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活用博弈学
8680000000003

第3章 成与败,在闪念之间

谁能最后活下来

假设有A、B、C三个射击手,C的命中率是30%,B的命中率是80%,A是神枪手,命中率是100%。假设三个人轮流互相射击,每个人最多放2枪,可对其他两人中的一个射击,也可对空射击,再假设只要被命中,就一枪毙命。考虑到C的水平最差劲,由C第一个射击,然后是B,最后是A。问C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自己的存活率最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C应该对空射击,才能保证自己最高的存活率(412%)。再多做一些计算,可得出B的存活率是56%,A的水平最高,存活率却是最低的,只有14%。这个结果很有意思。A的能力是最强的,却在这场博弈中最难存活下来,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样,生存不但取决于你的能力,更取决于你对别人的威胁程度。一般而言,能力越是超强的人,对别人的威胁也是越大的,别人会联合起来对付你,个人能力并不与生存能力成绝对的正向关系。

C的策略也很有意思,和A和B相比较,他的能力差距很大。面对两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他的最佳策略是对空射击,不招惹强敌,让A和B相斗,他坐山观虎斗,偏安一隅,坐收渔利。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他是绝对不能让A和B中间的任何一个真正倒下的,任何一个倒下,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了。

比如说,宋朝军事力量薄弱,和辽、金、蒙古相比较,差距都很大,它的最佳策略就应该是挑起强敌的互相争斗,并保证任何一方不能倒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先有宋徽宗的“联金抗辽”,辽国被灭了,宋朝的江山也被金国吃掉了一半。到了南宋,又把脚踏进了同一条河里,搞了一个“联蒙击金”,金国被灭了,宋朝剩下的一半江山也没了,陆秀夫只好背着小皇帝跳海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谁都怕一方过于强盛。一旦有一方强盛,其他两方就要联合制约强盛的一方。故此,孙、刘两家怎么打,最后还是要抱成团。曹魏想要一个一个地打,可是一旦打东吴,蜀汉就会来添麻烦,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陆逊和诸葛恪同样发动过几回攻打魏的战争,一向是见好就撤。这样一来,三国互相牵制,谁也不能吃掉对方,但谁都想吃掉对方,就形成了一个很长时间的相持阶段。当然,当魏国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就有了“分久必合”的结局。

上面各个故事告诉你,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并不是强者一定会赢,弱者一定会输。谁能最终活下来?是那个善于保护自己的弱者。在枪手对决时,要做的不是击倒谁,先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寻找合适时机再战胜对方。想要始终保持胜利,不仅仅靠能力,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当别人正打得火热的时候,正好可以提高自己的实力。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超人,但弱者自有其优势,他们在生活中可以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不过注意,只是相对,而非绝对,实力较弱的一方,和多方竞争之时,如果没有聪明的策略,首先被消灭的将会是自己。只有很好地利用人性的各种特点和弱点,才能为自己争取来足够长久的安全空间。

在法国的巴黎有一个东西走向的大峡谷,一年冬天,有对情侣来到这里,天空起了很大的大雪。他们支起自己的帐篷之后,发觉到这样的现象:每当雪下到一定厚度后,雪松极有生命力的枝丫就会向下倾斜,直到雪滑落下去。于是就这样积了落,落了积;它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但是别的树,因缺乏上述能力,树枝会承受不了。情侣俩因此懂得: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承担重压,实在承受不了的话,要像它们一样,懂得弯曲,懂得让步,这样自己的生活就能更加的轻松。

先要生存,才能求发展。这是不变的真理。对于力量不够强大的弱者来说,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不要跟别人争强好胜,硬碰硬是得不偿失的,要学会聪明地妥协,保持实力。所以,弄明白枪手之战的博弈理论,可以帮你更好地做出判断,为自己赢得安全空间。

优未必胜,劣未必汰

在进化论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优胜劣汰的原理,根据达尔文的研究,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本来这条原理是毋庸置疑的,在生物的进化史上已经被证明了无数遍,可是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竞争中优未必胜,劣未必汰。很多时候反而是劣胜优汰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优势的民族却取得胜利的例子有很多,如果一个群体由于集体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出于种族特征的缘故,不能够融入环境,他们知识和精神方面的优点就会消亡。换句话讲,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总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域的文明进步,相反,倒可能产生诸如冲突、战争等弊端。

