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这些事儿
8763400000010

第10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君强臣弱,君弱臣强,这是不断演绎的活生生的历史剧。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不时地出现过不同面目、特点的铁腕权臣,充当着这些历史剧的主角。他们大多嗜权如命,只手遮天,拥有谋国与谋家的高超智慧。其中正者自正,邪者自邪,历史已经对他们做出了公允的评判。

★挟天子之威以令诸侯古往今来,许多成大事者都懂得“借一种旗号”来号令天下。众人皆知的春秋首霸主齐桓公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的做法而获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主动权。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运用这一谋略的经典。

汉献帝从永汉元年当皇帝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傀儡,先后为董卓、王允、李催和郭汜等挟持。但献帝毕竟是名义上的共主,凉州军阀虽无政治头脑,还是知道挟持献帝,利用其名义。因此,兴平2年,李催和郭汜内讧,杨奉、董承等劫持献帝东逃时,李、郭又联合起来紧紧追夺。12月,献帝在杨奉等拥持下到达陕县(今属河南),在河东军阀韩遏等接应下连夜渡过黄河,驻跸大阳(山西平陆东北)。这时公卿大臣已大都死亡流散,跟随而来的仅数十人。献帝居住在无门的棘篱民屋中,公卿朝会,士兵们伏在篱笆上嬉笑打闹。将领们专横跋扈,随意鞭打或杀戮尚书,往往自带酒菜,找献帝嬉乐。皇帝尊严丧失殆尽。该年蝗虫大起,加上大旱,颗粒无收。迫于饥荒,这批人不得不渡河南下,赖屯驻野王(河南沁阳)的另一军阀张杨接济了一些粮食,才于建安元年回到了洛阳。此时的洛阳,已是一片焦土,宫室烧尽,荆棘满道,官员们只能在断垣残壁间搭起帐篷办公。饥饿如影随形,始终紧紧追逼着他们。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得自出采挖野菜草根充饥,有的饿死于颓垣断壁之侧。

两汉以来,忠君思想已经形成,士大夫中有不少人为献帝的处境痛心疾首,盼献帝东归。早在曹操初得兖州时,谋士毛蚧就建议“奉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并无忠于汉室之心,但深知个中利弊,因为力量薄弱,兖州长安,关山遥遥,所以只是派遣使者虚致殷勤而已。献帝回转洛阳途中,荀彧立刻建议迎献帝都许(河南许昌)。告诫曹操,若不及早下手,他人捷足先登,就悔之晚矣。荀彧并非虚声恫吓,当献帝还在关中时,幽州牧刘虞就想派兵迎接。由于公孙瓒和袁术的破坏,没有成功。献帝辗转河东,田丰和沮授相继劝告袁绍把献帝接到邺城来,但袁绍过去反对过册立献帝,企图拥立刘虞,更顾忌献帝来后,碍于君臣名义,就得事事奏请,处处受制;许多谋士武将也竭力反对,没有接受。曹操属下也颇多争议,武将们反对尤烈。荀彧指出,奉迎献帝至少有三大好处:一、可以顺应民心。二、可以招致大批人才。三、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讨伐异己。程昱也竭力赞成。曹操乃于建安元年遣曹洪西迎,遭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的阻击,未成。7月,献帝到洛阳,曹操亲自出动。议郎董昭利用韩暹、杨奉、董承和张杨间的矛盾,假借曹操名义,致书兵力最强的杨奉,诱以接济粮草、生死与共的好处,劝杨奉不要阻挠。杨奉上当,曹操顺利进入洛阳,借口洛阳残破,立刻把献帝接到了许昌。自此,献帝成了曹操的傀儡,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强大政治优势。

★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

如果说,曹操在创业之初,地位未显时,多用招降纳叛等手段网罗人才,那么,在他有了显赫地位之后,便凭借手中的权力,公开树起了不拘微贱,不看身世,只要有才便吸收录用的原则。由于曹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从而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从四面八方投奔曹操,造成了曹魏政权鼎盛时雄兵百万,战将千员的局面。正是他有雄厚的人才阵营,才能在19年的时间内,将长江以北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实现了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曹操创行“九品中正制”,把“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制度化,从而使魏晋以后的政治面貌为之一新,对曹操至隋唐的官僚制度,乃至官宦、士子心态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拥有人才的协助,对事业兴亡至关重要。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不乏其人,为何只存下三国,而其他人都被消灭了?缺乏人才助力是个重要的原因。

