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聚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川端康成这样写道:“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的,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人们可以看到别样的美感呢?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淹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浑然不觉。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因为距离可以使人们宏观地把握事物,它能够带给我们未知的神秘,能够引发人们的美好幻想。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的确,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应该给彼此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再好的关系也会就此破裂。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事情,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整天亲密无间,日子久了,彼此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在自觉不自觉间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渐渐淡漠起来。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十分必要的。
有位着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一个开放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仅仅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之后随便拿一本书就坐在了他的身边,借以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当然,前提是这个人并不知道他是心理学家,也不知道他在做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之后,他们大都很快默默坐到其他位置去看书,有一些人甚至愤怒地大声告诫心理学家说:“你想干什么?”心理学家进行了整整80人次的实验。结果都一样:在一个只有两个人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愿意让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一旦这个领域遭到了别人的侵犯,相互交往就会感到不舒服,安全感也会随之消失。
刺猬法则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两只非常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想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姿势都睡不舒服。因为它们各自身上都长着刺,挨到一块,反而睡不安宁。无奈,它们只有离开一段距离,但是距离远了又觉得远。如此反复几次,终于找到了一段合适的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于扎到对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否则对两者之间的交往有害无利。
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人际交往中就很注意与其他人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在他任总统10多年的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能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的工作年限能够超过2年以上。每次面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他总是这样跟他们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
他对外解释说之所以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调动工作是正常的事情,固定下来反倒有些不正常;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只有把他们调到其他的工作岗位,才能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能够让这些工作岗位具有朝气和活力;再者也可以防止这些人营私舞弊。也正是他的这一交往原则,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团和参谋们的关系。
事实证明,戴高乐总统的这一做法是明智的,因为没有距离感会让自己过分依赖他们,同时扩大他们的权力范围,可能会导致这些人假借领导的名义,谋一己之私。这样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但如果能够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但能够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还能够与他们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因此,我们不能不佩服戴高乐总统的这一交往原则。
生活中的心理智慧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相互之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其所处的情景决定的。我们知道,与人保持距离很重要,但保持怎样的一种距离也很重要,因为这段距离远不得也近不得,要恰到好处。
1.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并非固定不变,它具有极大的伸缩性,会因为双方的关系、地位、所处的文化背景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阿拉伯人把“自我”仅仅局限于心灵,与人交往时,他们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总是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因为他们认为“自我”的空间包括皮肤、衣服及体外的十几厘米的空间。
2.注意礼貌上的分寸
人际交往中所谓的距离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还包括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分寸、礼貌和尊重。即使是熟悉的好朋友之间,必要的分寸感也是不能丢的。有些人一和别人混熟,就会丢掉了分寸感,说话做事不分场合和时间,最终物极必反,破坏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好印象,导致交往向反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