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23

第23章 通胀还是通缩 (1)

天上掉馅饼

问一个问题:“天上会掉馅饼吗?”

的确,一般人都认为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问题是,不管你信不信,自从货币出现以来,世界上一直有人试图从天上接馅饼,到今天依然如此。

更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确也白白接到了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怎么回事呢?还是先讲点小道理。

假定全中国只有100个馒头、100碗米饭和200元钱,正常的对应关系应该是1个馒头和1碗米饭都是1元钱,现在社会上的钱一下子变为400元,有人看出来馒头比米饭能多储存两天,于是就用自己手头的钱买馒头存起来,导致馒头从1元涨价到3元……

你说馒头价格能不能降下来?

中国移动专门请万科的老总王石做了一个广告,他站在珠峰顶端,豪气干云地说:“我能!”

是,政府动用行政手段,甚至国家权力机关,的确能够强制让馒头价格下降。

比说从3元降到2元吧,但钱的总量有那么多,你强行规定不让馒头涨价,那就只能米饭涨价了,于是1碗米饭价格就立即从1元涨到2元。

反过来理解,如果200元钱的数量没有变,因为小麦减产,馒头变成了80个,于是馒头开始涨价,借用国家政府部门的话来说,假定有人囤积投机,导致1个馒头变成2元,用来买米饭的钱就只有40元,那么1碗米饭就一定会降价为0.4元。

上面说到的米饭和馒头都还是属于一般的东西,如果要是考虑到房子这种“大件商品”的话,更是不得了,因为房子价格在所有花费中的比重很大,房价稍稍上涨10%,其他几乎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必须大幅度下跌才能应对。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到处看到涨价,却几乎没有看到降价的东西——尤其是房价暴涨了好几倍,其他物品价格却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在持续地上涨!

推断下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变多了,而且是变得太多太多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1990年代早期,全社会人民币的数量每年只不过增加4000亿左右,到1990年代后期,年度增加额达到了1万亿左右;2003年前后,达到3万亿元左右,2007年左右,达到了6万亿元左右;到了2009年,一年就猛增了13万亿!

1990年初人民币供应量是1.53万亿元,到了2011年10月底变成了81.68万亿元——22年增长了53倍,这样满天的钞票撒下来,你说让不让物价上涨?

诚实地说,这整天想着“天上接馅饼”好事儿的,并不是信用纸币体系时代才有的思维,而是自从标准的金属铸币出现以后,这思维就从未从统治者头脑中消失过。每一位当权者,无论是国王、皇帝还是议会、总统,他们都试图采用直接增加钱币数量的办法,来为自己奢侈无度的花费、连绵不断的战争、光辉不朽的业绩筹集资源……

在金属铸币的时代,铸币贬值的方式总结起来有三种:

第一种,说白了就是缺斤少两,降低铸币重量——比方说本来某种铜钱的重量是12铢中国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秦汉时代1两=4锱=24铢,著名的“秦半两”铜钱标准重量就是12铢。

,我给铸造成8铢或4铢,让它缩小一点、变薄一点,卖东西的人一般也不会注意到,这样岂不是就从容实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目标?购买到的东西自然也就翻倍了。咱中国古代使用铜钱,就不断有政府带头“缺斤少两”,搞什么榆荚钱、鹅眼钱、綖环钱榆荚钱、鹅眼钱的意思是铜钱像榆荚、鹅眼一样大,綖环钱是方孔超级大外面只留一个圈儿的铜钱。

等减重钱。

第二种,是虚增铸币币值,说白了就是玩数字概念——比方说当前铜钱重量是5铢,我发行一种重量为6铢、7铢或者10铢的钱,却规定这种钱一枚当以前的钱10枚、100枚、1000枚,这样一来,天上的馅饼岂不是哗啦啦地往下掉,铸钱人那不是嘴巴都要笑歪了?别笑,历史上无数次有人干过这样的事儿,大赚而特赚平头老百姓的钱。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里刘皇叔的那个以“仁义”和“正统”而著称的蜀汉政权!

第三种,就是以次充好,采用更加便宜的贱金属替代较贵重的金属,降低材料成本——这个应该先要有个认识,那就是银比铜贵、铜比锡贵、铜比铁贵、铜比铅贵。比方说,本来是银币,我给改成镀银铜,再改成纯铜,再改成铜镀锡,再改成纯锡,再改成铁镀锡——这个通过“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的钱能生钱的事儿,就发生在罗马帝国时期最常用的迪纳利乌斯(Denarius)银币身上。

不过,当信用纸币出现之后,以往的金属铸币贬值方式一律都显得忒小儿科了。

在金属铸币时代,政府玩弄“天上掉馅饼”的游戏毕竟还不是那么称心如意,不管是钱币变小变薄还是加锡加铁,这种拙劣行径老百姓一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这常常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严重不满,如果民众反应更激烈的话可能会选择造反而让政府垮台。

纸币出现以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变得简单而且隐蔽得多了。

可不,不就纸片上印一个数字吗?谁不会啊?至于我是否多印了,老百姓怎么能知道?