东汉时期,最初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德行与才干,由州、郡以茂才、孝廉的名义向朝廷推荐官吏候选人,由朝廷考核后予以任用。但到东汉后期,朝政腐败,贿赂成风,而士大夫中又崇尚虚名,讲究门第,使得有意仕进者不是依靠行贿钻营,就是想法沽名钓誉,以致推荐上来的人大多没有真才实学,而且并无德行。因此,当时民间流传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种现象一直到汉献帝建安(公元196~220年)初曹操当政后才开始得以改变。

曹操祖父曹腾是汉末著名的宦官首领之一,权倾一时。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太尉等要职。由于曹操出身宦官之家,尽管父亲身居高位,本人也才智过人,但在社会上仍受到许多人的鄙视。他从自身经历及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中认识到东汉选举制度的弊端,为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能将有用之才都招揽到自己周围,他对东汉选拔官吏的标准进行改革,曾连续下达三道求贤令,对社会传统观念进行强烈冲击。

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春,曹操下达第一道《求贤令》,在这道命令中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不仅为了改变东汉后期选举制度的弊病,而且是为矫正自己政权中前一阶段在选拔官员标准上的偏差。曹操在统掌朝政大权后,委任崔琰、毛蚧主持官吏的选拔与任用,崔琰与毛蚧以清廉正直著称,“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人莫不以廉节自励”。朝廷之中,廉俭之风大行,贪秽浮华之人都被贬退。但他们过于看重廉洁俭朴,从而使许多官员矫情作伪,假意旧衣破车,以求升迁。同时,用这单一标准来进行选拔,就会将一些确有才干的人排除在外。因此,当有人向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曹操就下达这道命令,特别指出“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并以齐桓公任用管仲而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事例,说明选拔官吏的首要条件是才干,只要确有才干,无论他是地位低下还是有某一方面的缺陷,都要推荐上来。

建安19年,刘备入据益州,三国鼎立的局势已基本形成,曹操并未因自己占据中原,在政治、经济上都有明显优势而稍有松懈,仍以招揽贤才作为首要任务,在这年的12月下达《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人,未必能进取,进取之人,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家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曹操在这道命令中明确指出德行与才干并不是统一的,而且再次提到上次《求贤令》中已谈到的“盗嫂受金”的陈平,认为陈平虽然品行不正,但他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基业,功不可没。因此,曹操申令有关部门不能求全责备,不要埋没那些有缺点的贤才。在看到曹操求贤是扩大自己统治力量的同时,也应看到这是他削弱并控制反对力量的方法,将那些有才干的人用官爵羁縻在朝廷中,就可减少反对自己的隐患。这比单纯用打击的方法来消灭敌对势力,显然要高出一筹。

建安22年,曹操已是63岁,在前一年已被进爵为魏王,这年四月,献帝又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但他志在统一天下,连年出师征讨,同时,也更迫切地需求贤才,于这年8月,下达《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欲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牛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在这道命令中再次重申自己“唯才是举”的方针,并指出无论是伊挚、傅说那样出身贫贱之人,管仲那样的旧敌,萧何、曹参那样的小吏,韩信、陈平那样身遭污辱并受人耻笑的人,甚至像吴起那样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才干,就要加以任用。充分表现出他的雍容大度以及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心情,同时,也反映出他与东汉时期用人传统的完全决裂。

曹操不仅用命令形式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实践中也确实贯彻了这一方针。他不仅任用荀彧、荀攸、钟繇、陈群、司马懿、何夔而等大族名士,也同样信任有“负俗之讥”的郭嘉、简傲少文的杜畿等人。而且曹操能以大业为重,不念旧恶,如张绣在归降后又起兵突袭,杀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但以后张绣来降时,曹操捐弃前嫌,对他的宠遇优于诸将。陈琳曾为袁绍撰写檄文,痛斥曹操的罪行,并辱及曹操的父亲和祖父,可陈琳归降后,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未加惩处,还委派他掌管文书往来。史称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死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曹操晚年,为了使“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制度化,便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创行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州设大中正(都中正),在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由贤德之人担任,负责品评举荐本地区的人才,并将所辖之域的士人,无论仕否,悉论才德或政绩具列品状,然后呈送朝廷吏部,按所定品格高下任命相应官职。九品中正制在最初实行时,由于不分世族高下尊卑,以“唯才是举”为原则,能够从毫末之中发现并启用一批人才,因此对于刷新曹魏政治,扭转汉世的恶风陋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魏时期,士子们对此甚有好评:“其始选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曹操死后,九品中正制仍得到切实贯彻,并为晋朝所承袭。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之际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另外,曹操还广开言路,采纳部下的正确意见。建安11年,他下《求言令》,要求丞相府及州郡属官,“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由于曹操在政治上重视选拔人才,当时各地远道而来投奔的人很多,在他的周围,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