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准确把握理论是关键。这次金融盛会,是一次与时俱进的金融理论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创新金融理论,重点要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深刻诠释,特别是要准确把握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地位;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基本判断;准确把握加强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应对WTO金融业练好“内功”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准确把握人总行和上海分行的具体部署。
三明地处福建的中西部,有其自然资源优势但也有其区位、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相对劣势,如何实现“强市富民,发展三明”的战略目标,金融是关键,因此金融要勇担重任,金融要不负重托。我们要按照上海分行提出的“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项工作,四条措施”的要求务实创新地抓好落实。首先要紧紧抓住金融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建立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创建学习型机制,树立“以学习为时尚,以创新为动力”的新思维,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其次是紧紧抓住监管这个重中之重的工作不放松,坚持以法人监管为主线,以降低不良贷款为重点,全面降低金融风险指数,努力构建“诚信为本,有借必还”的新型银企关系,共同营造“有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的信用氛围。其三是狠抓金融服务创新,货币信贷工作创新,着力把三明“金融蛋糕”做强做大,这是发展三明的战略重点。
我们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八个一点”要求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的金融服务氛围,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氛围,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3期,2002年3月)
努力把“创双”工作
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戴相龙行长指出:“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银行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的两个素质,更好地处理好金融监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树立央行和员工的形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银行系统“创双”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即:以金融工作为中心,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央行队伍,为央行依法履行职责服务,为央行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创双”工作是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是人民银行各级党组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体制的需要,是应对WTO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创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创双”意识,提高“创双”热情。
“创双”工作要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入手,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从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入手,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从规范工作程序入手,从树立央行形象入手。“创双”工作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做到基础牢,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品味浓。
“创双”工作要善于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突出中心,把握重点,狠抓“创建过程”,注重特色,注重效果,增强“创双”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创双”工作要把握和解决好四个问题:一要解决好“创双”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二要解决好“创双”工作与硬件建设相协调问题;三要解决好“创双”工作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相统一问题;四要解决好“创双”工作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问题。
只有这样,“创双”工作才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达到“四新”即:监管和服务上新水平;基础工作上新台阶;党建和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员工的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4期,2002年4月)
加强学习与转变观念
今年的经济目标已经确定,金融的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的我们就是要加强学习,以学习开路,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狠抓工作的落实和创新。
加入WTO后,对央行而言,不论是监管还是服务都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对员工而言,加强学习与转变观念显得极为迫切。当前在央行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对科学理论及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够浓,而对娱乐性、实用性的书刊学习热心有余,这无疑使金融观念难以更新,工作难以创新。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的关键是要从思想上认清学习与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加强学习与转变观念的内在联系,加强学习是前提、是基础,转变观念是关键、是根本,创新是目的。
放眼未来,智力资源取代资本资源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央行员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竞争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央行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学习最新金融理论,而且要学习政治理论;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计算机、外语和法律,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不仅要学习新观念新思维,而且要学习创新的技巧和本领。才能把握政治方向,才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才能提升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才能适应WTO时代的到来。
行销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等通俗的短句,告诉我们一个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的哲理。转变观念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活力的源泉。转变观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只对人家说,不能只在会上讲,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要落实在岗位工作的特色上。
转变观念说到底就是要冲破思维定式,开创新思维,激活创造性思维,向“不可能挑战”,创造性思维源于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热情和投入,始于对各种细节的留心和观察,比如灵感思维、发散思维、跳跃思维和逆向思维等都属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把握和运用这几种创造性思维才能达到转变观念乃至实现创新的目的。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5期,2002年5月)
做一名紧跟时代步伐的共产党员
这是一个思想与观念急剧变革的时代,不求涤新将面临淘汰!
这是一个学习与本领面临恐慌的时代,不求更新将面临淘汰!
这是一个技术与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求创新将面临淘汰!