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优未必胜,劣未必汰。胜者通吃,败者为寇。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本来被看好的那方最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博弈其实就是互动的策略性问题,在每一次的利益对抗中,每一个人都是在寻求制胜之策,不管对方是怎么的策略,自己均采用对自己最佳的方法。弱者并不是等死的,不管自己多弱,都会想方设法做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杰克开了一家小型的汽修厂,那时候,当地已经有了几家很大规模的汽修厂了。他在工厂创立之初,曾拿出很多资金在当地进行广告宣传,可是没过几天,广告箱都让人给毁坏了。大家都捏了一把冷汗,因为那几家汽修厂在当地都是很霸道的,他的这家小型汽修厂肯定不容易生存,他手下的工人甚至想去和那些人硬拼,求个公道。杰克想了半天说,硬碰硬是不能解决困难的,我们现在还没有那种实力和他们明着对抗。遇到这样的对手,即使换个城市,也还是存在的,哪个城市都有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关键是找出对策,让我们的厂子首先生存下去。

杰克首先意识到蛮干是不明智的,此时保存实力最重要,那采用什么方法首先可以站稳脚跟呢?他想起他曾经读过的《孙子兵法》,上面有一段如此讲道:人们首先要做到不会被敌人打败,然后再等待时机战胜敌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会作战的人。不会被敌打败的主动权在自己这里,能否打败敌人则要看敌人是否有漏洞。这样看来,真正会作战的人,只能保证自己不被敌人打败,但不能做到自己一定会打败敌人。成功是能够被预见的,然而却不可以强求。于是,杰克面对竞争对手故意的挑衅,并没有大动肝火也没有害怕退缩,他选择一种温和的策略:他在自己的广告上同时加上了当地别的知名汽修厂的名字,这样免费为他们做广告。这样下来,竟然真的相安无事,他的厂子有惊无险地保存下来。

从这以后,杰克便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其竞争力,严格的维修质量,及时的维修后服务,另外配合相关的一些优惠政策,为他的厂子赢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老客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的汽修厂便能和别的汽修厂抗衡了,其他厂子的一些老客户,闻听杰克修理厂优良的维修服务,也开始慢慢地成为了他的维修厂的客户。

虽然优胜劣汰未必可靠,但适者生存绝对正确。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切不可妄自尊大,表面上的优势并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并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人组成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人,在其他方面也许不堪一击。所以,优未必胜,劣未必汰,真正懂得扬长才能避短。而处于劣势的人同样可以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知道运用自己的智慧?不与强者争一时的长短,而是依据自己的实际,错开对方的优势,以长击短,因此取胜。

为什么做人要低调

在一开始我们提到的那个“谁能活下来”的问题中,已经提到了三个枪手的出招策略。但在这里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来看看同时出招和相继出招该怎样分别应对:

互相仇恨的A、B、C三个狙击手准备决斗。A枪法最好,十发八中;B枪法次之,十发六中;C枪法最差,十发四中。先提第一个问题:如果三人同时开枪,并且每人只发一枪;第一轮枪战后,谁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

推理的结论是,枪法最糟糕的C活下来的几率最大,因为:枪手A一定要对枪手B先开枪。因为B对A的威胁要比C对A的威胁更大,A应该首先干掉B,这是A的最佳策略。同样的道理,枪手B的最佳策略是第一枪瞄准A。B一旦将A干掉,B和C进行对决,B胜算的概率自然大很多。枪手C的最佳策略也是先对A开枪。B的枪法毕竟比A差一些,C先把A干掉再与B进行对决,C的存活概率还是要高一些。

在同时开枪的情况下,三个枪手的存活几率分别为:

A:24%(被BC合射40%×60%=24%)

B:20%(被A射100%-80%=20%)

C:100%(无人射C)

通过概率分析,我们发现枪法最差的C存活的几率最大,枪法好于C的A和B的存活几率远低于C的存活几率。

我们现在改变游戏规则,假定三个人轮流开枪,谁会生存下来?

如果A先开枪的话,A还是会先打B,如果B被打死了,则下一个开枪的就是C,那么此时A生存的概率为60%,而C依然是100%(他开过枪后A没有子弹了,游戏结束);如果打不死B,则下一轮在B开枪的时候一定会全力回击,A的生存率为40%,不管是否打死A,第三轮A、B的命运都掌握在C的手里了。

那么,如果游戏规则规定必须由C先开枪,如果你是C,怎么才能让自己活下来呢?答案是胡乱开一枪,只要不针对A、B任何一人即可。当C开枪完毕,A、B还是会陷入互相攻击的困境。

对三个人来说,虽然实力有区别,但如果想自己好好活着,最好要么都不要动,保持这种均衡对峙,要么怂恿其中一人先打破均衡,然后自己从中渔利。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打破这个均衡呢,就是当A修炼到命中率100%的时候,他随时可以开枪打死B,同时还要确保躲过同时打来的命中率为40%的C的子弹。

在有很多个人参加的博弈当中,由于存在相互纠缠的关系,常常会产生很惊人的结果,某博弈方能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既与自己的实力有关,也与所有博弈方的实力对比和各自选择的策略有关。比如,在上级发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后,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热门候选人落选,黑马杀出的情况,因为热门候选人往往提早成为众矢之的。

