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你每天必须从事平凡的工作时,你不必烦恼,因为那是不平凡的一部分,有了这每天的平凡,最终才能成就不平凡。正如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提供给人类的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当人们把替人服务和工作,仅仅看成是增加收入或攫取社会地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而不去体会工作中蕴含的快乐时,他们其实是猥琐和可悲的。
每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尽管没有大款的派头、高官的地位和明星的名气,但他们同样值得尊重。因为无论身份和职业如何,出色的工作就是高贵智慧的象征。
不一定非要成为最好
有的人个性喜好追求完美,事事追求完美,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很苦的,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对别人会挑剔,对自己也会挑剔。实际上,人的许多痛苦都是由错误的想法导致的,这就是:为了爱我们的人,我们要力求完美。
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完美无缺,你会因心理负担的增加而不快乐,各种不幸皆可由追求完美所导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十全十美的,那么,又何必凡事苛求?追求绝对的完美是不现实的,过分追求完美也是痛苦的。要相信完美是相对的,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弥补。我们的生活伴侣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我们的爱可以改变一切。
在人生竞技场上,不要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会变成劳役。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列的前面。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会不择手段。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实际上,每个人,无论做何事,都必定有他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并非一定要求自己超过某人,达到某一程度、某一目标。只要尽自己所能,问心无愧,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并不重要。人活着,目标不妨定得高远些,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及时地了解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局限,会令自己更加清醒,能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刻及时转舵,增强驾驭人生的能力。这样,便能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更多的成绩,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
在商场上同样如此,如美国一家租车公司,长期以来以第二自居,却好评如潮。这家租车公司原本经营不善,由于冗员太多,员工工作态度又散漫,车子交到租车者的手中,单就表面肮脏的程度,就会被讥讽是“逃犯开的车子”。
尽管如此,这家租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有一席之地,屈居第二,只是离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租车公司,有很长一段距离,而第三名的公司正在急起直追,已是相差不远。
后来公司聘请了一位有“经营之神”美称的奚得先生做总裁,他到任后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采取重罚重赏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接着花重金寻找广告公司为公司做形象广告。
广告大师彭巴克先生,经过一番调查和策划后,告诉奚得先生:广告就坦白直率地告诉大家——我在租车业中,排名第二。
奚得先生深感怀疑:“我们第二,为什么人家还要租我们的车子?”答案是:“我们更努力。”
奚得先生接受了这则广告,之后公之于众,毫不讳言“自己差,因此要更加努力”。这样不只对内部员工有所激励,对顾客而言,他们看到了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也看到了它的改变。不久之后,业绩急速上升,市场占有率愈来愈接近第一名,但是第一名的业绩也没有衰退,受害者是第三名。
延续这则经典广告的警句有:“其实当老二也不错,我们有更努力的空间。”
在所有的车子上,都贴了奚得先生的电话,如果租车者发现车子不清洁、有烟蒂等等情况,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因为:“我们第二,所以要更努力。”
有一段时间,他们自认逼近了第一,便放弃了第二的主张,结果业绩下滑,因为大家认为它们不想再努力了,这是始料未及的事。
至今美国租车市场的占有率排行榜,第一仍是第一,第二仍是第二,可见对手绝非弱者,也在加倍努力。
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切必须拿满分的考试,生活更像是一个足球赛季,最好的队也可能会输掉其中的几场比赛,而最差的队也有自己闪亮的时刻。也就是说,我们向往完美,但绝不可凡事要求完美。
记住,完美只是一种理想。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学会接受“不完美”。而接受不完美,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拥有多彩的人生。而且,生活中有几个“不完美”的斑点,正是让人谦卑、同情和珍惜的原因。
怨天尤人难成功
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种人,总是生活在唉声叹气和怨天尤人的牢骚之中,看这也不顺眼,听那也不对劲,常常心中愤愤不平,抱怨命运,痛恨别人,不是大骂世事不公,就是哀叹老天无眼。要么骂自己没有一个好老子,摊了一帮子穷亲戚,再不就骂自己无能,在领导面前不会使乖弄巧。而很少从自己的心态、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查原因。
仔细想想,这种人的心态命运是应了那句老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比天高”是因:这种人把自己看得太高了,自认为什么都行,什么都比别人强;工作中该做的都做了,还比别人做得好,提干该有我,涨工资该有我,评先进必跑不了我。“命比纸薄”是果:干部没提成,涨工资没轮到,先进也无缘。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求仁得仁,求道得道。求富得富,求贵得贵。全靠自己去求取,又怎么能靠他人呢?孟子说:“求取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道德仁义,富贵功名,全都靠我自己去求取。冥冥之中,怎么能另有主宰?主宰全在人心。一人发大心愿,则匹夫可为帝王。郭尔卫说:“命运不是统治者,而是造化者的奴隶。”亨里说:“我是命运的主人,我是灵魂的主宰。”自然,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时运气数命运,全是自己播种而成的。菩德迈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获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获一个恶果。这是天经地义的。
一个人无论何时,最重要的是放低自己的位置。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工作岗位,只有肯静下心来,虚心求教,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高高地吊起来,并不仅仅是“高处不胜寒”那么简单,让你烦心的事情多着呢!
