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8598300000020

第20章 狠在行动:没有行动,再伟大的想法都等于零(2)

很多时候,在有的人那里,一切都迎刃而解,很多时候这不是他们更聪明,而是他们更自信。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很多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完成这些工作后你的自信就又会增加,同时,你还能获得百倍于平常的能力和智慧。

当然,在挑战困难的同时,你必须了解那些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针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结合自己自身能力,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做足做硬,再去挑战。因为,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会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而这两者往往只有一线之差,决定性因素就是你自己的能力,对此你不可不慎。

砍掉拖延的毛病,绝不浪费一分一秒

拖延是一个人人都有的毛病。在生活中,人们在做事时总习惯往后拖延一步,总愿意让自己享受一下行动之前最后的安逸。享受之后,又想继续享受,觉得时间还多,一点都不急,这样下去,可能直到期限已满,行动也还未开始。而事实就是,这直接导致你人生的失败。

现实中,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场景,你下定决心要克服爱睡懒觉的坏毛病,于是在前一天晚上计划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第二天,你定好的闹钟准时响了,但是你根本就没有精神起床,于是你就安慰自己说:“今天就当是最后一次吧,从明天开始早起,今天再多睡10分钟,明天绝对不再这样。”接着,你按掉闹钟,转身继续睡觉。直到忽然醒来,发现马上就要迟到,匆匆忙忙地爬起床,然后心里想着第二天一定要早起。

其实这就是拖延。拖延往往会使你定好的计划都成为泡影。谁都知道制定计划的好处和拖延的习惯会带来不利影响。可是一旦付诸行动,人们总是习惯地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好让自己拖延一下,比如说条件还不齐备。很多墨守成规、做事死板呆滞的人,临到做事时总要以条件还不具备为借口,好拖延一下。

可是,在很多时候,如果一定要等到全部条件具备齐全以后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会丧失机遇。比如,某一企业准备生产一批紧缺商品,但是各种材料数额有限,需要不停从外地加运。难道老板会等到材料全部凑足才开始生产吗?显然不会,老板会利用已有的材料生产,一边生产一边运输材料。如果等到材料全部凑足才动工,可能紧缺商品已成为滞销商品,市场已经饱和。

难道说拖延真的不能被战胜吗?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拖延是自己的天性,觉得拖延是不可能避免的。其实,拖延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们不喜欢做不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心里想要不断的逃避去做这件事情;另一方面,我们做的事情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导致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结果不放心,于是迟迟不愿意去做。与拖延的战斗,其实就是与自身懒惰的习性和爱逃避的软弱相抗衡,我们要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才能克服拖延的困扰,让好习惯代替坏习惯。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办法战胜拖延:

第一,通过比较,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

当人们深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拖延的问题之后,就会认识到拖延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的自我欺骗。人都是懒惰的,如果有一个舒服温暖的被窝,那么潜意识里就不会愿意起身去寒冷的户外。从远古以来,人类就进化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趋利避害成为了人的一个本能。而这种本能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存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固有机制。那么,拖延的产生本质也与这个有关,人们更希望去做简单的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令自己痛苦的工作。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我们的大脑接受。例如,某人可能为了买一个在A商店30元的钢笔而打车去B商店买同样的售价20元的钢笔,结果坐车花了15元。

这种方法就是,在你的任务列表里再挑一个比你此时你不想做的任务A更容易的任务B,然后告诉自己,A和B此时必须完成一个,你可以自己挑选。那么,作为大脑,肯定觉得B比较容易,所以就去做B吧。这样,我们就成功的欺骗了自己,让自己在心理上感到自己选择了容易的那一个,这样就不再畏惧,就能立即去行动。那么,我们可以找一个比A更难的任务S,这样,我们也就有理由去做A了。这虽然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方法,但是很有效果。

第二,不被外物干扰,让自己更加专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够干扰我们,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这件事即使拖延到明天做也没有关系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一个他人的短信也许就可以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干其他事情,甚至很难再回到我们想要的专心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简化周围所有的干扰源,把所有有可能会干扰我们专注状态的东西全部通通切断。

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断开网络连接,把手机调到静音,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开始写作,直到写完为止。这种保持专注的状态很重要,本来磨磨蹭蹭要两个小时做完的事情,很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那么节省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彻底的放松。这样即完成了任务,又可以好好的休息。

第三,不进行多任务操作,让事情变得简单高效。

虽然说我们的大脑是多任务操作系统,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洗澡,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饭。但很多时候,单纯的工作可以让我们保持更加高度的注意力,让我们更快地完成任务,从而减少拖延的次数,培养立即完成的好习惯。

其实拖延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难以战胜,相信只要我们采取好的方法,一定可以战胜拖延,提高自己的效率,不浪费一分一秒。