上面这个问题暗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博弈理论: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既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还与他威胁到的人有关。我们都知道“功高震主”,一个人实力会很强,可能非常成功,但是这或许会使得这个人走向灭亡,因为他的强大实力和高成就会让上司的地位和安全受到威胁,上司必欲除之而后快。往大里说人类史上普遍都有的“帝王弑功臣”,往小里说某组织内部的互相打压,都是由于一个人的实力对另一个人的利益构成威胁。如果对别人的利益永远不会有威胁,这样的人肯定没人会憎恨,相反就能幸存下来。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恰恰是存活概率最小的那个乙,你怎么办?在国际关系中,第一强国和第二强国争势,其他弱国经常会倾向站在第一强国一方,而第二强国便成为大家对付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严格地排列出一二,但不是最强者的那些强者无疑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局,所以“做人低调”为的就是避免上面的结论,按照这个理论,次强者的风险是最大的,首先不可以处处逞能,要减少第二强者带来的负面作用。其次要广泛地去认识所谓的弱者,帮助他们,改变原有的力量对比。

把你的劣势变成优势

有一个小女孩由于一场车祸而在手术中截掉了左臂,但是她很想学跆拳道,于是她拜了一位韩国的跆拳道大师做老师。可是虽然她学得很好,然而她老师却一直只传授她一招,并对她讲:“你需要的就这么一招。”

尽管女孩感到奇怪,但她依然遵从老师的教导,决定把这招练得非常好。几年以后,女孩将此绝招练到一定境界了,使用娴熟。就在这个时候,老师打算带她去参加一场武术大赛,女孩也想趁机考验自己的水平,就答应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武术比赛里,女孩不费力就打败了很多个对手。最后的时候,有一个对手跟她挑战,她于是有点紧张,对面这个挑战者身材很健硕,好像不大好应付。女孩不由得提高了警惕,幸好,她闯到了最后一关。挑战者在这种情形下,变得焦躁起来,犯了习练功夫之人的大忌。女孩从挑战者的眼神中看出了破绽,于是,她使出长者教给她的那一式绝招制服了对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事后,女孩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单凭这一招就能赢得比赛呢?长者这才告诉她,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你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功。第二,你将这一式绝招练习得纯熟,而战胜你这一招的唯一方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但你失去了左臂,对手自然不可能将你制服。”

直到此时,女孩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长者仅教给她一招,就是将她的劣势变成了优势,从而让她战胜了对手。

这就是一个把自己劣势转变为优势的例子,在你的生活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客观条件和机遇,把自身的特点都发挥出来。这个女孩有一个好师傅,是个伯乐,懂得借用女孩的劣势,让女孩的缺点变成了别人难以攻击的优势。

虽然每一个人都有缺点,但是,如果找到了这些缺陷的突破口,那就不怕了。找到突破口,让自己的缺陷在别的地方发挥优点,就可以把劣势变优势了。

看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两面性,要用辨证的思维去考虑,当你觉得一件事情不好的时候也许它就将变得很好。正如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好坏是相对的,不要一味地埋怨自己的弱点,动动脑筋就可以让它转变。这种巧妙地逆转形势的故事很多:

小镇两家虾馆新开张,为了招揽顾客,两家都说自己的虾是“正宗野生虾”,说自己店内的虾绝对都是江上的渔船——一手鲜货。

起初真的是这样,可是后来两家店经营的规模逐日扩大,仅靠江上送来的鲜虾不够顾客吃,而且现在水域的破坏很严重,野生虾的资源日益枯竭,虾的价格就会上涨。

A家虾馆的经理害怕亏钱,没办法就提高了虾价,结果销售额急降,生意冷淡。而B家虾馆经理很聪明,他觉得不可以提价。提了价,就没有人来了,但也不可以高价进低价卖,他采取的办法是悄悄使用网箱虾,这样比较便宜,不少食客慕名而来。

有一天,B家虾馆因为人太多,几个顾客就到了A家。他们要了一盘虾,正在吃着,有一个人突然大喊了起来,A老板听到喊声出来,发现有个食客被留在虾嘴内的钩子钩到了嘴巴,流了很多血。A老板急忙和伙计把那个人送进了附近的医院。结果,A家老板不仅没收钱,还搭上了5500元的医疗费。

B家老板见A家虾馆这样,幸灾乐祸。偶尔还说“看看对面A家虾馆要倒闭了,吃虾还划破了客人,还有人敢吃吗”?A老板眼看生意做不了了,心急如焚,忽然之间他心里想出一个办法。