当今社会心态浮躁的人很多,而且尤以学历高者为甚,他们常常在心里抱怨上司有眼无珠,以至于自己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他们心中,如果上司重用了自己,似乎自己就可以使公司更上一层楼了。殊不知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有一双识人的慧眼,他们最清楚一个不能忍辱负重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与成功无缘。
日本“经营神童”、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曾写过一本《让学历见鬼去吧》的书。书中明确提出要把索尼的人事档案全部烧毁,以便在公司里杜绝任何学历上的歧视。在索尼公司1.7万名雇员中,科技人员有三千五百多人,相当部分的人并不是“科班出身”。在工作中,大家不论学历高低,只比能力大小,从而使“世界第一”的新产品不断问世且畅销全世界。
日本西武集团的主席堤义明,也是一个不重学历,只重真才实学的人。他认为,学历只是一个人受教育时间的证明,不等于一个人的实际才干。西武集团中2/3的高层职员,不仅没有可以炫耀的学历,而且都是从低微的小职员做起的。在西武没有人会拿读过什么大学来夸耀自己,甚至从不提自己的学历,而是视文凭为“废纸”。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遇到各种矛盾、产生各种不平衡心理,本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整天为此牢骚满腹。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这其中可能有领导、同事的原因,更多的可能还是自己的不是,一个人如果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凡事不能以美好的未来鼓励自己,他的心便会布满阴影,他的结局一定是作茧自缚。正如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技术高超的老瓦工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的木匠,再三挽留,但木匠决心已下,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最后一座房子。他答应了,却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因为他心理不平衡——劳碌了一辈子,自己得到了什么?在盖房过程中,大家也都看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这最后一所房子盖得既不牢固,也不漂亮,称得上是“豆腐渣工程”。但老板并没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说:“我一直想,在你退休时送给你一样礼物,作为对你辛劳一生的奖励。现在,这座房子就是你的了!”老瓦工愣住了,既愧又悔。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他不得不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子,在劣质建筑里度过余生……
其实,我们天天都在为自己盖房子,又天天住在自己盖的房子中。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就像这个老木匠一样。因为今天的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后果,会在以后的某个地方等着你。你盖的是什么房子,自己就得住什么房子。这叫自食其果。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多半在于失败者自己的心态。人一生中遇到的障碍,也大多是自己设置的:蒙昧的时候看不见智慧,邪恶的时候忘记了正义,卑鄙的时候抛弃了善良,愚蠢的时候玷污了真理。失败者的心灵花园,不仅长满了草,成了成功者的跑马场,往往还滋生荆棘和仙人掌。有些事情本属正常现象,但由于心态不正,就会把不幸强加到自己头上,总看到自己手里拿的是劣牌,认为自己怎么奋斗也看不到希望;而看别人活得都比自己潇洒,成功如意。事实上,有些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有时是自己作践自己。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拔,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正卖着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多少钱?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正卖着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也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
人们习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同样的小事情,如果有心,照样可以做出大学问,不动脑子的人则只会来回跑腿而已。故事中爱若与布若的差别,就在那一念之差上,但就是这一念之差造成了两人人生的天壤之别。
因此,对于生活中的布若这类人来说,不要抱怨自己被人忽视,或者总是感叹自己韶华虚度,一事无成。要知道,气愤和不平只会空耗自己的热情,颓废消极的情绪只会销蚀自己的人生。他们应该仔细反思一下:在工作中,有没有时时保持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斗志?是不是处处保持一种“我只有一次机会”的自断后路、义无反顾的气概?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投入生命的激情?人们要学会的是自己重用自己,发掘自己。尽管成功的道路上不乏急流旋涡,但仍然应该勇敢地去追逐,不断地去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干自己最该干、最能干、最有希望取得成就的事情。
当你不被他人理解的时候,要学会宽慰自己,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其实想使自己感到快乐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当你的事业遇到挫折,那么不妨换个目标,重新上路,一切从头再来,不要计较是否为时已晚,人生路上美景常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4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4年也是44岁啊!”他想了想,瞬间领悟了,第二天就去学校报了名。
当你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倒之后,重要的是赶快爬起来,要学会坚忍,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当你失意的时候,如果一味沉溺于痛苦之中,你就永失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时重要的是,你应该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去构筑未来。一个人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遇风浪,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也随之坠入了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变得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遇变故的人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欢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
人生就是如此,当你将思维困于忧伤的樊笼里,未来就会变得暗淡无光。长此下去,你不仅会泯灭最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还会失去身边那些最近最真的欢乐,而如果你坚强自信,那么你的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对每一个人来说,那些如空气一样充塞在身边的欢乐才是最重要的,它组成我们生命之链上最真实可靠的一环,你一节一节地让它松落了,欢笑怎么能延续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