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8617200000005

第5章 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了解自己的心理世界(4)

社会福利状况: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家庭养老弊端的不断涌现,社会养老今后将成为趋势。通过国家和社会向老年人提供具有优惠性质的生活、医疗、保健、娱乐、教育等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良好的社会福利无疑为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创造了条件,对老年人的心理也将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年人对一些社会福利机构还存在不少偏见,这对老年人的心理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养老院一直被看做是孤寡老人院,是没儿没女、没有亲情和温暖的老人度过残年的地方,因此,一些老人非常不愿意去养老院生活,怕被人耻笑和瞧不起,而子女送老年人进养老院也被认为是“不孝”的行为而遭到道德的谴责,老年人决定是否去养老院往往要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人的心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少。而诸如衰老、疾病、遗传等生理因素,社会变迁、工作变动、职位升降、婚恋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人心理的主要因素。

(第十节)老年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1.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健康长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对人的衰老起着延缓作用。中国长寿学研究者胡夫兰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早亡的就是不健康的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了。情绪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沮丧、悲伤、不满、烦恼、嫉妒等,这类属于负情绪或称为消极情绪,可刺激人体的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这类不愉快的情绪对健康和长寿非常不利。另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快乐、舒畅、开朗、恬静、和悦、好感、豪爽等。这类属于正情绪或积极情绪,会给人以适度的良性心理按摩,这类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不愉快的情绪可引起人体许多生理变化,主要有:

(1)情绪波动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红细胞增加,血黏度增高。有的老年人在盛怒之下会发生脑血管破裂,或致命性的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波动导致的疾病,大多不是由于一次情绪的大波动而引起,通常都是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情绪波动,如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忧虑、失望、不安、渴望等状态日积月累造成的结果。

(2)发怒时可使胃出口处的肌肉骤然紧缩,消化道痉挛。胃肌紧缩时会感到腹部像有一块“石头”,甚至误认为是阑尾炎或胆囊炎。情绪过度激动还可能引起结肠痉挛和结肠过敏,有人称之为“情绪结肠症”。

(3)不良情绪也可对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削弱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容易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焦虑及紧张还会使癌细胞扩散。

学会控制情绪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心理学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和忧郁诀别。悲痛时设法恢复平静情绪,可到公园散心、听音乐、看电影或投身于工作之中,以此冲淡不快情绪和悲伤心情。

其次,清除情绪垃圾。把不快情绪向可信的亲友诉说,也可以自己向自己倾诉,不要让不愉快的情绪淤积在心里,要学会清除情绪的垃圾,减少心头的压抑。

再次,万事当前“静”为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分析面对的情况,保持冷静,决不要怒气冲天,大怒、大悲。

2.把快乐掌控在自己手中

老年人要培养“五乐”精神: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与众同乐”、“劳动中乐”。总之,要培养和寻找“愉快”的心情。前苏联着名医学博士茨曼诺夫斯基把通向乐观的品质概括为:善良、爽朗、幽默感、气量大、对他人关心与尊重。老年人要保持思想开阔、情绪稳定、乐观温存、无忧无虑,有了这些就具备了健康长寿的条件。

但是,快乐的心情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是需要自己去培养和寻找的。愉快的心情特别是乐观情绪被誉为长寿的精神营养,因为人体中最有助于健康长寿的因子就是乐观的情绪,它胜过一切灵丹妙药。据调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百岁寿星有865人,为全国之冠,他们的长寿秘诀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

大量调查也已证明长寿者多豁达乐观,胸襟开阔。乐观情绪可促使人体分泌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它们能调节血液量,兴奋神经细胞,使胃有规律地蠕动,能促进唾液和胰岛素的分泌,并可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延年益寿。乐观愉快的情绪能够协调大脑皮层、神经、体液、内分泌及心血管功能,能保持整个身心的稳定、平和。

3.勇当“银发顽童”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不少充满活力的“老顽童”,他们虽已进入老年,银须白发,却童心未泯。他们诙谐幽默、乐观自在,嬉戏玩耍和青年及幼儿打闹逗趣,广交朋友、优哉乐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保持青春活力,令年轻人都羡慕不已。欢乐的“老顽童”遍布国内外,他们是老年人中的佼佼者,享受着黄金般的年华。

