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8600700000012

第12章 曾经我们最纯洁的灵魂(4)

几年前某一天的傍晚,也同样是在机场,我由上海飞回了太原,送我的是两位好友,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当时的表情。他们告诉我,放心吧,你肯定还会回来的。我点点头,心想,是的,我只是暂时离开。

生命就如同一场漫长的时光旅行,我看过太多风景,把回忆变成了一个个的抽屉。当我默默细数那些曾经,在这场洪流里记得太多的美丽,那个不懂世事的自己,那个遍体鳞伤的自己,那个天真烂漫的自己,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我看着那抽丝剥茧的茫然和慌张,将离别在心底深深埋葬,那时我在想,此时的自己,就如同蒲公英一般将要扎根过去,曾经莽莽撞撞,曾经简单快乐,反复出现在或明媚或黯淡的时光里。

我看着机场外的落日,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我是应该再回来的。

可那时谁会想到,这样一别,竟然是几年的时间。

父母欢天喜地到机场接我,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迫不及待地为我规划我的种种生活,告诉我应该去怎样的单位上班,要买怎样的房子,要开怎样的车子,要找怎样的女朋友,要过怎样的生活,他们甚至为我规划了之后十几年的生活。

那时我第一次轻轻地说,说不定我还要走呢。车子里马上安静了下来,然后母亲用一种十分坚定的语气告诉我,别瞎说。

03

回来的第一个月,我很不适应,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我忧虑担心,几乎整夜整夜失眠,把很多平时要做的事情都停止,只是自怜自艾。后来在那个8月末,我拥有了自己的车子,不得不说开上二十几万元的车感觉很爽,对于已经习惯挤公交挤地铁的我算是奢侈,我兴高采烈接受了,并且告诉他们我愿意留在家里,因为有好车开,不用挤捷运了,他们满意地点点头。

回来的第二个月,我去面试银行的工作,那很艰难,我对银行一无所知。这是父亲找来的关系,可我在三面后被卡了下来,父母暴怒,中间人说我在三面时表现得自命不凡,我说那是扯淡,肯定是关系不到位。我说我要去北京,父亲说让你去看看你的新家吧,一百七十平米,视野开阔采光好精装修,我又兴高采烈接受了,告诉他们我愿意留在家里,因为有好房子住,不用再租房。他们满意地点点头。

回来之后的半年,我又面试了几家银行,但都无疾而终。我开始深深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这座城市,这几乎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可父母说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不然你可以去外地散散心,然后继续搞你的事情,所以我总是去北京小住,然后写完了《无尽意》,他们给我绝对的自由。我说这样子也挺好,一切可以水到渠成,我说那我愿意再等等看,他们满意地点点头。

回来之后半年,父母通知我可以去一家国企上班,工作稳定有好的基础,他们嘲讽银行说不定哪天就倒闭,工作辛苦。他们说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每天上班下班,没有几个人可以为自己而活,也没有所谓的事业,你如果嫌赚得少,可以一个月给你贴补三千块钱,足够你用了。我否定说我不想做啃老族,他们说你随便啃。我又接受了,说愿意继续留在这里可以上班,他们满意地点点头。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几乎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人,每当我有了一点反弹之后,父母就会拿一些诱饵来诱导我,让我觉得在家里其实是衣食无忧,他们可以提供我任何条件和物质帮助,只要我留下。

那些情绪和选择自始至终都是自己的事情,无关他人,而今我回头再看,已不再相信什么迫不得已。其实我讨厌那后知后觉的自己,得到的、记住的、意识到的、留下的却已经在逐渐失去,于是我开始慢慢讨厌和憎恨自己。

很遗憾地说,我不是一个可以抵挡诱惑的人,那时,我决定留下。

04

很快,生活就开始向一种稳定踏实但古板到一成不变的方向发展,我接受了家人的建议,按时上班下班,和同事打情骂俏,日子开始过得有滋有味起来。直到某一天,我早晨起来,正要准备洗漱时,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在想,二十年后的自己,也是这样子吗?

我像所有人一样每日正常作息,但却无形之中改变了自己。我发现自己慢慢对曾经很在意的事情变得不在乎,曾经坚持的那些东西开始慢慢放手,我已经逐渐变得麻木变得计较,并且开始为自己本不情愿的事情找各种理由搪塞,比如我有车有房有薪水,比如这座城市变得干净变得时尚变得让人无法拒绝,而当我真正问问自己的内心时,我却找不到答案。

而后,我一次次看到曾经的自己向我挥手再见,我也一次次听到好友对我说已经不再认识现在的我,其实连我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曾经那个坚定、不服输、热情、开朗、仿佛有无数精力的自己哪儿去了呢?

为什么一回家就想着上网看娱乐节目,难道摄影做图片不是晚上的必做事吗?为什么一到周末就要狠狠睡懒觉,难道周末不是要团队开会吗?为什么对于任何的约稿都会一推再推,写作不是自己的最爱吗?为什么录节目的时候会那么烦躁,播音主持不是自己的爱好吗?

