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高平作家丛书:茹实斋吟草
8760600000004

第4章

贪嘴落得罪名垂。

做官清廉慎操守,

无隙那有蝇下蛆。

糖瓜祭灶听雨轩和临丹翁

读临丹翁先生“年俗倡诗”,有“传统蕴含民族魂”句,抚今追昔,感慨良多。炎黄子孙,年节祭神,心诚则灵,既要寄托美好愿望,就得约束自身品行,确系民族魂也。

故作五言小诗,聊表唱和。

腊月二十三,农家过小年。

糖瓜祭灶君,天阙禀良言。

老幼心灵善,妇姑品貌端。

初一驾回宫,阖家祥瑞添。

写对子

春联,俗称对子,有门心、框对、横披、斗斤、春条、福字等,寄托出人们的心境和厚望,烘托了节日气氛,是以民间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二十四,写大字”,从这天始文化人该忙活了:集市上有人借商家门口一方宝地,摆张方桌放上笔墨,挂幅“书春”字样,为人写对联换几个铜板,回村的老师学生,经商的掌柜学徒,便有人找上门来写。我是在大人鼓励下开始写的,词是编不来的,就照老“皇历”现成的,倒也能应景。节日期间,邀二三朋友沿街观赏对联,评头品足,只见字有真草隶篆,体有颜柳苏欧,联语格律严谨,寓意深邃,不啻当代书展,让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与当代春联千门一面,了无新意,成天壤之别,深感有“申遗”必要。

几多春意写不胜,

濡墨挥毫到天明。

满纸夭夭花初落,

盈幅玲珑字方成。

114窗外轻寒飞瑞雪,

心中着意抒豪情。

书联迎节寻常事,

别出心裁为薄名。

架年火

家乡过年架年火,这在中国传统年俗中恐怕是独特的,应该是远古狩猎架篝火的沿袭吧。这恰恰反映出高平历史的悠久。年柴要用桑枝桑根、松柏枝,据说可避邪。进入腊月,男人上山砍柴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城里人无山可上,乡下人便大担大担挑来卖,算起来全县不知要砍多少桑树,于是,我便对《县志》中有关“禁桑羊”的告示有了感悟,原来前辈们已经有环保意识。无论如何,薪火相传,年火给节日增添了情调,带来了红火。

一堆束薪赛山鳌,

遍插松枝桑树条。

元日清晨烈焰起,

满街余烬作蝶飘。

守岁

守岁是传统的重要年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祭祖、围炉守岁,直到子时。“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长者意为“辞旧岁”,年轻人则为长辈延寿增岁。

当今已被“春晚”代替。随着新年钟声响起,迎财神、拜年、发压岁钱,在鞭炮声中迎来新的岁月。

萧疏白发已暮年,

守岁围炉竟废眠。

坐待钟声看春晚,

倾囊分遍迎春钱。

喜听爆竹童心在,

爱贴春联老兴偏。

更阑辞寒人不睡,

五更欢笑拜新年。

春节即事

己丑春节忙得昏头昏脑,今天静下来有几件小事触动诗情胡诌下来。

电话铃声临打爆,拜年短信上百条。

惊奇老外同祝贺,越洋频频喊哈喽。

昨晚爆竹迎新春,今晨炮屑有寸深。

满街铺成红地毯,出门拜年不沾尘。

迎来送往忙昏头,端酒递烟紧应酬。

礼品鲜花堆满屋,如何处理真发愁。

己丑元宵

一冬无雪,开春喜雨逢元宵。

别样元宵景,夜来雪打灯。

梦余声一枕,窗外雨三更。

消长凭天地,旱竭洒多情。

才闻抗灾令,今夜得欢声。

惊蛰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蛰伏冬眠的动物,迎来九九艳阳天。而西方却正面临金融风暴带来的寒冬,急切盼望中国的援手,共度时艰。有感而发。

惊蛰已炸一声雷,

只见西方喊机危。

单等中华出援手,

醒狮抖擞阴霾摧。

新春惊蛰日,万物复苏时。

气动山河醒,手伸伟业垂。

时艰咱共度,发展我扬眉。

巨龙腾飞日,万民谢所为。

二月二,龙抬头

儿时听长辈人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间大旱,民不聊生。主管降雨的天河玉龙便私自降雨以救苍生。

玉帝知道后,一怒之下将玉龙打下凡间树了块碑,上写:“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二月二这天,老百姓看到玉茭像金豆,便又煮又炒,称金豆开花,祈求玉帝免龙王之罪。玉帝无奈,将玉龙官复原职升天。

