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8600700000004

第4章 就算是流泪,也回不到童年(上)(3)

晚自习的时候我总是看着窗外,或者是楼梯下面的纪念碑,或者是校长巡查的身影,或者是偷偷跑出去打水的学生,都是我可以看进眼睛里的风景。其实我也不是一个什么都关注的人,但是就是不想把眼睛丢在书本上,再说那些东西我也早已经记下了,鬼知道我天天是怎么在凌晨的时候拿着手电狂背诵的。

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在我眼睛里仿佛就是不存在的事情吧。虽然我物理成绩相当好,当初报文科班的时候物理老师还拉着我的手长吁短叹不让我走,可是“化学白痴”和“数学白痴”让我不能有选择的余地。

于是,我这个“双料白痴”告诉物理老师,我真的不能在理科班,否则会成“全能弱智”的。

这样小小的自卑和骄傲伴随了我很多年,而那么多年的天空,就如同今天的天空一样晴朗明亮。

我就是这么一年一年矛盾而满足地走过来的。

06

我就是这么一年一年走过来的。

矛盾、满足、自私、功利、自卑、骄傲、虚荣,都是那个时候小小的缺点。

那个时候的自己,除了喜欢几个歌手外,没有特殊的爱好和不良的嗜好。也会在考试成绩下滑的时候气得直想哭,大骂老师的偏心和不负责任;也会在作文获奖的时候高兴地告诉所有的人,但是不会像我的朋友在放学之后去网吧玩通宵或者去喝酒,虽然偶尔有过那么几次,但是都感觉不好。

也会在喜欢的书店买喜欢的书,也会在买CD的时候询问下一期的《英语周报》什么时候来。

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听课好好记笔记。也会在所有的课程都结束的时候认真地复习以及预习明天的功课,完全按照老师和书上讲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虽然很麻烦,但是收效却很大。每张试卷上都会有我认真的蓝色笔记和更加认真的红色笔记,而我的座位因为是借读生的关系一直在后面,很难在前五排。

每一次考试完,都会有老师拿着两份排名表面色凝重地走进教室,一份是全班级的名次,一份是全年级的名次。我一般在两份排名表上都是中上的位置,所以老师不会过多地表扬和批评我,只会一次次地强调我们的不足和差距,以及与其他文科班的距离和劣势。

我们都厌恶老师的说辞,但是又不得不为着自己和老师的目标而努力着。高考结束后,当得知我们班是全学校文科班中考得最好的班级,想起当时老师无奈又严厉的话语,才懂得那些话中老师的不忍和善良。

几年前的某一天,班主任突然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最近的情况,说很想我,希望我常回去看看他。我很惊讶他能够知道我的手机号码,也很诧异他依然记得我,毕竟很多年过去了,他又做了好几届的班主任,却依然能够记得那个从外地过来借读的学生。想起我从来没有回去看过他,也从未想起老师的点滴,我忍住泪水,答应他今年一定回去看他。老师高兴地答应着,放下了电话。

可是很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回去,没有回去看望我的老师。

而在几年之前,我从高中同学的口中得知,我们当时的学校被拆除了,学校在更好的地方重新建起。我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那这样子的意思就是,我曾经的教室、课桌、树木、操场、食堂、喷泉,统统都不在了吗?

在我还没有回去再看望它一眼的时候,它就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像是水蒸气一般,噗地一下,消失了。

记忆里还是第一次见到你的模样,你穿着合身的中山装,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听说你语文相当厉害啊,加油啊!”

07

以前喜欢偷偷跑到学校对面的小书店里买喜欢的作家的书。

学校对面有一家无名的书店。说是书店,其实就是一个小的门面,卖很多东西,顺便卖一些书,都是学生当时非常喜欢的书,还有最新最全的学习资料。

有时候和保安说一些好话,让自己出去,编些“我想买些药”或者是“我有一本资料丢了必须马上补上”的理由,穿越一条不宽的马路便可以到了。站在高高的书架前翻看着那些喜欢的书,也会省下稿费和饭费买下它们,并且再告诉老板订几本不常见的书,他们会很快进到并且为我保留。

常常买安妮宝贝、郭敬明、许佳、张悦然、苏童、张爱玲等等的书,还不忘买那些书的时候再捎几本《黄冈高考大冲刺》和《北京四中全秘题库》。然后拿着一摞厚厚的书跑回教室,小心地翻看。怕被老师看到,也只能在上语文和自习的时候,把书放在腿上一页一页快速地翻看,然后把这些书的边角用透明胶小心地粘好,至今这些书依然在我书柜最显眼的地方,纪念着我那段仓促的岁月。

而今天,我也从一个看别人书的人,转变成一个写书的人。

我的文字也被人阅读,通过各种方式,而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把我的文字偷偷放在腿上,压在课桌下面,埋着头快速地一行一行看过去。

而我的那些经历,想起来是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了。

可是即使我知道,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终究还是无法改变。

要怎么来形容那个曾经叛逆不听话但是又逆来顺受的自己呢?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啊。

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或者是活泼好动。精灵古怪。好像什么都不是。

会因为一篇悲伤的文章难过很久,也会为突然解开一道数学题而高兴半天。

也想着做一个特别时尚特别另类的当代潮人,也想穿着很拉风很时尚的衣服到处招摇,曾经买过很多衣服,有些其实并不适合自己,但是当时很流行,就是要买来穿,不是为了自己漂亮,而是想着要在人群里显得特别一点,显得生动一些,让某些人或者许多人关注到自己。

就是这么愚蠢的想法,随时随地想要让自己变得特别,变得特殊,变得醒目,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变得可以有足够的光芒,把旁边人的目光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其中也应该有你的目光吧,那种可以让我幸福很久的目光。

以前也曾经偷偷跑到学校外面,在大街上找到一家偏僻的理发店,然后鼓起勇气进去说我要染头发,最后左挑右挑选了非常土气的栗子色,在暗处看和黑色差不多的颜色。然后就在兴奋和后悔的情绪中跑到学校,结果别人没有发现自己染了头发,觉得很丧气,于是开始每天使劲儿洗头发,直到把染发洗得褪了色。

以后也有过类似的冲动,想去染一个更加鲜艳的颜色,比如红色、绿色、紫色,最后都以“我是变态”的理由噎了回去。

曾经做过的很多事情,现在看来也并不是自己非常喜欢非常乐意,就是觉得很特别。

在那个时候,我总是以为特别和时尚好看是一个概念。

只是感觉自己的悲哀和这个世界是那样格格不入,又仿佛能够在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的卑贱,于是就又感叹起人生苦短岁月很长。

而那些曾经拿着书的年轻面容,那些穿着一样的衣服和黑色的球鞋的男生,那些在书店里低着头慢慢走过的女生,那些曾经在我生命里安静流淌过的时光和灼热的青春岁月,就像是最最平淡的风景,忧伤而美好地浅浅回荡在我以后的生命里。

08

依然清晰地记得参加高考时那两天的阳光,明晃晃的,灿烂。

我好像已经看开了许多,一脸的平静,没有过多的紧张和太多的焦虑。自己的考场是在郊区一个很小的初中,看考场的时候还和家人开玩笑说,要是自己在这样破烂的学校上学一定要死。他们没有说话只是笑笑,原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家人会有那样太多包容的微笑,现在想来是一种对自己想法的包容吧。

记得我正在考数学的时候,窗外突然下了一场雨,我看着考场外的大雨,突然就感觉自己很失败,真的是太失败了。我问了自己一个以前早就问过的问题:自己努力了三年,甚至是十几年,就为了等这两天。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