但是,同样在我们生活中有的老年人却看上去精神萎靡,老态龙钟,与“老顽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这类人因自认衰老而影响了自己的精神状态。所以,老年人对自身的问题、对老年要树立一个新的观念,即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但人可以延缓自己衰老的速度,可以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老年期确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在这一站到来之际,老年人应该继续迎接新的挑战,而不是用等待的态度对待这最后一站。

把思想从沉默等待、孤独乏味中解放出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的兴趣,积极地去寻找快乐幸福,勇敢地到社会中去、到朋友中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生活,使自己永葆青春。

4.放弃孤独

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是孤独的,年轻人这么认为,有的老年人也这么认为,所以孤独便成了老年人的专利。当然如果退休的老人不参加任何工作,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把自己与外界分开,孤独自然会不期而至。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老年人的子女长大成人后,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不再和老人们一起住,老人独守家中,难免会感到孤独。有的老年人因老伴辞世,更感到忧郁苦闷、精神孤独。这在老年人的世界不是罕见的事,因此老年人要设法跳出孤独圈,不再把孤独当成自己的专利。

跳出孤独圈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年人要积极地适应新变化,自信有能力建立新生活。要多与外界接触、联系,参加适合老年人的聚会,到公园里打拳、下棋,交同龄的朋友,多与人交流,自我丰富日常生活,这样就会慢慢跳出孤独的圈子,不再是孤独的专利所有者了。

5.自修快乐宝典

古人说“忧则伤身,乐则长寿”,可见老年人应该常使自己保持愉快,并且要自得其乐、知足常乐。

老年人要客观地了解和对待事物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在社会体制改变、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老年人的经济及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使一些老年人心理不平衡,滋生苦恼,产生不安和抑郁情绪,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老年人要面对现实、迎接现实、研究现实,采取主动的行动去适应新的变化。

知足常乐。老年人已走过了很长的人生道路,故考虑问题时要豁达,不能要求太高,因为超越客观的种种目的,以及与各方面相攀比的计较心态,或者明知是实现不了的愿望而还要固执,这些都将使自己失望、苦恼以及失去生活信心。

自得其乐。自己去寻找乐趣,追求自我快乐是一种十分有益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如艺术欣赏、听音乐、跳舞、书法、旅游、写作。参加各种业余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孤独感,而且可以提高情趣、活跃思想、养性颐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使自己乐而忘忧。

6.笑,让时光倒流

笑是人类的本能,一个人的发笑能力和医生检查的所有项目一样能正确显示出健康状况。笑已成为衡量身体健康程度的另一种有效的指示器。长寿学家胡夫兰说:“在所有使身体和精神激动的因素中笑是最健康的,它有利于消化、循环和新陈代谢,因而能激活所有器官的生命力。”我国有句谚语“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莎士比亚说得好“如果你在一天之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白活了。

”那么,怎样从笑中获得长寿呢?

首先,要有寻找笑的主观意愿。

其次,老年人要记住每天去寻找笑的机会,每天最好能笑12~15分钟。如阅读有趣味的书、漫画,看喜剧电影等。

再次,做到在困难及紧要时刻能够笑。当生活中发生意外与不幸事件或处在病魔缠身的恶劣心情和悲痛中时,依然要笑容灿烂。一旦你运用了笑,那么不管你遭遇何种痛苦,都能够经受得住并坚强地生存下去。

7.摆脱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对于老年人来讲,容易出现依赖心理的原因是由于衰老、机体功能减退、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应激反应等因素。一旦生活、家庭遇到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便会感到生活乏味,缺乏安全感。本来想把生活、养老和健康的希望寄托给家庭、社会和医疗,但一旦失去各方面的支持,精神便会受到打击,变得情绪消沉,健康状况也会每况愈下,有时由于这种依赖心理的困扰而导致忧郁症等精神障碍。

依赖心理的产生是消极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对健康是不利的。有的老年人虽然年老多病需要别人照顾,但却有自强、自信、自立的思想,在生活中依靠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关心,但自身却坚强地生活着。老年人能克服困难、克服年老带来的不便,而发出光和热,这种人的心理往往充满乐观,所以可以长寿。

8.要有海纳百川之胸怀

社会变迁、生活磨炼、复杂的家庭关系、不好的健康状况等可以导致老年人的性格变化,特别是在缺乏关心、得不到尊重、失去劳动能力或无事可做、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时,老年人的心情会受到很大影响,会导致老年人性格变异。

所以,老年人自身要加强修养,要培养宽阔的心胸,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要有涵养,能尽量体谅别人,不要苛求别人,尊重别人而不斤斤计较,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宽量大,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