所以才有二月二煮砣玉茭“喝龙蛋”的习俗。

二月二日雪初晴,

树芽才见嫩叶生。

蛰龙抬头祈雨顺,

只待春雷始备耕。

清明节有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三大冥节之一。跟冬至一样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天要上坟扫墓祭祀祖先。小时候母亲在前一天便叠烧纸、窜银锞子准备“供献”,通知本家。

上坟时总不忘在路上划个大圈,留个朝娘家的口子焚纸钱,以尽女儿孝心。祭扫忘却了家族间的恩恩怨怨成为敦亲睦族的好传统。

佳节踏青山带笑,清明扫墓云含愁。

幽林逐戏鞋染绿,纸钱风卷断肠柔。

逐利追名雄一世,淡泊守贫附清流。

愚贤百载谁辨是,高低一般皆为丘。

临江仙·立夏吟

转眼春归花谢了,

换来燕子声声。

禾染碧野青青。

伤春时太短,

诗袋未填平。

长恨无才描倩影,

花残犹有深情。

短吟长叹难心平。

青春从此逝,

妙笔待来生。

满江红·端午节

岁月悠悠,

又端午,缅怀忠节。

包米粽,红丝菖蒲,

雄黄酒烈。

万户家中熏苦艾,

龙舟卷起千堆雪。

祭先贤,忠义恸千秋,

民怀切。

屈子愤,

肝胆裂。

“怀沙赋”,

声声血。

叹家亡国破,

难保志洁。

习俗传承含深义,

辉煌遗产铭勋业。

向汨罗,洒酒酹千杯,

赋词阙。

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双巧手的意思。是夜,少女们在庭院陈瓜果、焚椒香、对月穿针、以争高下。七月七鹊桥会更成为“两情岂在朝朝暮暮”注脚。

七夕又临忆乞巧,家家秀女望碧霄。

穿针对月竞心慧,织锦寄郎把情捎。

智巧求来好立命,红线穿尽不知劳。

当代女姣谁动针,前程只用键盘敲。

鹊桥仙·七夕

七夕穿针,双星暗动。佳话年年传颂。牛郎织女苦相逢。实可悲,人间难共。

两心相悦,男女相爱。那堪真情撼动。银河岂能阻牵手。更何况,神舟已送。

附:许永忠和诗

又是女郎会星空,迢迢银汉烟雨中。

千年情分心心印,一寸相思夜夜通。

风雨人间冬复夏,欢歌仙界祸耶荣。

泣泣双泪莫怨叹,斗转时光又匆匆。

附:听雨轩和诗

七夕星汉逢佳期,牛女鹊桥话别离。

知否和谐凡界美,鸳鸯长伴爱河栖。

附:国祥和诗

七夕心绪翻,感慨忆当年。

从戎千里远,相聚眼望穿。

探亲期未满,电报摧即还。

相思复而始,再见待来年。

寒衣节①有感

大地含悲草木衰,寒衣焚送到坟台。

鲜花珍馐表心意,冥器纸钱尚寄哀。

不忘祖先遗大爱,应知后代祭枯骸。

黄泉路隔难享用,孝敬当前更释怀。

注:

①农历十月初一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为天冷了该为逝去的亲人的添置寒衣了,所以又称授衣节、秋祭。这天上坟祭祖以寄托怀念和哀思。

附:国祥和诗

寒衣节时寄寒衣,孝子坟前尽孝心。

可叹世间多忤逆,身后方知慰双亲。

附:金堆和诗

茔头只说草木衰,儿女又笑旧灯台。

寒衣已送长享祭,美德欲递枉作哀。

祖辈遗芳留传统,后昆蔚焕莫行骸。

先贤佝劳成体验,愧为人子我伤怀。

附:许永忠和诗

忍见菊花荣复衰,秋风秋雨过坟台。

紫荆一树摇落叶,荒草满目结子哀。

片纸张张尽人意,寸香节节慰灵骸。

绵绵瓜瓞绳祖武,忠孝传家万古怀。

婚庆四首

迎亲车队

一溜婚车似游船,爱河两岸去又还。

百年修得同舟渡,多采人生始扬帆。

礼仪主持

风度翩翩一后生,何时月老变年轻。

无由婚牒不须寄,玫瑰一支系红绳。

婚宴

筵比琼林羽觞飞,山珍海味尚可追。

不负主人殷勤劝,家家扶得醉人归。

宴乐

中西乐器锣鼓经,未动琴弦已有情。

多少流行祝酒曲,声如天籁无人听。

春信

惊蛰把春风吵醒,

春风染绿了柳条;

柳条拂打着耕牛,

耕牛拢出了犁壕。

燕尾剪开绵绵的雨幕,

蜜蜂抖落阵阵花潮。

小草托着理想破土,

种子埋下丰收的祈祷。

春雷、春雨,

春风、春涛,

春信像一杯甘醇的酒,

迟暮的心碎了,碎了!

