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成为卓越管理者的一个标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并且是最重要的事!你要极为审慎地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那些次要的任务。你要知道,时间是你最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用专注和用功,去处理那件最重要的事情。
嘉信理财的董事长兼CEO施瓦布是一个先天学习能力不足的人,现在快70岁了仍然读写能力不佳,阅读时必须念出来。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很多次才能理解,写字时也必须以口述的方式,借助电脑软件来完成。这样一个人,他如何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施瓦布的答案是:他比别人更懂得专注和用功。
他说:“我不会同时想着18个不同的点子,我只投注于某些领域,并且用心去做好它!”
这种“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态度,在嘉信公司近30年的历史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当其他金融公司将顾客锁定于富裕的投资者时,嘉信推出了平价服务,专心耕耘一般投资大众的市场,心无旁骛,终于开花结果。
每个时期,嘉信都有专心投注的目标,这使它成为业界模仿的对象,在金融业立下一个个里程碑,成为了《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受景仰的二十大企业主之一”,而且是全美最适合工作的公司。
重要的事最优先,一次只做一件事。有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将这一理念体现得更加明显:有家钢铁公司经营不善,眼看就要倒闭了。老板只好去求助美国着名的效益专家艾维利,向他请教经营之道。艾维利到他的工厂转了一圈,然后告诉他:“你在一张纸上写下明天要做的所有的事情,按次序标明每件事对你和公司的重要性。到第二天早上,你首先做的就是拿出这张纸片,做第一件最重要的事,然后是第二件、第三件,直到你下班为止。记住,做完第一件事之后,才能做第二件。”
老板按照艾维利的忠告去做了,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他的钢铁公司就起死回生,创造了复苏奇迹!而艾维利的这个“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建议,也因此成为了世界通用的管理学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层经理经常说“哎呀,我太忙了,快忙死了!”
疲于奔命地工作:总感觉有着做不完的事情。可是下班以后如果坐下来,认真整理思绪的时候,又发现这一天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一些极为琐碎的事情,真正重要的工作完成得少之又少!
有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一件事情重要得多。只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某一件重要的事情上爆发出来,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要先搬走所有路上的障碍再行动,那你什么也做不成。”优秀的中层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
将工作按照重要与否进行分类和排序。就像那位钢铁公司的老板得到的忠告,先做最重要的事,做完之后再考虑第二件。别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面浪费精力,空耗时间。
将必须做的工作采用合并与删除的方法。简化工作程序,明明可以两步就完成的工作,为什么非得设计五步甚至更多的步骤呢?
中层经理明白了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就像一个司机清醒地掌握住了方向盘,才不至于让车子失控或驶错方向。
卓越领导的智慧:有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一件事情重要得多。只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某一件重要的事情上爆发出来,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在巨海品牌课程《总裁三项修炼》高级研修班中,我分享到:“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学习其实是最赚钱的一种投资。
我们都使用过充电电池,它和普通电池的区别就是:电用完之后再充上电就可以反复使用;普通电池放一次电后就不可以再使用了。一次性电池就好像一次性人才,在掏干自己的储备后,就会被淘汰。而充电电池就因为可以反复充电,所以可以不断地释放电力。会充电才会放电!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定时充电已经是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提升渠道,身为领导者又怎么能够甘于人下?所以,中层管理者们要有危机感,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充分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以及职场竞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砍刀卷刃以后,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只有边砍柴边磨刀,才会一直保持刀的锋利。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必须不断进取,才能让你的竞争力永不枯竭!
