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希特勒之秘
8733200000006

第6章 纳粹党之秘(1)

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壮大,而在永恒的和平中它只会灭亡……

“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与弱者混杂,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伟大,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凡是想生存的,必须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残酷,却是现实……”

1.希特勒参加了一个现成的党

1919年9月的某一天,希特勒下士突然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调查一下慕尼黑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体。

当时的德国秘密结社的风气很盛,各种政治倾向、团体都纷纷出现,主张宽容和人道,反对战争。与此相王、伯爵、男爵、工厂主、教授和大学生。

军方对工人的团体一直很疑忌,因为它们常常受到社会党或共产党的控制。但他们听说“德国工人党”这个小团体有些特别,所以想调查一下。

希特勒奉命去参加该党集会。

这次集会一共有二十五人参加,地点设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房间里。

希特勒从一开始坐到散场。

党内会议沉闷而平常,他感觉不到这个组织的新奇之处。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对现状不满,都觉得有必要组织一个新党,真正成气候的却不怎么多,一般都过不了多久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希特勒认为这个党也会是这样的。

散会后,希特勒起身回去,这时,有一个人从后面追上来,把一本小册子塞到了他的手里。这本小册子倒引起了他的兴趣。

小册子的作者正是把书塞进希特勒手中的人,他叫安东·德莱克斯勒,锁匠出身。这个人1918年3月7日组织了一个“独立工人委员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工会。但他所拉到的会员从来都在四十人以下。

1919年1月,这个委员会与一个叫做“政治工作集团”性质的团体合并,改名为“德国工人党”,成员将近一百人。

原“政治工作集团”的领导人,一个名叫卡尔·哈勒的报社记者荣任了新组织的第一任主席,德莱克斯勒荣任副主席。今天的会议就是他们组织的。

第二天早上,清晨五点希特勒就醒了。按他的习惯,躺在第二步兵团营房里的床铺上,看着耗子啃着他总是在前一天晚上撒在地上的面包屑。他曾为此种行为作过解释,说自己一生尝够了贫困的滋味,所以很能够想象小动物们的饥饿和快乐。突然他记起昨天带回的小册子,就取出来随便翻翻。

小册子的题目是《我的政治觉悟》。

希特勒看着看着,出乎意料地惊异起来:这里反映的不正是自己这几年来所确立起来的思想吗?因而更认真地读下去。

德莱克斯勒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要以工人阶级群众为基础,但又与社会民工党不同的保持强烈民族主义的政党,他和希特勒一样,瞧不起资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完全不关心工人家庭和他们的社会问题。他也和希特勒一样,仇视犹太人领导的共和国,希望恢复德意志帝国。

那一天,还有一件事令希特勒感到惊异。

他收到了一张明信片,通知他,他已被接受参加了德国工人党。

“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后来回忆到这件事情时说,“我从未表示过我要参加一个现成的党!我要自己组织一个!他们未免太自作主张了,我根本不能答应。”

希特勒正准备写信作复,一股强烈的好奇感涌上心头。他决定先去参加他们邀请他出席的委员会会议,到会上再亲自说明他不参加的原因。

委员会会议在一家下等酒店进行。在一盏昏暗的煤气灯下,围着桌子坐着四个年轻人,其中就有小册子的作者。他一见到希特勒进去就马上非常高兴地与之打招呼,欢迎这位新党员。

这次会议同样没有给希特勒留下好印象,但是他没有像当初打算的那样表示他不想参加这个党,他也没有说同意参加。他在不满的同时,发现了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有着什么东西吸引他。也许这就是他们“渴望组织一个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政党的新的运动”。

那天晚上,希特勒回到营房,慎重考虑自己“一生中最难回答的问题”:是否应该参加这个党。

理智让希特勒推辞。但是,感觉又提醒他,正因为这个组织无足轻重,一个有精力和思想的青年就有机会进行真正个人的活动。经过了两天伤透脑筋的思考之后,希特勒终于决定放弃原来的主意。

这是希特勒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阿道夫·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的第七名委员。

正如他后来所说:“跨出了这一步之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

2.国家社会主义:纳粹

希特勒有了政治活动的舞台。自从在维也纳挨饿的日子以来,在他心中沸腾的各种各样的思想现在都找到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他的性格上的一直看不出来的内在精力,现在终于开始迸发出来了。希特勒开始大干了。

首先希特勒敦促原来一直缩手缩脚的委员会组织较大规模的集会。

委员们热情不高,希特勒就亲手打字、发请帖。他根本不畏惧失败。有一次他发出了八十多张请帖,最后主席宣布按时开会,出席会议的仍然只是他们自己的七个人。但后来他发了更多的请帖,终于成功地举行了有一百多人参加的激动人心的集会。

