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32

第32章 人民币国际化,臆想还是理想? (1)

国际货币

首先要解释一下“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说法。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能够变成所谓的“国际货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按照专家们的说法,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这一条最重要;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一条也很关键。

以上的三条内容,可以说是衡量一种货币是否是“国际货币”的通用标准。

“国际货币”,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世界货币”,就这个词儿的含义来说,其实就很值得说道说道。

在实物货币年代,人们都采黄金、白银或者铜的重量来作为货币,货币的额度本身就是实物商品的数量,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拿出去就是国际货币,自然无所谓是否国际化的说法。对于要与外国进行交易的某个经济体来说,最多要关注的,是这个国家习惯于使用黄金、白银还是青铜,他们的比率又是多少……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货币天然是金银”,黄金、白银或者铜具有作为货币的天然属性,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商品,凝结着人类的辛勤劳动,自然可以作为贸易凭证。

所以,如果要说最早的国际货币,其实是黄金和白银,甚至包括铜币。

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真正地联系到了一起,而最早在全球通行的货币,应该是伴随着两个全球性殖民帝国的崛起——这就是西班牙和荷兰。在这两个国家的鼎盛时期,西班牙银元以及荷兰盾银币,完全可以配得上“国际货币”这样的名号。

第一个可以称之为国际化的纸币,是英镑。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金本位的国家,从1717年~1914年的近200年间,每一张英镑纸币所代表的黄金数量从未变过。任何一个人拿到了英镑,随时随地可以兑换成黄金,如此硬通和有信用的货币,人们如何能不喜欢?

英镑能够轻易地“冲出英国走向世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英国占领了大片大片的海外殖民地,作为殖民地统治者的“白人老爷”们所使用的英镑纸币,当然会在殖民地广泛流通,更何况还能随时随地兑换成确定数量的黄金,英镑纸币的国际化自然是顺理成章。

总体而言,英镑纸币的国际化与“日不落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当日不落帝国的纸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再也撑不起黄金自由兑换的面子时,它的“国际地位”自然就慢慢弱化。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国际储备货币第一名的桂冠则花落美元。

相比较英镑纸币200年里保持其价值不变,美元纸币的价值则在1934年1月被罗斯福总统一下子打了6折还多(由原来的相当于1.504656克黄金变为相当于0.888671克黄金)——尽管如此,美元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唯一仍然能够保证兑换成黄金的纸币,当时也只有美国拥有这样的实力。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随后又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其在欧洲国家的流通,这样一来,英镑纸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王者之位”让位给美元,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随着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一个决定(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点燃了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通货膨胀的火源,5000年的经济史就此改变——世界人民从此生活在纸币的阿拉伯数字幻觉之中,今年100,明年120,后年150,财富增长似乎永无止境……

“国际货币”也由此陷入了群雄逐鹿的状态。

不过,再怎么“群雄逐鹿”,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领域始终稳坐头把交椅,老二、老三、老四的位置倒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从英镑到德国马克再到日元,从法国法郎到瑞士法郎,直到1999年欧元异军突起之后,老二的位置才确定了下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1年第二季度国际储备货币构成情况见下图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外汇储备的掌握情况,国际货币储备被分为已分配储备(Allocated reserves)和未分配储备(Unallocated reserves),而已分配储备中又被划分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以及其他货币(Claims in other currencies)。

显然,人民币目前并没有在国际储备货币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要是从历史上来分析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也颇有点搞笑。在中国的宋代、元代、明代,那个时候中国经济总量差不多占了世界一半,是当时最为强大和富裕的国家,而且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在使用纸币,但世界其他各国商人来到中国做贸易,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带一堆中国的纸币回家当做财富来储存,他们认的要么是黄金白银,要么是铜钱,最不济的,至少也要是中国的瓷器、香料、丝绸等实物商品。

由此来看,在美国关闭美元兑换黄金窗口之后,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依然都把天量的美元纸片作为财富储存,真可谓是人类5000年经济史亘古未有之奇观!