第二天,A家虾馆张挂出了惹眼的“致歉声明”,声明的内容是:由于本虾馆卖的鲜虾是渔夫从江中捕捉到的,这样虾钩留在虾嘴中,厨师也没发现,就导致了虾钩伤到客人嘴的事。从此以后,A家虾馆一定不会允许这样的问题出现。

自从“致歉信”挂出来之后,销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吃虾的人数大增,无人理睬变成争先恐后。原因是,人们从那封信知道了A家虾馆的虾是纯天然的,否则虾嘴中不会有钩子,而网箱虾就不会有钩子。而且,A经理敢于坦白过错,证明了A虾馆有信用,没有骗人。至于虾的价格提高了,天然虾肯定是要比网箱虾贵。

几位闲人,又特意去B家虾馆再仔细品尝,发现就是和A家虾馆的虾口味不同,消息传开后,A家虾馆变得更加红火。

本是件心烦事,反倒成了体现诚信的好时机!只要肯动脑筋,一个小小转变就很可能让你绝处逢生。

每一个人都有劣势有优势。许多人为自己的劣势、缺陷而苦恼不已。然而,与其为自己的缺陷费心费神,倒不如想想怎样有效利用自己的缺陷,让它在别的方面成为优势。人生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只要你用心去做,劣势同样可以转变为优势。

置身事外的智慧

学会置身事外是一种智慧,当你学会了这样的哲学之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就不一样了,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置身事外是博弈的一种高级技巧,它的目标是在混乱的时候保护自己,其实大家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当一场冲突很严重的时候,不是要去打倒对方,而是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在这个时候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位置。

其实,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坐收渔翁之利都是出力最少,收获最大的策略。

在那场众所周知的微软收购案中,雅虎遭受的压力非常大,其管理层也不断地分崩离析。而那场雅虎高层离职的风暴,正好给了百度扩大市场的渔翁之利。

2008年8月1日,雅虎日本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井上俊一刚宣布离职,随后百度就宣布任命其担任百度日本总裁。要知道,这个人对于日文搜索引擎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曾被誉为日本搜索领域“第一人”。业内普遍认为,他的离职将对日本的搜索引擎竞争格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百度从中得到的利益自然不必多说。

当时过境迁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不得不承认百度是这次收购案中的大赢家。当初雅虎高级人才的不断离去给微软带来了非常大的尴尬。在那种形势下,微软即便收购成功,也是“买得到资产,买不到人”的局面,倒使得一些优秀的高层管理人才流往百度。或许,这就是置身事外观虎斗的好处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故事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给了我们至少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人们应当团结互助,不应钩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漏洞,让对方钻了空子,结果互相伤害;另一方面,善于利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人,可以不付出一点代价,吃了上家吃下家,轻轻松松地坐收渔翁之利。对于博弈中的弱者,如果能够制造矛盾,削弱强者的实力,是一种上佳的生存策略。

可能有两种坐享其成:第一种是先下手为强,致使对手之间自相残杀,也可以制造冲突,一个个打败,然后取胜;第二种,坐享其成,做和黄雀、渔翁类似的第三方,选择袖手旁观,等到敌人两败俱伤后,再乘虚而入。下面这个经商的例子就属于第二种情形:

都在一条街上,离得很近有三家各方面都差不多的裤子店,在这条商业街上几乎瓜分了所有的市场。

当时市面很冷清,A裤子店最开始推出“蚀本大甩卖”,忽然间顾客满堂。对面的B也不甘示弱,也当即降价。离得远点儿的C差不多被A、B抢走了全部生意,没办法也只好一起降价优惠了。但是过不了多久,A为了争抢生意,又采取新一轮的降价,B也立刻跟进。顿时,A和B两家开始竞价。

C老板这时候有了新的办法,他宣称已亏得太多,不能再坚持下去,大不了关店大吉,就不再去争另两家的买卖了。这一回,A和B更是争得不可开交了。他们不顾一切地把价格一压再压。结果他们的业绩特别的好,不光顾客人数多,买得也多,很多人都是批发购买。后来他们的店铺基本都被挖空了,本金大赔特赔,他们才知道,很多买家都是由C老板雇佣的。就这样,A、B两家,A倒闭了,B成了C的分店,结果两败俱伤,只有C店铺从中获得了利润。

C老板的行为属于坐收渔翁之利,但仍然符合商业竞争规则,他运用计谋,而避免使自己变成和A、B两家相同的鹬蚌。C老板所采用的策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先让强者之间翻脸,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乘虚而入”,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办法。

关门的那两家店主该怪谁呢?不懂得使用策略,一味蛮干,与人争强好胜,就是这样的下场。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立场,自己和对手之间的差距,究竟自己是强者还是弱者。处于实力链各个环节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关键是给自己正确地定位,选择合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