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7节晕轮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是为爱慕之情所迷,觉得所爱女子无处不美。黄庭坚曾有诗云:“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最相得。”便是由这句古话而来的。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双方看来也是无所谓的。这就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它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它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晕轮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这就使人们在判断别人时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一切好的品性都加在被列为好的那部分人身上,一切不好的品性都加在被列为不好的那部分人头上。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他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
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就会被认为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
例如当我们提起一个战斗英雄时,心中就会浮现一个高大、健壮、英勇、刚毅的形象,我们会更多地从这些方面去观察他,而忽略一些其他特征,比如也许他的性情很温和。
同样,我们对于情人的知觉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觉得他(她)是美的,我们自然会发现他(她)的许多动人之处,因而他(她)在我们心中变美了,因为他(她)的其他某些相反的信息已被我们忽视或否定掉了。
这种对某种对象的“定型”必然使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局限,这种局限很难摆脱。曾有一次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向两批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第一批学生被告知这是一名罪犯,因杀人而入狱;而另一批则被告知这是一个物理学家,曾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其形象描述他可能具有的性格。结果第一批学生的评价都是贬义的,而第二批则几乎全是赞美的。一张相同的照片,却因为“罪犯”和“物理学家”在学生心中不同的“定型”而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在生活中,“晕轮效应”或“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的,是我们喜欢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也有着其他的许多好品质。反过来也是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一恶百恶”或者“爱屋及乌”。
由于晕轮效应使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所以,它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社会心理效应,也是一种人际认知偏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容易影响对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
总之,对一个人或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概全,要做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晕轮效应”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