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8600700000022

第22章 记:自我的倾诉,或是告别

01

开篇想说,我要把这本书--略微自私地说--送给生病时最艰难的自己。

每天的生活是这样子的:早起,上班,下班,早睡。归结起来看似很无聊,但每天都会有新鲜的感受在心头,需要时刻记下,需要每天都写一点文字,不然感觉每天都荒废掉了。毕竟骨子里是喜欢写作的,就算换了生活环境,曾经的那些爱好,还有那些执着,却一直都在。

02

写这本书时伴随的音乐是爵士乐,我近几年非常喜欢听爵士,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类曲子伴随我很长时间,它能够让我快速平静下来,迅速进入状态,因为有些歌曲不懂意思,只能凭借感觉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心情。

它带来的那种感受,加上我写作的状态,使我犹如在回忆的隧道里,那里有我过去的时光,有蓝天白云,有大海高山,也有曾经无数次梦到的森林和村庄,在这些精神上的交际里,我写下了书中的所有文字,现在交付到你的手里。

我知道,这本书于你们而言,或许就是看我的生活,而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一年的时光里走走停停,是我所经历的最严峻的考验,我站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再次面对它,其实是心有不安的。

03

曾经我写书是不需要音乐的,因为音乐会干扰我的思维,但这一次,从头至尾都有音乐的陪伴,因为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写作,而是在诉说自己的生活,没有写作技法,没有写作的用意,只是在记录生活。

或许有的读者无法看下去,因为它实在自我、琐碎、随意,但它却足够真实,真实到它可以抵达我的记忆、想象和理解的全部核心,看这本书需要耐心,你可以随意翻到一页,也可以留下某些问题进行思考,我所期望的,是读者朋友能够从我的生活里,探出自己的意义。

这本书在后半程,写得十分艰难,我每天的写作时间不能超过2个小时,不然胃里就会有一阵阵的灼烧和恶心,我是被自己恶心到了吗?每天的写作时间固定,但是没有办法用一个好的状态去写,导致我几度停下笔,休息几天再继续,写作的过程,是艰难的,我并非完全再创造,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情绪再复制和加工,这其实很不容易,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曾经有一位写作的前辈对我说,写作这条路,是危险的。现在我信了。

04

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那么它应该有不同的寓意在其中,那些寓意不管是对你还是对我,都是时光流转的结果,是生命起伏的脉搏,是穿过人世间最好的途径,也是一条带着自我和非我境地左右摇摆的船。

有人说众生都是平等的,我在记录了一年的生活之后,也相信了这一点。有的人可能生在富贵人家,有的人可能比较贫穷,有的人天生美貌,有的人生来丑陋……所有的附加条件对于人或许是不公平的,但我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要让那些附加变成你的资本或负担,任何时候都要抛开一切去直面你的内心,那么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在心头。

那些苦痛和温暖,它们的所向和所求,以及获得的那些人事,都是必须经过的路途,也是前往最后终点的安排。

写作对于我来说便是这份安排,清除污垢,在黑暗之中找到光明。这是一个无法言语的崭新的世界。

05

以前的我很在意别人的话语,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在意对作品的评论,好的就高兴,不好的就沮丧,眼里容不得沙子。但年岁大后,慢慢豁然开朗,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盯住自己的目光,有很多不由自己控制的流言,最终乱了心神,陷入一团乱麻中。其实我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所以,最好自己最重要,不负我心。

06

写这本书用了一多年时间,每天都会写一点,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所剩的就是这些,如果必须用什么来剔除它的真实,那我想也唯有时光。

07

我知道有很多人一直都在看我的文字,从我的第一本书到第五本书,一个作者的写作历程,从这些书中就可以看到,我的内心完全敞开,让所有的读者去看,而我所能够保守的秘密,就是与你们之间这么远那么近的关系。直到现在,我仍然看到的,是那些期待的目光,还有审视的眼神。

其实在《无尽意》和《自然而然》礼盒出版后,就有朋友建议说写一本长篇小说吧,不然就要老了。其实我很想写,我已经写了一部分,但后来半途停下,因为我在书写的过程中迷失了我自己,不知道这情节该何去何从,而后我又转过来去写“每日我说”。小说是代表着作者由内而外的方式,是对表象的超越,能够扩大心灵的范畴,增加对人性和事物的理性认识,也是对这个世界更为复杂的理解,它虽然带有个人性质,但是却一直在作者的笔下游刃有余。我觉得我自己掌握不了,我害怕它把我带走。

所以,对于我而言,还是写自己擅长的最为重要,而我需要的,是由外向内的自省,是每日留下只言片语的真实,对读者来说,其实也是如此,你们想看到的,其实也是我真实的感受。

