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董事长“不务正业”?
如何做好董事长呢?我想,董事长最大的责任在企业战略层面引领万科发展方向。
如何让一个团队全力以赴、甘心工作,不仅有激动人心的口号、公司美妙前景,还需要制度保障和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这几点,董事长能把握住,至于是游山还是玩水,就不要太在乎了吧。
——2008年3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董事长如何分配时间?(答网友十九)》中如是说说
背景分析
就算是超级富豪也会有自己热衷的爱好,且不仅仅是收集天价现代艺术品、邮票或名车等与财富直接画上等号的消遣娱乐。
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是桥牌的狂热爱好者。
保罗·艾伦(微软联合创始人之一)收藏了约20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飞机,并在华盛顿州阿灵顿建立了一座老式飞机收藏馆。
詹姆士·古德奈特(SAS的联合创始人)收藏了超过100块的岩石、矿石、化石和陨石。
洛克菲勒家族的继承人大卫·洛克菲勒在10岁时开始收藏甲虫,现在他已经92岁,收藏甲虫有9000种共157000个标本。虽然他不是专门到处去收集,但熟悉他的人称,无论走到哪他都会去找甲虫,用瓶子装起来并带回家。
行动指南
人无癖好不可交。企业家更是如此,只知道赚钱、埋头生意的企业家,其实是不健康、不完整的。
11月2日
我不是英雄
我不是英雄,这是我的真心话。所以我反复对大家说,不要太看重这次登山。
我不是英雄,这不是谦虚。
以我们中国10多亿人口以及邻近珠峰的程度来说,我们登顶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去年就有一个和尚,以很简陋的装备,一个人独自登顶珠峰,美国也有一个盲人到达了顶峰。所以大家不要把登珠峰看做很神圣的事情。我相信今年夏天这次登山,就有几十个人登上去了,但只有中国队员得到了这样的殊荣。
——2003年5月,王石登顶珠峰后回到深圳对本书作者如是说
背景分析
50年来,共有1000多人登顶珠峰,但是其中汉族人士只有12名,6名是内地的,5名是台湾的,1名是香港的。
2003年5月,王石参加的这批珠峰登山队由一批普通登山爱好者组成,只是由于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又由于处于“非典”时期,于是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攀登成功后更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得到极高荣誉。在王石看来,这虽然是值得高兴庆贺的事,但他们所参与的毕竟只是一项自愿参加的极限运动。
行动指南
登上珠峰当然是壮举,但是没有必要过分夸张其意义。办企业也一样,做得好自然值得赞赏,但是切莫太过分。
11月3日
让更多的人享受户外运动
在登雪山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是缺氧以及恶劣气候、艰苦环境。这是对人承受力的训练,对意志力的考验,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方兴未艾的现代运动。
飞伞的意外几率比汽车还低,我们连汽车都敢坐,为什么要害怕飞伞呢?
珠峰大本营驻扎着各个国家的登山队,就像一个国际村。印象中,我们国家的登山运动,参与的都是专业运动员,更强调的是精神和政治。20世纪60年代不惜一切代价登顶珠峰,为国争光,留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但是在珠峰大本营所见到的外国登山者,多是业余的,他们有自己的职业,像金融家、医生、律师、教师等,对他们来说,登山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和乐趣。令人称奇的是,一些登山队还把登珠峰和滑雪、飞行伞运动结合起来。我亲眼见到身着飞行服的英格兰登山队队员在大本营上空操纵彩色飞行伞翱翔……从西藏回来后,我的兴趣点又发展到飞伞滑雪。
——1997年,王石第一次由珠峰大本营归来后对本书作者如是说
背景分析
由于内地媒体及大众的关注,登山、探险活动一直成为户外运动的一个亮点和焦点呈现在大众面前。因此,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户外运动就是登雪山、到极地探险等。“户外运动”也成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名词,成了一个少数人喜欢的个别行为。其实,户外运动是个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项目。走出户外,融入自然,锻炼身体,净化心灵,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不仅仅是自己飞伞,王石还带动自己十几岁的独生女儿也参与飞伞。真正身体力行将户外运动进行到底。
行动指南
企业家可以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强身健体,同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11月4日
成年人做事,不一定硬要家庭很理解很支持
成年人做事情,还是有分寸的。自己想去,衡量过安全系数就去了,不一定硬要家庭很理解很支持才行吧。
国内的很多人认为登山只是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的活动,但国外许多登山队的人员构成是银行家、律师这样一个社会阶层。在他们看来极限运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只不过这些运动碰巧我都喜欢而已。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生活更有意义,更应珍惜它。况且它并不影响我的工作。
——2003年,王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有关王石为何喜欢极限运动,有多沉迷,都是媒体和公众经常关心的问题。
王石登珠峰的念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实际上,当他第一次去西藏,见到珠峰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登顶珠峰。王石登山的缘由,也许和很多人想象的很不一样。首先他没有所谓征服自然的目的,更多是发自内心、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
为什么要去登山呢?新西兰的著名登山家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有时候,对于企业家而言,家庭和事业会构成矛盾。而有时候,连户外运动和家庭也会构成矛盾。这就需要企业家用成年人的思路来把握和平衡了。
大卫·罗伯特的感触是:攀登的魅力有多大取决于它对人际关系的简化、对友谊的减弱和对合作的增强,以及人与第三者(山脉、挑战)之间的关系对人际关系本身的取代。在具有神秘魅力的探险后面呈现出的坚韧不拔和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是对我们天生的舒适和安逸的解药。
这一切正是王石以及不少企业家管理者喜爱户外运动的具体理由吧。
行动指南
