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8600700000001

第1章 自序:先安己心,才能安人

记得还在学生时代,会有一些习惯,比如写日记。曾经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每天记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在一个个本子上慢慢书写,写生活、写学校、写暗恋的人,只要是我愿意说的,统统都写下来。现在想来,这或许是我写作的最开始。

你可以这样认为,写作的最初,是从写自己的生活开始。

现在有一些习惯,比如看书会看得很快,第一遍看故事情节,第二遍看文字,第三遍再看一次情节。三遍看完一本书,基本上感觉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读书是我除了写作之外最爱做的事情,尤其爱看那些生活类的文字,觉得好像有一个人絮絮叨叨和你说话,走来走去,说的都是身边的故事,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

就是这样子,我希望我现在的文字就是如同这样的感觉。不想刻意矫情,不愿讲大道理,说的都是家里的事情,没有浮华没有虚幻,只是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写下来,与有缘的人分享。那是在生活和情感中逐渐沉淀的情绪,代表了我最为迫切写下来的时刻。

写作,于我而言,是提供道路的一个出口,一种耽于时光的凭证,代表着自我,代表着回望,代表着继续,没有完结时。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

写作也是如此,它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现在的我,每日坚持写一点东西,哪怕是做了什么说了哪些话见了什么人,都会拿本子一一记下,也会在一个社交网站随时分享自己。而其他的所有时间和记忆,以及那些无法与旁人诉说的,都交给了写作。

不可能说得更明白了吧!写作代表的是不一样的自己,在旁人面前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内心自有一片清凉安宁的地方,我在那里。所有的事物在那个地方都显得格外郑重并且富有意义。有些事情不能够轻易说起,有些话只能对自己说,所以,我把它们都交给了写作。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时间愈久,愈觉得写作之于我已经从一种工具变作了自己的一部分,任何时刻只要我在内心中找,总可以找到。我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没有来生,那么就把来生的事情在今生都做一下,不然将来是会后悔的。我曾经吃过这个亏,现在已明白,原来真的有南墙,真的会回头。

我要写的这本书,它应该是最自我的,也是最包容的。我尝试做了一种清淡味道,在书中讨论的都是关于自己。有很多人劝我写一本小说,我也曾经努力过,但我发现,讲述别人的故事依然不是自己游刃有余的事情,而谈论自己却能够面面俱到。我为自己搭建舞台,有灯光,有音响,我是其中的演员,有时主角有时配角,连环上映,精彩纷呈。我不只是在这本书里扮演了一个角色,而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告诉你一个人的生活。

如果要把作者比喻为一个戏子,那么这场戏不是我的独角戏,任何一位读者都是其中的角色。如果它仅仅是摆放在那里,那么一切都不会具有意义,自然而然地产生和进展,这就是我想说的。清淡是一个人站在孤僻的地方,依然微笑着对你说,你好。

有时我写着写着,竟然也忘记了,我究竟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别人。

这本书中的很多篇文字,都是在我生病时写下的,你可以在其中看到很多病中的话语,但即便是如此,我也需要做一种面对自我但又不完全交付自我的工作,这的确很难,不想把文字变成宣泄自己的出口,但又不得不用文字来缓释内心过多的情绪,这种矛盾的心情几乎伴随了我这次的写作。

我反复写,写了很多遍,而当我再次面对这些曾经的文字时,内心是有羞愧的。毕竟这是第一次,把自己完全剖析出来给别人看,我所有的好,我所有的不好,都在其中。说是散文也不算,说是小说也不是,或许因为我是一个趋向于内心的人,所以用什么来表达已经不再重要。而这次尝试,使我的写作从向外的张力完全进入到了内心的探索,我想要好好看看自己。

很多段落都像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如同一个人面对着墙,不停地讲,也不管有没有人听。这一本书,讲的无关风月,只是一些零星琐事。诉说一点人间烟火,讲述饮食和起居,留下的都是平平淡淡的事情,这就是过程整个赋予我的意义。结果或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连续的、积累的、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留下的只言片语,代表了那一个时刻我的所思所想,这些,统统都是我在这本书里给你们的。

或许现在大家开始转为关注那种短故事的治愈文章了,在各种社交网站有那么多文字好的作者诉说着一个个爱情或成长的故事,相比而言,这本书就变得格外自我,甚至是自私。因为整本书我都是在诉说自己,讲述这几年的生活,甚至从某些篇章中,我反复看到了自我的狭隘,但写作的意义对我就是如此吧。

或许前往自我的道路是格外艰难的,我很无奈无法做到最完美的自己,但我一直都在努力尝试,就算那段时日里每天脑海里翻江倒海,无数的自己在彼此厮杀折磨,我都一次次告诫自己尽力保持清醒和冷静,直面那些内心的艰难。

后来的后来,慢慢就过去了,不是不痛哭,不是不难受,而是我知道一味沉沦在那些情绪中无法自拔,最后带来的只能是自我的毁灭。于是我继续写作,用曾经的生活和真实来提醒自己,我知道,我要学着过自己的生活,过更好的生活。

我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停留在我的电脑里太久太久,久到我曾经忘却,好像是做了很长时间的针线活,慢慢悠悠,却自得其乐;是独自的手工课,有材料、剪刀、胶水,一点点粘起,拼凑出两个字--生活。

分享生活已经是一种勇气,就不必再思量更多,与你的狭路相逢,相逢自会相逢。

仅写我心,亦能照他。先安己心,才能安人。

经历一场离别,积淀一段成长。不再回忆过去,不再担心未来。有些时候感觉心里冷冷清清,有些人请不进来,有些人不让进来。有时我可以看得很淡然,有时我却执着得有些不堪。

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

经历谎言,承受苦痛,习惯敷衍,忘记誓言。这条道路我们独自走过,内心依然相信美好和善意,这是我们必经的花园。

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的坚不可摧,总有一些人事在心底。无论这条路多么的熙熙攘攘,最终都是孤身一人。

与一些人相逢和告别,犹如夏季那一场场的及时雨,来匆匆去亦匆匆,那些约好要同行的人,驶过年华的月台,最后消失在时间的渡口。

红尘潇洒,独自前行,但尽人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