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分管人七分做人
8683100000011

第11章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做人应讲原则(3)

日本前经联会会长土光敏夫,是一位地位崇高、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土光敏夫在1965年曾出任东芝电器社长。当时的东芝人才济济,但由于组织庞大,层级过多,管理不善,员工松散,导致公司绩效低下。土光接管之后,提出了“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则要多用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口号来重建东芝。

他的口头禅是“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他每天提早半小时上班,并空出上午7:30~8:30的一小时时间,欢迎员工与他一起动脑,共同讨论公司的问题。土光为了杜绝浪费,借着一次参观的机会,给东芝的董事上了一课。

有一天,东芝的一位董事想参观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轮。由于土光已看过九次,所以事先说好由他带路。那一天是假日,他们约好在樱木町车站的门口会合。土光准时到达,董事乘公司的车随后赶到。

董事说:“社长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看我们就搭您的车前往参观吧!”董事以为土光也是乘公司的专车来的。土光却面无表情地说:“我并没乘公司的轿车,我们去搭电车吧!”

董事当场愣住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土光为了杜绝浪费,使公司合理化,以身作则搭电车,给那位浑浑噩噩的董事上了一课。

这件事传遍了整个公司,上下立刻心生警惕,不敢再随意浪费公司的物品。由于土光以身作则,东芝的情况逐渐好转。

领导者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约束力,对员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领导者都能够按时上班,工作时间尽量不涉及私人事务,对工作尽职尽责,那么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表达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的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用生动真实的例子感染员工。作为一位领导者,你想要什么样的员工,首先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员工之所以心悦诚服地为他的组织努力工作、奋斗,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位有威望的、能够以身作则的领导者。这位领导者像一块磁铁般赢得了大家的心,激励大家勇往直前。

日本着名的管理学教授片方善治说:“不了解你要管理的对象,你就不可能发挥领导作用。”这句话就是告诉全世界的管理者,一定首先站在下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先了解下属的想法,然后采取交换沟通的方式去管理,拒绝用权威和威严盲目地压制。因此,用指导的方式,甚至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去管理下属,必定能让下属心服口服,这样的中层管理者才能带出一流的团队!

卓越领导的智慧:成功的领导,在于99%的领导者个人所展现的威信和魅力和1%的权力行使。而这种威信与魅力,正是来自于领导自身的行为。

恪守自己的原则也许在生活或工作中,你对一些事物的做法常常不被别人认同和理解,这时候,你仍然可以在别人的怀疑中坚持自己的意见,保持自己的自信,恪守自己的原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非要建立在否定别人的基础之上,你可以适当做得巧妙一些,艺术化一些,委婉含蓄一些。否则,一些外界的压力将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阻力。

一个故事蕴含着一个哲理: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莎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自信只要有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府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府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失自己为人的准则。

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300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20世纪末,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的彼岸。

同样的道理,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内部复杂的事务,有时还需要承受来自股东的压力。当正确的决策不被允许执行时,你是否会选择退让呢?称职的管理者绝不会退缩,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尽力说服上司、股东,谋取长远的利益和发展。恪守自己的原则却并非要建立在否定别人的基础之上,你可以适当地做得巧妙一些,艺术化一些,委婉含蓄一些。否则,外界的压力将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阻力。

卓越领导的智慧: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内部复杂的事务,有时还需要承受来自股东的压力。当正确的决策不被允许执行时,你是否会选择退让呢?称职的管理者绝不会退缩。

小利不必斤斤计较

在巨海品牌课程《总裁三项修炼》的高级研修班中,我谈到了领导者都是舍得高手的话题,“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而不舍不得”。舍就是得的开始。《盐铁论·毁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贤士殉名,贪夫死利。”意思是说,作为君子,不要像小人一样太贪恋那点蝇头小利,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不要斤斤计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年轻人向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问他:“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一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最大的那块!”富翁听了,笑道:“好,那请用吧!”

