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风生水起交好运
8733600000028

第28章 风水政治 (2)

接下来,由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回奏,此人略懂一点风水理论,因而谈起来头头是道:“孝陵在钟山,古称龙蟠虎踞之地,最为形胜。其龙脉自茅山来,历燕冈、武歧、华山、白云峰、龙泉庵一带至陵,共90里。按祖制,环陵20里内禁例甚严。今新开诸窑,若碍龙脉,自当严禁。只是愚民无知,以前似不必究。再者,臣还看到宗室举人朱统鐼的上疏,其中言称孝陵水口关砂诸处,亦有私取红石。所以,连同陵后龙潭一带皆当查看。此外,前年有泾县百姓全大功也曾上疏言说泗州祖陵和风阳皇陵二处也应照管。”崇祯追问:“是全大功?”其他人站在一旁答曰:“是全大功。”接着,蒋德璟又奏道:“泗州地稍低,闻大水时几没陵山砂脚,风阳陵龙脉来处亦有凿开池塘者。”崇祯听后,回头顾问阁臣:“这事怎么过去就没有听说过。”大家都推说不知。于是崇祯便休会赐宴。

按祖制,宴请群臣皆在午门外或文华门外,只有郊祀庆成等少数仪典才在皇极殿举行,而中极殿只用来宴请过亲王。现在,崇祯不仅打破祖制,于祈雨时节破斋赐酒,宴请诸臣,而且,宴前他还到各席察看,并亲手为每桌插上了两树花。由此可见这次会议非同一般了。

饭后,崇祯又特命礼部侍郎蒋德璟再奏。蒋于是即兴谈了一些孝陵、祖陵的事体,并发挥说:“中国有三大干龙。中干旺气在中都(即风阳),结为凤泗祖陵;南干旺气在南京,结为中山孝陵;北干旺气在北京,结为天寿山诸陵。这三大干本朝独会其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之福(崇祯插话:‘这三大干龙都从昆仑山发脉来。’蒋答:‘诚如圣谕。’)。儒言南北两戒,南戒自岷山幡冢来,负地络之阳,至扬子江入海,为南京。北戒自黄河积石来,负地络之阴,至天津入海,为北京。是两戒山河形势,皆两京收住。

”崇祯问:“这北戒是至天津人海吗?”蒋答:“北戒自太行山一带过天寿西山,入京城,至天津,便是大海结聚处,就是西山一带龙脉过处亦不宜开窑口。”崇祯点点头说:“西山一带亦当照管。”然后考虑了一会儿,即命成国公、新乐侯、礼部尚书等3人特往南京孝陵,会同奉祀及守备神宫监、礼部礼科,勘察附陵30里及龙脉经行处并左右砂水,“俱不许开石烧灰。凡新添窑房悉行拆毁,树木桩楂,或宜移去,或宜栽补,俱详察便宜。行至泗州祖陵、风阳皇陵一并严行踏勘,如有势豪大姓把持,立行参奏治罪。”最后,赐成国公路费200两,彩缎20匹;赐新乐侯路费150两,彩缎15匹;赐礼部尚书路费100两,彩缎10匹。命再赐茶。于是,这场有关风水的“国务会议”,遂告结束。

结果如何呢?

尽管崇祯皇帝如此大动干戈,保卫“风水”,然而最终还是挽救不了朱明王朝的覆灭命运。这或许是因为“天理”终胜“地理”吧。

4.东陵风水谁选定

在北京以东250里左右的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主峰南麓,有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这就是埋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个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的清东陵(图87)。

清东陵四周群山环绕,正南留有天然山口,中间一片近50平方公里的原野,坦荡开阔。山高而不穷,峦青峰翠;水阔而不恶,波碧流缓。是谁选中这块作为皇家陵寝的风水宝地呢?