这次集会上,他还在主席不赞同的情况下(主要是担心希特勒的演讲才能),发表了十分钟的演说。他的滔滔雄辞使听众像触电一样感动,会主席、也令他自己感到惊异。

此后,他接管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0年2月24日,希特勒组织了这个小得可怜的党做梦也想不到的最大规模的集会。会场设在一个可容纳两千人的宴会厅。座无虚席。

委员会中的同伴们事先都认为他疯了。为表示抗议,哈勒辞去主席职务。德莱克斯勒继任主席后,虽答应允许希特勒进行准备,但内心同样表示怀疑。

但希特勒愿意冒险,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摆脱小俱乐部的狭隘束缚,对社会舆论产生真正的影响。

会议终于如期举行。先由一个预定发言人作了一个反映冷淡的讲演,接着,希特勒开始演讲。

希特勒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宣读《二十五点纲领》和对这些纲领进行阐述。

《二十五点纲领》是由希特勒、德莱克斯勒和弗德尔共同起草的。纲领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大德意志民族主义的立国方针。要求废除凡尔赛和圣日耳曼和约,由所有的德意志人结合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并使之拥有殖民地。

二是建立民族国家的设想。在这个国家里只有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民族同志”。只有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国民。犹太人和其他非德意志人既不是民族同志,又不能做国民。应该阻止非德意志人继续迁入德国,强迫自1914年8月2日起迁入德国的全部非德意志人立即离开德国,在无法养活国家的全体公民的情况下,必须驱逐异民族的非国民。民族国家将用“德意志公共法”代替“罗马法”,建立“民族军队”和“强大的国家的中央集权”,它对地方政府拥有绝对权威,还控制新闻出版,取消犹太人和外国人的舆论自由。在民族国家内部,实行公益先于私益的原则,各阶级都要服从民族利益。德国必须重新崛起,再图霸权。

三是社会改革要求。要取消不工作和不出力而得的收入,粉碎利息奴役制度,对一切已经社会化的托拉斯企业实行国有化,分享大企业利润,兴建养老设施,造就一个健全的中等阶级,把大百货公司收归地方政府管理并以低价租给小业主经营,实行适应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取消地租,禁止任何土地投机,处罚高利贷者、黑市商人等。

《二十五点纲领》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具体化,因而这次集会成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一次大曝光。

当希特勒宣读纲领时,大厅里一片哗然。有喊叫声,撞击声,拥护者和反对者的打骂声,也有经久不息的掌声。

尽管他们的纲领并没有得到听众的广泛认同,但是,希特勒相信,当大会散去,大厅渐空的时候,他们运动的原则已经跟着德意志人民一起走了出来,不可能再被忽视和遗忘了。

为了更明确地提醒人们记住国家社会主义纲领,希特勒决定在党的名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1920年4月1日,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缩写为N.S.D.A.P,简称纳粹党。这就是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名称。

3.“畚”:一种象征

希特勒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画家,却不愧为一个天才的宣传家。

1920年夏天,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看到纳粹党缺少一个能够表达自己主张和打动群众心灵的徽记,一面旗帜,一种象征。希特勒认为群众必须要有一面鲜明的旗帜引领着他们前进。

他经多方考虑和试验,想出了这么一面旗帜:红底白圆心,中间嵌进“畚”字。

“畚”字可能是从东方文化叫的“蛀”字得到的灵感,蛀字的历史差不多同人类一样悠久。在特洛伊的废墟中,在古代的埃及、中国、印度都可以见到它。把“蛀”翻过来写作“畚”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据后来人们考证,这样翻过来写并不是希特勒的发明,据说在近代爱沙尼亚和芬兰这样一些波罗的海国家的国徽中出现过这个图案。

德国人在1918年—1919年卡普政变期间开进柏林时,曾把它漆在钢盔上,埃尔哈特旅到慕尼黑的时候希特勒正在那里,可能看见过。至于颜色,希特勒对红白黑三种颜色情有独钟。这三种颜色不仅是前帝国国旗的颜色,而且是他曾经为之战斗的德国军旗的颜色。所以,他决定采用这些颜色。

希特勒对他的创作表现了极大的兴奋。

“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后来他写《我的奋斗》时,得意洋洋地指出了他创作的意义。他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畚”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

这就是纳粹的党旗。

不久,希特勒又给冲锋队员和党员的制服设计了“畚”字臂章。

两年后,希特勒又设计了纳粹的锦旗,供在群众游行时使用和在群众集会的主席台上装饰。这种锦旗模仿古代罗马的图样,上面是个黑色的金属“畚”字,一只鹰踩在一个银色的花环上,下面是长方形金属框,刻有纳粹党的缩写字母,挂着有流苏的绳子。整个锦旗就是一个方形的“畚”字旗,上面写着“觉醒吧,德意志!”