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年轻人,自己则吃起了最小的那块西瓜。

很快,富翁吃完了小块西瓜,他拿起桌上那块第二大的西瓜,在年轻人年眼前晃了晃,接着大口吃了起来。

年轻人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然每一块都比年轻人的西瓜小,但加起来之后,却比年轻人吃得多。而如果每块西瓜各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所占的利益自然要比年轻人多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最大的利益就是最好的利益,但等到我们把事情完成后才会发现,原来这需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我们用相同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虽然无法一次得到最大的利益,但当做的事情多了,各个利益总和的结果,就会比只做一件事情所得的利益多出许多。

一个企业若想要有更大的发展,领导者就必须懂得放弃的艺术——只有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才能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放弃小利,并不是放弃利益。有所失,有所得,管理者要明白放弃的目的是为“得”而作准备——以收获更多、更大的利益。而放弃小利的原则,也体现了一个人豁达的心胸,既给人以利益,又使得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创造出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领导者管理一家企业或公司必须懂得开源节流,明确“节约的都是利润”。但是在某些方面的斤斤计较却是非常不必要的。

领导人的地位、权力很容易使个人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并不自然地与下属较量。比如,在一次工作失误中争执谁对谁错,为了顾及自己的权威而损害下属的利益……对此,英国卡德伯里爵士认为:“真正的领导者鼓励下属发挥他们的才能,并且不断进步。失败的管理者不给下属以自己决策的权利,奴役别人,不让对方有出头的机会。这个差别很简单:好的领导者让人成长,坏的领导者阻碍他们的成长;好的领导者服务他们的下属,坏的领导者则奴役他们的下属。”

TCL集团原CEO袁信成,也曾经谈到职业经理人要掌握好不与下属斤斤计较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不与员工争利、不与下属争权、不与同级争功、不与上司争名、忠于团队组织、帮助他人成长等领导理念。概括来说,在企业里,经理人要关注员工是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是不是能有效避免出差错,而不是和下属在某件小事上争长短、在小利上得寸进尺。

在与人交往中,谁都不喜欢那些将什么都分得清清楚楚、不让自己吃一点亏的人。因为这种人让别人觉得,与他交往非常累,什么亏都不吃,和他合作自己既没有前途,又不愉快。所以,身为管理阶层,就一定要修炼自己的气度和雅量,懂得用小利来换取人气,换得长远的利益。

除了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外,领导者在与下属打交道的过程中更要学会帮助下属成功,在下属取得成绩的时候多多赞扬他们,而不是去主宰对方,甚至和对方争名夺利,做到了这一点才是出色的领导人。在小利上不斤斤计较是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大道。另外,适当的让利有时比十足的精明更容易得到回报,这其实是一种做人的智慧,说不定还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卓越领导的智慧:放弃小利,并不是放弃利益。有所失,有所得,管理者要明白放弃的目的是为“得”而作准备——以收获更多、更大的利益。

远离小人但不得罪小人

俗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不得罪一个小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小人就不同了,他们人格卑劣,不讲信义,不讲道德,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一点小事也会耿耿于怀。因此,人人厌恶小人。

偏偏小人是无孔不入的,无论什么性质的公司,无论什么规模的企业,都有可能出现小人。小人非常善于给同事穿小鞋,公司的小报告都是他们打的,他们喜欢揭人的短,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本领。还有一点,小人总是口蜜腹剑,把领导哄得团团转,深得上级厚爱。你知道小人卑鄙,却不能奈何他,更不能得罪他,一旦得罪,可能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连连栽跟头,落个惨兮兮的下场。所以,一旦得罪小人,就要斩尽杀绝,否则就远离小人,不要和他们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否则你就会麻烦不断。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身边更不会缺少小人的影子。

那么,如何识别职场小人呢?第一,小人是非常善于拍马屁、吹捧人的,他们就喜欢对领导摇尾巴,自然容易讨得欢心;第二,小人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上班族压力大,谁都想把工作做好,哪有工夫去辨别小人嘴里的真假虚实,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被小人的虚情假意给蒙蔽了。

或许你会问,小人不累吗?当然不累,他们最喜欢耍花招,即使脑细胞死掉一大片,也乐此不疲;第三,小人喜欢挑拨离间,打击异己。小人最看不得跟自己作对的人,为了打击对手,他们可以使出一切卑鄙手段;第四,小人总是花言巧语,能言善骗。小人的嘴永远抹着蜜,什么好听说什么,哄死人不偿命,已经被夸得云里雾里的你怎么能看清这其中的真实意图?