《高平市歌》朗诵词

首羊山讲述着远古传说,

丹河岸飞舞着雪白梨花。

定林生辉,金峰流霞。

太行山上的明珠——高平,

这就是我的家。

神农炎帝开启文明华夏,

长平之战奠定一统天下。

英雄辈出书写时代风云,

悠久历史铸就高平文华。

136如今创业逢盛世啊,

构建六市再写新神话。

爱高平,谋发展,

和谐城乡铺开新图画。

高平之歌

历史长卷从头阅。

神农根祖,

精卫魂杰。

长平战地,

廉颇气节。

太行风火,

抗战浴血。

涌现出多少英杰。

伟业传千载,

威名撼山岳。

地灵人杰,

138谱就高平文明阙。

经济振兴再腾越。

七佛滴翠,

发鸠泉泻。

煤铁化冶,

三晋前列。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灿烂明天大笔写。

肝胆铸辉煌,

强市志揽月。

万众一心,

绘出高平新一页。

《天路》朗诵词

在那世界的东方,

耸立着雄奇的喜马拉雅。

号称地球第三极啊,

有着令人窒息的海拔。

巍峨的青藏高原啊,

到处披着迷人的面纱。

一首天路的赞歌,

就像雪域圣境的雪莲花,

那样的芬芳,那样鲜活。

它歌颂新时代人间神话,

它歌颂筑路大军的热血年华。

神奇的天路啊,

140让人间温暖不再阻隔。

天堑变通途,

丰富宝藏将得到开发。

祥云般的天路啊,

像美丽的彩霞,

将祖国妆扮,

将江山美化!

楹联

挥毫抒民意申奥壮国威

为北京申奥撰

世有公论佳医案可圈可点

义无微辞好品性亦庄亦敬

为杨世义追悼会撰

医贯中西同仁扼腕归西去

义通古今学友思情入梦来

为世义敬挽

痛失友哀思难抑

悲无声长歌当哭

悼铁文

霜染秋菊艳

书展翰墨香

为老年书画展撰

齿德俱尊自强一生传佳话

形神同逝芳名百世着清风

挽素琴姐

庆重阳佳节

展老年风采

书画展广告词

天赐机缘光影世界谁争先

马得其主人生征途自奋蹄

为天马摄影部撰

一世廉洁常自持

两袖清风伴我生

为党员干部书展撰

古陵山因棋入胜

箕子洞为山增幽

为陵川县棋子山撰

上溯炎帝立耒耜教稼穑根祖文化发掘,羊头称圣地

高踞太行求和谐赶百强老区精神承传,高平大其昌

遍地小康之花笑迎走进新农村

独有华夏瑰宝挥手飘过太平洋

为市征联撰

砚水涟漪荡严师胸臆

红楼翘楚昭学子前程

为一中撰

一、春风伴我行犁韵锄歌成大雅

1.政策顺民意村富家丰达小康

2.秋声随风到雁鸣蛩吟入画图

3.秋色经霜染果红叶黄入画图

4.冰画随君看山曲水岚出天然

二、十七大春风浩荡荣繁九野

1.零八年奥运高歌响彻五洲

2.零八年奥运中国扬威八方

三、飞雪映灯雪舞灯摇雪打灯

摇花动影影动花移花弄影

为西关居委征联撰

摄协搭平台展示高平风采

影楼拓空间细描光彩人生

为树威撰

浓蘸深情写盛世

虚怀淡泊度华年

浓蘸丹河一泓水写盛世伟业

虚怀羊山万象景度华年春秋

悲折雁翼老年书协缺头雁

痛失同盟翰墨笔阵伤同仁

挽赵湘贵

体健尚称勤劳如初才两月忽千古

乐观共赞俭朴向年过六旬竟九泉

挽赵桂花

追赶百强三个项目全国榜上有名

关心民生十大工程政府功德无量

用所学大学生村官广阔天地惠三农

上电脑新一代青年网络世界闯市场

为2008年市征联撰

天马行空广阔市场任我闯

彩色世界缤纷影像由您挑

为天马摄影部撰

蘸丹河清泉抒长平情韵

借羊头雄姿写泫氏史诗

门迎巍巍七佛凝紫气

户临潺潺丹水泛祥光

一、东风助我再发新枝荣胜日

1.时代摧人重描规划绿西山

2.政策归心又添利好惠三农

二、辉煌三十年光照十三亿

富裕千万户商通五大洲

三、天地人和生百福

精气神足纳千祥

为西关征联撰

长平自古多才俊

老树逢春繁新花

为元宵书展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