我渐渐变得麻木,变得懒惰,变得世俗,变得乏味,变得和有些四十岁的人一样,不懂得坚持不明白奋进,我甚至可以安逸在自己臆想的环境里,一个人过一个星期。这样的我,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我曾经怀念的是时光,而今却更加怀念自己,那些如同大地撼动带来的巨变一般,开始在我的身体里种下一枚炸弹,终日嘀嘀嗒嗒,告诉我日子已经不久远,而那些曾经所执念所坚持的一切,却好久不见。我开始慢慢学会自欺欺人,学会逃避躲藏,学会用一切现在的物质条件来隐瞒真实的自己,把所有对曾经的美好印象,归结于宿命,归结于时光,不愿意触及,不可以回望。

那枚炸弹,在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开始倒计时,嘀嘀嗒嗒,就等轰的一声引爆,炸碎这看似安逸但却暗潮汹涌的生活。

05

当父母渐渐察觉我的反抗时,他们开始变本加厉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继续诱导我,用金钱和物质,用谈话和精神,用各种各样他们以为可以奏效的方法来让我心甘情愿地留在家里。但慢慢的,我醒了。

我决定离开,决定再一次踏上梦想的道路去放手一搏,决定用自己最后的努力去冲开束缚,再为自己勇敢一次。

当我把这样的想法又一次跟他们说时,那时的我已经郁郁寡欢很久了。父母其实看得很清楚,他们明白留不住我,或许让我回来是情非得已,留下我是形势所逼,而这一次,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我。

我对他们说,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人上人,要坚持要奋斗,要到更大的城市去实现自己,但你们让我回来,我作为晚辈顺从了你们,但我无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逐渐麻木和堕落的人。

人总是要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梦想。人不能为了工作而活,不能为了那一份稳定的保险和公积金而活,也不是为了房子车子而活。或许在你们的眼中它们很重要很不可取代,但在我的心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这样坚定地告诉他们,这一次,我非走不可,我要重新开始。

良久,他们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挥挥手让我出去。那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重新找回最初的自己。

06

第二天,母亲告诉我,我可以离开,虽然作为父母他们不算赞成,但也不再反对。

几天之后,我办理完单位的停薪留职手续,独自一人回到了北京。

有人曾经问过我,你能做那么多事情,坚持你的点在哪里?我回答,其实很简单,就是梦想。梦想是支撑我一直努力往前走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可以为它放弃很多事情的理由。

很惭愧的是,我曾经放下过它,曾经冷落过它,曾经怠慢过它,我也曾经以为没有了梦想我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有安逸的生活,有房子有车子,这就足够了。但后来我发现,这对于我简直是太过残酷,没有梦想的日子,我一天都过不下去,没有梦想的日子,我几乎成为行尸走肉,成为一具每天坐吃等死的尸体。而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很庆幸,自己勇敢地做出了选择。

父亲对我说,你放弃了太多东西,放弃了房子车子工作,只为要离开,这决心不是一般的大,你很勇敢。

我点点头,是的,所以将来,我肯定要比你强。他笑了笑,其实笑里也带着被迫的接受,还有更多的无奈。

07

重新回到北京,就如父亲所言,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放弃了几乎已经确定的安逸生活,放弃了父母为我规划好的道路,放弃了新认识的朋友,放弃了以往我在迷茫时几乎津津乐道的时光。为了这一刻,我放弃了许多,也足足等了两年。

这两年中,有无数人问我在何方,在做什么,是否过得安好,我都无从作答,因为我知道我过着自己不满意的生活,但这生活在有些人眼里又是如此美好,这样的矛盾几乎成为我的一个病灶,而当我重新踏上北京的土地,是时候让一切尘埃落定了。

也许前方还有很多未知在等我,也许未来的路不会如想象中那么顺利,但我都不怕,我有的是精力,有的是勇气,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勇敢,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不断告诉自己要找回曾经的那个我。我一次次把在家的那些记忆翻找出来提醒自己,这是你选择的道路,你不可以后悔。

我不可以后悔的,是为梦想的重新开始,是为心中所念的执着,是为路上分水岭的选择;我不可以后悔的,是这开始时的艰难,是这执着中的放弃,是这选择中的果决。我可以想象自己有多伟大,同样也有多渺小,我可以告诉自己现在有多勇敢,同样曾经有多懦弱。

我要告诉你,时光是一种力量,它赋予生命一种看不见的自然而然的成长。我们都一样,那些结了疤的过往,就交给时光去原谅。我要告诉你,时光里那些斑驳惨淡的阴霾,总会淡去无痕迹。我要告诉你,你关于成长、关于世界的狂想经历,总有一天会花香四溢。

在这里,我必须收起悲伤,不可以彷徨,我把自己的一切又一次完全交付给了时光,有梦想一直都在身边,我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我知道路还有很长,但我想,只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终究会看到光亮。我必须铭记那几年的生活,记住那些曾经的不甘和迷茫,在重新开始的时候,要把生命当作一次馈赠。我的付出和坚持,我的寂寞和欢喜,我的未来和梦想,都会被我全部记下,用来装点或许更加艰难的道路,用来等待远方。

时间改变了我的容颜,改变了生活轨迹,但没有改变心中那份执着,没有改变对梦想的坚持。现在我把附着在身上几年的枷锁挣脱,把已拥有的稳定和安逸丢掉。我不愿意过庸庸碌碌的稳定生活,不想变成一个麻木的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于是我带着家人的质疑、带着朋友的鼓励离开。为了自己,我重新开始,而为了开始,我在这里。

北京,老地方,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