根据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说法,“货币国际化”只有在金汇兑本位时代以后才具有意义。从典型货币的国际化性质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强权辅助下的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助成的国际化、金融市场改革推进的国际化,三种类型的代表货币分别是英镑和美元、马克(欧元)、日元。

显然,就可预见的时期来看,强权辅助下的国际化——英镑与美元的国际化都是人民币无法复制的经验,那就只能看看德国马克(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经验了。

从德国马克到欧元

继承了德国马克稳定性的欧元,可谓是当今世界上币值最稳定的纸币,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在2008~2009年津巴布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之前,世界上面额最大的纸币居然是“德国制造”——在1922年~1923年的通货膨胀中,德国马克纸币的最大面值为100万亿!

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惨痛教训的德国人,对于货币价值稳定始终报以高度警惕,对于政府支出的财政约束极严,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对货币贬值容忍度最低的国家。

这方面有个显著的证明,发行国债是西方国家发展经济的惯例,在西方已经实施了几百年,但德国政府在二战后却一直对此非常谨慎,1983年西德才第一次发行马克国债。

1971年之前,美元与黄金挂钩,是唯一的国际货币,西德马克与美元挂钩,1个美元等于4个德国马克,这一汇率从1945年~1971年一直持续了27年。这一阶段,由于美元能兑换黄金,德国马克不能,所以这一阶段的货币储备根本没有马克什么事。

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美国人开足了马力印美元,导致了美元纸币的快速贬值,美元购买力急剧下降,作为国际货币的价值稳定性遭到质疑。相比之下,尽管德国也同样受到1970年前后石油危机的冲击,但德国马克却在币值稳定方面表现优异。

1970~1989年的20年间,德国的通货膨胀率在西方大国中是最低的(当时的意大利则是最糟),相比较美国、英国等动辄百分之十几的数据,德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区区的3.9%,这就给德国马克这种货币树立了极好的信誉,导致最终整个欧洲大陆的货币价值其实都在以德国马克的名义支撑。

与中国现在许多人极力希望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相反,在1980前后,德国政府甚至不鼓励国际贸易使用德国马克,因为这会干扰德国中央银行对马克数量的控制,进而影响德国马克币值的稳定。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德国人根本没有主动推动“马克国际化”——纯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之后德国马克20年的表现让世界人民无比信任,因此不得不变成了国际货币!再加上德国经济体比较庞大,进出口贸易占了欧共体国家的60%~70%,相比当时美元价值的极度不确定,大家实在太习惯于使用德国马克了。

依赖于德国马克的稳定以及德国庞大的经济份量,当时的欧共体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52年,西欧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合伙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到了1965年4月8日,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上述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EC)”;欧共体成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合作日益密切,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

在1990年7月开始尝试资本流动自由化,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第一阶段开始实施。

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了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条约生效,对欧洲各国的财政约束纪律出台。

《欧洲联盟条约》规定,在欧共体内部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并且把降低财政赤字作为目标。同时,各成员国必须将国债与GDP的比保持在60%以下。

3%和60%的这两个指标也成为其他欧盟国家加入欧元区必须达到的重要标准,而这次“欧洲五国”欧洲五国(PIIGS),指的是2009年以来爆发了债务危机的欧元区五个国家——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分别用其首字母合称。

所爆发的债务危机,就是因为这些成员国长期没有遵守上述目标的结果。

1995年12月,欧盟决定使用欧洲单一货币,名称叫做“欧元(Euro)”;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区域货币一体化进入加速阶段;1999年1月,欧元诞生,2002年1月,欧元开始在欧元区正式流通,各国主权货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由于德国是欧元区经济份量最大的国家,再加上德国马克优异的通货膨胀控制记录,新面世的欧元很快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欧元区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相比较美联储快速增长的钞票供应,欧元币值始终保持稳定,而欧盟的财政纪律约束使得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不能随便滥印钞票,这也加大了人们对于欧元的信心——欧元/美元的汇率一路升值,从2002年的0.8左右一直升值到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5左右。

相比较美元,升值的欧元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有吸引力,多个国家开始将欧元纳入自己的外汇储备之中。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欧洲国家之外,也有更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欧元进行结算,这进一步推进了欧元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