人性大多都是善的,小人的心却是黑的。你的狠毒比不上小人、阴暗比不上小人,冤冤相报的精力没小人旺盛,对付人的花招和心眼也没小人多。

所以,还是别跟小人斗,别去得罪他们。

小人做的大都是两败俱伤的事,他们宁可伤害自己,也要毁了得罪过他们的人、遭他们妒忌的人。天长日久,有些小人的真面目自然会显露出来,被大家唾弃。可小人都是很高明的,他们才没那么容易被识破,甚至有可能永远不会失手。所以,还是别得罪他们的好,免得他还没落败,你先吃了哑巴亏。

不得罪小人,不代表就要受欺负。怎么对付小人?这里有几个原则。

离小人远,他会心生怨恨;近,容易被他抓住把柄,所以,对小人要勤打招呼,少说话;不要主动和小人来往,也不要拒绝和他来往;不和小人深交,但也不和他们绝交;可以给小人一些好处,但绝不要占小人的便宜;不要进小人的圈子,也不要让小人深入自己的领域和心灵;不去刻意帮助小人,不阻拦小人想做的事,不去规劝小人,不参与小人的活动,也不讨论小人的行为,由他发展,任他自生自灭。

细菌容易繁殖,小人容易得志。小人一旦得志,就可能干大坏事,把天大的好事给毁了,所以不要小看小人。碰上小人,一定要小心。小人不受道德规范约束、不讲游戏规则,切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功劳的重臣郭子仪为了防止小人妒忌,从不居功自傲,一直非常小心谨慎。有一次,郭子仪生病了,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探望,卢杞是个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一般人看到他都忍不住捂着嘴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立即让家人回避起来,不许露面,自己一个人走到客厅里待客。卢杞走后,家人问郭子仪:为什么让我们躲起来呢?郭子仪笑着说:这个人长的很丑陋,内心也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后,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他一定心存忌恨。如果这个人将来掌权,我们家族就要遭殃。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拼命报复,把所有得罪过他的人都除掉了,唯独对郭子仪还算比较尊重。可见,不得罪小人,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遭遇小人,不能乱了方寸。想在小人横行的企业里生存下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为他的无耻动怒,而应该努力工作。

与其陷在对小人的怨恨和不满里,不如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行动是最佳的解释方法和最有力的反击武器,一切造谣中伤的话都抵不过事实。

(2)不要恃才傲物。

居功自傲的人,容易被小人利用。你的自傲会让同事疏远你,不愿意和你沟通,精明的小人就会乘机兴风作浪,挑起误会。与大家和睦相处,小人就找不到挑拨离间的借口。

(3)和领导保持沟通。

如果你工作出色,就会遭小人嫉妒。干得越多,出错的几率越大,一旦出现失误,小人就会借题发挥,在领导面前诽谤你,说你过于骄傲才犯下了错;在同事面前诋毁你,说你听不进大家意见才造成了失误。这时,你需要及时跟领导沟通,把实情说出来,你不说,领导不会知道事实真相。日久天长,谗言会断送了你的前程。

(4)以平常心笑看小人的闹剧。

当然,平常心不等于漠然对待,不等于让流言到处飞,需要解释时气定神闲,需要澄清时不愠不火。不把情绪带到脸上,拿捏好相处的火候就行。

职场有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不出好的方法面对这些人。任何时候都别得罪小人,你的职业航程就不会遭遇暗礁,你的职场路就会越来越顺畅。

卓越领导的智慧:职场有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不出好的方法面对这些人。任何时候都别得罪小人,你的职业航程就不会遭遇暗礁,你的职场路就会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