变革的时代,需要人的变革,人的变革关键在思想变革。央行共产党员如何在变革时代中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就是要在思想上、学习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站在先进性的行列。
央行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紧跟时代步伐。思想说到底就是观念、信仰和精神,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自觉要求自己,要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中“四个必须,四个新”的要求,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仅要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表率,更要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表率。
央行共产党员要在学习上紧跟时代步伐。做学习的表率,自觉投入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业务中去,自觉融入到学习型社会中去。如今本领恐慌已不再是危言耸听的字眼,而是对国民能否适应WTO时代的鞭策和警醒。学习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对央行人显得同样重要。人的价值取决于才能,才能取决于学习,要适应和把握未来,必须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只有创造性的学习,才能有望学习后的创造。当前央行党员干部要着重抓好政治理论、经济金融、科学技术与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学习。
央行共产党员要在行动上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具体要做服务金融中心工作的表率,做监管与服务的表率,做履行“一岗双责”的表率,做“创双”工作的表率,做工作创新的表率,做提升央行管理文化的表率。
央行共产党员要在作风上紧跟时代步伐。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坚持执政为民、勤政为公,关键要做到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做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推动央行各项工作上新水平。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6期,2002年6月)
诚信—法律与文明的强烈呼唤
诚信,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国际形象的外在体现,也是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
诚信,对一个企业而言,是经营活动的必备要素,也是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
诚信,对一个人而言,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前提,也是现代文明人的必然要求。
当前,从国内来讲,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在经济领域,不讲信誉、破坏信誉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假、骗、欠、逃、废”等种种反信用行为比较突出,加上个别行政部门重承诺、轻践诺,工作作风漂浮,言而无信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从国外看,美国的安然事件、安龙事件以及安达信事件使美国蒙上“诚信”危机的阴影,经济大国因“诚信”危机而出现经济黑洞。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诚信不论对国人乃至对经济全球化程度极高的美国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中国五千年历史传承了诚信文化,新中国的诞生发展了诚信文化,特别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颁布更是弘扬了诚信文化,中国的现代化需要诚信,法律和文明呼唤—诚信。文明社会需要诚信的精神,文明单位需要诚信的理念,文明人需要诚信的作风。诚信,更需要道德和法律的构筑和呵护。
当前,央行要从整顿信用环境入手,探索建立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有效管理运作模式,打造信用社会,支持经济发展,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从转变作风入手,着手解决执法不严,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行政机关不讲信用问题;从落实《纲要》入手,大力培植信用道德优良、信用行为过硬、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效果显著的示范户、示范小区、示范村、示范乡,以点带面促进整个社会信用风气的形成。
只有内诚于心,才能外信于人。央行人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觉做到表理如一,言行一致,做依法行政的表率,做依法监管的表率,做遵纪守法崇尚道德的表率,做弘扬诚信文化的表率。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7期,2002年7月)
学法、懂法、用法
努力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戴相龙行长强调,人民银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学法、用法工作推向深入。吴晓灵副行长在电视讲座上全面论述了依法行政的内涵,特别是依法监管的要领,这是央行高层发出依法行政的最强音。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对于央行而言依法行政就是依法决策、依法监管、依法服务。依法监管是重中之重,依法监管是央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是维护金融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是履行央行职能的重要保证,是适应WTO时代的需要,是维护良好信用秩序的需要,是塑造央行形象的需要。
依法监管的关键是要把握“监管主体的合法性,监管内容的合法性,监管权限的合法性,监管程序的合法性”。“四个合法性”缺一不可,并要融入到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认真遵守“四个合法性”原则,才能做到既不会失职,又不会越权,更不会违法;才能做到既显示公平,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准确把握“四个合法性”原则,是对央行监管队伍的基本要求。
央行每一位员工特别是监管员不仅要从法律文本中学法,而且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学法,特别要重视从案例剖析中学法。要从提高监管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把学法、用法融入到监管和服务工作中的全过程。要树立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增强用法的紧迫感,提高用法本领,提升执法水平。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法律的忠实实践者,做法律的忠实捍卫者。重视法律就是重视规则,就是保护公平,维护公正,呵护平等。重视法律就是抑制垄断,打击歧视,保护弱者。只有法律才能给智慧一方净土,只有法律才能营造诚信氛围,只有法律才能打造信用社会,只有法律才能构筑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宏伟大厦。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8期,2002年8月)
摒弃“口头创新”
实践“创新行动”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讲话,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各单位正结合实际,狠抓工作的落实,应该说从上到下,一股学理论、讲创新、敢实践的风气正在形成。创新对工作对事业乃至对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新是活力之源,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希望之所在。
不可否认,时下的会议、公文、报刊上对“创新”二字情有独钟,使用频率极高,这是为什么呢,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即说明大家对创新的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创新的欲望日趋强烈,创新的实践正迈开步伐。但是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有少数的人在跟着口号走,你喊创新,他也喊创新,创新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而是停留在口头上,“口头创新”的幌子就这样大行其道,这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应该大声疾呼“创新行动”,即创新要落实在行动上,创新要落实在岗位中,创新要贯穿于实践中。要紧紧围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三个重点,坚信理论创新是前提,制度创新是保证,科技创新是关键,实践创新是载体,工作创新是目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是一个洗心革面的过程,是智慧与灵感的火花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因此,要实现创新的目的,对创新的主体—人来说,首先要加强学习,扩大知识积累,注重智能储备,这是创新的源动力。其次是观念超前,思想活跃,这是创新的激活力。其三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向传统桎梏挑战,敢于向“不可能”挑战,这是创新的战斗力。没有智力的支持,没有观念的超前,没有勇敢的实践,创新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大力培养和锻造员工的创新本领、创新思维和创新勇气。
创新对央行而言,要在监管的理念上创新,要在监管的机制上创新,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上创新,要在服务经济的方法上创新,要在央行管理文化上创新。只要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只要有利于金融业竞争力的提高,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创新的实践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只有百折不挠的创新实践,才会有新发现,才可能产生新思想、新经验、新成果,才能构筑一方金融平安,才能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说服力和战斗力,才能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原载《党群工作简讯》
2002第9期,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