从此,纳粹党有了一个其他任何党所不能比拟的标志,带钩的十字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年代中一直无依无靠生活无着的人们,他们开始在这个旗帜下聚集起来。

4.“领袖原则”的确立

1921年,由于希特勒惊人的演讲才能和宣传组织才能,党的领导权无可争辩地落到他的手中,虽然他还没有立即取得主席的职务。他旁若无人、独断专行的习惯从这时就形成了。为了保持这种习惯,他还经常使用一些冷酷无情、机智狡猾的手段,让委员会的同伴们尝够了苦头。

夏初,希特勒到了柏林。他准备与北德民族主义分子建立联系,并到他们的大本营国民俱乐部去演讲。这一举动的目的是想掂量一下把他的运动扩大到全德国的可能性。

希特勒在柏林待了六个星期。

这对那些受够了希特勒的气的委员们来说,简直是一个难逢的机会,他们想借机推翻希特勒的权威。

委员们的办法是,让纳粹党与南德有同样思想的团体结盟。他们看中了“德国社会党”。这个党是希特勒的死敌和竞争者、一个著名的反犹主义者尤利乌斯·施特莱彻在纽伦堡组织的。如果合并成功,希特勒的地位自然就下降了。

希特勒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精明。他刚一发现自己地位受到威胁,就立刻回到了慕尼黑。

他准备赶回来收拾这帮“愚蠢的疯子”。

他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惩治跟自己作对的人,但他可以以退党相威胁。他知道自己对党的重要性,一旦他走了,襁褓中的纳粹党肯定要夭折。

果然,委员会没有同意让他离开。这下子好了,希特勒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苛刻的条件——他要求:让他当党的唯一领袖,拥有独裁权力;取消委员会,停止同其他团体的勾勾搭搭。

在党内两次特别会议上,希特勒强迫对方接受了自己的和解条件,修改了党章,撤销了委员会,当上了拥有绝对权力的党主席。

德莱克斯勒由于参与了与他作对的行动,宣布退位,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就在此时此地,希特勒的“领袖原则”建立起来了,这个原则始终成为纳粹党的党纪,继而成了第三帝国的国法。

5.纠集在领袖身旁的党徒

希特勒日后最亲信的干将大多是这一个时期入党的。鲁道夫·赫斯于1920年入党。他是一个居住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子。十四岁以后回国上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与希特勒在一个部队服役,但彼此不认识。

战后在慕尼黑大学读书,赫斯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但看来他并没有把心思主要用在书本上。人们经常看见他不是在散发反犹太人的小册子,就是在斗殴。在1920年的某一个晚上,赫斯听到了希特勒的演讲,对希特勒的口才深为佩服,就决定参加这位偶像的党。他与希特勒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接着他做了领袖的私人秘书。

希特勒看重而且喜欢这个年轻人,尤其是当他看到赫斯的一篇题为《领导德国恢复早日光荣地位的人应当是怎样一个人》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赏识。

赫斯的这篇文章说:

在一切权威荡然无存的时候,只有一个来自人民的人才能确立权威……独裁者在广大群众中间扎根越深,他就越能了解在心理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们……他在最活跃的人民阶层中间也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但他本人同群众并无共同之处……必要时他不会怕流血而退缩……为了达到他的目标……他可以用他的军靴踩着人民前进……

赫斯所描绘的领袖,也许不是希特勒当时的肖像,但的确是希特勒所想要实现的肖像。

在赫斯之后,戈林也入党了。

赫尔曼·戈林入党时间是1921年。

与赫斯一样,戈林战后也到慕尼黑大学学经济学,而且用心同样不在书本上。

戈林也当过兵,战斗中表现出色,曾获得德国战时最高功勋奖章。战争结束后,回到平民中生活的他倍感单调和无聊,由于难以适应,后在瑞典做了一段时间的运输机驾驶员。有一次他驾驶飞机到罗森伯爵家去作客,认识了伯爵的妹妹卡林,她是一个大美人,二人陷入爱河,接着他们结了婚,来到了慕尼黑,依靠夫人的财产过上奢华的生活。为打发时光,戈林进了大学。

1921年戈林结识了希特勒,很快拜倒在希特勒个人魅力之下。他要求加入纳粹党,为此慷慨解囊,向党捐助了一笔经费。

1922年,戈林被任命为冲锋队队长。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这个常常被称为纳粹党“思想领袖”、“哲学家”的庸人——入党的时间比赫斯、戈林等人稍早。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918年底来到慕尼黑,1919年底参加了纳粹党。1923年被任命为党的机关报《观察家报》的主编。

这些人后来都对希特勒的“事业”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