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气
8569800000001

第1章 序——给责编的信

已经是十多年了,我都忙在几部长篇小说上,散文就写得很少,虽然拒绝了许多出版社给我出散文选集的要求,但仍因种种原因推辞不了,出了几本,仍都是有几篇新作而大部分还是旧作。这种情况真的让我不满意,发誓再不允许任何人去编,一定要等新作的篇目达到应有的数字了,自己亲手去编。现在,就有了这本《天气》。

《天气》里的文章都是长篇《秦腔》《高兴》《古炉》完成之后的间隙中写的,内容可能杂驳,写法也不尽一致,但若细心了,便能读出我写完每一部长篇小说后的所行所思和当时的心境的。小说可能藏拙,散文却会暴露一切,包括作者的世界观、文学观、思维定式和文字的综合修养。我以前研读别人的小说,总要读他小说之外的文章,希望从中寻到一些关于他的规律性东西,我现在编《天气》,又这么说,我把我的衣服就撕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写散文最多的时期,现在入选到中小学课本上的那几篇,《读者》等一些杂志不时选登的也都是那时的作品,许多人来信或遇着了交谈,还在说那一段散文的好话,希望我多写。我只是笑笑,说:“对不起,我不会那么写了,我也写不出来了。”春天有春天的景色,秋天是秋天的风光,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绝然不是一回事了。我的性格别人不大了解的以为是温顺,其实很犟的。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些人说我散文写得比小说好,我说那我就不写散文了,专门去写小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散文开始少了起来。以现在的年龄上,如果让我评估我的散文,虽不悔其少作,但我满意我中年以后的作品。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又讲究技法,而年龄大了,阅历多了,激情是少了,但所写的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悟的东西,它没有了那么多的抒情和优美,它拉拉杂杂,混混沌沌,有话则长,无话则止,看似全没技法,而骨子里还是蛮有尽数的。这话真不该我来说,我说了,我的意思是我对散文的另一种理解。人站在第一个台阶上不明白第三第四个台阶上的事,站在第三第四个台阶上了却已回不到第一个台阶去。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情怀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

不多说了,但愿你能喜欢这些散文,也但愿书出版了,读者也喜欢。

2011年4月12日