关键时刻,要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

在社会中充满着各种机会,但是机会都是稍纵即逝,因此在机会来时,要当机立断,及时把握。然而有些人的性格是比较优柔寡断,碰到事情总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在处理事情时,进行适当的考虑,谨慎行事是有必要的。但太过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容易错失时机,所谓犹豫者错失机会,观望者丧失机会,等待者永无机会,强者抓住机会,智者创造机会。所以说,在关键时刻,就要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做事果断,是一个人能否更快成功的关键,看到机会,果断决策,勇敢地去行动,至少你就能接近成功。

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被世人所仰慕,然而就是这样的英雄由于自身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当断不断,才反受其乱,最终兵败于刘邦,被迫自刎在乌江边上。

当初破秦入关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劝说他趁此机会去攻打刘邦,但项羽却犹豫不决,不能果断行事。就在项羽得知刘邦掠夺了大量财富,想要称王时,终于下决心消灭刘邦,然而还是不能果断的下决定,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让别人的一番花言巧语轻易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在那次的鸿门宴上,项羽是完全有机会杀掉刘邦,但始于他的优柔寡断性格,迟迟拿不定主意。甚至在刺客刺杀刘邦时,面对他的部下竟暗中保护刘邦,这样的情景,他还是无法狠心去处决刘邦,最后在自己的举棋不定下让刘邦安然离开,逃之夭夭,而后被做好准备的刘邦掉头攻打,让自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人的一生,经常在一些关键时刻要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当我们面对那些难以取舍的问题时,思考、犹豫是必然的,但如果一个人过于优柔寡断,就是浪费成大事的机会,就好像项羽一样,优柔寡断者注定要被灭亡的。做什么事时都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总是患得患失,该断不断,该做不做,其结果往往会浪费掉本来属于自己的机遇,让刘邦夺得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江山,并被他最终逼迫自杀而亡。一个绝佳机会不会一直存在的,当你在再三考虑时,当你真的准备好时,机会可能已经溜走了,最终你会与成功擦肩而过。

因此,在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精力和才智下,在想事做事时必须要到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经常迟疑不决的人,通常抓不住最好的机会,注定是个失败者。当我们遇到一点小事,就要去和他人商量,这样自己往往会根据他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想法,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或许有人会说,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处世不保险,可能会犯错误,但这总比只说不做,做事处处犹豫、时时小心的人更有成功机会。如果你在这十字路口,不能果断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犹豫不决或是一味地纠缠那些毫无结果的东西上、拼命地追求本该放弃的,到头来只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一位妇人,在性格上同样有无主意、无决断的毛病。如果她需要购置一件货物,那么她几乎就要跑遍城中所有出售那种货品的店铺。而且她还会把同一类型的各件货物都放在店柜上,反复审视,反复比较,然而还是无法决定到底要买哪一件。

因为她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哪一件货物才是适合她的。如果她需要买一顶帽子或一件衣服,她就会把店铺中所有的帽子衣服都试戴、试穿过,并且还要多次向店员询问,直到对方出现不耐烦的情绪,但结果还是买不到她满意的,最终又空手回来!或许她所需要的衣帽,首先要温暖,但同时又不可过于温暖,或过于沉重。另外她所需要的衣帽,还要是那种晴雨咸宜,冬暖夏凉,水陆皆适宜,影戏馆、礼拜堂都能搭配的衣帽。

万一她真的就买成了一件货物,她还是存在疑虑,这次她究竟是买对了还是错了?而且她还会犹豫着是不是需要将货物退回更换。她经常购买一件东西后,还会更换两三次以上,但结果还是不能完全使她满意。

这种思想上的不坚定,对于一个人的品格锻炼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有这样弱点的人,不会是一个有毅力的人,而且由于自身的这种弱点,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赖。人的一生中,总会面临着不断的选择,在事件面前,需要做决定的,则要必须做到能在今天决定,就不要留到明天。要经常练习去做敏捷而坚毅的决定。不管事情是大还是小,不管是帽子颜色的选择,还是衣服式样的决定,你要抛弃犹豫的思想,做到果断下决定。如果你没有敏捷、坚毅的决断的习惯或能力,则你的一生,将如一叶海中漂泊的孤舟,漂浮不定,甚至会遭受更多暴风猛浪的袭击。

站在河的此岸,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登彼岸!所以说做人做事都要干脆,不仅要努力去争取,而且对自己多余的、次要的,得不到的和不属于自己的该放弃都要果断放弃。就像当老帅被将、无路可退时,必须果断 “弃车保帅”,挽回败局、稳住阵脚,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取舍有当,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学会放弃,这样你才能够利用更多的精力去争取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做人做事方面要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不能拖泥带水。

当机遇来临的时候:立即出击,精准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