我希望对你们而言,这本书不会让你们失望。

08

我是在进行一场内心的对话。

我和文字、和读者之间有一场潜在的对话,我希望你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会发现,因为彼此的倾诉,我们和陌生的人、陌生的地点产生了交集发生了关系,就好像我们在旅途中的那些不期而遇,知道时间就那么多,如何把握这谈话的质量,成为邂逅时最应该考虑的问题。知道此后不会再以这样的方式见面,那么就好好谈一谈吧。

摘掉所有的面具,消除内心所有的芥蒂,倾诉开始,重新出发。

我承认,我是敏感的,我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非常敏锐的视角和看法,但我不轻易说出来,就连平时和大家相处,我虽然总是被拱上最后做决定的那个人,但从来不会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本书里依然延续了我的作风,虽然我有自己情绪的流露,但还是没有说得如此明白,也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不同的城市中漂泊,只为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停留下来,告别过很多的人,只为遇到一个合适的人长相厮守,但在这些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我一直都在写作和播音,这是我非常喜欢做的事情,也许只有这两样可以让我的内心完全平静下来,成为另一个真正的沉默的自己。

09

我们的生命,就是以这种不断开始不断结束的姿态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为某些来自内心的呼唤,我们又即将重新上路。

或许这本书中的文字,并非现在大家热衷的他人的故事,它依然是关于内心,关于自我。它的存在,于我而言,是最艰难时一次次的回首,是我在病中依然坚持最好的见证。有时我几乎怀疑自己,有时几乎否定自己,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用书中的这些文字告诉你,曾经的一切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往,那些难过、悲伤、怀疑、否定,最终都会成为光,照亮我们的前路。

是这样子的,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你,我们的生活其实可以再用心去过,可以再活得好一些,虽然前面依然是艰难的道路,但不要害怕,依然会有人陪在你的身边,依然会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你去欣赏和拥有。我不是想教育任何一位读者如何生活,而是把我的生活完完全全交付给你,让你去评判,你要怎么走,决定权在你。

我用自己最真实的生活,为你铺展前往内心的旅途,而又因着我的道路,前往你的内心,映照你的未来。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我依然记得那一夜我离开上海,傍晚的飞机,在虹桥机场上空看到了非常漂亮的火烧云,飞机起飞时我用单反拍下了那里的天空,很美,美得让人心醉。我透过夜航飞机的玻璃窗往下看,地面上城市万家灯火,那么多人都生活在这里,有的好有的坏,有的主动有的麻木,而我在天上看着他们,突然心生怜悯,原来,神也是这样子看着我们吗?

任何事情的来去都有意义,都是一份默许的所得,善识其心,善尽其心。生生世世的那些轮回和万物,一切为众生所用,但又非众生所属。凡是你的,不管经过多少周折,都会最终停留在心间,不是你的,注定与你擦身而过。

谢谢这本书的编辑李金旺,设计师teaya,好友L,你们和我共同构架起这样一个奇妙世界。还要感谢电台团队的所有小伙伴,因为有些人到来有些人离去,才会显得我们此刻的相聚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是漫长时光里成长最好的见证,是以后继续行走的勇气,无论你我之后会走过多少的道路,我都会记住这一刻,我是和你们在一起。

有时我会在想,到底是谁,会陪到我最后?曾经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信誓旦旦。但后来却已经散落在天涯,不能怪他们,时间流转,世界改变,我们怎么可以承诺未来。

或许有些人不再回来,或许我和他们不会再见面,或许你们有了新的伴侣新的爱人,我也在自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或许我们在各自的新生活里不再存在,或许我们之后没有联系,彼此不知道各自的生活。

或许我不能再和你分享自己的一切,但没有关系,有过就是珍惜的回忆。我依然会怀念,但不会怀念某个人,而是怀念曾经陪伴的时光,感谢那些温暖的爱和光。

或许读到这里的你,也不会一直陪伴我,你也许会忘记这些文字,但我要在最后谢谢你。我们都要快乐,为你,为我,为我们,为我们现在彼此相伴的时光。

不想做一个热闹的人,不想做一个交际圈的人,不想做事事都优秀的人。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光芒万丈,他们获得掌声与喝彩。而我更愿意待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直都在做的小事情,做广告写书做节目。三三两两人到来,沉寂有时,聚散有时。

曾经我也走进你的眼中,现在我更希望,住进你的心里。

生命之于你我,一半天使一半恶魔,只有自己明白,如何能够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或许只有经历一些背叛,还有一些心酸,才能将自我和他人看明白。

我对生活的倾诉就要结束了,所以我们在此做一次郑重的告别吧。

感谢你,参与我的岁月。

感谢你,分享我的人生。

感谢时光。感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