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610700000237

第237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16)

闲庭信步间去看吴江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如唐人所说皆其神明。

这里的街道与市容,是我所见过的内陆小城中少有的干净整洁,尤为难得的是每个路人的神情都平和安详,远远走来竟似带着笑意。在这个浮噪而倦于奔命的年代,吴江让人舒坦得平添万千浪漫。

一个小店、一个小店地推门而入,每个店家在友善地招呼后,便由你自行欣赏,仿佛你是她家不请自至的客人,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漏落礼貌。在一家时装店试了几件衣服,打算撤;店家竟然全无愤恨之色,甚至始终保持着亲善微笑,声言“欢迎再来”。这要换在一些大城市,不被白眼才怪,但在吴江不会有这种尴尬。我碰到的都是此温婉友善谦和持礼的江南女子。所以我的“荷包”最终空了,实在无法拒绝她们隐约的期待,尤其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与一句软酥筋骨的吴语……

古人早谓,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虚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归去休——吴江的柔情深意在这静谧的夜里如潮水般淹没了我所有的记忆。

吴江处处皆诗意,这是因为多水、水好的缘故。其实对我这样已经漂泊在外几十年的“苏州老乡”来说,最愿意听的还是那些曾经经历了苏州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老干部、老乡亲们的讲述,因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故事让我常常激动和感动……在吴江,我又一次有这样的收获。

那天在一家茶馆,我见到了几位吴江老领导,还有几个专门从事政策研究的老学者,他们的满腹“吴江经”好听而精彩,其中一位叫吴海彪(市府调研员)的说:吴江的经济是无中心的经济,也就是说看起来并没有一个完整和刻意主导、捧月式的中心产业,但却在这种无中心的产业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比如盛泽的丝绸市场,它是由这个古老的丝绸之都根据自己的传统发展起来的,之后带动了周边数个乡镇、甚至形成吴江第一大纺织产业的形态。再比如以七都镇为龙头的电信电缆产业,当时就因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有一批人到上海去捡破铜烂铁,后来归类将这些东西卖还给上海人,于是同上海人有了交往。上海人就到他们那个地方去,把有用的东西拿走,留下了钱,顺便还带回些当地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这样一来二往,七都便成了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当电信产业蓬勃发展时,七都人从小打小闹的“捡破铜烂铁”一下发展到全国最大的电信电缆产业基地,并且辐射到周边几个乡镇……这就是吴江模式,它既不像张家港一上来就猛势,也不像常熟只要看准苗头上来就非常厉害,更不像昆山闯出个“自费开发区”。

吴江人的性格与水多有关系,更主要的是由于这里历史上人少水多田多,农耕经济和水域经济比较发达。费孝通这位大老乡曾经这样评价过吴江人:吴江人的优点是老实,缺点也是太老实。吴江人的特点确实隐含了诚信、精明、勤劳、温顺、礼义和不敢最为先的品质,就像湖荡之水,喜欢干什么都求平和。有人说这种性格好,也有人说它不好,但这就是我们吴江人的基本性格。

吴江人的这种性格确实很像湖塘之水,它不像大江大河那样汹涌激荡,总是平和温情,然而这并不是说湖水就没有性格、没有个性。我们这里有一位叫徐关祥的企业家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他曾是党的十四大代表。他说,我喜欢做“老二”,但这个“老二”一定是最强最大的老二。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别人,而我是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我看着第一个吃下螃蟹没事后,轮到我吃时一定是狠狠吃它一大口,一定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吃得多、吃得狠、吃得更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