关于货币的无敌秘籍就这么被发明了。

于是政府就这么偷偷地增发纸币,天知地知我知,你民众可就不知道了,等民众差不多醒悟过来的时候,你的财富早就被掠夺一空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纸币可谓是为通货膨胀创造了最好的温床,被众多现代经济学家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的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考察了所有纸币的命运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纸币,对于使用它的国家来说始终是一种灾难。”

为什么呢?只有一个原因——人性。

由于人性的自私、贪婪和不自律,导致纸币发行者始终面临着“天上掉馅饼”的诱惑,一旦遇到危机,或者想取悦某一利益集团,或者为了自己奢侈无度的花费,或者为了战争,或者为了镇压反抗,甚至是为了赈济灾民,增发纸币就成为最快捷的选择,于是纸币的数量猛增,通货膨胀最终把人们对货币系统的信任全部毁掉,然后就是各阶层人民对这个政权完全丧失了尊重,国家陷入灾难。

政府每一轮凭空印刷纸币,都相当于稀释现有纸币的价值,相当于把手伸到每一个老百姓口袋里掏钱,掏来掏去,老百姓的财富被掏得一干二净,政府还在那里可劲儿印钞票呢,你说那钞票最后怎么可能不贬值得像废纸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控制了纸币发行权,谁就可以轻松掠夺全体民众财富并将其转移。

在金属铸币时代,物价上涨幅度一般也不过几倍、几十倍或者几百倍,而信用纸币出现之后,通货膨胀水平绝对让以往的所有铸币时代都相形见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范围内纸币通货膨胀的记录由魏玛共和国治下的德国马克所创造。1923年11月德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三百万倍;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纸币通货膨胀的记录由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法币系统所创造,1948年8月其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上千万倍;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当属2000年~2009年的津巴布韦,根据有关计算,其通货膨胀率居然达到了几万亿倍!

通胀的规律

无论是前面讲到的馒头米饭的道理,还是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就是一种印刷机现象,印刷多少钞票,通货膨胀就是个什么样子。

根据弗里德曼针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以色列以及拉美等众多国家长期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数据的分析,通货膨胀与钞票数量存在着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对应关系。

德国和日本30年钞票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对比以上图表均引自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第八章。

德国和日本30年钞票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对比以上图表均引自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第八章。

既然钞票数量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完全一致的对应关系,那么普通人更感兴趣的问题可能是,通货膨胀究竟在钞票发出来之后多久才会发生?

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虽然不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或者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那样有着确定的规律,但通过总结几千年、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纸币体系下的通货膨胀案例,我们还是可以寻觅出通货膨胀的一些规律。

想象一下,凭空印刷出来的新钞票首先进入到某些人的手中,他们拿着这些钞票去买东西,第一个卖东西的人并不知道钞票数量变多了,他还是保持原来的价格出售,由于观察到销售额上升,卖东西的人赶紧去进货,进而导致商品和货物的需求增加,工厂开始加速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产品的产量开始增加,就业也开始增加,他们都以为自己多挣到了钱,这就成了政府告诉我们的所谓“经济繁荣”。

然而,随着一些人手中钞票数量的增加,他们开始买入房产、股票、黄金等能够长期保值的物资,于是这些物资的价格开始上涨,人们慢慢也发现钞票越来越多,看似挣了很多的钱,实际上能够换到手的财富却越来越少,他们要求提高报酬,要求提高自己出手产品的价格,这进而导致了全社会价格的升高,于是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通货膨胀一旦真实地发生,那些本来以为自己挣到了更多钱的人,就会普遍感觉受到欺骗和玩弄,他们本来以为能够购买更多的东西,实际上在价格上涨之后,他们还是购买原来的那么多东西,产品开始积压和过剩,原来由于增发钞票而刺激出来的产能也毫无用处,大量的人失业,产品产量开始下降,无数的资源、产品被浪费掉——这就是一些御用经济学家口中所谓的“经济衰退”。

根据所谓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陷入衰退,我们再次增加钞票供应,继续刺激生产,继续玩弄所有人,然后又一轮的“经济繁荣”来了,就这样,周而复始……

根据弗里德曼的研究,在欧美等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钞票数量的增长反映到商品价格的增长上的时间滞后大约在12~24个月;对于20世纪后期的拉美国家而言,由于长期持续的严重通货膨胀,人们习惯于政府的滥发钞票,所以人们得到钱之后就会尽可能的花出去,由此导致钞票数量增长与通货膨胀发生的时滞缩短到6个月左右。

不过,笔者认为弗里德曼还没有提到另外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极端情况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一段时间,由于改革开放之前几十年人民币的价值都十分稳定,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极不完善,老百姓也过惯了苦日子,这个时候人们得到新的钞票,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它储蓄起来以备后用——由此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府在开始好几年里大量增发钞票,但通货膨胀常常是在好几年的时间里都并不显现,只有当大家忽然发现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在以极不正常的速度上涨之时,害怕自己的财富变成废纸,他们才会赶紧去提取钞票,不顾一切地把它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