某着名人才网站曾针对公司中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过一次详细的调查,他们发现,大多数管理人员都会在工作两三年之后,进入自己的一段职业枯竭期。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厌倦感:重复劳动的枯燥,以及烦琐的工作压力让自己厌烦,工作愉悦感消失,很想长期休息和放松一段时间。
掏空感:体内像被掏空了一样,积累的知识感觉不够用,遇到高难度工作时,脑海会有空白的感觉,反应变慢,偶尔会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的体验。
危机感:相对于同事的竞争力逐渐消失,常担心在公司的地位是否稳固,对上司的情绪越来越敏感,以至于变得神经质,总感觉上司对自己越来越苛刻,好像在监视自己,随时准备把自己解雇,并因此而失眠。
这三种感觉,属于典型的“中层危机”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培训或充电的方式,让自身能力得到新的提高,跳上新的台阶,产生新的自信,才能重新激发工作的欲望和竞争的动力。
需要明确的是,管理者无论跳槽与否,都离不开定期培训或充电,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否则就像一次性电池,一旦电力耗尽,成为废品,再想补电已经来不及。
微软公司的创建者、曾一度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头号富豪比尔·盖茨,他拥有了这么大的企业,雇佣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为自己工作,按说已经不需要自己再做什么了,只需每天坐在家里数钞票即可。但他仍然不停止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
他有一个习惯,每年都有两次、每次一周的“闭关修炼”,外界称之为闭关周。在这一周里,他把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临水别墅里,闭门谢客,读书充电,思考微软的未来。在电脑行业,他的这个习惯遐迩闻名,每个IT从业者都知道。而且,当他每次“出关”之后,微软总会有惊人之举。
像他这样的高级管理者,都尚且如此重视给自己定期充电,身为领导者的你,还犹豫什么呢?当你为工作疲于奔命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自己手中的那把“斧子”已经不那么锃光瓦亮了?是否感觉到自己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踉踉跄跄?这说明你已经到了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不管你以前有多么成功,都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新一次的充电。否则,工作会变得无法突破,运气会越来越差,心情会越来越糟,最后会陷入停滞或者倒退的境地!
一位在国外名牌大学深造过且在着名的全球性公司有过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回国之后担任了某公司的研发部门负责人。老板对他极为重视,给他最高的薪水和福利,配备最强大的团队。
起初,凭借他这几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超前的思维,他为公司的好几个项目开发都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使公司一下成为业内颇具分量的企业。
然而,只过了两年,他就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市场做到精确的把握。他开始出现错误,比如对市场判断的失误,对产品功能的设计提出的建议,不被下属认同,甚至遭到下属的质疑。
他的问题,就是原地踏步产生的结果。无论他以前有多么的出色,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充电,或者让位。有位资深的电脑程序员曾说:“假如我现在改行,一年以后再回来,就什么都不懂了。”他的话非常形象地表明了现代社会信息更新的速度。
曾有一个美国的职业专家指出,所有的高薪者若不注意培训学习,五年之内就一定会变成低薪者,失去拿高薪的能力!
企业中的领导者们,从现在起,快给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表吧!找回当年求知的激情,让自己变得电力饱满,战力充足。
卓越领导的智慧:管理者无论跳槽与否,都离不开定期培训或充电,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否则就像一次性电池,一旦电力耗尽,成为废品,再想补电已经来不及。
找出自己独特的“卖点”
首先,你必须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我想要成为什么?
我的工作有价值吗?
我有价值吗?
我的价值是什么?
没错,你的价值是什么,这关系到你是否能够成为老板眼中的不倒翁。
只有创造别人无法创造的价值,拥有自身独特的“卖点”,你才能在职场打响自己的品牌,化身永远受欢迎的“品牌经理”。
我们都知道“品牌”的价值,假如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个干净,一分钱的资产都没有留下,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一件事是确定会发生的:全世界的银行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这就是“可口可乐”四个字产生的品牌力量,即使从零开始,资本也会对它趋之若鹜!
公司如此,人才也是这样。全世界的经理多得就像蚂蚁,一家最普通的公司也会有十几个中层经理每天在老板眼中比来比去,你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那个让老板重视、让对手敬畏、谁都想争取你的一流中层呢?要打造自身的独特优势,拥有属于自己的“卖点”和“亮点”,并且形成一个有价值的“个人品牌”。
就像人们一说到电视机,就会想到海信,说到电冰箱,就会想到海尔,说到电脑,就会想到联想和惠普。如果在你这个特定的职场范围内,别人会很快地想到你,那么你在职场或者某个行业内的个人品牌就建立起来了,就会成为世界上最难失业的那个人。
建立职场个人品牌,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卖点和专长。当你有一项才能强过所有人的时候,即使其他方面并不突出,公司将会视你为至宝,给你提供最好的成长平台。
给大家讲个兔子的故事。一只兔子天生就擅长跳跃,是森林里当之无愧的跳远第一名。每当举行森林运动会,没有任何动物可以在跳远这方面超过它。为此,它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但是后来有一只小狗告诉兔子:“哎呀兔子啊,你这么棒,只在跳远这方面发展太可惜了,你看别人,有的会爬树,有的会挖洞呢!”兔子一听,确实如此。在小狗的怂恿下,兔子开始每天练习其他项目。结果新一届森林运动会上,它报了很多项目,没有一项能跑过别人,反而自己最擅长的跳远,也被别的动物超越了!
