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胡风冤案平反不久,一个阴霾的下午,单位人事处来电话:有个外调人员在等我。到会客室一看,原来是位笑嘻嘻的中年人,从湖北某县什么合作社来的。且听他说:
“我们那儿的殷某你认识吧?50年代初,你们在长江日报社同过事:你在编辑部,他在附属长江农产公司当会计。‘三反’来了,他成了‘老虎’,你是打虎组的成员……现在他要求平反,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这儿还有他给你的一封信……。”
信写得要言不烦,颇有水平:“绿原同志,你几十年的冤苦,我很同情;你平反了,我为你庆贺。可你还记得我吧?将心比心,能不能拉我一把?……”信没读完,我便做梦似的回忆起来:
整30年了,全国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长江日报社的运动重点是附属农产公司。组织上命令该公司有关职工停职反省,从编辑部调人成立专案组(又名打虎组)进行审查。专案组的成员都是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新干部,另由上级派来一位老同志掌握政策。我当时参加工作不久,也被调进了专案组。好像这是第一次在城市机关搞群众运动,大轰大嗡,恍如昨日,但比后来还要文明些。审查对象只限于经济人员,耍笔杆的编辑记者无一波及;只讲文斗,不来武斗,吼叫是有的,从没动过手;落实罪名,要讲政策———那位老同志反复告诫:运动初期要防右,运动末期要防左。结果,从一大堆烂账里找出一大笔亏空之后,只由上级判处殷某一年徒刑,颇令一些狂热的“小资分”觉得不过瘾……
窗外下起雨来。笑嘻嘻的中年人咳了一声问道:可不可以给我们写份材料呢?一下子醒了过来,忙说可以可以。于是就在会客室的办公桌上,按照当时流行的平反文风,在一张纸上写了这样几句:当时长江公司账目混乱,资金流失,成本亏损,造成巨大浪费,这是事实。殷某作为公司会计,接受审查,是难免的。但把责任推给他一人,似有欠公允;按照不确切的亏损数目判刑,亦有嫌过重。如何处理,请现单位领导斟酌。
中年人笑嘻嘻拿走了材料,雨越下越大。我的心里湿漉漉的:专案组人不少,怎么偏偏想到我?不过,“将心比心”,又怎能不想到我?可我这样写,别人会同意吗?不这样写,我又该怎样写?真是湿漉漉的。殷某的单位后来再没找过我,他大概也有幸“咸与维新”了吧,我希望。
199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