各种户外运动,都能帮助人养成坚韧不拔的个性和挑战难度的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有益的锻炼。
11月5日
做一些我不后悔的事情
西藏号称世界第三极,空气稀薄,自然条件残酷。但是藏人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照样生活,生儿育女,可见人的潜能有多大。我们生活在低海拔地带,跟藏人相比,条件不知优越多少,应该可以做成相当多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当时的愿望非常简单,我想如果命运决定我的后半生坐轮椅度过的话,我不要到时候后悔:在我还很健康的时候,我可能应该做的事,我没去做。现在趁我还没有瘫痪,我得做一些我不后悔的事情。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自西藏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回来之后,王石就盯上了中国登山基地,开始进行高山训练,然后开始登雪山。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没有瘫痪,但是当初瘫痪的可能造就了一个登山的王石。
实际上,不要说是攀登七八千米的雪山,即使平时攀登深圳附近海拔几百米的小山,王石都一定要拄登山杖,因为直到现在他的左腿还是隐隐作痛,随时可能突然没力而倒下去。
因此,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王石还能够坚持一系列极限运动,少一点毅力和意志都不行,说王石是铁汉,名副其实。
法国谚语有云: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
乐圣贝多芬更是说: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行动指南
企业家尽管时间紧张,也需要留出一部分时间来做一些让自己不会后悔的事情。
11月6日
选择登山运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登山作为一种运动,包含着征服。其他竞技运动的失败者只是拿不到奖牌,而登山失败者的代价往往是死亡。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以生命为代价的挑战,其魅力是无与伦比的,这大概正是登山吸引王石之处吧。
登山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一项昂贵的运动,没有钱染指不得。但是,立志推动登山运动发展的王石经常语重心长地劝告大家说:“一般的登山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花费,比如登北京的香山。”他说,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做有关登山的节目,结识了一位八旬长者,他天天登香山,风雨无阻。选择登山运动,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每年,至少有20多个外国登山队员进驻珠峰大本营攀登珠峰,这些登山爱好者中,不乏有钱人,也有一般的打工者,比如钢铁工人、邮递员。这些“登山痴”攒钱十几年或打双份工,就是为实现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梦想。“只要你喜欢,山就在那里,同钱多少没关系”。
行动指南
登山和办企业一样,都有一定的风险。做好两者的关键都是要控制好风险。
11月7日
登山的美妙体验不在登山的那一刻
登山是一种让人后悔的活动。登上去的感受就是赶快下山,下次绝对不来了。登山的美妙体验不在登山的那一刻,而是现在。因为我去登山了,很多人没去,所以我很得意。
由山上再返回城市,一切对你都是新鲜、可爱、可亲的。你会重新审视、珍惜曾被你长期忽略的许多东西,你会更热爱现代文明生活,你会对周遭的人更宽容。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很多次有人问王石,登山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美妙。
王石也很认真地谈过登山对他的积极意义:“登山可以使人更珍惜平时忽略的东西。我住在宾馆里时,服务生会给我送来水果,但我总是想不起来吃。可一旦进山两天之后,人家给你一个苹果,你咬一口,感觉太美好了。登山既是生命的浓缩,也是生命的延长。登山时非常痛苦,你总想放弃,你以为你上不去了,可成功就在于你能否再坚持一下。这种体验在生活中一般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体会到,可通过登山,一个礼拜就能体会到。现在,在谈判时,从心理上我就有一种压倒对方的气势。我想,我能登上去,你行吗?你根本耗不过我。”
他又说:“在登山的过程中回想人生的道路,你要坚持做你认定正确的事情。但是,登山还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登山的目标很单纯,不是上,就是下。可生活就不一样了,它有许多的选择,也有很多的诱惑。”
行动指南
登山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所以其中的很多体验也是常态生活所不能提供的。
对企业家而言,从非常态中换角度看待事物,往往有另一番豁然开朗,同时有助于保持触觉敏锐。
11月8日
山友之间的特别关系
山友之间的关系是很特别的,和普通城市生活很不一样。
一进山,一些不确定却关系到生死的因素,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得很近。在山里相处一个星期所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可能是你在都市生活10年也不可能建立的。比如说,一个帐篷至少要睡两个人,朝夕相处,从情感和精神上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大多数情况下,登山时大家都要三四个人结组牵在一起,这需要绝对的相互信任。有时,连续10天、8天大家都要绑在一根绳上,只要一个人脚下一滑,就有可能扯带几个人滑坠。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对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管理无处不在。
王石远离万科去登山,但并没有放弃工作。登山时王石和其他队友一样,20天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吃同样的饭菜,同样有高山反应,闲聊时会一起讲荤段子。这时王石只是一个普通的登山爱好者。只有在他面色严肃,利用卫星电话和网络通讯操纵着万科公司的运转时,你才会感觉到他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老板。
王石告诉我们,登山者的圈子很特别,它建立在生死与共的基础之上。
无论平时拥有什么社会关系,成为了山友,大家都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之外寻找更简单一点的乐趣,
大多的山友只是过客而已,
这种友情很独特,是不轻易说出口,但却非常现实的一种情意。
山友之间需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合适过于接近,人要学会保护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