信,认为在结婚当天须行仪式之前新郎不应当见到新娘——不过这是一个陈腐的观念,通常他俩都会到场一下子,两个人大概不是一齐来,而是各自陪同自己的家人一齐来。
预习
新娘时常靠着她的双亲及牧师的协助,导演婚礼预习(wedding rehearsal)的事,但是她本人很少参加预习,因为那样做会被认为交霉运。其他某位碰巧在场的任何人,可以指定担任她的替身。不过,有些牧师们觉得迷信在宗教中根本没有地位,除非新娘那种观念很强,否则这些牧师仍坚持由新娘扮演她本人那个角色。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婚礼仪式,而它的形式看起来似乎是简单极了。即是,除非一个人凭看经验知道照料细节,否则后果一定是扯扯拉拉杂乱无章。令人不悦的种种事件倒不是什么严重的冒犯;但是破坏整个顺利印象的细节却是大伤尊严,而尊严却每种仪礼进行时必须具有的至高条件。
进行行列
在一个新教婚礼中若是有唱诗班的话,唱诗班便在典礼预定举行的时间之前进入教堂,如此一来便不必参加婚礼的进行行列。但是在一个重要的天主教婚礼以及新教婚礼中,假如新娘和新郎都希望用那种方式,而牧师及风琴师也同意的话,那么就由唱诗班的队员领着结婚的行列向前走,一边走一边唱圣歌。招待们紧接在他们的后面走。
在任何情形中,不论婚礼是天主教的或新教的,可能最隆重的或最简朴的,预习的时候常常都要有一位风琴师在场,因为他负责标明结婚进行曲的时间,面因此成为最重要的细节之一。
婚礼预习应当依照下列方式进行:
首先,必须决定演奏进行曲的正确速度。要请招待们将这个速度试一试。他们在门口排好队伍,两个人两个人一列朝前走。观众包括新娘及两家的家人,决定该种步伐是否合适。步伐不能快得像阵轻风,也不能慢得像是丧礼。在一个婚礼当中,要告诉招待们将两拍算作一拍,这种步伐太慢以致于他们全都摇摇摆摆设法保持身体平衡。在另一方面,在教堂走道上轻快疾走也实在不相宜。
观众已经决定了步伐的速度,风琴师也定好了节拍,整个的行列,包括女傧相及扶着新娘父亲手臂的新娘替身,便开始走入教堂回廊而进入教堂。记住,新娘的父亲在典礼中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因此他必须参加预习。
这行列是依人的高矮而安排的,两位较矮的招待领路前行——除非发现其他具有差不多同样身高的人,是较为准确的带步者。如果有年轻的女傧相,她们便位居其次。如果没有的话,女傧相便也依其高矮,两个人一列,也是较矮的领先,紧跟在招待们的后面。在女傧相们的后面,单独一个人走着的是伴娘或伴妇、女花童们、持戒指的人、最后才是挽着新娘父亲手臂的替身新娘,若是有纱童的话,便由他们牵着她的纱。行列中的每一对,紧跟着前面的两位,隔开四步距离或时间的节拍。在回廊中,行列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注意正前方的人的脚步;带步者可以学军中伍长的榜样,非常低声地喊“右脚,左脚!”最后新娘数过八拍之后再同该父亲一同用左脚踏出去。整个诀窍就在开步;开步之后他们便只要自自然然地按着音乐的拍子向进走便成了,不过尽可能与前面的人保持同样的距离。
在圣坛所
在圣坛所(chancel)的脚下,招待们分开。在一所小教堂中,最前面的两位先走上圣坛所的台阶,站在台阶的顶上一级,一位在右,另一位往左。其次的两位走上一步或两步台阶,站在第一对的下首。如果有更多的招待,那么他们便再站在下首。如果有必要,圣坛所的地板上可以用粉笔做上记号,但是除了很小的儿童之外,要弄清楚站立的位置不应当是很困难的事。
在一所大的教堂中,他们便走到稍远一点,其中有些招待站列在台阶上或者全部都站在唱诗班席次的前方,站立所形成的那条线向外倾斜,这样子集加仪礼的人可以将他们看得更清楚一点。女傧相也分开站立,一边站一半人数,她们常常都是站在招待们的前面。伴娘所占的位置是在台阶脚下左首,正好与男傧相遥遥相望。花童们可以站在女傧相们的上首或下方,只要那整个“景”看来是最好的位置便行了。
