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8602400000020

第20章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上)(3)

杜甫在华州为官,有事去洛阳,从洛阳回华州,中间过新安,碰到征兵之事。唐王朝估计错误,以为邺城指日可下,没想到安庆绪兵力颇强,竟把郭子仪打败了,邺城没有拿下来。《石壕吏》中说“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战争很惨烈,因此才有“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走到新安地界,听见人声嚷嚷。作者问一位管事的人--“借问新安吏”,小吏见杜甫也是个官,就跟他说“县小更无丁”,已经没有成年人了,但还要“选中男行”,“中男”也就十四五岁,“中男绝短小”,个头儿都不够,如何替国家打仗呢?这里有问,有答,有怀疑,有感叹。“肥男有母送”,“肥男”家境还好,父亲早被征走,只有母亲来送,“瘦男独伶俜”,“瘦男”家中已无人,一个独子,孤孤伶伶一个瘦小的孩子也跟着去了。“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水是无情的,孩子的哭声惊天动地,哭声在山中有回音,到黄昏的时候,哭声的回音还在回荡。下面这几句难道谴责得还不厉害吗?够厉害了--“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掷地有声,谴责得很彻底了。可是哭有什么用?

本来以为很快就可以把相州拿下,谁料到敌人很强,我军吃了败仗。“归军星散营”,这话说得很委婉,归军就是败兵。讲到这里,我想起来,日伪时期,日军打了败仗,敌占区的新闻如何报道呢?你们都想象不到这样的词:“皇军堂堂后退,敌军战战兢兢尾随于后。”败军逃兵乱透了,零零散散地撤退。“就粮近故垒”,没丢的城里还有些吃的,到那里集中;“旧京”指洛阳,他们准备到洛阳去练兵。你这次去了,挖战壕也不用见水,放放马也不是重活儿。这都是劝慰孩子放心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这不是给王师涂脂抹粉,而是劝慰被征的孩子,所谓“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郭子仪是好人,他会善待你们的。