据说是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最先相中的:昌瑞山上曾遍布长城,明末,崇祯皇帝巡视到此,他登临送目,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漂缈;风吹海树,碧影森叠;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崇祯皇帝不由为之心动。他以为昌平天寿山已无“佳穴”,因而应该在这里开辟新的陵域。可是未等他的“寿宫”破土动工,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打进了紫禁城。仓皇出逃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竟吊死在煤山(即景山)脚下那棵歪脖树上。朝代变更,山河依旧,明朝亡国之君未能如愿以偿的“万年吉地”,于是就被清王朝开国之主占用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尝校猎遵化,至后为孝陵之地,停辔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为朕寿宫’。因自取佩蚧(即指环)掷之,谕待臣曰:‘蚧落处定为穴,即可因以起工’。后有善青鸟者视之,相惊以为吉壤也。”

以上两种说法到底哪个属实呢?回答是:都不属实,真正的选择者另有其人。

康熙四年三月十六日,江南徽州府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呈进两篇“摘谬论”。一篇摘汤若望“新法十谬”;又一篇摘汤若望选择荣亲王安葬日期误用“洪范五行”。皇帝命令议政王等共理此事,逐条逐款查问。杨光先、汤若望各言已是,历法深微,五行玄妙,难以分辨是非。最后竟做出这样的定论:“天佑皇上历祚无疆,而汤若望止进二百年历,俱大不合。其选择荣亲王葬期,汤若望等不用正五行,反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拟钦天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品挈壶正杨宏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

已故刘有庆子刘必远、贾良琦子贾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等俱斩,立决。得旨,汤若望系掌印之官,于选择事情不加详慎,辄尔准行,本当依拟处死,但念专司天文,选择非其所习;且效力多年,又复衰老、著免死。杜如预、杨宏量本当依拟处死,但念永陵、福陵、昭陵、孝陵风水皆伊等看定,曾经效力,亦著免死。”在《九朝东华录》记载的这件事里,透露出杜如预、杨宏量等计时官不仅勘测过孝陵,而且对入关前的列祖三陵也进行了相看风水,他们以此才华和功绩,才免受了千刀万剐的极刑。由此可以推定,是杜、杨等人选择了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图88)。

为什么在这里传说和事实有如此大的出入?我想,其谜底恐怕只能从风水的政治功能上来寻找。众所周知,清统治者人关伊始即声言其“国家之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并诡称由于“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所以“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在这种政治思维下,编造一段崇祯皇帝亲选风水,可是又因李自成攻入北京,不得享用,从而才传给清世祖的风水“佳话”,对于阐述其政权的合法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高明,特别对赢得汉人之心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伪说东陵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也不失明智之举。这是因为,风水事关江山,承认风水是别人选择的,就等于承认上天除天子之外,在人间还有其他代理人,这些代理人共同将法统授予天子。这虽说显得谦虚一些,但说起来总有点不那么光彩照人。因此还不如不要这些拉皮条的人,而直接从上天手里接过王冠自行加冕为好。这种政治隐私,乾隆在《哀明陵三十韵》中无意之间也做过泄露:“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间开。左环右拱实佳城,千峰后护高崔巍。昌平黄土诚富地,永乐曾以亲临视。英雄具眼自非常,岂待王廖陈其艺。或曰十三气数尽,朱明祚以此为准。是盖形家惑世言,承天造命惟君允。”看来,这位皇帝佬也太霸道了;不仅不满足于其同类在权力、金钱上位居人极,而且还要他“英雄具眼自非常”,在艺术上也独占鳌头。可怜江西风水大师廖均卿(一说山东王贤)两年踏勘选择,被他一句“岂待王廖陈其艺”,就给一笔勾销了。既然对待事不关己的明陵选择人尚且如此刻薄、霸道,更无论本朝人物了。

5.慈禧、光绪斗风水

在秀丽的北京西山群峰之中,耸立着一座古树参天、气势非凡的妙高峰。在这里,埋葬着慈禧的妹夫、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环。

奕环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后来被封为醇亲王,故当地百姓称他的陵寝为七王坟。在道光皇帝的九个儿子中,除咸丰皇帝外,醇亲王与恭亲王是比较能干的,他们都曾在一段时期把持朝政,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有过重要活动。

