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距离产生美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体温又不至于被扎。
后来,人们把这则故事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即刺猬定律。
根据刺猬定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无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无论在车厢或者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但是当狭小的空间中挤满了人时就很难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然。
有关资料介绍,私人空间的形状与大小可用所谓接近(或被接近)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专家们在广场中心位置安排一个人站着,然后让受试者一步步地接近目标人物,这时就会发现这个“过分接近对方而引起不快”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私人空间”的界线。实验表明:当受试者与目标人物认识时,“私人空间”比互不认识要小,异性之间的空间比同性之间要大。尤其是女性受试者去接近男性目标人物时,私人空间扩张到最大。
国外电台曾做过一个马路电话亭最多可挤多少个人的游戏节目,最多时曾进10人,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游戏,所以并不在意自己的“私人空间”。可当人们在自己家里时,整个房屋就变成了自己完全的“私人空间”,不容许别人的擅自闯入,也只有在家里才感到安全和放松,这就是“私人空间”保护作用的心理。
在车站、公园供人休息的长椅上,通常坐两端的人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就很少有人会主动坐在中间位置。一排长椅最多能坐4个人,先来的人坐在椅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一边,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4个人的长椅,2个人就“客满”,难怪现代都市的公众场合都已改为长排单只座位。
“私人空间”的原理告诉我们,当两人彼此过分接近时,会令人产生不快及焦躁感;“私人空间”变得狭小不足时,会产生压迫感,而使人不能冷静、客观地做判断,甚至会对侵犯者采取攻击的态度。
而“心理距离”便是“孤独感”的源泉。人类是宇宙中唯一(迄今而言)的智慧生物。地球的独居性必然赋予人类孤独的心理状态,在没有找到第二个“地球”,发现第二个“人类”之前,人类是无法消除“心理距离”的。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已经密密麻麻地“挤”着50多亿个智慧生物。50多亿人毕竟不是“全同性分子”,毕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如同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从这方面讲,每个人都可能感觉到距离。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在所有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种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与日俱增。”这种距离便是产生孤独的源泉,这种“心理距离”也的确存在,其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孤独。
当你离群索居、漂泊异乡,会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把握不定和自身的失落而产生孤独感;当你与家人或同事产生了隔阂,也会感到孤独。但这些具有明显的机缘性,只要改变、克服来自自身的或外界的种种诱因,这种孤独感便会消失。当对社会、对人生具有独到的见解、抱负和使命感时,这种孤独感便会缠绕着你,哪怕是身处人群之中,或在儿女情长的包围之中,心理上的孤独也“在劫难逃”。
由“心理距离”而导致孤独并不可怕,善于孤独,恰恰能在心灵上筑起一座“世外桃源”。孤独有利于自我塑造。埃里克?斯隆说得很深刻:“孤独是生活中的一个危机,也是自我深思、自我完善的一个良机。”
“私人空间”是人与人的双边关系,“心理距离”则是个体的内心需求。无论是“身体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只能说明:人作为高智商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到底有多大呢?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空间范围圈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时也和许多其他因素有关。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制定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为了便于了解,我们在这里将其绘制成一个简表,见下表。空间范围圈表
人不可貌相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免不了会以貌取第4章第3节是初次见面时。
研究发现,以貌取人更容易发生在认识的初期,就是人们初识但不太熟悉的时候。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陌生人一连四天聚在一起,每次聚一个小时。
第一天,接受实验者对于他人的评判有32%来自外貌,20%来自对内在的了解。
第二天,情况改变了,评判中的26%来自客观的印象,而33%来自评价者的主观意识。
第三天,这一比率为24/34。
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则是23/48。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他人容貌的重视,会随着彼此的熟悉而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熟悉、喜欢的人,会觉得越来越顺眼。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庞统是一位旷世奇才,但他相貌极丑,且性格傲慢。他去拜见孙权,想要效力于东吴。孙权本来是个爱才的领袖,但是一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就不太喜欢他。又看他傲慢不羁,更加没有好感。最后,他竟把与诸葛亮齐名的旷世奇才庞统拒之门外,鲁肃苦劝也无济于事。
孙权以貌取人,显然是种偏见。可是连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有此偏见,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更不罕见了。
调查发现,相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漂亮的人总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连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更喜欢漂亮的孩子,而相貌丑陋的孩子则不容易讨父母的欢心,甚至会被嫌弃。
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等事情上更容易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获得帮助,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更加顺利一些。
国外有过一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根据统计,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一些。
如果我们理性一些,就会认识到,以貌取人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的长相和心灵是两回事。其实,气质美要比容貌美更高一筹。内在的美才更耐看,也更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依据。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仅仅靠外貌来评价别人,毕竟“人不可貌相”,也许有人长得美若天仙,但却心如蛇蝎;有人长得丑陋,但是心地善良;有人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却一无所长;有人奇丑无比,却是旷世奇才。因此,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别人,给他们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