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想全能的下场就是失去自己独特的优势,毫无卖点可言。丢掉自己的优势去向别人看齐,下场往往得不偿失,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除了某种独特的专长,中层经理还需品学兼优,拥有让人敬佩的职业道德。因为品德是“品牌经理”的魂,是获取别人信任的基石,这比某项能力要重要百倍!
林肯做律师的时候,有人找他为一个明显理亏的人在法庭上作辩护。
林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这样做了,就会在出庭陈词时,变成彻头彻尾的说谎者!”他之所以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受到人们永远的尊重,除了他出众的能力,还因为他拥有伟大的品德。
无论何时,有品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被需要的人。没有品德,你的卖点再闪亮,充其量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僵尸经理”。这样的经理人,除了犯罪分子,谁敢用?
最后,优秀的中层经理还要学会推销自己。在职场上,“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句骗人的鬼话。金子早晚会发光,这个说法没错,但发光的金子如果别人看不到,又有何价值?所以,品学兼优的中层经理,别做默默耕耘的孺子牛,学会宣传自己吧,勇敢地将自己的能力展示给那些“识货的买家”!
卓越领导的智慧: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想全能的下场就是失去自己独特的优势,毫无卖点可言。丢掉自己的优势去向别人看齐,下场往往得不偿失,竹篮打水一场空。
事成于密,败于疏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则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韬光养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其间从容行事。
元末的朱元璋在攻占了南京后,因为群雄并峙,为了避免因崭露头角而为众矢之,他采用朱升的建议,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赢得了各个击破的时间与力量,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暗渡陈仓,最后吞并群雄当上了大明皇帝。
事成于密,败于疏,做到在众人眼皮底下暗渡陈仓,是做人的上乘功夫。
强生公司生产的泰乐诺胶囊是一种止痛药,1981年就销售43.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销售额的7%,占总利润的17%。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一位叫亚当·杰努斯的患者服了一粒药后当天死亡;同一天,另一对服了泰乐诺的夫妇,也在两天后死掉了。消息迅速传遍了美国。强生公司在止痛药市场上的份额一度从35.3%下跌到不足7%,公司面临巨大危机。
强生公司迅速作出反应:
(1)调查并澄清事实。
首先,公司迅速收集了有关受害者的情况、死因、有毒泰乐诺的批号、该药的零售点、药的生产日期、送往分销网的途径等,为此,公司特别请了100名联邦调查局和州的侦探,追查了2000条线索,研究了57份报告。其次,求助媒体,希望它们提供准确及时的消息,以避免恐慌。通过调查,得出报告:有毒的胶囊是有人从药店买了成品后掺入氰化物又退回商店所致,并不是强生公司生产中出的问题。强生公司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客户和媒体,仅电报费就花了50万美元。
(2)评估并遏制事件的影响。
“泰乐诺中毒事件”使强生公司损失过亿美元,但最主要的是对其商标本身的影响。强生公司事后进行民意调查,发现49%的人回答他们仍会使用这种药,于是,强生公司又把药摆到了货架上。
(3)使泰乐诺重振雄风。
强生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稳住常客,渗透新顾客群”的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请开发此药的麦克奈尔实验室的药学博士托马斯·盖茨在广告中向使用该药的美国人民致谢;鼓励胶囊的使用者去试用泰乐诺药片;公司承诺在“中毒事件”发生后扔掉泰乐诺的客户,只要打一个免费电话,就可得到2.5美元的赠券。
(4)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型防破坏的包装,增强人们的信任感。
强生公司通过一系列周密的计划和行动,仅用了8个月就使公司重新赢得了35%的市场份额,并一直维持到1986年,为强生公司赢得了巨额利润。
月盈则缺,水满则溢。自古骄兵必败的是多不胜数。相反,面对危机,绝处逢生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强生公司化险为夷的例子说明了做事需要计划周密,只要计划周全,行事谨慎,再艰难的困境也是能够跨越的。反之,计划疏忽、行事草率,即使胜算再大的情况也必定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