“三吏”、“三别”有几个中心内容:第一,杜甫发表了他认为打仗时期应该如何应对危险局面的看法,《潼关吏》是代表,这首诗说的是一些劳动者,但强调的是如何应对战争局面;第二是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新安吏》就是代表,孩子不应被征。“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什么是“天地终无情”呢?是那些当官的、带兵的人,他们很无情。不是天地无情,而是人无情;第三,对迫害人民的行为强烈谴责。《石壕吏》就是对迫害人民的事件进行谴责。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开头两句是一个韵,下面就换韵了。开头两句是纪实。哥舒翰镇守潼关,安禄山攻了半年而不下,有说杨国忠卖国,私通安禄山。我认为杨不一定交通安禄山,但他有可能受贿。安禄山打不下来,派人行贿杨国忠,完全在情理之中。杨国忠进谗言,于是派中使催促哥舒翰迎敌。其实哥舒翰屯兵不动,可能有他的意图,哥舒翰是名将,杜甫有送他的诗。西北人对他的印象很好:“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镇守西北时,胡人不敢窥边。皇帝不断催促,哥舒翰只好开关迎敌,但战线太长,后面空虚,本来集中守关,黄河沿岸全无防守,敌人深入进去,遂势如破竹,战士多跳河而死,潼关一失,长安很快就失陷了。杨国忠虽然受贿,但没等安禄山攻陷长安,就被唐朝的军人逼死了,也没得好死。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草草”,指忙忙碌碌在这里修城。下面是互文见义,“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大城、小城都坚固、高峻。修关是为了防敌。潼关吏说前面太窄,“要我下马行”,要同邀,请我下马走,为我指山边的路。想骑马走大路,但大路都被封死了。没有大路可走,其他地方又不通路。“连云列战格”,战格,栅栏,整个一片都是栅栏,飞鸟不能过,只能下马步行。下面借潼关吏之口说明潼关的特点--“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敌人来了,只要把守住这里就可以了,长安没有危险。“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如此狭窄的地方,只能走一辆车,如果在这个地方作战,不应该用长兵器,应该短兵相接,长兵器施展不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哥舒翰当时战线太长了,潼关通灵宝,灵宝往西,这一带叫桃林塞,败兵被赶到河里,死了好几万人。“请嘱防关将,甚勿学哥舒”,许多评论认为,罪责在杨国忠,不在哥舒翰。前面谈过,杨未必是安禄山的内应,我个人认为,他接受了安的贿赂。当时哥舒翰坚守了两年,安禄山进退两难,再坚守下去,安禄山缺乏后继。这一首指明战略性的错误,正面发表他对战争的看法。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废名先生写文纪念杜甫,谈到《石壕吏》,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废名先生认为在这首诗里,作者没主观地站出来发言,只是客观描述,表示他愤怒到了极点。陈贻焮也这样讲。我认为这个意见不一定合理。这一家原先有三个男丁,都被抓走,只剩老翁、老妇、小孙子、儿媳,这个儿媳肯定不是那个写信来的儿子的妻子,一定是那个战死的儿子的妻子。在这种局面下,杜甫路过投宿。唐朝社会,家里没有男人,杜甫不能留宿,如果没有老翁,婆媳是不能留他借住的。如果在抓壮丁的时候,杜甫出面了,这就有问题了,家里一定有男人。他一出面,老翁的事就露馅了。我这是揆情度理。“暮投石壕村”,这有一段时间,天还没黑的时候,杜甫投宿,老翁接待。半夜来抓丁,先抓男人,老翁跳墙走,老妇来接待。若杜甫出来,就会引起怀疑。他一定要藏起来,不让抓丁的人发现。“老妇出门看”,一作“出看门”,一作“出门首”,到底哪一个对呢?中古韵,从十一真,上、下平,不等于阴、阳平,《广韵》从“十一真”开始:真、谆、文、新、元、魂、痕、桓、寒、删、山、先、仙。从“真”韵到“仙”韵,作古诗全可以通。作律诗有限制了,“真”、“谆”合了,“文”、“新”合了,“元”、“魂”、“痕”合了,“桓”、“寒”合了,“删”、“山”合了,“先”、“仙”合了,变成真、文、元、桓、寒、山。看,寒韵;村,魂韵;人,真韵;村与人,不在一个韵。如果是“出看门”,门,魂韵,村和门都是魂韵,这样开头两句就有两个魂韵的字,一个真韵的字,好不好呢?也可以,都押韵了。但要注意,这两句是对着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对“老妇”,“逾墙走”对“出门看”,看虽然是寒韵,但可以和真、魂通。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也是对仗的。“一”作何讲,我看《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的讲法,都不合适。我采用杨慎《丹铅录》中《檀弓丛训》的讲法,他认为“一”是独的意思,“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一夫即独夫。一何怒,就是独何怒!

三个男孩子都出去打仗,一个孩子刚托人带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家里只有还在吃奶的孩子,“有孙母未去”,一本作“孙有母未去”,作“有孙”好。丈夫死了,儿媳所以没有改嫁,是因为还有孩子。如果作“孙有母未去”,就没有这样的意思了。儿媳守寡,出入连整齐的衣服都没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我老太太打不了仗,但可以给你们做做饭。老妇随吏而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什么叫“如闻泣幽咽”呢?是有人在哭,还是没人在哭呢?是有人哭,但哭的声音很低,不敢大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翁保住了,老太太代他去了。这一篇写得很深刻,《新安吏》是不放过孩子,这里老妇也不放过,《潼关吏》是战争中“百万化为鱼”,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这里修潼关。杜甫的人道主义不只对一老妇、老翁,而是指出由于战略性的错误,千百万人都牺牲在这里,死去的人死去了,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在这里拼命。有的选本不选《潼关吏》,认为不反映阶级矛盾,这不妥当。《石壕吏》这一家牺牲也很大。老翁天明还送杜甫,很有人情味儿,但其中无情的东西是被杜甫所谴责的。

下次再讲“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