七王坟的营造,早在光绪登基之前就已开始。根据奕环《退潜别墅存稿》里的《九月十九日看定妙高峰风水志并序》和《遣色克图同堪舆赴妙高峰兴工定穴志感》两诗的记载可知:同治七年(1868年)夏天,他因病后气弱,“弗克趋公”,蒙太后赏假,至蔚秀园小住旬余,又往西山响堂庙避暑,该庙为昔日在他府中服役的太监王照禄、王正光所建造。当这两名旧仆听到主子尚无陵寝时,便告诉奕环,山南有个地方叫九龙口,“九峰环抱,局势颇佳”。于是,奕环请风水先生托某往视,托某看后,竟不置可否。

秋间,闻有堪舆李唐,字尧民,深通斯术。于是请假邀与俱往。周视上下,据云,山高地狭,万难适用……王照禄复告以山北最高之峰,名妙高峰,盍往视之,余尚犹豫,护军校色克图、太监曹进寿从旁敦促,姑为一游。北行二十余里,甫露峰峦,尧民即遥瞩称善。至则层嶂巍峨,丛林秀美,遍山流水潺潺,其源澄澈如镜。山高三里许,凭凌一望,目极百里,洵大观也。尧民深赞不已,指古松西北,为来龙正脉,点穴最佳。余喜极,不复狐疑,一言决断。

以上便是奕环在妙高峰选择陵寝基址的过程。当他看到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时,简直兴奋得忘乎所以。于是高兴之余,又吟长律一首,该诗最后部分说:“石凑玲珑骨,林开锦绣屏。细流分径曲,斜日印渊淳。鱼漾千头碧,龙磐百尺松。奇缘钟造化,佳气郁峥嵘”其中“鱼漾千头碧,龙磐石尺松”一联后,奕环曾自注道:“老松高六丈许,银杏树一株,围三丈五尺,清阴盈亩,重实累累,皆数百年物也。水源出石罅,周砌以石,游鱼千余头,堪舆云是生气。”然而正是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在奕环死后多年,为他惹来了麻烦,使他在地下也不得安生。

原来,奕环去世后,随着光绪皇帝日益年长,与慈禧之间的权力角逐日趋激烈。尤其甲午战争以后,帝后两党壁垒分明,鸿沟日深。据《德宗遗事》记载:醇亲王墓道前,有银杏树一株,其树八九合抱,高数十丈,盖万年之物。英年谄事太后,谓皇家风水,全被此枝占去,请伐之以利本枝。太后大喜,然未敢轻动,因奏闻于德宗,德宗大怒,并传谕曰:尔等谁敢伐此树者,请先砍我头。乃又求太后,太后坚执益烈,相持月余。一日,上退朝,闻内侍言,太后于黎明带内务府人往七王园寝矣。上急命驾出城,奔至红山口,于舆中号啕大哭,因往时到此,即遥见亭亭如盖之白果树,今却不见。连哭20里。至园,太后已去,树身倒卧。数百人方斫其根,虑其复生萌叶也。诸臣奏云,太后亲执斧先砍三下,始令诸人伐之,故不敢违也。上无语,步行绕墓三匝,顿足拭泪而归,此光绪二十三年事也。

对此事,翁同龢在日记中亦有所记载:“(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七日,晴,是日已正,上谐醇贤亲王园寝行释服礼,卯初起行,未初回园,寅正见起……园寝有银杏一株,金元时物,似前月二十三日事,懿旨锯去,使明堂展开,大七尺半,群蛇所窟。”

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百日维新时因上书而闻名都下的王照,曾为此写诗一首:“甘棠余荫犹知爱,柳下遗邱尚禁樵。濮国大王天子父,南上莫保一株槁。”

光绪贵为天子,然而却没有能力保护他父亲坟上的一棵古树。这种儿皇帝的境况,说起来,也够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