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是人类最早的乐器。从埃及到亚述、从印度到波斯,到处都有鼓的存在。
世界各文化区,鼓的出现是不谋而合的。像西欧、英国那样,连鼓的出现都要仰仗外来的那种情形,实在少有。西欧、英国的鼓,是罗马传过去的。
中国的鼓,远在有文字以前就出现了。随着文化的进步,鼓的演变,也愈来愈复杂。开始有管鼓、教打鼓的官,叫“鼓人”,以八面“雷鼓”祀天神,以六面“灵鼓”助社祭,以四面“路鼓”享宗庙,以及打仗有“鼖鼓”、做工有“鼛鼓”,前者声音又大又快,可助军威;后者声音又小又慢,有工慢慢做,因为“用民之力,宜缓不宜急”。所以这种鼓,是种磨洋工的鼓。在日食、月食的时候,要用“王鼓”,中国古人认为,日食、月食都是“阳为阴所胜”,必须由皇帝亲自出马,“鼓以救之”。这时候,鼓官看皇帝打,他休息。照这个标准看,鼓官平时只是代皇帝劳而已,紧要关头,鼓手就是皇帝。鼓声本是一种强烈意愿的传达,这种意愿,当然当权者最多。所以,最早的鼓声都是替当权者表达意愿的。五代时候,儿皇帝石敬瑭请一个老道来讲经,老道叫张荐明,石敬瑭拜他为师。那时候,已是10世纪,鼓声已经用来表示几点钟了。老道听了鼓声,向石敬瑭说,鼓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但把许多声音统一起来的,就是它。“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这就是出家人逢迎儿皇帝的鼓声哲学。
鼓对当权者而言,既然这么密不可分,那它就成为一种权威的象征。汉光武皇帝抓起韩歆,“置鼓下,将斩之”。杀人为什么要放在鼓下面?鼓声响起和人头落地,是此起彼落的关系啊!
鼓的作用这么大,所以,什么时候击鼓,什么时候不该击,学问很多。传说大禹治水,叫他太太即涂山氏大小姐送饭,约定一听鼓声,就送来。于是大禹化做一头熊,开始做工。挖石头的时候,不小心一块石头击中了鼓面,涂家大小姐以为打鼓了,送饭过来,见到丈夫竟是熊,一扭头就走了。到了嵩山之下,她变成石头,生了大禹的儿子夏启。夏启是中国君主世袭制的老大,是家天下的祸首,追根究底,天下为公的让贤传统被断送,原来是因为那块可恶的石头敲在那张可恶的鼓皮上。
这个是不该击而击,击出了祸,还有该击而不击,也出了祸的。春秋宋国、楚国作战,楚军渡河时,人劝宋襄公迎击,他不肯;等楚军登陆了,人又劝他迎击,他还不肯;直等到楚军上岸后,把阵势摆好,他才下令打,结果大败,受伤而死。死前还大讲原则,说:“君子打仗,不打受了伤的,不捉头发白的。古人用兵,不占地利险阻便宜。就是亡了国,我也不向没摆好阵势的敌人鸣鼓而攻。”中国历史上,有个最能把握击鼓时机的记录:鲁国、齐国之战,齐军一到,鲁庄公就要击鼓,曹刿说别忙。等到齐军击了三次鼓以后,鲁军才击第一次鼓,最后把齐军打败。曹刿的理论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齐军已经衰竭时,鲁军才开始一鼓作气,可以占便宜。
在战场上,鼓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人人都相信。鼓舞不起来,就表示有了别的毛病。汉朝时候,李陵打匈奴,发现鼓不灵了,他奇怪“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他判断部队中有了女人。大搜之下,证明判断正确。笑话中女人能使老和尚、小和尚纷纷打鼓,却使李陵的军人“鼓”不起来,真是颠倒众生了。难怪女人亲自出马打鼓,仗一打就赢——宋朝韩世忠夫人前京口妓女梁红玉是也。
鼓的用途,除了前面说的祭祀、示威、作战、督工、报时等以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传达“下面的声音”。
传说在唐尧时候,就设置了“敢谏之鼓”。《路史》上记:
帝尧陶唐氏置敢谏之鼓。
这种敢谏之鼓,表示大臣如果对皇帝有所谏诤,皇帝欢迎。为什么欢迎呢?王起《谏鼓赋》里说:
先王惧五谏之或替,恐四聪之有蔽,爰立鼓于朝,得为邦之制,臣之击也。
这说出了立敢谏之鼓的目的,就在于怕皇帝听不到该听的声音,而变得听觉有遮蔽了。白居易在《敢谏鼓赋》里,把用鼓的原因做了进一步说明:
大矣哉!唐尧之为盛!鼓者,乐之器;谏者,君之命。鼓因谏设,发为治世之音;谏以鼓来,悬作经邦之柄。
“得为邦之制”,“经邦之柄”,都说明了这种谏鼓的重要。白居易认为,谏鼓是上下交通的一种管道,它的好处是:
用之于朝,朝无面从之患;行之于国,国无居下之讪。洋洋盈耳,幽赞逆耳之言;坎坎动心,明启沃心之谏。
有了它,大家就可以有话直说,皇帝可以听到逆耳之言,臣下背后的讪谤,也就没有必要了。
唐尧时代到底有没有设置谏鼓,不可确知。但这种设置谏鼓的记录,在古书中倒也经常出现:
《大戴礼》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管子》桓公问:“禹立谏鼓于朝。”《吕览》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邓析子》转辞:“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铭。”《路史》:“禹……立谏幡,陈建鼓。”《汉书·贾谊传》:“太子既冠,成人,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晋书·元帝本纪》:“太兴元年六月戊戌,初置谏鼓谤木。”这些古书中的记载,都证明谏鼓是臣下向皇帝进逆耳之言时的一种道具。所以,谏鼓本身有一种象征作用,象征皇帝给臣下一种“劝他”的机会。有了这些忠臣劝他,他就不会“四聪之有蔽”,就可以推行好的政治。所以白居易说:“鼓因谏设,发为治世之音。”鼓之为用大矣哉!
中国人用鼓来传达“下面的声音”,除了谏鼓以外,另一种是“登闻鼓”。
谏鼓是给做官的劝皇上用的;登闻鼓是给小百姓喊冤用的,两者虽然都传达“下面的声音”,作用却不一样。登闻鼓可算是一种非常上诉。
中国古代小百姓,有了冤,要想法使上面知道;让其知道的方法,是写状子;一写状子,就参加了文书政治;一参加了文书政治,就有被归档的危险,石沉大海。何况,小百姓大都是文盲,不会写状子。所以,直接的办法是喊出自己的冤枉,叫“喊冤”,叫“青天大老爷,小的有冤上诉”。
由于官官相护,小百姓的冤喊不上去。“冤”字在中国文字里,是象形文字,上面是个罩子,下面是个兔子,把兔子罩住,兔子被困其中,当然无辜,正好叫做“冤”。如今小百姓变成兔子,无法免脱,又喊不上去,统治者“天下无冤民”“民自以不冤”的美梦自然就大打折扣了,殊非统治者所愿。
于是,聪明人出来,发明了一种人权道具,就是“登闻鼓”。
登闻鼓是皇宫外面摆设的一种大鼓,鼓一敲,理论上,皇帝可以直接听到,要想官官相护,也护不住。这种敲鼓请皇帝注意的法子,传说出自唐尧时代。但最初敲鼓是大臣劝皇帝用的,不是小百姓喊冤用的。小百姓喊冤,还得等四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