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610700000163

第163章 秦振华与张家港精神(6)

1991年底,苏州市委在王敏生书记的主持下,正在酝酿全苏州经济迈向更高一个台阶的宏伟计划,与之相配套的是下属几个县级市班子的重新配备问题。张家港的班子“一把手”成为王敏生首先考虑的事,因为按照民意和能力,副书记秦振华接此重任没有问题,但偏偏老秦有个致命的问题:年龄大了!过年就是56岁了!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县级班子一把手一般到57岁就要下来。秦振华已经快到“线”了,再提拔他有点不太合适。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怎么办·苏州市委把秦振华的事提到了江苏省委。

“老秦,你快回来!省委沈书记要到张家港来听你们的汇报,可能还有跟你有关的事……”一日,王敏生书记给正在广州学习的秦振华打电话,要他火速回来。

秦振华前脚回到张家港,省委沈达人书记与副秘书长梁保华(后任苏州市委书记、现为江苏省委书记)等后脚就到了。

汇报开始。第一个汇报人是念稿子,看得出沈达人书记对此感到乏味。

第二个是秦振华汇报。

“谢谢。我今天第一次能向省委书记和省里其他领导面对面地汇报,非常激动。我讲讲杨舍镇这几年的情况……总之我深切的体会是:现在在下面做事的人受气,这种情况不改变,有多方面不利……”秦振华向领导汇报工作从来不用讲稿,而且以例说理,头头是道,这是他的本领之一。

“很过瘾!”沈达人书记听完只讲了这三个字。看得出,他对秦振华是满意的。原本听完汇报就要回苏州的沈达人,这天特别高兴,说要在张家港“吃顿饭再走”。桌席间,他要秦振华坐在自己身边继续听他讲杨舍镇的事。

不多久,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关于秦振华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的任命书正式下达。这是江苏省和苏州市干部中一个少有的破格提拔。那年秦振华56岁。

老秦自己对此总结说:“我逢到了两个大机会:一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时,我当了杨舍镇党委书记;二是*1992年南巡讲话掀起中国改革新浪潮时,我出任张家港市委书记。这两个历史背景下,都需要一批思想解放、敢闯敢干的人,我是其中的一个,所以组织上都在这样的时刻想到了我,而我也得益于这样的历史时刻使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当市委书记后,我心里想:组织上给我平台,我一要对得起上级,二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父老乡亲。为了工作,我可以六亲不认,为人硬碰硬是我的作风;干实事,不吹牛也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但为啥后来有人对我还有不少争议或非议?我检讨了一下自己,无非是我秦振华喊的口号,干的事,在当时别人还不敢喊、不敢干的时候喊了、干了,所以我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秦大胆’、‘秦牛皮’了!可后来事实证明我没做错,而且赶在前的事对后人和后来的事业都有好处!这也是张家港精神中最重要和核心的一点:拼搏、负重,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秦振华是这样一个敢于认识自我、敢于承认自己成功和正确的真诚的唯物主义者。共产党人除了需要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实也需要有勇气承认和宣传自己正确与成功的一面。秦振华因此是一个真诚和真实的共产党人。

有人告诉我,在秦振华刚出任市委书记不久,在张家港街头,到处出现了“振华精神”,甚至在苏州市委的干部会议上也曾提过“振华精神”,这也使得一些人对秦振华个人的品德产生某些偏见,以为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秦振华自己说:“当时我内心诚惶诚恐,因为我想的是尽快把张家港搞上去,哪有心思想我秦振华的后路?我当时已经五十六七岁了,随时有可能被拉下来作退休干部处理,充其量也最多干一届。正是想到这些,所以我给自己和给张家港的定位是:必须样样事要比别人超前一步,否则就没有机会跟人家竞争。张家港本来在苏州几县中就是小弟弟,你不加把劲努力怎么行·我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