在圣坛所中招待们与女傧相们的队形或在台阶上站列的情形。也要看他们人数的多少及教堂的大小而定。在任何情形中,女傧相们都站立在招待们的前方,其中一半站在右边,一半站在左边。她们从来不全部站在新娘的那一边,而让招待们站在新郎的那一边。
在罗马天主教仪式中,新娘的父亲与她的母亲站在一起,而新郎则同新娘站在一起。新娘的父亲不必将她带到新郎的身边。
为了便于读者对本章中的插图有所了解起见,特将其中代用英文符号
诠注在此:B一新娘;F一新娘之父;FG一花童;MH一女傧相; 伴娘; 一招待;G一新郎;BM一男傧相;一牧师。[漏掉了符号]
若是在一所有两条主要走道的教堂里,来宾们便依走道的情形而就座,而不是依整个教堂的情形而就座。所有在右边走道的座位全部属于新娘的家人和宾客们。左边走道上的座位便全部属于新郎的家人与宾客们。
新娘的母亲(像常见的那样)坐在前排座位新娘之走道的左首——正好像她在中央有走道教堂中就座的情形一样。在教堂的另一边,新郎的母亲(也像常见的那样)占据了前排新郎之走道的右首座位。
为了结婚进行的行列起见,应当选新娘的(即右边的)走道,因为人们自然而然的向右转而不向左转。在结婚典礼完成之后,新娘与新郎便从新郎的(即左边的)走道走下来。这些进行的方向将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那便是各条走道一定要这样选择,才能将近亲在中央席次上就座(见上图)。到左边座位就座的人,一定要从右首的走道走进去。如果新娘的母亲要选左首的走道,这样就会使得她坐到旁边的座位上去,而无法坐到中央的座位上去。
不过,如果教堂非常大而婚礼又非常小的时候,那么仅仅只使用到右首的走道,这个时候新娘的家人便可以坐在这条走道的左首,而新郎的家人坐在右道,而同时婚礼但在这条走道的头上举行。
新郎进场
主持婚礼的牧师由法衣室(vestry)连入教堂。在他身后隔着几步的是新郎,新郎的后面跟着的是男傧相。新郎在圣坛所台阶的足下停下脚步,并且在右首就位,好像图上所示者一样,而男傧相则站在他的身后。招待们及女傧相们总是从他的面前走过,而像上面所示的方式就位。当新娘走近的时候,新郎只要向前走一步去迎接她就行了。
婚礼仪式的预习
在预习的时候,如果新娘不参加的话,那么她就要万分地注意那位替身新娘如何将她的手从那位真新娘的父亲臂弯中抽出来,如何将她手棒的花束由右手交到左手,及将她的右手交给真正的新郎。在正常的动作中,新郎应当用他的右手去握代替新娘的右手,并将它穿过他的左臂弯,而同时臂身面对圣坛所。若这项仪式并没有分成好几部份来举行,全部仪式都在圣坛前完成的话,由于新娘总是靠着新郎的手臂走上圣坛,上面手臂相挽的情形当然就有必要了。不过,像通常许多婚礼中所进行的,结婚仪式若在圣坛所的下首举行的话,新郎只要用左手握着她的手,站在他俩原地就可以了。
虽然各个参加婚礼的人将他们全部该走该站的位置都加以预习,但在典礼中所用到的词语却从来不要预习。只是做牧师的一定要解释仪式的程序及应对的经文。
替身新娘挽着新郎的左臂,慢慢地步上台阶走向圣坛。男傧相则跟在新郎的右后方,女傧相,或首位伴娘,便离开她的同伴们,向前走去跟在新娘的后面。扮新娘的便默不作声地把她手棒的花束交给女傧相;男傧相用同样的方式将戒指交给新郎,这只是说他俩在举行仪式时站得很近,所以做起来甚为方便。
仪式结束后所唱的赞美歌
仪式结束后赞美歌奏起的时候,参加结婚进行行列的人依两种方式退场。采相反的次序,新娘与新郎先走,而她挽着他的右臂,然后是女傧相或伴妇,再才是伴娘们,招待们,大家再度辛苦地跟着领头的人退场。在这种退场的方式中,男傧相便从圣物所出去,并将新郎的大衣拾起,到前门去同新郎会合。
在另一种方式的退场中,伴娘或伴妇及男傧相跟在新娘与新郎的后面,一齐走出去。然后女傧相们与招待们成对分开,一对一对的跟着走。一位招待或男傧相在举行婚礼之前便把新郎的上装放在教堂走廓上,这样他就不必回到圣物所或接待室去拿那件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