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8670100000034

第34章 兼爱无私,以和为贵——宽容(2)

3.让对方败得太惨

不少公司单位在业余闲睱时间,常会进行一些带有比赛性、竞争性的文化活动,比如棋类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尽管这是一些文娱活动,但大家都希望成为胜利者。有经验的社交者,在自己“实力雄厚”、能绝对取胜的情况下,往往并不使对方失败得很惨而狼狈不堪,反倒是有意让对方胜一两局,既不妨碍自己总体上的获胜,又不使对方太失面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棋后,往往会有意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一两盘。与人处事就像下一盘象棋,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小青年,才会一口气赢对方七八盘,对方已胀红了脸、抬不起头,他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喊“将”。其实,对输赢不必那么认真,主要目的还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否则,计较起来,会让对方十分不快。据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极爱下象棋,又把输赢看得很重,在一次宴会后与棋艺不凡的陈景夷对弈时,本来已一比一平局,却要下第三局,在残局时被对方打了个死车,倾刻间胡汉民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又急又恼,当场晕厥,三天后竟因脑溢血死亡。

我们不但要尽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别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学会在对方可能不好下台时,巧妙及时地为其提供一个“台阶。”否则,很可能会由于方法不当,本来是帮助对方下台,结果反而弄得对方更尴尬。所以,成大事者在此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不露声色

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一次,一位外国客人在天津水晶宫饭店请客,请10个人要3瓶酒。饭店女服务员小丁知道10个人5道菜起码得有5瓶酒,看来客人手头不那么宽裕。于是,她不露声色地亲自给客人斟酒。5道菜后,客人们的酒杯里的酒还满着。这位外宾脸上很光彩,感激小丁给他圆了场,临走时表示下次还来这里。如果小丁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是太容易了,但那样就会失去一位“回头客”。

2.要注意用幽默语言作为“台阶”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和愉悦。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到公寓去看他。他们谈话间,那位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如果直接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冯骥才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3.要注意尽可能地为对方挽回面子

有时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这时,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为对方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会使对方更加感激你,譬如本文开头周总理对苏翻译的做法。帮助对方挽回面子,会使他对你感激不尽。

5.得理还需饶人

常常看到“得理不饶人”之人,对着犯错误者大肆进攻,遇到性格软的,对方也只能忍了。但如若对方不好对付,那就只能两败俱伤。这时,你即使有理,又有什么用呢?

利利小姐是一家杂志社的摄影师,由于她曾在美国呆过一段时间,行事有些洋派,在作风保守的杂志社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偏偏她个性散漫,又常做错事,总编辑早就看她不顺眼,只因她是老板朋友的女儿,所以只好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天,为了一些照片,总编辑和利利起了冲突,众人见战火引燃,纷纷过去围观。利利还要力争,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战争,利利一舌难敌众口,掩面而逃。之后众人还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照片的毛病,批评她偶尔的迟到早退。后来,她辞职了。不久后总编辑被辞了。

很多人一旦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旦得“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失去了面子和利益,他当然要“讨”回来。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简直不能想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县令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县令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经过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得理且饶人”就是给对方一条生路,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等到对方得理时,就会同样也给你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

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对你造成伤害。

对方“无理”,自知理亏,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报恩,也不至于再度与你为敌。

得理不饶人,伤了对方,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且饶人,也是积德。

“得理且饶人”,也是为自己留了后路。

所以,成大事者须知:得理还需饶人,宽以待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6.掩藏别人不好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人人都可以做到,但以德报怨,恐怕能理解的人都很少,更何况去实施了。

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仁厚著称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知道搞错了,就把曹节家的猪送回来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这两则故事里的古人,都为“别人不好处”掩藏了几分。沈道虔“纵容”小偷偷他家萝卜,曹节的不点破邻居的错误。表面看来,无是无非,甚至显得窝囊懦弱。但实际上,却显出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偷萝卜拔笋争麦穗,是不好的行为,但也是人穷家贫的无奈,何必深责?替他掩藏几分,反倒能使他自惭改过。邻居错认猪,尽管有自私一面,但失猪对一般人家也毕竟是大损失,情急之下错认,也可以理解。能一心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正是胸襟宽阔、与人为善的体现。

吕坤所说的“掩藏别人不好处”,是掩藏”别人”——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的一般过错,这些错误无伤大雅。而绝不是对那些贪污腐败分子、刑事犯罪分子、黑社会恶势力姑息放纵。对这一类坏人坏事,我们不但不能掩藏,我们还要与之坚决斗争。

对他人的一般“不好处”不采取粗鲁方法来公开揭穿打击,而是厚道待人,是要让其惭愧反省,否则,就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甚至使事情恶化。“文革”中,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对许多同志的一般过错,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是什么过错,无限上纲,深揭狠批,结果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文革”摧残了人的美德,使许多人变得冷漠、自私、尖刻不容人,相互间缺少了信任和友善,只剩下敌人与非敌人关系。

十年前,小张还在一所大学里。临毕业时,班里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同学放在大衣兜里的500元钱不翼而飞。这可是关系到优秀班级、毕业分配的大事。小张是班长,便决定自己查清“案子”,揪出小偷。班里的重点嫌疑人查了个遍,没有头绪,怀疑面进一步扩大,人人自危……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全班同学都带着对他人的猜忌离开了学校。只是在后来,丢钱人写给小张的一封信才使真相大白。原来他的钱并没有丢,他当时没找到,就报了案;后来虽找到了,但案子已查得惊天动地,他不敢站出来说没丢……小张写道:“我万万没想到是这种情况,十年过去了,我总在想,我们错在哪里呢?”

是呀,错在哪里呢?我们甚至还没有见到“别人不好处”,只是无根据的怀疑,就摆出了一副“坚决斗争”的姿态,谁也不放过,这样做,不是说明我们缺乏对他人的最基本的信任,缺乏仁爱浑厚与人为善的宽大胸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